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励志大全
  • 名言大全
  • 成功学
  • 励志文章
  • 励志故事
  • 励志名言
  • 励志电影
  • 励志歌曲
  • 高考励志
  • 大学生励志
  • 青春励志
  • 职场励志
  • 高三励志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励志 > 励志名言 > 正文

    小说《围城》中人物性格塑造及分析

    时间:2021-01-23 12:02:05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 20世纪40年代,钱钟书创作的长篇小说《围城》自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追捧,人们对其蕴含的主题各执己见,莫衷一是。这部作品以中国抗战初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为背景,通过叙述主人公归国华侨方鸿渐的生活经历,展现了旧社会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形象特征,侧面揭露了旧社会的压抑与黑暗,被文学界称作是“新《儒林外史》”。在小说中,钱钟书塑造了多个富有特点的人物形象,本文对主要人物性格进行分析,从人物形象着手探寻《围城》的深层次主题。

    关键词:钱钟书 《围城》 形象特征 人物性格 主题

    中图分类号:I206.6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围城》是中国著名作家钱钟书在20世纪40年代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少量的佳作之一,被人们誉为“一部代表近代中国的经典作品”。故事是以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社会为背景,讲述了归国华侨方鸿渐的生活经历,从侧面揭示了当时社会制度的腐朽黑暗。《围城》获得成功的原因主要归功于钱钟书塑造的典型人物,就像是人们谈起鲁迅的小说就会想起“孔乙己”“阿Q”等人物一样,人们一提起钱钟书小说的人物就想起了方鸿渐、赵辛楣等人,而关键就是钱钟书对每个人物性格都进行了深入描绘,当读者阅读时,这些人物形象就会活灵活现地展现在面前,最终构成了一幅灰色的封建中国封建知识分子群体的生活景象。

    一 《围城》人际共性分析

    有人说,《围城》里的女人大多美丽、聪慧、多愁善感,这些特征都很符合中国男人们十分传统而低俗的审美趣味。这些女人的娇柔、哀怨与无助,都能够满足男人们独有的优越感与征服女人的欲望。然而,这些特点并不是钱钟书笔下人物性格的全部,笔者认为,这些人物整体具有那个时期的共有特征,并归纳为以下几点。

    1 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由于作者钱钟书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他可以从一定高度上刻画出人世百态,用客观的言语表达对整个社会与人性的思考与见解。钱钟书对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是煞费苦心的,精神描绘出具有思想价值与艺术魅力的人物形象,他们每个人都能够给我们带来丰厚的启迪思想。

    小说中出现的许多人物都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析,他们的思想深受“五四”运动所影响,有的人去西方留过学,思想受到西方先进文化的洗礼。即使有些人没有留过洋的,如孙小姐、唐小姐等,但她们也多少接触过西方的文化,因此,她们渴望与西方国家的女性一样,可以毫无拘束地选择自己的爱情与事业,对现在传统女性角色具有反抗意识。

    2 都处在“围城”之中

    许多读者对于小说中“围城”这个词语有着很大的想象空间,钱钟书先生用西方故事中经常出现的“金黄色鸟笼”或者“城堡”等词语来暗示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围城”景象,进而表示出人们在一个区域内出入的艰难,因此,衬托出人们想要突破围城的强烈欲望。在小说中的多数女性形象是知识女性,正是因为她们具有文化知识,所以才敢于挑战传统的男权社会,而这种情况在封建社会造就了她们的悲剧色彩。例如,苏文纨一直想将方鸿渐围堵到属于自己的“围城”之中,但是一直没有成功,然后选择投身到“新古典主义”诗人曹元朗构筑的“围城”之中。在城中只有一个能够让方鸿渐动情的女人,她就是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然而,唐晓芙并不爱方鸿渐,当她接受方鸿渐的邀请去吃饭,表面上看似是与表姐斗气,其实是她自身玩弄感情的举动,用来证明自己具有无穷的魅力。

    3 展现人性的弱点

    小说《围城》中将人们人性中的弱点展现出来,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都有着明显的弱点。主人公方鸿渐懦弱的性格,赵辛楣不着边际的夸夸其谈,方老翁思想的迂腐保守等。这些人物内心的弱点在钱钟书描绘的女性形象中表现地尤为明显,例如,苏小姐的虚伪与高傲,唐小姐对感情的不严肃态度以及孙小姐的工于心计等。

