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选
  • 作文大全
  • 话题作文
  • 小学作文
  • 初中作文
  • 高中作文
  • 英语作文
  • 作文素材
  • 作文指导
  • 作文评语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作文 > 作文大全 > 正文

    本科教育的阶梯式培养目标与实施路径

    时间:2020-12-29 00:08:22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本科教育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从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4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教育和训练。由于这4种能力之间存在着层层递进与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且每一种能力的培养时机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所开设课程的特点。因此,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应该阶梯式地推进。

    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阶梯式目标定位

    1.学习能力的培养是本科教育的第一阶梯,是学生应具备的基础能力。与中学学习相比,本科阶段的学习是一种与专业需求直接挂钩的、层次更高的、需要进一步发挥积极主动精神的自主学习,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学习内容与学习方法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正如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怀特海说:“在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需要站起来,四面观望。”因此,大学学习需要更宽的视野,必须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即学习者能自觉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通过学习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学会学习,增强自学能力,勤于、乐于学习。学习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基石”,因此应该在大学一二年级进行重点培养。这个时期是学生从中学到大学的过渡期,也是培养学习能力的最佳时机。该时段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与强化学习能力,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实现从中学学习到大学学习的顺利过渡,而且还能够为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创业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为整个大学期间的学习乃至终身学习“开好局、起好步”。

    2.在培养学习能力之后,本科教育的第二阶梯是实践能力培养。实践能力是指将理论知识运用于生产过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指实际操作能力和运用能力。实践能力与学习能力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联系主要体现为在一定条件下(即在实践中),实践能力包含了学习能力,学习能力的增强有助于更快更好地提高实践能力。两者不同之处是:在一般情况下,学习能力属于“认识世界”的能力,要求回答“是什么”、“为什么”这一类问题,而实践能力主要体现为“改造世界”的能力,即要学会做事,不但要回答“如何做”的问题,而且还要看完成某项任务的质量与效率。通过实践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增强参与实践活动的动机,勇于实践并成功解决各种实际问题。实践能力应该在大二与大三阶段进行重点培养。因为这期间开设了较多的专业基础课与实验或实践课,而且经过大一时期的“磨合”与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基本适应了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具备了一定的认识水平与知识储备,也渴望参与实践活动并“施展身手”。此时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使他们理论联系实践,养成勇于实践与善于实践的良好习惯,不仅有利于他们巩固、运用并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还可以获得许多教科书或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

    3.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基础上,本科教育的第三阶梯是创新能力培养。创新能力是发现与创造新技术、新知识、新原理的能力,它不同于实践能力,强调的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新颖性和独特性。但是,创新能力必须有相应的实践能力作为基础。通过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具备创新的基本知识及技能,激发创新潜能,塑造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应在大三和大四期间重点培养,因为这个时期他们既具有基础理论的支撑,又具备实践能力的积累。

    4.在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基础上,本科教育还要对学生加强创业能力培养。创业能力是学生自主开创职业与事业的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相关资料表明,我国本科应届毕业生创业比率不足2%,而欧美的这个比率达到30%~40%,差距非常大。出现这种状况的最根本原因是大学生缺乏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难以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环境中更好地开拓事业。因此,高校必须培养出更多创业性人才。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通过创业能力的培养,要让学生拥有创业基本知识及技能,增强创业意识,塑造创业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应重点放在大四进行,经过前3年的学习与实践,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综合能力基础,另外他们需要在学习和完成毕业论文(设计)之外,积极谋划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此时重点培养他们的创业能力效果会更加明显。

    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各阶段实施要点

    为了在最佳的培养时期获得最好的培养效果,每个阶梯的能力培养都必须针对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培养方案,科学规划各阶段的实施要点,设计相应的课程体系。笔者对以下4种能力培养的具体实施要点进行了一些探索。

    1.学习能力的培养。为了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本科阶段的学习,大一与大二期间必须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在这一阶段,应充分利用公共基础课及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核心课程,以名师或优秀教师为主体,大力加强教学研究及教学改革。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采用启发式与探究式的教学方法,重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与自主探究的精神。在大一和大二期间,学校每个专业都分别确立了两三门院级精品课,如“高等数学”、“大学物理”、“毛泽东思想概论”、“数字电路基础”等,充分发挥教学名师、优秀教师的带头作用,积极实施启发式与探究式等教学方法改革,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获得了良好的效果。此外,积极发挥导师制的作用,加强导师对学生学习能力的专门指导。在导师的指导下,建立课外科技文化活动小组,通过举办各种丰富多彩的科技文化活动,引导学生摈弃传统的 “本本学习观”,重视从科技文化活动实践中学习的“实践学习观”;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协作,达到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实现“团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群体效应。

