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常识
  • 生活技能学习
  • 安全知识
  • 理财知识
  • 礼仪知识
  • 节日知识
  • 旅游知识
  • 健康知识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生活 > 生活技能学习 > 正文

    《战马》:一个讲述战争的童话

    时间:2020-12-29 21:02:09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 《战马》是一部“一战”题材的电影。影片讲述了由于“一战”的缘故,英国农场少年阿尔伯特与他的马——乔伊(Joey)——被迫分离,乔伊历经坎坷、饱经战火洗礼,最终又回到主人阿尔伯特身边的动人故事。本文从影片的故事情节、场景设置和导演斯皮尔伯格的童话情结三个方面分析了该影片的独特之处,即《战马》以童话的叙事方式唯美地讲述着战争的残酷,其本质就是一个完美的理想化的童话励志故事。

    [关键词] 《战马》;斯皮尔伯格;童话意识

    继《拯救大兵瑞恩》和《兄弟连》等“二战”题材影片后,美国好莱坞大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把目光转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2011年,斯皮尔伯格将英国作家迈克尔·莫波格的儿童文学小说《战马》搬上银幕,这部小说曾获得了1982年惠特布莱德奖亚军。影片讲述了一个英国农场少年阿尔伯特在一战中的寻马之旅。导演斯皮尔伯格并没有走一般动物题材电影的温馨感人老套路,而走的是体现战争残酷与荒谬的现实路线。这部影片是通过一匹战马的经历来推动故事情节的。战马乔伊在英国的德文郡和一个叫做阿尔伯特的少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但是,随着战争的爆发,一切都发生了改变。少年的父亲为了继续维护农场的经营,只好将乔伊卖做军马。在战争中,乔伊作为一匹军马,便要去做战争中比较危险的事情。乔伊被派做前线的军火物资运输。但是,经历了重重磨难的乔伊最终还是被德军俘获,幸运的是,乔伊得到一个法国小女孩艾米莉与祖父的悉心照顾而幸免于难。随着故事的发展,乔伊又回到了英国战壕,遇到了曾经的小伙伴阿尔伯特。但是却没有能够像过去的好友一样可以朝夕相伴,而是很快就分离了。在影片的最后,艾米莉的祖父了解到童年的阿尔伯特与乔伊之间曾拥有的深切感情,并为乔伊的不断寻找深深打动,宣布以一便士的价格将乔伊卖给阿尔伯特。这对童年时代的小伙伴终于团聚了。在影片中,导演斯皮尔伯格用一种完美的理想主义温柔,配合一战沉重的历史背景,打造出《战马》这部真人版的动画片,成为一个完美的理想化的童话励志故事。

    一、乔伊的归来本身就是一个童话

    在成人的世界中,保持一颗未泯的童心,才能体会和感悟到生活的美好,人性的良善纯美。斯皮尔伯格就像一个善于玩耍的孩子,调皮地将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述下去。在《战马》中,小动物乔伊和小孩子阿尔伯特是一个双重的故事角色设置。在这个故事角色的设置中,有着童话的设置方式,动物具有人一般的灵性,而人对于动物有着对于人一般的善良和感情。在影片中乔伊和阿尔伯特初次见面的镜头,斯皮尔伯格采用蒙太奇的拍摄方式,将动物和人的镜头重叠拍摄。小男孩从远处渐渐靠近刚出生的小马乔伊,在镜头的不断转换中,小马忽然变成了高头大马。几个镜头的剪辑和转换中,两个主人公已经完成了最初的相识,开始了共同的成长。而小马突然变成高头大马的镜头,更有一种神奇和与众不同的感觉。