    二 小说《围城》中人物性格与形象塑造

    1 主人公方鸿渐形象分析

    (1)用情专一,性格刚毅

    我们在小说的序言中看到,钱钟书想创作针对某一类人的“基本根性”的分析作品,而《三字经》中第一句就写道“人之初,性本善”,因此“善”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基本根性” 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也是钱钟书想在小说中重点表现的地方。笔者认为,方鸿渐善良、用情专一的性格是由他对婚姻的态度体现出来的,虽然方鸿渐在整部小说中与四个女性角色产生过情感瓜葛,然而面对爱情这道“围城”,方鸿渐十分谨慎。在外国留学期间,方鸿渐虽然和周家订婚,但是他与未婚妻从未谋面,他认为一纸婚约只不过是迫于父母之命,为了不伤害双方家人,他只能选择接受这场婚姻。他坐在回国的轮船上邂逅了娇柔妩媚的鲍小姐,虽然地位差距较大,但是鲍小姐为了旅途中解闷消遣,便用阴谋来诱惑方鸿渐。方鸿渐没有抵挡得了对方的引诱,但是自己认为“我只要随便耍耍鲍小姐,并不是爱她”。因为方鸿渐认为“爱”这个字太高贵圣洁,不能随便用在女人身上。因此,在旅途中他从没有对鲍小姐说过一次“爱”。方鸿渐对古板造作的奇怪女博士苏文纨也从没有用过真感情,两人的交往只不过是方鸿渐为了应付对方,让苏小姐不会感到失望,既然选择了这条路,方鸿渐只能硬着头皮参加苏小姐组织的宴会,顺从她的安排,甚至有时候还要虚伪地奉承她渊博的才华,尽可能地讨她欢喜。直到方鸿渐遇到了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的时候,他怦然心动,认为自己寻找到了真爱,并且为了讨对方欢心,耗尽了自身的全部精力与感情。但是,在钱钟书先生的妻子杨绛女士创作的《记钱钟书与围城》文章中写道:“钱钟书显然是偏爱唐晓芙这个角色的,不愿意将她嫁给方鸿渐。”因此,最后方鸿渐失去了这份感情,但是他无法忘记唐晓芙,直到进入到三闾大学,方鸿渐面对孙柔嘉强烈的示爱攻势,也依然难以接受。后来由于方鸿渐处在险恶的环境中,而伙同自己一起来到大学的赵辛楣被赶走,加上孙柔嘉的善于使用心计,因此方鸿渐慢慢接受了她,并且答应与她订婚。虽然孙小姐不是自己真心爱的那个人,但是方鸿渐认为答应了这场婚姻,就要对她负责,即使后来赵辛楣告诉方鸿渐眼前的感情都是虚伪的,但是他并没有气愤,而是觉得孙柔嘉对自己“这种煞费苦心,算孙柔嘉瞧得上自己,应当更加珍惜她”。因此,他们两人一起回上海的旅途中,无论孙小姐对方鸿渐的情感与行动如何挑剔,方鸿渐都不会生气,并且一再忍让。到了上海的家中,他一直在家人与孙柔嘉之间和解周旋,努力去维持家人的和谐关系。虽然最后是以失败而告终,但是我们可以从方鸿渐的行为中看出他的善良与感情的专一。

    (2)容易受骗上当

    在最早的情场上,方鸿渐还是很得意的,他可以和鲍小姐逢场作戏,在轮船上随意玩耍;回来又有苏文纨这个知识渊博的女博士,当知道方鸿渐的文凭是假的后,依然深爱着他,由此可以看出方鸿渐还是有些男人魅力的。但是,当苏文纨带出来自己的表妹苏小姐之后,所有的一切就都变样了。当鲍小姐走后,方鸿渐见到所谓相似的人原来是个秃顶,他才知道自己被耍了,于是说“女人才是最可怕的啊”。在这个时候对他的伤痛还不算深,在与苏文纨感情结束后,他彻底解脱了,毕竟他原来是“明知道从此有许多事,可是生活实在无聊,而现在的女朋友实在缺乏”,加上苏文纨在轮船上有许多行动与暗示,因此,迫不得已地选择了苏小姐,但是苏文纨显然是难以理解到“女人才是最可怕的啊”这句话的内涵。当苏文纨被甩之后使出了离间计,所以唐小姐识破了方鸿渐的假文凭,毫无留恋地离开了方鸿渐。

    (3)懦弱无能,依赖性强

    对于苏文纨的感情态度,方鸿渐一直是忍让与退缩的,这直接导致了追求唐小姐的失利。进入到三闾大学后,方鸿渐被同事与校长连续摆布竟然没有丝毫回击,最后委屈地离开了三闾大学。而在结婚后,也可以看出他在逃避家庭矛盾中的懦弱无能的特点。方鸿渐在生活中也不是一个能干的人,就像赵辛楣说过,“你并不讨厌,但是却没有用处”。方鸿渐很依赖别人,从小说开始到结束,他第一个工作是靠岳父给他找的,之后到了三闾大学,依靠的是赵辛楣把他当情敌,让他去远处。之后找的工作,是孙柔嘉托的关系,而方鸿渐并没有自己独立地找一份工作,甚至最后想回到重庆,也是依靠了赵辛楣。不过方鸿渐至少算得上是善良的人,曾经赵辛楣说他是个好人,这种善良的性格为他的父亲挣够了面子。

