• 电脑知识大全
  • 电脑入门
  • 电脑技巧
  • 网络知识
  • 操作系统
  • 工具软件
  • 电脑硬件知识
  • 电脑安全
  • 选购与维护
  • 电脑故障
  • 玩转微信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电脑 > 电脑知识大全 > 正文

    1924—1937年间国共两党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时间:2021-01-23 18:07:47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1924-1937年间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大革命的失败和土地革命战争,国共双方均对中国的未来走向做出了探索。国共两党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是世界现代化发展大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此期间以蒋介石集团为首的国民党探索出“以党治国”的独裁型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但是当时中国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反而蒋介石利用手中的权利为其所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谋取利益,最终加速了自身的腐败;中国共产党在系统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之上,及党内接连出现了三次“左”倾错误之后,最终开辟了一条独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道路,也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全面探索中国革命和现代化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现代化道路;国民党;中国共产党

    一、国民党蒋介石集团“以党治国”独裁型政府主导下的现代化道路探索

    尽管辛亥革命失败了,但孙中山仍坚持民主革命立场,对西方列强的失望,使孙中山对十月革命后中国国内影响越来越大的现代化“师俄”范式思潮认真思索,最终决定“以俄为师”,重造国民党,振兴中国革命。孙中山对国民党的改组是在苏俄和代表下层民众利益的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开始的。1924年1月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以个人的身份加入国民党中,将国民党改组成一个与下层社会有广泛联系、在民众心目中有政治合法性的现代革命政党,成为进行打倒军阀、打倒列强的政治大革命的领导核心。

    但是,改组后的国民党由于党内政治活动对领袖个人权威的依靠超过了对体制制度化的依靠,1925年3月孙中山逝世后,由于不能通过合法的制度化产生新的政治领袖,国民党内政治上层迅速发生分裂。1927年4月12日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新右派公然背叛了孙中山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4月18日在南京宣告了国民政府的成立,实际上仍是“依然是城市买办阶级和乡村豪绅阶级的统治。”7月15日,武汉国民政府在汪精卫的主持下也发动反动政变。国民党上层的派系通过屠杀昔日的盟友中国共产党人,实现了宁汉河流。中国国民党完成了由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转化,也完成了由革命力量向反革命力量的转化。

    在政治上,执政的国民党歪曲了孙中山的“军政-训政-宪政”的党治国家模式,1928年10月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通过的《训政纲领》,使国民党进入长期的训政时期,而拒绝进入宪政,拒绝召开国民代表大会,由国民党代表大会代行国民代表大会的权力,而实现一党专制独裁。因此,蒋介石的统治存在着“传统特权行为与现代组织运转规则间的严重冲突及权力实际过程中的无序化的严重弊端”,“蒋介石的党治模式实际上是苏联革命专政在中国的歪曲反映。”

    在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领域,国民党蒋介石大力推行党治文化运动,建构起政治合法性的理论基础。由于国民党通过镇压昔日的革命盟友、放弃社会革命的目标并对内、对外作出大量妥协后,才靠军事实力取得执政地位的,因此急需构建意识形态领域的合法性。国民党蒋介石一直高度重视党治文化运动,从戴季陶主义到陈立夫的“唯生哲学”再到蒋介石的“力行哲学”,尤其是蒋介石的力行哲学是“以对国家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肯定为前提,强调对‘一个主义、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无条件的忠诚与服从,才是挽救民族危亡之道,要通过强制性的精神改造来使人都知道‘仁耻廉信’都自觉服从国家领袖的意志。”国民党蒋介石利用一切政权手段严厉镇压自由民主理念的宣传,不但使党治文化运动收效甚微,反而激起人民的强烈反抗。

    在经济上,国民党蒋介石对推进中国工商业现代化发展如统一度量衡、发展交通运输业、统一全国铁路、力图统一全国市场等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1927到1937年,中国公路通车里程从3.2万公里增长到11.6万公里;1932年10月由翁文灏、钱昌照等学者主持成立的国防设计委员会(1935年改组为资源委员会)制定并实施了以政府力量集中发展重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的计划,对改变中国现代产业结构与布局,并为支持国民党抗战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但是在国民党蒋介石统治期间,中国经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在广大的农村地区,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一直被保留,而且成为国民党蒋介石统治的又一经济基础。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总体上呈现迟滞的状态下,在国家结构性腐败中产生的官僚资本却得到了畸形的飞速发展,其现代化的发展只是对少数权贵豪门有利。国民党蒋介石利用特权地位,用国家机器争夺了社会中的最大经济利益,并且加速了其自身的腐败,损害了全国大多数民众的根本利益,最终被民众所唾弃。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是一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的社会发展从此有了全新的选择,中国人民从此有了全新的选择,中国现代化进程开始有了全新的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壮大,不仅使中国现代化进程有了由迟滞到新生的可能,也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全面完成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型提供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和越发强韧的持久推动力。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马上投入到中国革命斗争中,尤其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对国民革命深入开展起到重大推动作用。但中国共产党总体上仍不成熟,对中国国情的把握、中国革命规律及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模式上尚缺乏深刻认识,从而导致了国民革命的失败。1927年八七会议后,中国共产党进入到独立领导土地革命和创建红军的新时期,开始了由幼年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

