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礼仪
  • 商务礼仪
  • 职场礼仪
  • 饮食礼仪
  • 鲜花礼仪
  • 送礼礼仪
  • 婚宴婚庆礼仪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礼仪 > 商务礼仪 > 正文

    认知语言学视角下的《在地铁车站》赏析

    时间:2021-01-21 21:14:36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认知语言学主要由经验观、凸显观和注意观来表征。本文从这三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庞德名诗《在地铁车站》的语言所体现的认知特征和作者的诗学意图。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经验观 凸显观 注意观 《在地铁车站》

    一、引言

    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的名诗《在地铁车站》是美国“意象”派诗歌的经典之作。全诗仅由两行诗句、十四个单词组成(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尽管该诗很短,但在英美诗歌史上却具有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学者主要从意象、文体、翻译等视角对该诗进行了研究{1}{2}{3}{4},但从认知语言学的相关视角来对其进行解读的文献尚不多见。认知语言学是语言研究的一种范式,认为人们的日常经验是语言使用的基础,着重阐释语言和一般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本文拟从认知语言学的经验观、凸显观和注意观入手,来研究《在地铁车站》一诗的语言体现了哪些认知特征,以及诗人如何利用这些特征来实现自己的诗学意图。

    二、经验、凸显、注意——认知语言学的基本思想

    Ungerer & Schmid认为,认知语言学主要由经验观、凸显观和注意观来表征。经验观认为,人们对事物的描写不仅局限于客观的描写,还会根据自身的经验对其意义进行更为丰富和自然的描写,包括隐喻。{5}{6}比如,我们在描述一间房屋时,不仅仅局限于对它的大小、材料、朝向等特征进行客观性描述,而往往会对它给观察者的感受进行主观性描写,比如沈从文就用了例(1)的句子来描述酉水中游的山村房屋。

    (1)人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却永远那么妥帖,且与四周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沈从文,《边城》)

    除了客观描述这些房屋的位置和建筑材料外,作者还用了“朗然入目”“妥帖”“调和”“愉快”等话语来描述这些房屋给他的主观感受。

    在诗词等文学作品中更是如此,作者往往基于对客观世界的主观体验,通过隐喻、转喻等来借物言志、借景抒情、阐发哲理等。譬如,在例(2)中,诗人运用了容器隐喻,用动词“含”和“泊”将西岭的积雪和东吴来的行船巧妙地纳入到“窗”和“门”的容器之中,视角独特、构思精妙,令人回味无穷。

    (2)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

    凸显观认为,人们往往是根据信息的突出程度来选择和安排语言结构中的信息。凸显观中较为有代表性的是图形-背景理论。该理论由丹麦心理学家鲁宾(Rubin)首先提出,后由完形心理学家借鉴来研究知觉。当我们观察周围环境时,通常会把引起我们注意的某个人或物体作为知觉上突显的图形,而把环境作为背景,这就是认知突显原则。完型心理学家认为,图形的选择遵循“普雷格郎茨原则”(the principle of Pragnanz),即通常把具有完型特征的物体、小的物体或者运动的物体用作图形。比如,在描写一辆失事飞机掉进海里这一情景时,例(3)就比例(4)显得更加自然。

    (3)The plane crashed into the sea.

    (4)The sea was hit by the plane.

    在该情景中,飞机同大海相比,显得更小、更突出,同时兼具运动和完型特征,因此是知觉上更为凸显的图形。因此,我们倾向于将它放在句首。

    注意观认为,人们的语言表达实际上只反映了事件中引起观察者注意的那些信息。{7}{8}也可以理解为是言者或作者对信息的主观取舍和安排。例如,例(5)描写的是窗户被打破了这个事实,至于施动者是谁、用什么方式、在什么时间打破的等信息都未能表述出来,尽管它们都是窗户被打破这个事件的组成部分。

    (5)The window was broken.

    从上述例句的分析可以看出,尽管经验观、凸显观和注意观关注的是语言表征的不同方面,但它们之间密不可分,相互依存,从本质上来说是一致的。

    三、《在地铁车站》的认知分析

    《在地铁车站》虽然篇幅短小,但它的语言却充分体现了认知语言学的经验观、凸显观和注意观的特征。

    1.经验观

    隐喻和转喻是经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知隐喻的本质在于利用已知的、熟悉的、简单的事物来理解未知的、不熟悉的、复杂的事物。从机制上看,隐喻是基于相似性的基础上从一个域(源域)向另一个域(目标域)的认知映射。而转喻则是基于相关性基础上的同一认知域内源域向目标域的认知映射。{9}该诗创作的背景是作者在巴黎地铁车站的经历:三年前在巴黎,我在协约车站走出了地铁车厢。突然间,我看到了一个美丽的面孔,然后又看到一个,然后是一个美丽儿童的面孔,然后又是一个美丽的女人,那一天我都在努力寻找能表达我的感受的文字……{10}后来,作者一直在努力寻找这样的文字,最后,他成功地运用了短短两行诗句来表述这种感受。在诗中,作者通过“部分指代整体”(PART FOR THE WHOLE)的认知转喻机制,用“faces”(“面孔”)指代“women and children”(“妇女和儿童”),同时,他将美丽的妇女、纯真的孩童的面孔给他那种扑朔迷离、诚惶诚恐的心理震撼用“apparition”(魅影)一词精炼地表征出来,给读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同时,作者巧妙地运用了“人面是花”的概念隐喻(FACES ARE PETALS),将这些美丽的面容(faces)比作树枝上的花瓣(petals),这同中国文化中常见的“人面桃花”概念隐喻十分相似。此外,他将黑暗潮湿的地铁车站比作湿漉漉、黝黑的树枝(a wet, black bough)。这种隐喻显得较为新奇,体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和创新能力。通过隐喻映射,诗人将不同时空的两大场景,即动态的、阴暗潮湿的地铁场景以及静态的田园场景中的诸多意象并置在一起。这些意象包括地铁场景中行色匆匆的人群、突然出现的漂亮的妇女和可爱儿童的面孔,以及田园场景中潮湿黝黑的树枝上美丽的花瓣等。诗人巧妙地将美与丑、动与静、虚与实、主观与客观等融合交织在一起,通过认知加工而产生一种全新的结构,既有视觉上的描述,也有触觉上的刺激,类似于汉语辞格中的“通感”,给读者全新的感官和情感体验。