    总之,他的性格总体来说是善良正直的,但又软弱与玩世不恭,他具有的性格特点反映出旧社会中国部分知识分子的思想观念与遭遇,可以说钱钟书塑造的方鸿渐形象是一个到处寻找精神乐土的旧社会知识分子。

    2 其他女性形象分析

    《围城》中对女性形象的设置是别有用心的,她们具有双重意义,既表示了独立的人物形象,也是推进故事发展的道具。小说中出现的鲍小姐、苏文纨、唐晓芙与孙柔嘉这四个女性形象是为主人公方鸿渐专门设置的道具人物,与三闾大学中其他群众知识分子不同,这几个女性衔接成连续的线索始终贯穿于方鸿渐的人生经历中。四个女性形象有着各自的特点,鲍小姐可以说是留学生群体中的怪胎,她身上根本没有“中国特色”,而是充斥着西方的享乐主义与拜金主义,所以钱钟书给她安个“鲍”姓也顺理成章,取意“鲍鱼之肆”,可见作者对其的褒贬程度。苏文纨这个女性形象是当时社会中“中体西用”的最佳体现,虽然她出身名门,举止谈吐优雅,“态度相貌算得上是大家闺秀”,但她身上却缺少一种中国大家闺秀应当具有的温柔稳重,身上反而多了许多西方上流社会中贵妇人具有的矜持与嚣张习气。与前两位留学西洋的大家闺秀相比,唐晓芙和孙柔嘉没有留学经历,她们一个是不经历社会的单纯女孩,一个是工于心计的少妇。尤其是孙柔嘉,她具有猜疑、蛮横、自私等性格,这些都是旧社会中国女性处于家庭纠纷与劳苦生活中产生的特征,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典型特征之一。但是,这些女性都有一个相同之处,就是不管是西方留学的亦或是传统社会的女性,在钱钟书的描绘下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佳人”。她们有的风流纵欲、有的高贵自负、有的单纯幼稚、有的任性蛮横,而钱钟书用现实主义话语来讽刺她们对于感情表现出来的缺点,批判了这些女性不正确的感情婚姻观。而这种批判为了说明对于婚姻这座围城,想进去和出来都不容易,并且对以性爱为基础的爱情婚姻观提出了质疑,批判了西方现代思想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群体思想的腐蚀。因此,可以说这些女性形象也是具有一定的思想价值与品位的,能够给读者们丰富的联想,除了主人公的塑造,这几位女性形象塑造也是小说创新之处。

    结语

    我们说“一滴水里面可以众生万物”,那么几个人也可以折射出社会的形态,《围城》中的人物分别代表了一定的文化层次,而他们联合起来则代表了整个时代。这些人物形象作为跨越时代的因素也具有历时作用,让读者可以读出深层次的现实意义。虽然小说中只是显示出个体人物的精神危机,但是作者却是通过它来揭示出了现代社会与人类颓败的联系,探索着社会文化重压下人性面临的困境,对现代文明中人类生活的病态状态进行深入思考。

    参考文献:

    [1] 韩贺金:《方鸿渐情感生活的剖析与思考》,《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第4期。

    [2] 白志坚:《方鸿渐——〈围城〉人物形象分析》,《集宁师专学报》,2003年第2期。

    [3] 李淑云、张卉:《旧中国都市知识分子的畸形形象——简论〈围城〉中主人公方鸿渐的悲剧意蕴》,《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年第4期。

    [4] 郭桃芬:《方鸿渐的“围城”与“围城”中的方鸿渐》,《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1期。

    [5] 袁愈宗:《心中的围城——从方鸿渐看中国知识分子现代性转型的“围城”意识》,《山东文学》,2006年第6期。

    [6] 霍晓佩:《〈红与黑〉中爱情视角的解读》,《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第2期。

    [7] 刘怀新、尚玉峰:《谈于连的悲剧成因——重读〈红与黑〉》,《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3期。

    [8] 吴鸿雁:《再探〈围城〉中方鸿渐的形象》,《黔东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第1期。

    [9] 马莉:《对〈嘉莉妹妹〉中象征主义手法的解析》,《电影评介》,2009年第8期。

    作者简介:包桂英,女,1964—,山东烟台人,本科,中学高级,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工作单位: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