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礼仪
  • 商务礼仪
  • 职场礼仪
  • 饮食礼仪
  • 鲜花礼仪
  • 送礼礼仪
  • 婚宴婚庆礼仪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礼仪 > 商务礼仪 > 正文

    实现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初探

    时间:2021-01-07 06:03:48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的号召,并让更多的中小学生都能有效的提升自身的素质,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少走弯路,对小学品德课程进行系列的改革和创新,并把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进行紧密的联系,这样的改革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因此,实现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不仅是适应新课标改革的重要举措,更是有效加快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品德课堂 课堂教学 教学生活化

    引言

    源于生活的实际教育活动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激发内心情感和道德的变化,另一方面还能有效地帮助学生通过实践进一步了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惑和难题,从而有利于帮助学生提升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并真正的实现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生活化[1]。

    一、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存在的问题

    1.教师并未对生活化教学认识深刻

    我国小学的品德课程一直是老师和家长没有对其给予过多关注的学科,很多老师和家长都认为小学品德课程中的理论知识对学生未来的学习生活并没有起到过多的帮助,而且品德课程的知识仅仅是将生活中的事情理论化而已,是每个学生都知道的理论知识,所以不必对其给予过多的关注[2]。这种较为过时且应试教育的思想致使教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地意识到进行思想品德课程教育的意义和目的,也没有意识到促使品德课程生活化可以为学生日后学习生活中所起到的巨大的帮助,由于教师对品德课程生活化的授课意识不足,便会在上课的过程中对课程进行忽略,从而影响了学生对于该堂课的看法,导致学生在上课的过程中没有认真学习生活的本领和做人的技巧,从而致使品德教学的意义不大。

    2.品德教师的授课方式过于传统

    很多小学的思想品德教师并未对品德课程的生活化给予一定的重视,由于这种的疏忽已经严重地影响到了实际的教学水平了,而且还有部分老师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采用过时且传统的授课方法更是不能将思想品德课程发挥出应有的效果,有很多小学品德老师无视教育部改革的要求,仍沿用以往的授课方式进行品德课的讲解,其效果可想而知[4]。由于品德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与其他学科不同,品德课是进行良好生活的理论化,并不是仅仅靠书本上知识的讲解便可以达到的,需要与实际生活相关联,并通过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来分析品德课本上的相关理论知识。但是,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中,很多品德教师并没有深刻的意识到这一点,并仍是对书本上的内容进行的讲解和重复,学生也仅是机械的接受,甚至很多学生并不了解这堂课的意义所在。

    3.品德课堂教学缺乏实践性

    由于品德课堂中生活化的教学在进行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遇到了瓶颈,这不仅是教师进行思想品德课程讲解过程中的态度和思想的问题,更是教师讲解方式存在的问题。由于品德课本中的大量知识都是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的具体化的呈现,这就需要教师在对品德知识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学生认为棘手的事情通过思想品德课堂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合理有效的讲解,并通过课堂创设模拟情景和社会实践来检验学生对品德课中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但是有很多小学品德老师并没有带领学生进行实践,在课堂结束后便结束了这一章节的内容,学生由于没有得到应有的实践,对于课堂效果的整体反馈不佳,更是不能充分的发挥出品德课堂教学的最大作用。

    二、增强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生活化的重要举措

    1.提升教师对生活化教學的重视程度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教育部的号召,并赋予小学品德教学一定的生活化,从而促使小学品德教学课程的开展更有意义,便要深究思想品德课程不受重视的问题的根源,并从源头做起,循序渐进的对所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解决。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不急于直接在授课的过程中过于灌输生活中的知识,而是要自己先去了解教育部对小学品德课程进行生活化改革的初衷和目的,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去翻阅借鉴我国其他小学的品德课程生活化的优秀教学引导指南,并从中了解其他小学品德教师对品德课程生活化的了解和感悟,还要学习其他优秀课堂中的环节和内容,并丰富于自身的品德教育课堂中。当小学品德教师对当前我国教育部对小学品德课堂的要求和目的有了一定的考量后,便对以往的品德课程授课过程中存在的有悖于教育部改革的地方有了充分的认识,从而可以查明出现问题的成因:究竟是自己的思想和态度所导致的,还是授课的方式和思路导致品德课程效果不佳?在总结自己以往授课存在的问题后,紧接着便要转变学生对品德课程生活化的态度,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单独利用一节品德教育课来了解学生对进行品德课程生活化教育的认识,以及学生对这堂课的实际的态度,当了解班级学生对进行品德课程生活化的大致态度后,便要带有一定目的性和针对性的解答学生所提出的疑惑,尤其是要向学生说明赋予品德课程生活化的重要意义,通过了解学生的看法并对班级学生内所产生的疑惑进行有效的解答可以更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从而认真的对待生活化的品德课。