    在影片的开始,斯皮尔伯格着力表现20世纪初英国乡村生活的伤感情怀。一位喝醉了的农夫在拍卖会上高价买回了一匹精壮的纯种骏马,他的儿子阿尔伯特为这匹带白色斑点的四蹄雪白的棕色骏马取名为乔伊(Joey)。从阿尔伯特的父亲买回来,乔伊就带有一种神奇色彩,高昂的价格证明了其不菲的价值。乔伊与男孩的相处不是一种驯服的关系而是一种平等的交流——在童话故事中是不存在语言障碍的,人物、动物甚至植物相互之间都可以通话。在战场上,乔伊同人一样,有怜悯之心,自告奋勇替代一匹名叫黑骏的老弱战马拉大炮。这个时候的乔伊,并不再是一匹马,而是有着自己的思维,有着帮助老马的英雄主义意识的典型形象。乔伊虽然不能像人一样开口说话,但是,却有着自己的思维和非凡的智力,乔伊是一匹聪明的有灵性的马。在最后一场戏中,乔伊在被农场的老头买走后,有感情通人性的乔伊更是表现出了自己对曾经的伙伴的依恋和不舍。当阿尔伯特转身离去时,乔伊挣脱老头跑到他面前,表现出一种人才有的依依惜别之情,乔伊用行动证明了自己与阿尔伯特的关系,也证明了自己并非普通的马,最后老头将乔伊还给了阿尔伯特。

    斯皮尔伯格的童话是光明的、充满希望的和温情的,是充满救赎和自我救赎的。人性的光辉在《战马》中闪耀无比。强征战马的军官向阿尔伯特保证会像他一样爱护马,并答应会把马还给他;死在自己人枪口下的年轻兄弟,在临死前却为马找到活下去的理由;德军士兵最后对着马儿大喊,“快跑啊!快跑!”最经典的当然是合作救马的一幕。在泥泞的、弥漫死亡气息的无人区,一名德国士兵和一名英国士兵用铁钳一起拯救被铁丝缠住的乔伊。在一片废墟当中,两个来自不同阵营的士兵,顶着后面无数惊讶和愤怒的目光和枪口,一边调侃闲聊,一边为乔伊松绑,应声扔来的数把钳子,还有临别的那句“头埋低点,躲着子弹”。活下去,就能再见到阿尔伯特;活下去,就能回到辛苦耕耘过的田地;活下去,就能回到家;活下去,就还有希望。经历了苦难,看惯了风雨的斯皮尔伯格依然相信人性至善,他用温柔唯美的方式,让我们感到平静的温暖。恰如回家的那个傍晚,夕阳下母亲的守望,父亲难以克制的拥抱,少年带着马儿回家了,仿佛他们从未离开。故事本身带着太浓厚的传奇色彩,斯皮尔伯格始终保持他那颗童心,为全世界爱好电影的观众编织了一个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童话和美梦。

    二、童话般的田园场景和战争场景

    影片开篇辽阔的绿色牧场,成群的羊群、碧绿的湖水、蓝蓝的天、暖暖的阳光、英俊的小伙子和他同样俊美的小马在线条舒缓的旷野中奔跑,在林间田陌嬉戏。少年善良纯真,马儿聪敏矫健,一切都安静祥和,多么美好。影片的前40分钟没有丝毫战争的气息,主要讲述了靠赌气赢回来的一匹纯种马在阿尔伯特的悉心调教下是如何变成一个耕地能手的,我们仿佛置身于童话般的世外桃源当中。田园的和谐和美好,更是童话所要表现的内容。在这个世界中,安详和世外桃源般的美好无比令人向往,而在失去这一切的时候,便会让人觉得遗憾和悲伤。而在《战马》中,斯皮尔伯格并没有像其他战争影片那样,表现得残酷而且血淋淋,而是采用一种童话的方式来进行软化。对于斯皮尔伯格来说,战争只是一个背景,而不是故事所要表现的主题。被软处理的战争场面制作精美,虽然敌我双方打得热火朝天,昏天黑地,但是,却没有血淋淋的残酷场面。在电影中,战争的表现多是用全景的镜头,来表现一场激烈的战争,而没有用实写的近景,来刻画战争的残酷。甚至在表现要枪决小兵的时候,也采用具有童话色彩的风车来进行自然的掩盖,此外,骑兵队覆灭的时候采用航拍全景的方式进行,毒气释放音画结合一闪而过,不但表现出了战争的场景,而且还显得余味悠长。所有战斗场面,我们看到士兵脸上永远只有泥巴没有血;战争中的将领士兵也好、平民也罢,总是忍不住要对战争发表一番颇有深意的见解,例如“战争会夺走你热爱的一切”“不应该为杀人感到骄傲”等,这些对美好事物的怜惜、战争残酷的表白就像威廉姆斯的配乐一样,壮丽、丰富、到处都是,所有的画面成功给了观众这样的感觉:残酷而不恶心,唯美但不虚假。

