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阅读
  • 散文欣赏
  • 故事大全
  • 随笔
  • 读书笔记
  • 读后感
  • 观后感
  • 课外必读书目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阅读 > 散文欣赏 > 正文

    中国“大同”社会理想的历史嬗变

    时间:2021-01-22 18:05:02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大同”社会理想是中国人民追求未来理想社会的核心与主题,它贯穿于中国历代对于理想社会追求的全过程。从“大同”社会理想的思想渊源;“大同”社会理想的整体预设与直接阐述;“大同”社会理想的发展与嬗变;“大同”社会理想的升华与系统总结及建构;“大同”社会理想的尘埃落地等四个历史层次勾画了中国“大同”社会理想的历史嬗变,展示了中华民族追求未来理想社会的整体风貌与特质。

    关键词:中国;“大同”社会理想;历史嬗变

    中图分类号:C9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0-0235-04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伟大民族。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奋斗不已,培育出了华夏文明的灿烂之花。在中国历史上,人们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集中体现在“大同”的目标上。

    一、“大同”社会理想的思想渊源

    “大同”社会理想主要源于早期的诗歌与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他们为“大同”理想社会的整体预设提供了思想根基。中国人民对于“大同”理想社会的追求最早可以追溯到早期的诗歌,主要体现在人们对于“乐土”的向往。《诗经》成为了这一时期的代表,如《魏风》中的《硕鼠》在表达劳苦人民反对剥削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理想社会的向往:“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汝,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汝,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1]又如《王风·兔爰》反映了下层劳动人民对于“乐土”的向往篇中有如下诗句:“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逢此百罹。我生之初,尚无造,我生之后,逢此百忧。我生之初,尚无庸,我生之后,逢此百凶。”[2]这些诗歌反映出古代劳动人民反剥削、反压迫和追求自由“乐土”的理想,虽然是十分的幼稚与简洁,但却包含着许多宝贵的思想,是以后人们追求和实现理想社会的最初胚芽,这可以说是大同思想的源头。“大同”社会理想的各个具体方面的思想源头则主要在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中,首先,应当提及的是春秋末期的孔子,在孔子的思想中,“博施济众”和“老安少怀”是最具有社会大同因素的。“博施济众”见于孔子与子贡的一段对话:“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在这里,孔子把能够广泛的有利于人民而解除他们苦难的行为称作“圣”,视作比他所推崇褒扬的“仁”更为崇高,认为像尧舜这样的先贤也很难做到,只有在未来理想社会中方得以实现。与子路的另一段对话,孔子再次阐发了与“博施济众”相关的理想——“老安少怀”:“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在这里孔子描述了这样的理想境界:社会上的老人能安度晚年,少者得到长者的关怀。虽然孔子并没有阐述如何实现这样的境界,但是“博施济众”和“老安少怀”的理想是古代“大同”思想的又一源头,《礼记·礼运》篇在论述“大同”时,将此理想作为重要的方面。其次,就是墨家的“兼爱”、“尚同”,与孔子相比,墨家学说包含着比较完整的对未来理想社会的预设,被称为“尚同”的理想社会,体现着以下几点原则:第一,尚贤。墨子设想的理想社会也有国家政权,有天子及各级官吏,但是天子及官吏都由选出的“贤”者担任,他说:“且以尚贤为政之本者,亦岂独子墨子之言哉?此圣王之道,先王之书,距年之言也。传曰:‘求圣君哲人,以裨辅而身。’(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则此言圣之不失以尚贤使能为政也。”第二,存在着社会分工,全体社会成员按分工尽其所能。他提出:“凡天下群百工,轮车鞼匏、陶冶悻匠,使各从事其所能”。第三,兼爱互利。墨子认为,天下纷乱的根源在于人们之间“交恶”和“亏人自利”,要平治天下,就必须做到“兼相爱、交相利”,从而达到“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辱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的理想世界。墨家要求改变现状、建立大一统的公平合理的“尚同”社会的理想,其中包含了朴素唯物主义、初步民主主义,是十分可贵的,这对古代大同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再次,《老子》对于理想社会的设计,主要体现在“小国寡民”的方案中:“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元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模式,带有早已消逝的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某些特征:没有剥削与压迫,没有战争,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分工不发达,不存在劳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离等。所以“小国寡民”是一个典型的理想化了的原始“乐园”,它的复古历史观和内在矛盾性以及主要向统治阶级呼吁的实现方法,客观决定了这一蓝图是无法实现的乌托邦。但是“小国寡民”理想,又带有鲜明的愤世性与反剥削、反压迫、主张社会公平正义的色彩,从而为古代大同理想以及农民起义的重要思想来源与旗帜。最后,由于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甚多,这里我们不在一一列举,除上面最重要的思想流派外,具有“大同”因素的思想流派及其主要思想还包括:《庄子》的“至德之世”;孟子的“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和“井田制”等等。