    2.创设有趣的品德课堂氛围

    当小学品德教师转变了以往对生活化品德课程的看法和重视程度后,便要以实际的方式来呈现,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需要深刻的理解生活化的品德课程的重要性和以往授课过程中的不足,从而创设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品德课堂教学。这样一方面可以有效的提升品德课程的课堂感染力,引导学生通过在学习的过程中强化遵纪守法、待人接物等方面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响应教育部的号召,从而促使品德课程生活化的改革成功。教师可以创设相关的情景小讲堂,在每堂课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述完毕后,让学生通过表演和模拟来检验品客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例如,教师可以举办“看看你会怎么做”表演小课堂,当某一节思想品德课程所讲述的是学生需要做到尊老爱幼这一理论知识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通读这一章节的文字部分,并对其进行逐字逐句的讲解,从而加深学生对其理论方面的认识,在这过程中,教师需要反复的强调尊老爱幼的重要性,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要怎样进行尊老爱幼,等待理论知识讲述完毕后,教师可以将班级的座位进行调整,并模拟在公交车上,这时教师可以扮演成年迈的老人站在拥挤的公交车上,并让学生当做乘客,来检验学生当看到老人后的做法,通过创设具有一定趣味性的生活化的课堂后,教师便对学生的实际掌握能力有了一定的了解,这样也方便教师进行后续的生活化品德课程的辅导。

    3.让品德课堂赋予一定的实践性

    在创设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品德课程后,学生对于品德课程的学习便有了大致的了解和认识程度,也清楚在生活中需要对待一些事情的做法。在这一环节,为了进一步发挥出生活化品德课程的作用,便可以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以此来进一步的提升学生对品德课程理解和掌握。例如,在学习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章的《从帮助别人中获得快乐》这一课书后,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当老人过马路时观察学生是否前去帮助老人顺利的过马路。除此之外,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当地的幼儿园和福利院以及敬老院去做义工,观察学生在遇到需要帮助的人的时候会怎样做。又例如在学习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的《学会安全自护》课文后,教师在对学生讲解要具有安全意识的过程中,除了讲授相关的知识外,也可以安排学生进行户外的实践,并找人乔装打扮成陌生人要接学生回家,以此来观察学生的反应,以及学生面对陌生人的一系列举动。通过社会实践进一步显示生活化的品德课程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学生在遇到生活中的难题时的一系列做法,从而带有一定针对性和目的性的对学生仍然欠缺的理论知识和生活技能进行再次讲解,真正的实现品德课程生活化的最大目的,并让更多的小学生受益。

    结语

    总而言之,让课堂回归生活,让生活渗透到课堂中,对我国小学的品德课程教育的创新和改进是具有一定现实意义的。教师可以通过还原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处理,并通过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来更好的应用在其中,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赋予品德课程生活化的体现,还能进一步促进小学品德课的成功改革转型。

    参考文献

    [1]张旭.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思品课程的生活化教学策略初探[J]. 教育现代化:电子版, 2017(13):0238-0238.

    [2]李庆梅. 浅析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生活化教学方法与对策[J]. 考试周刊, 2017(52):114-114.

    [3]陈晓静. 构建生活课堂,尽显品德活力——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生活化的教学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7(32):202-202.

    [4]武勇. 小议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生活化教学方法与对策[J]. 神州, 2017(23):111-111.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