    三、斯皮尔伯格的童话意识

    在很多人的心目中,都有一个童话的意识,一个关于童话的情结。《战马》的导演斯皮尔伯格虽然是在一个单亲的家庭中长大,但是三个小妹妹的活泼和谈话却也对他造成了最初的童年印象。那些少年时代的生活场景,在影片中被展现了出来,或者含蓄或者明朗直接,不一而足。那些儿童时代被掩盖或者被忽视的梦境似乎一下子就苏醒了。这种儿童梦不仅仅是导演的,而且也是带给每一个来看影片的观众的,每个人都从影片中,看到了儿童时代的影子。斯皮尔伯格在他的电影中有意无意地编织“儿童梦”,这个“梦情结”引发了观众对儿时梦的重新记忆和思考。斯皮尔伯格曾对媒体表示,拍《战马》其实是为了拍人,是为了从马身上反衬人的情感投射——从文艺理论上说,这才是动物叙事的根本主旨。动物的身上也有人 的感情,而拍摄动物的影片,也是为了给人看,是为了打动在冷漠麻木世界中那些沉睡的感情和少年灵性的。斯皮尔伯格的童话意识是比较强烈的,《战马》中,少年阿尔伯特,战马乔伊,都带着少年般的孩子气和偏执的感情,这种偏执让人感动和引发共鸣。斯皮尔伯格在看《白雪公主》的时候,就被动画片里长鼻子女巫探头入室的画面深深震撼。据斯皮尔伯格后来陈述,这个画面如同梦魇一样,深深地印在自己的脑海挥之不去。正是导演与生俱来的对恐怖事物超常的感知能力,让他在孩提时代被长鼻子女巫的形象所震撼,并在长大成人之后继续发扬光大,将自己内心的恐惧影像化,以此来震撼世人。在《战马》中,斯皮尔伯格的动画情结和画面的虚实之间,充溢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孕育、发展了其儿童思维想象方式,即故事思维形式,这大概也解释了为什么斯皮尔伯格的几乎所有作品都有一个童话原型吧。

    华兹华斯说过:“孩子是成人的父亲。”—个人早期的个人经验,对其以后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对于成年人来说,童年时代的快乐或者阴影都会对自己的心理造成影响,童年的阴影难以摆脱,那些留在无意识记忆中的影子,在一个人的成长历程中,便会偶尔跳出来,刺痛一个人的脆弱内心,或者是,通过其他的替代途径,来获得童年心理的满足和补偿。尽管斯皮尔伯格的家庭还算温暖,但是父母后来的离异给他的童年记忆造成了很大的创伤。与此同时,在学校里的斯皮尔伯格长期遭受反犹太分子排挤和打压,所以他只能和“虚幻的电视伙伴”玩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他害怕孤立、害怕被抛弃的心理。所以,在童话的世界中,人会有一种心理补偿的作用。在斯皮尔伯格的电影中,童年的情感,在影片中被放大,被含蓄或者明朗地展示出来,让人感动的同时,也让人寻觅到内心深处那些遥远的童年记忆。

    《战马》是斯皮尔伯格的梦幻之岛。随着年龄的增长,童年的梦想也逐渐被我们忘却。但赋予人性的乔伊却一直站在原地,提醒着我们那些关于生命的、简单的却往往会被我们遗忘了的美好。看着英俊的少年骑着骏马奔驰在夕阳余晖下,突然间你会发现你珍爱这个少年,你珍爱这匹骏马,你珍爱这部电影,这部残酷战争与浪漫童话融为一体的辉煌巨作。

    [参考文献]

    [1] 周合强.从《战马》解析斯皮尔伯格的反战传统[J].文艺生活,2012(03).

    [2] 谢颖.War Horse——回家的路,人马不殊途[J].新东方英语中学版:中英文版,2012(05).

    [3] 海峰.战马[J].科学大观园,2012(07).

    [4] 陆姬秋.论斯皮尔伯格电影中的儿童意识[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4).

    [5] 邱悦.从电影《战马》看斯皮尔伯格对人性的镜像思考[J].大舞台,2012(04).

    [6] 陈溪.《战马》影评[J].青年文学家,2012(18).

    [作者简介] 刘菁菲(1978— ),女,湖北武汉人,硕士,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