    2.凸显观

    图形-背景理论认为,人们倾向于将小的、运动的或者具有完型特征的事物选择为图形,而将其他的事物处理为背景。{11}在第一行诗中,Faces正是符合这些特征的图形,是诗人想要凸显的对象。而crowd是背景,提供语境信息。而apparition作为faces的限定成分,被放在句首作为了图形,而此时的faces则被处理为背景。这是因为,诗人想要凸显的是那些faces给他带来的如魅影般飘忽不定的感觉,而不是关于faces的客观描述和带来的其他感受,这是诗人的主观凸显。同样,在第二行诗中,petals是图形,是要凸显的信息,而bough则是该图形的背景。图形和背景可以理解为一种位置关系,这种位置关系常常用来表述命题,换言之,位置关系的命题意义可以理解为图形-背景关系。{12}从本诗两行诗句的句法结构上看,faces和petals是短语的中心语(head),位于句首充当句法图形;而crowd和bough则作为句法背景放在句尾,放在了作为修饰成分的介词短语之中。除了位置的选择和安排外,作者运用了of、in、on等介词十分清楚地勾勒出了句法的图形和背景信息,以及这种图形背景关系表征的路径、容器、方位等命题意义。

    3.注意观

    在地铁场景中,有很多可以引起注意的事物和动作,比如天气、地铁、广告、乘客、工作人员、售票口等。在该诗中,作者选取了apparition,faces,crowd,petals,bough五个名词来描述他在地铁车站的经历。可以看出,引起作者注意的是人群中漂亮的妇女的脸和天真的孩童的面孔,而不是他们的服装行李、言谈举止,也不是地铁的站台、窗口等物理语境信息。同样,faces所具有的很多特征都可以引起人的注意,比如表情、五官、化妆、发型等,而通过使用apparition一词,诗人的注意聚焦于那些漂亮面孔给他带来的奇特的感官刺激,如同魅影般扑朔迷离、转瞬即逝,而不是其他的感受。同样,在喻体的选择上,作者将注意聚焦于树枝上的花瓣,而不是树叶、树根,抑或是土壤等。通过对语言的精心取舍和安排,作者希望将读者的注意吸引在自己精心构建的意象上面,引导他们完成自己精心创设的审美体验。

    四、结语

    从认知语言学的经验观、凸显观和注意观入手,分析了庞德的《在地铁车站》一诗的语言的认知特征。从经验观的视角来看,诗人基于在巴黎地铁车站的亲身经历和体验,利用隐喻和转喻等认知策略,对所历事件进行了主观识解,尤其是apparition一词的使用体现了作者独特的主观视角;从凸显观的视角来看,诗人对于匆匆而过的人群,凸显的是给他带来视觉冲击的漂亮、纯真、朦胧的面孔,就如同黝黑潮湿树枝上美丽的花瓣一样;从注意观的视角来看,作者通过对语言的选择和意象的构建,将注意力聚焦在那些美丽面孔带给他如魅影般时隐时现、心生恐惧的感官和情感体验上。全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如同一幅精美的图画,给读者持久的吸引。

    {1} 黎志敏:《庞德的“意象”概念辨析与评价》,《外国文学研究》2005年第3期,第97-104页。

    {2} 吴笛:《论庞德“在地铁车站”中的汉诗特性》,《外国文学研究》2007年第5期,第53-57页。

    {3} 周昕:《地铁车站汉语译本的读者接受调查分析及其启示》,《山东外语教学》2006年第4期,第69-74页。

    {4} 丁国旗、范武邱:《认知诗学视角下的意象分析与翻译——以庞德的“在地铁车站”为例》,《外国语》2016年第1期,第96-103页。

    {5}{7}{11} 陈治安,文旭:《认知语言学入门导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年版。

    {6}{8}{12} Ungerer, F. & Schmid, H.-J.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Linguistics(2nd edition) [M]. London: Longman,2008.

    {9} Lakoff, G. &Johnson,M. Metaphors We Live By[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10} 黄晋凯、张秉真、杨恒达主编:《象征主义·意象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课题“认知注意系统下的大学英语微课应用研究”(编号:SCWY16-12)的阶段性成果

    作 者:周忠杰,硕士,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用学、认知语言学和英美诗歌。

    编 辑:魏思思 E-mail:mzxswss@126.com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