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文写作指导
  • 论文格式模板
  • 职称论文
  • 政工论文
  • 管理论文
  • 科技论文
  • 技术论文
  • 学术论文
  • 学科论文
  • 毕业论文
  • 其它论文范文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论文 > 其它论文范文 > 正文

    浅析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及其对“新课改”的启示

    时间:2021-01-12 06:02:34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卢梭在所著教育哲理小说《爱弥儿》中,尽而生动地阐述了他的自然教育理论。本文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阐述并分析了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主要从其内涵、目标、主要内容这三个方面的分析展开。第二部分则结合当前正在深入进行的新课程改革这一教育界的热点问题,分别从学生观、发展观、知识观这三个方面着手,简要分析了自然教育理论对“新课改”的几点启示。

    [关键词]自然教育理论 新课程改革 启示

    一、浅析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

    (一)自然教育的内涵

    卢梭认为教育应顺从于大自然的法则,发展人的天性。他将教育的来源界定为三个方面:“这种教育,我们或是受之于自然,或是受之于人,或是受之于物。我们的才能和器官的内在的发展,是自然的教育;别人教我们如何利用这种发展,是人的教育;我们对影响我们的事情获得良好的经验,是事物的教育。”卢梭指出:“只有使这三方面教育协调一致,儿童才能得到正常的发展。”要做到这一点,他认为:在这三种教育中,自然的教育是完全不能由我们决定的,事物的教育只是某些方面才能由我们决定的,只有人的教育才是我们能够真正加以控制的。因此,必须使人的教育与物的教育配合自然的教育,也就是说教育必须依照儿童的内在自然的发展秩序,以儿童的内在自然为依据,通过恰当的教育,使儿童的身心得以顺利的发展。可见,卢梭的自然教育集中表现在对人的自然本性的充分肯定和培养自然人性和理想人格方面,主张以自然为教育的理想准则,接近自然,取法自然,返回自然,归顺自然。

    (二)自然教育的目标

    卢梭认为,自然规律支配一切,当然也支配着每个人的成长和发展,决定着一个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因此,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符合自然要求的“自然人”。所谓自然人,是不受传统约束,天性自由发展,是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完全是为他自己而生活的”。卢梭这里所讲的“自然人”,并不是指让儿童“回归自然”,成为脱离社会生活的、纯生物的人,而是指不受传统束缚而率性(即按本性)发展的人,是具有自身价值的独立实体,是体脑发达、身心健康的人。

    (三)自然教育的主要内容

    1.教育应顺应儿童的天性。卢梭认为教育应顺应天性的发展,而且就教育效果来看,唯有顺应天性发展才是上乘。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就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他认为儿童有其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如果用成人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就是愚蠢的事情。

    由“归于自然、顺应天性”的教育理论出发,卢梭主张要根据受教育者的年龄特征而实施教育。他批评封建经院教育不顾儿童的天性发展,抹杀儿童与成人的区别,这种为了儿童的将来而牺牲儿童当前的生活经验的教育,在卢梭看来,无异于使儿童成为教育的牺牲品。

    2.应在活动、生活经验中接受教育。卢梭指出:要尽量让儿童在活动中获取知识,以促进身心发展。卢梭注重活动的功用,他特别强调直观教学原则,反对滥读书、读无用的书。书看多了,反而使我们不去看世界这本大书了。他认为儿童对于事物有了直接的接触和观察,才能确切了解事物的意义。卢梭主张儿童应在生活经验中接受教育,譬如:当儿童犯错误时,要使用“自然后果法”,儿童通过亲身体验,自食其果,感到不方便或痛苦之后,他就会自己发现错误,改正错误。

    3.应培养道德公民,接受生存教育。卢梭一向憧憬和向往充分展现人的自然本性的善良、快乐、自由的自然状态。他主张培养与自然界融为一体的道德公民,其目的是增强人们的生存能力,使人们生活得有意义。卢梭关于增强人的生存能力、生活得有意义的思想,强烈地影响了当时的整个法国社会。

    二、自然主义教育观对“新课改”的若干启示

    (一)关于学生观的问题。学生是教育教学工作最主要的对象,究竟如何看待学生,这是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回答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几乎任何人都会认为学生是人,可在现行的教学实践中,没有将学生置于学习主体的地位,也没有认识到他们是一群活生生的有着自己的思想和意识的个体。

    结合新课改的精神,在教学中我们应该在每一个环节都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在我们的学生身上具有丰富的潜能,存在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每个教师的重要使命,也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根本的宗旨“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二)关于发展观的问题。自古以来,人的全面发展始终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然而,应试教育的模式严重限制了发展这个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所谓的发展仅仅是指通过各种考试使所必须的知识和技能的增加或熟练。这种发展观严重破坏了人的内在的自然,从而严重阻碍了人的本体价值的实现。因此,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仅仅把握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样一个三维目标,实现学生的质变,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和人格。

    (三)关于知识观的问题。知识一直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学生的任务就是接受并储存已经“发现”了的知识。在这种知识观的指导下,学校教学必然会出现以书本中心、教师中心、死记硬背的现象。对于这种做法,卢梭是否定的。实质上,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倡导和推动下,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努力践行“探究性学习”,转变就的知识观,树立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新的知识观。

    参考文献

    [1][法]卢梭著,李平沤译.爱弥儿[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

    [2][法]卢梭著,李平沤译.忏悔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

    [3]上海师大教育系编写组.外国教育发展史资料[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年版

    [4]杨汉麟.外国幼儿教育史[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10页

    [6]历史课程标准研制组编.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21页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