    二、“大同”社会理想的整体预设与直接阐述

    先秦诸子百家的思想虽然包含了丰富的“大同”社会理想的因素,但是并没有对“大同”理想社会进行具体的预设与直接的阐述,对于“大同”理想社会的具体预设与直接阐述则是在《礼记·礼运篇》中。《礼记·礼运篇》约成书于战国末年或秦汉之际,是儒家学者托名孔子答问的著作,虽然《礼运篇》中的“天下为公”的大同思想是以儒家的面目出现,但是却是先秦诸子百家的社会理想和观点的总结与升华。在《礼运篇》中提出了一个“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的蓝图:“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运篇》中的大同社会以“天下为公”作为总原则。在这个总原则下,还凸显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其一,在政治制度上“选贤与能”,即由全体社会成员选举德才兼备的人来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不以天下私于一家。其二,社会的生产资料与劳动成果都为全社会共有,否定现实社会的私有制,主张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其三,全社会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要参加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已成为社会成员的自觉需要,现实社会中的不劳而获的寄生虫已不复存在。以此可见,大同社会已经否定了阶级与剥削。其四,人们真正的以“和谐”、“博爱”的精神来处理相互的关系,人与人之间互助互利,人人平等,不存在高低贵贱的等级制度。其五,大同社会没有尔虞我诈,社会秩序安宁,人们过着太平安逸的生活,没有暴乱与战争等等。很显然,《礼运篇》中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在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只是一种不可能实现的道德理想。这一理想的社会蓝图作为私有制社会的对立物,在没有彻底的消除私有制,消灭阶级与剥削之前是不具有实现这一理想的社会现实条件的。但是这一理想的蓝图吸收了先秦诸子百家的社会理想精华,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们向往美好社会的愿望,从而为后世许多的思想家所继承、阐发与发展,使其成为了中国人民追求理想社会的主题,对后来中华民族预设未来理想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大同”社会理想的发展与嬗变

    《礼记·礼运篇》中“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想在吸收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后,使大同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礼记·礼运篇》中大同理想社会只是一幅简略的蓝图,这就为后世的思想家进一步发展大同思想提供了必要性与可能性。此后,人们对于大同理想的追求并没要停止反而是愈演愈烈。

    1.“士”的继续追求。秦汉以后,中国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在这段历史时期,人们继续勾画理想社会的蓝图,有关的乌托邦思想不断涌现,促进了大同社会理想的进一步发展。在这方面,包括思想家在内的“士”的阶层,所作的努力十分的引人注目;这些思想中要么是超越现实的“神仙世界”与“世外桃源”,带有消极避世的特点,要么是关于社会改革的方案,反映了儒家的“修齐治平”的抱负。由于这个时期,人物众多,思想纷杂,这里我们有必要选取有代表性的人物加以审视。首先,是东晋诗人陶渊明在其《桃花源记》及附诗中,描绘了这样一个理想的“世外桃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这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不存在国家制度、无贫富贵贱之分、人人劳动、丰衣足食、生活安逸的理想社会,这是大同社会理想的具体化,反映了人们对黑暗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除此之外还有北宋诗人康与之在其笔记体著述《昨梦录》中,描绘的“西京隐乡”。清朝文学家李汝珍在《镜花缘》中描绘的“君子国”的理想社会等等。与前述的在“仙境异邦”中寄托社会理想不同,另一部分思想家则是以社会改革的方案阐发自己的社会理想。主要有:张载的“井田制”;黄宗羲的井田制方案;西汉杨雄提出:人民所向往的政治,是“老人老,孤人孤,病者养,死者葬,男子田,妇人桑”,反对“汉人老,屈人孤,病者独,死者捕,田亩荒,杼轴空”,为政者就必须使人各得其所[4] 等等。总体来说,秦汉以后“士”阶层的乌托邦思想十分的零散与纷杂,没有形成独立的完整体系,更带有一些消极避世的色彩;但是它仍然是古代中国对理想社会追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同社会理想的进一步的细化与具体化,它与这一时期的农民乌托邦思想一起,为近代大同思想的大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营养。

    2.农民追求的“太平世界”。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向往,是中国人共同的愿望。自秦汉后的漫长封建社会里,除了“士”阶层对理想社会的探索外,农民也在不断的努力探寻自己理想的社会。这个时期农民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预设,主要是在反对地主阶级的剥削与压迫,在农民起义中发展起来的,核心主题是“太平世界”,是古代“大同”社会理想的一种嬗变形态,虽然带有明显的空想性,最后农民起义也大多归于失败,但是他们对美好社会的预设并为之奋斗,无疑是十分宝贵的,是对大同社会理想的丰富与发展。主要有:《太平经》中的“万年太平”的理想,《太平经》是早期道教的经典,经后人整理、编撰,约成书于东汉后期,内容庞杂,但是却包含着体现下层农民愿望的“万年太平”理想,这一理想的总原则为“太平”,其基本内涵为:“太者大也,言其积大如天,无有大如天者。平者言治,太平均,凡事悉治,无复不平。”也就是说,要在普天之下消灭不平现象,实现人人平等,很显然这里还带有平均主义的色彩,它成为了后来农民起义重要的思想武器。此外,还有唐末农民起义的“天补”、“平均”的口号以及明末农民起义的“均田免粮”的战斗口号与纲领[5]等等。应当指出,对于古代农民社会理想中的平等要求与平均主义的思想,除了具有空想的性质外,也具有积极的一面,在等级制度森严、两极分化严重的社会现实条件下,广大的农民敢于反对封建统治与剥削,表明了对平等的理想社会的渴望,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为后来人们追求理想社会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四、“大同”社会理想的升华与系统总结及建构

