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的定义
  • 成功的秘决
  • 成功的作文
  • 成功故事
  • 成功人士
  • 成功之道
  • 成功学演讲
  • 成功学书籍
  • 成功语录
  • 成功案例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成功 > 成功学书籍 > 正文

    浅析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时间:2020-12-05 03:00:34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将儿童学习过程中智力发展和行为表现按照不同年龄划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各自特点,对施行教学和儿童学习都有普遍的指导意义。这一理论也能使教师在传授相应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过程中对儿童的心理活动有着更好的认知和了解,继而显著提升教学效果,改善课堂质量,推动教学改革。本篇论文以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为例,着重分析皮亚杰的认知和发展理论对教育心理学的意义深浅,从而对教学心理学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指导。

    关键词: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小学教育;音乐教学

    一、教育的意义及当今教育症结所在

    在中国,教育先驱孔老夫子曾在2500前奠定了教育事业在我国文明传承的基础。现如今,随着文明的开化、信息的高度发展,教育事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立国之本。

    当代社会普遍赞同的教育理念,是基于特定的目的和规划来培养具有构建社会、推动发展的优质人才,即基于一定的计划来组织教育活动,从而使受教育者由内而外得到身心的优化与促进,也称教化培育。受教育者自然要从自身学识经验出发,结合具体教学环境来适当推敲解释,为学生答疑解惑。既然教育是有目的、有组织的培优实践,那么我们就会去考虑受教者的心理活动,以及如何更好地将知识传递给受教者,助其快速消化和吸收,这便产生了教育心理学。当今教育大多趋向于规模化,一个老师往往需要教授很多学生,无法从实际情况出发,真正做到照顾每一位学生的心理活动,使得因材施教显得力不从心。

    二、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基本原理

    针对上述现象,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横空出世,一度被认为是“20世纪发展心理学上最权威的理论”。该理论重点探究了教育活动中学习对象的外化与心理,从而将心理学指导理论与研究成果投入到教育实践中,极大地便利了教育行为,并使教育者获益良多。该理论认为:少年儿童至出生起便对这个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急需各种新鲜事物的填充,自我意识也在此过程中不断增强,所以少儿时期便成为了世界公认的“心理卫生发展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的儿童年龄尚小,知识结构薄弱,缺乏扎实的社会经验以及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通常无法做到靠理智来控制感情,情绪不稳定,也就造就了这一时期天真、浪漫、纯洁活泼的形象。

    然而由于周围成长环境的良萎不齐,一旦天真幼稚的少年儿童处于消极环境的不利因素下,并且不对其加以正确、及时的引导,他们就极易陷入狭隘意识的诱导,心态发生不正常扭曲,再加上家庭教育通常弱化对孩子心理问题方面的重视,导致少年儿童越来越偏离正常发展轨迹,性格弱点一再被放大,在今后的成长教育中埋下祸根。所以這个黄金时期的“教育心理学”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师更应通过对学生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密切观察,对其心理活动做出正确的猜想,制定出更符合大多数学生的教学方案和授课任务,使受教者可以更好地发挥个人擅长,培养出逻辑的条理思维、科学正确的道德观念、鲜明自由的发展个性、敏锐洞察的试听触觉和坚强向上的情感意志。

    针对这一重要时期儿童成长中的问题,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为有效施行教育提供了理论指导——皮亚杰将认识的发生和发展归结为两个主要方面,一为认识形成的心理结构、认识结构和认知发展过程中新知识的形成机制,即每一项智慧活动都有一定的认知结构,在吸收了康德的“先验范畴理论”的条件下,逐渐改造成为“遗传的图式”。但值得区分的一点是,康德的“先验范畴论”是预成论观点,皮亚杰则强调先天图式仅处于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起点位置,儿童主要是通过后天的培养训练形成完备的认知。①也就是说,教育心理学是作用在儿童的后天活动时期,期望可以运用正确的方法引发儿童更好的发展和成长。

    三、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的四个阶段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总分为四个阶段。0至2岁上下的“感知运动阶段”是第一发展阶段,处于该阶段内的儿童主要通过“感知运动图式”来构建自身认知结构,即通过该图式来比对感知输入,协调反应动作,实现对陌生世界的探索打量与初步认知。幼儿会凭视觉来感知世界的色彩,靠嗅觉、触觉和听觉接受来自于外部环境的信息,并通过自身动作来和周围环境形成信息反馈,达到解读和适应环境的效果,以此发展出能初步解决来自日常生活的简单问题的能力。

    第二个阶段为二至六七岁的“前运算阶段”。这一阶段的少年儿童会通过自身肢体语言展现出对外部世界的感知,即“表象图式感知”。其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判断和理解能力,因此会对外部环境的变化、特性进行浅层次解读,一点点增强对周围世界的接触和认识,思维也在这一阶段产生了显著提升。与此同时,伴随这一提升的还有少儿的其他特点,类似“泛灵论”的概念足以说明少儿不具有判断生命体和非生命体的对象,会把来自生命体的情感意志推广到不具有动机和意识的非生命体上,典型例子就是女孩子给芭比娃娃梳妆,男孩子对着奥特曼模型憧憬。另外,少儿还缺乏“观点采择能力”,无法采集和判断来自外界的多种正误掺半观点,会以自我为中心地大哭大笑大闹。