    2.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的培养重点在大二和大三阶段。这个阶段,除了必须继续大力支持并开展第二、三课堂活动外,还必须要求各个专业的核心课程(理论课及实践课)进行系统而深入的教育教学改革。一方面,对于实践性较强的课程要采用“参与式”的教学方法。理工类课程中设计性、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主要运用实训法,将课堂放在实验室,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学习与掌握知识;文科类课程中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则应采用专题研讨法或案例教学法等,特别像管理类或法学类等课程,要大量开展案例教学或模拟现场教学(建议这些课程实施案例教学的学时数应占总体学时数的3/5以上),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学习和体验,切实提高其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切实加强实践教学体系设计、过程监控与效果评价。实践教学体系设计要科学、合理,既有验证性的实验,又要突出设计性的实验,还要加强综合性的实验训练;要全面开放实验室或实习基地,让学生从课堂中解放出来,尤其是理工类专业,一定要使学生回归实验室和生产实践中,教师要在实践中帮助学生总结研究方法,通过案例教学或综合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认真监控实验过程,完善效果评价方法。例如,程序设计类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编程能力或程序设计能力为主,整个教学过程应主要在实验室里进行,对于学生的评价,主要以考察学生所编程序的完备性或合理性为主。

    3.创新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培养重点放在大三与大四阶段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必须构建一套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体系。创新离不开实践,实践是创新的源泉,历史上重大的科技创新成果大多来源于实践,所以可以考虑把创新课程体系纳入实践课程体系范畴来管理和实施。在这一体系中,基础课程体系要注重文理交融,专业课程体系要加强学科渗透,使学生的科技素质与人文素质兼备,夯实创新素质基础。学校在大二阶段开设了创新理论课,以便学生系统地学习创新理论知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大三阶段学校不仅开设了创新技术与新工艺讲座及实习实训,而且还为学生传授人类创新史上各种优秀、经典的创新工艺或方法,积极组织与支持学生参与校内外各类科技及文化大赛,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大四阶段将专业课学习与毕业论文(设计)有机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专业实践,在专业领域尝试创新。与此同时,制定激励配套措施,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吸纳大三和大四学生成为其科研团队成员,指导学生积极申请校内外科研项目,开展自主科研活动,通过科研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创业能力的培养。创业能力应放在大四阶段重点培养。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应当不断完善创业教育体系,一是设立创业研究教学组,专门研究并组织实施创业能力培养方案;二是结合毕业论文(设计)来实施创业教育,将毕业论文(设计)与学生创业志向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它对大学生创业的牵引与带动作用,促使学生由知识的拥有者变成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创业者。通过创业能力培养,一方面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他们客观地评价自我,准确地把握现实,树立自主创业意识,消除“等、靠、要”的思想,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创业来开拓自己的事业,成为光荣的创业者;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活生生的创业成功案例教育学生,鼓励他们挖掘创业潜能,培养他们拥有刻苦勤奋、勇于创新、不轻言放弃、善于沟通和团结协作等卓越的创业品质。

    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条件保障

    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有赖于一定的条件和保障机制,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

    1.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水平直接决定着本科教育的质量,只有拥有高素质的教师,才有可能培养出卓越的人才。高校的教师必须德才兼备,拥有扎实的课堂教学功底、良好的教学研究能力和出色的科学研究水平。为了开发教师的这几种素质,高校要以人为本,不仅继续加强教师的教育培训工作,而且应该组织并引导广大教师在教学一线锻炼与提高本领。近年来,我校先后开展了“课堂教学精彩25分钟”、“优秀教学团队评比”、“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教学和教学管理人员教学研究及论文评比”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广大教师的教育理念不断更新,教学及研究水平不断提高,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人才提供了重要保障。

    2.创建先进的实验实习条件。先进的实验实习条件是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基本保障,缺乏这个保障,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就失去了依托及支撑,再好的能力培养方案也难以实现。因此,高校必须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及社会各有关单位的支持,不断加大实验室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努力创建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的先进的实验实习条件;根据各学科专业特点、学生能力培养需求及发展需要等因素,有针对性地创建设备精良、环境优越或具有高度仿真性与实效性的实验环境与实习基地;特别要加大特色专业实验室、案例教学实验室以及一线实习基地的建设力度。

    3.构建完善的能力培养激励机制。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有赖于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否则难以突出其重要地位。首先,高校应该设立“能力培养突出贡献奖”,“课外科技文化活动积极分子奖”,“学生科技创新基金”或“学生创业基金”等激励项目,激发和引导广大教师与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有利于培养和提高综合能力的学习与实践活动,塑造“以能力为本”的校园文化氛围。其次,积极倡导广大教师创新学业成绩评价方式。通过加大设计性或创新性作业成绩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相应降低书本知识测试成绩比例的方式,把学生的时间、精力、注意力等吸引到提高各种能力上来。再次,对于获得国家级、省部级竞赛奖以及国家专利证书或拥有较大社会效益创新成果的学生,可奖励学分或免试相关课程,引导广大学生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锻炼和提高。

    总之,高校必须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明确定位每个阶段的能力培养目标,依次以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力争使每一位本科毕业生都能拥有多种基本能力,具有发展后劲,切实成为符合社会和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作者单位: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责任编辑:张 雯]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