    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进入近代社会,在这段时期,由于外国的入侵,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逐渐的沦落成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摆脱民族危机,寻找救国的出路、方案与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有机的联系了起来。使“大同”社会理想得到了升华与系统的总结与建构,并有一些具体的原则得以具体的实施。

    1.天平天国的理想社会——“大同”理想社会的升华。鸦片战争后十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起义,是近代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农民起义。在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和对美好社会的追求上,都有其显著的特点:把中国的“大同”理想社会与西方的基督教教义思想与农民起义中平均主义与平等思想糅合起来,实现了对追求“大同”理想社会的升华。起义初期就提出了《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等著作,猛烈的抨击封建统治,已朦胧的表达出要建立一个崭新的世界的愿望。定都天京后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则是中国农民起义中第一个完整的土地纲领与理想社会方案,文件指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这里鲜明的体现了土地归“天下人”的古代“大同之世,天下为公”,虽然带有显著的平均主义色彩,当时的社会条件也不可能使这些方案得以具体的实施,但是如此具体的对理想社会的建构实现了对古代“大同”理想社会的升华。

    2.康有为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理想的系统总结与建构。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代表人物康有为,提出了完整、系统的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设想——大同思想,使中国的“大同”社会理想得到了系统的总结与建构。康有为曾经自称:其大同思想,乃是“合经子之奥言,探儒佛之微旨,参中西之新理,穷天地之赜变,搜合诸教,披析大地,剖析古今,穷察后来”[6]的成果。“的确,康有为的大同思想体系之完整、内容之丰富,在中国大同发展史上当属第一人。”[5]其代表作《大同书》全书共有三十卷,约二十余万字,分为十部,在这里面阐发的大同思想极其丰富,几乎涉及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说是关于未来理想社会的一部百科全书。其中,对未来大同世界的经济、政治制度及社会生活中的基本的原则也都做了全面的构思。在经济上,主张废除私有制,实行公有制,他说:“今欲致大同,必去人之私产而后可;凡农工商之业,必归之公。”[7]依据他的设想,大同世界的政治应具有以下特征:“无帝王、君长,亦无统领”,“无贵族、贱族之别,人人平等”[7]。所有社会成员在政治上都是平等的,这是其基本的政治原则。除了经济制度与政治制度外,康有为还对大同世界的其他方面,也做了具体的规划,其中关于妇女解放与婚姻、家庭问题的论述最为重要,这里我们不再一一论述。虽然最后由于阶级与时代的局限性,康有为的这种探索在现实中遭到失败,但是,康有为对未来理想社会的预设却具有深远的意义,达到了中国对未来理想社会预设的最高峰,不仅系统的整理了中国历史上关于未来理想社会探索的思想精华,又激发了以后人们继续追求理想社会的激情与斗志,为以后人们对理想社会的探索了开辟了开阔的大道。

    五、“大同”社会理想的尘埃落地

    人们对于“大同”社会理想的追求虽然矢志不渝,但是由于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大同社会理想中的一些基本的原则从来都没有在现实社会中贯彻与实施过。一直到20世纪初,孙中山的民生主义的经济纲领,才使大同社会理想的某些原则得以贯彻实施。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真正的民生主义,就是孔子所希望的大同世界。”[8]民生主义的主要内容就是要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后来,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大同社会理想才得以尘埃落地,人们才找到达到大同世界的正确的道路,正如毛泽东所说:“经过人民共和国到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到达阶级的消灭和世界大同。”[9]但是,社会主义自身也需要发展与完善,理想永远都是彼岸,人们对理想社会的追求永无止境。

    参考文献:

    [1]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1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17.

    [2] 王力.诗经韵读[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192.

    [3]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编(第2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428-429.

    [4] 扬雄.扬子法言·先知篇[G]//彭明.从空想到科学——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考察.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55.

    [5] 彭明.从空想到科学——中国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考察[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58-110.

    [6] 康南海自编年谱[G]//中国史学会主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戊戌变法》(4).神州国光社,1953:117-118.

    [7] 大同书[M].北京:古籍出版社,1956:123-240.

    [8] 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394.

    [9] 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76.[责任编辑王晓燕]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