    第三阶段是从六七岁到十一二岁之间的“具体运算阶段”。在此阶段,儿童的认知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前运算阶段的“表象图式”演化为“运算图式”,心理活动会趋于抽象式的演算推理,虽仍需要具体外物的思维支持,但已能独立运算,具有一定逻辑性。

    第四个阶段是从十一二岁后发展起来的“形式运算阶段”。十一二岁以后的儿童思维产生了飞跃式进步,提升到能抽象推理、逻辑分析和影射思考的高度。其思维形式也摆脱了具体外物,不需要借助具体可触的模型就能进行命题的假设和反推理(估算事物或命题的可能性大小)、逻辑的演算、实验的探究、过程的演绎和推断的评估。②

    四、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在中小学教育事业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事业对儿童心理问题的重视和研究,皮亚杰先生的观点得到了很多教育从业者和教育爱好者的认同。以中小学内的音乐课堂教学发展为例,我们不难发现,儿童学习音乐的过程和其他文化课一样,都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可各个时期的儿童在对音乐解读和反映上有不同的表现,所以教师需要针对各个时期儿童的心理特点因材施教,综合考虑孩子的接受能力和领悟水平,采取或生动或形象的授课方式。然而,在我国已有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理论中,虽学校和教师多采用“多元智能”等理论研究作为实践的理论支持,但以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为理论基础的教学研究和实践应用还是极其有限,教师未能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和成长特点为其量身打造音乐教学方案,授课模式相对单一、死板,导致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大打折扣,未能尽如人意地实现身心各层次的全面发展。例如,我国大多数中小学校的音乐教师都是跨年级带班,刚教授完五年级的学生,立马转换到给二年级的少儿上课,但其授课未随着教学对象的变化进行相应转换,统一用一种固定的模式为学生讲授五线谱和乐器,殊不知对二年级的学生来说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学习纯理论是很难的事情。故而该认知理论在中小学音乐教育领域和教育心理学范畴中的继续探索还颇具实际价值,且尚有一定进步和改良空间。③

    当然,也有部分教师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方面做出了极大努力,用貼合现实的实践应用为学生音乐才能的发掘奏响了福音。通过对皮亚杰认知和发展理论的研究,结合儿童学习音乐的实际特征,冯媛在书中写到:“前运算”阶段的少儿表现出音乐才能的迅猛提升趋势,其从二至三岁始就可以辨认出之前听到过的熟悉音律,四岁后就可以记住简单的旋律,并做音乐相关的智力游戏。但这一阶段的少儿注意力极其有限,兴趣容易分散转移,理解能力相对有效,所以与“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相比,这一阶段还远不能称为音乐学习的黄金阶段。当处于“形成运算阶段”时,儿童便开启了自我发展和才智开拓的高潮期,此时应进一步深造学习,通过前两个阶段基础理论学习奠定的基础,在这一阶段实现更精更专的开拓④。类似这样充分考虑到学生心理因素的中小学教学成功案例还有很多,老师会适当在教学讲解中加入些音乐类游戏,让年龄较小的孩子适当调节注意力,可以切实接触到乐器,借助真实可感的实物体会五线谱在吹弹奏唱中的应用;或针对年龄较大的“接受黄金期”的学生,适度扩充课堂容量,为其进行深造学习和视野开拓奠定良好基础。

    五、总结

    皮亚杰先生的认知发展理论立足少儿年龄发展的各个阶段,分别论述了儿童在不同年龄层次具备的认知和心理特点,对当代教育教学转变思路、调整方法具有深刻的借鉴意义,更对当今社会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⑤因此,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将皮亚杰认知和发展理论纳入考量范围,结合学生的心理、情感、需求和立场,适当调整教育方法,切不可全套照搬,做到以基本理论为指导思想,合理把握,灵活运用,以此实现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和教育价值的最高化。

    此外,面对儿童不同时期的不同心理表现,教师应当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根据其不同时期的不同特点制定出不同的教学方案教学任务。对于现今的课程教学和设计而言,尽管教师具备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但在教学设计中,很少有人重视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⑥而且现实教学的可变因素繁多,教育心理学的原理实施起来困难重重。因此,教师应在今后教学中多协调均衡各方因素,通过对学生情绪的观察和对学生行动的观察把控整节课的弹性尺度,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唤醒其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保证课程质量,更高效地完成教学工作。

    参考文献:

    [1]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北京: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朗筠:《皮亚杰认知发展简析》,四川:西华师范大学,2011(15)

    [3]Richard J. Gerrig, & Philip G. Zimbardo.Psychology and Life.Boston:Allyen & Bacon,2010

    [4]陈英和:《认知发展心理学》,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5]刘静《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视野下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研究》,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0

    [6]冯媛《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下的钢琴教学》,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6

    [7]周姣术,朱 华《浅谈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当代教育教学的意义》,湖南: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2017

    [8]张源元:《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以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分期理论为例》,黄河之声,2017 (16)

    注释:

    ①朗筠:《皮亚杰认知发展简析》,四川:西华师范大学,2011(15)

    ②Richard J. Gerrig, & Philip G. Zimbardo.Psychology and Life.Boston:Allyen & Bacon,2010

    ③刘静《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视野下的中小学音乐教育研究》,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10

    ④冯媛《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下的钢琴教学》,湖南:湖南师范大学,2016

    ⑤周姣术,朱 华《浅谈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对当代教育教学的意义》,湖南:湖南科技大学教育学院,2017

    ⑥张源元《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以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分期理论为例》,黄河之声,2017 (16)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