    首先,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有了深刻把握、从而开创了一条使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独特革命道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实践中对中国是政治经济发展极不平衡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这一国情有了深刻的认识,中国社会是一种二元经济结构,占优势地位的不是资本主义经济而是地方性的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这样的中国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受封建势力的压迫,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受帝国主义列强的压迫,而且中国是一个农业国,人口中80%是农民,农民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力量,也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所以中国共产党人要领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为中国的现代化开辟道路,必须深入到农村去,建立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军队,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及社会改造的新道路。伴随着革命新道路的开辟,中国共产党为彻底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地位,真正创造出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条件,与国民党进行了激烈的冲突和对抗。

    其次,中国共产党人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将农民整合起来,不仅发挥了农民的革命主力军作用,而且造就了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强有力的动力群体。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二者勾结起来,压迫和阻止中国社会的进步。封建剥削制度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支柱,土地革命就是要摧毁农村的封建剥削关系,将广大农民从封建压迫和剥削中解放出来,调动农民的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使中国共产党获得了雄厚的群众基础,为红军的壮大和以革命的武装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的军事围剿、巩固革命根据地创造了有利条件。帝国主义又是封建地主阶级的主要支持者,使中国农村的资本积累不是用于提高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而是用于购买土地和放高利贷,更加重了对农民的封建剥削。因此,中国共产党人领导土地革命的实践又是中国现代化新道路的起点,以将中国的广大农村纳入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解决近代中国的资本主义与小农经济对立的二元经济结构问题,为中国的现代化提供资本来源和市场。

    再者,建立红色政权,进行社会现代化的建设初步尝试。在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时候,毛泽东就主张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革命政权,1927年11月,毛泽东建立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茶陵县工农兵政府。工农革命政权的建立,改变了中国几千年来地主豪绅统治人民的历史。到1930年上半年,中国共产党人在全国已建立了大小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客观形势要求建立各根据地统一的全国性的革命政权。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召开了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在中国大地上出现了与国民党蒋介石政权相对峙的红色政权。这一革命政权实质上是工人阶级领导下的反帝反封建的工农民主政权,它以工人阶级为领导,对敌人实行专政,对人民实行民主。工农民主政权由工农兵代表大会(权力机关)、人民委员会(行政机关)、法院(司法机关)、审计委员会(审计机关)、革命军事委员会(军事机关)和保卫局(保卫机关)组成。在行政区划上,分为中央政府机关和地方政府机关。工农民主政权的组织原则是实行人民当家作主、民主集中制和议行合一。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人仿效苏联进行工人阶级政权建设的重要实践,也是在政权权威下统筹社会建设的初步尝试。

    然而,革命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内接连出现了三次“左”倾错误,对中国革命性质和形势做出了错误判断,没有认识到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尤其是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使大革命失败后崛起的中国革命又一次遭受了沉重打击,中国工农红军被迫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1935年1月占领贵州重镇遵义,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遵义会议是在土地革命低潮时召开的,却完成了中国共产党由幼年到成熟的历史性转折,为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全面探索中国革命和现代化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明确以蒋介石集团为首的国民党探索的中国现代化道路的本质,有助于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历史革命进程中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积极寻求真理,并最终找到一条符合中国革命及社会发展状况的现代化道路所做出的努力与贡献。中国共产党利用自身优势,为中国广大人民群众谋取利益,并加速了自身的成长和壮大,维护了民众权益,并最终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执政党。

    参考文献

    [1] 陈秦,李刚,齐佩芳.中国现代化史纲(上卷)[M].广西人民出版社,1998.

    [2] 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作者简介:马菲菲(1985- ),女,黑龙江鸡西人,遵义师范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管理学院,教师,哈尔滨工业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研究。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