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礼仪
  • 商务礼仪
  • 职场礼仪
  • 饮食礼仪
  • 鲜花礼仪
  • 送礼礼仪
  • 婚宴婚庆礼仪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礼仪 > 商务礼仪 > 正文

    巧借“端午节”开展爱国主义情感培养

    时间:2021-01-07 03:00:08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爱国主义教育是学前教育中的重要内容,是学前教育情感教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在情感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与爱国主义情感的关系做了简单研究。通过“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在幼儿园开展的各项活动阐述了目前学前教育中对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现状。阐述中,充分利用幼儿园的实践活动,对“端午节”活动中的情感效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为幼儿园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提供了系统有效的教育实例,也为其他幼儿园的情感教育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环境渲染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是极具中国特色的节日,其中更包含了中华民族对于爱国主义精神的尊崇。因此借以这个重要节日的契机,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合适的。在幼儿心灵中,播下热爱祖国的种子,萌发出爱国主义情感,使幼儿对祖国、对家乡具有初步的归属感。让幼儿在体验节日气氛的同时,萌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一、爱国主义教育与“端午节”民俗活动之间的联系

    1.幼儿爱国主义情感培养意义

    《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中明确规定:“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重要场所,要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到幼儿园直到大学的教学育人全过程中去。”3~6岁的幼儿对人对事对己的态度、个性品质和道德观念具有初步的萌芽,是人的个性初具雏形的时期,也是培养良好品德行为的黄金时代。因此,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是必要的。但幼儿的思维无法理解爱国主义这样抽象的情感,如何结合传统节日及幼儿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培养,这是我们需要探究和思考的问题。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社会性领域中指出,这一时期的幼儿应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形成归属感,而这种归属感会直接影响他对家庭、集体、家乡、祖国的亲疏度和接受度。因此,这个时期形成的道德品质、行为风格都能为他将来的人生奠定基础。陈鹤琴先生在《怎样做人民的幼稚园教师》中提出,要把“五爱”国民公德作为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幼儿园是否重视思想品德教育,关系着是否全面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2.端午节的由来和风俗活动

    端午节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节日,其中传承了屈原的爱国主义情怀,因此在端午節讲述屈原的故事,成为爱国主义情感培养的重要时机。

    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据说,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所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把端午节定名为“诗人节”,以纪念屈原。屈原是我国第一位爱国主义诗人、伟大的政治家,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他还创立了楚辞,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在政治上,屈原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后在汨罗江投江而死。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于是就把屈原投江那天定为端午节,这就是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发展至今,已经有了很多的民俗活动。如今被大家熟悉的端午节活动有:吃粽子、裹粽子、吃鸭蛋、赛龙舟、描雄黄、插艾草、戴香包、登高、挂葫芦、包粽子,其中最耳熟能详的是赛龙舟和吃粽子。所以,人们会在端午节举行赛龙舟、包粽子,都是为了纪念屈原,为了传承屈原的爱国情怀。

    一个民族的文化和精神,是这个民族的生命。爱国主义作为我们民族的根基,在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中,应该有更加淋漓尽致的展现。国家领导人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因此,如何巧借“端午节”这个契机来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渗透于幼儿教育中,是我们情感课程中的重要内容。

    二、“端午节”情感教育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为指导,以培养幼儿对爱国主义文化的认知和自豪感为重点,结合“端午节”传统节日文化开展教育。

    1.“香香的端午节”情感活动的实践

    (1)“香香的端午节”这一情感主题活动,我们主要从以下三方面对幼儿进行培养:

    引导幼儿关注端午节中的一些习俗和平时生活中的民俗文化,激发幼儿对民俗文化的兴趣。

    和孩子共同搜集生活中有趣的民间活动,和同伴一起分享。

    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尝试做一做民间活动,激起幼儿对民间活动的兴趣,从而建立初步的爱国意识。

    (2)日常性情感活动

    观看视频:了解端午节的习俗和民俗文化。根据大中小班三个不同年龄阶段特征,选择相对适合的内容,让幼儿了解家乡的景点、美食等特色文化,感受家乡美和祖国美,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学说上海话:学说上海童谣,愿意用上海话与同伴交流,体验上海童谣的趣味性。

    睡前故事:利用午睡时间,讲述“端午节”的由来故事,例如《屈原的故事》,激发幼儿的情感。

    弄堂游戏:和爷爷奶奶及小伙伴一起玩有趣的弄堂游戏,炒黄豆、造房子、抽陀子、套圈子等,体会弄堂游戏的乐趣。

    (3)全园性大活动

    划龙舟、踩高跷比赛:小中大各个年级根据自己的年龄特点选择适合的运动器材,开展划龙舟和踩高跷比赛。小班幼儿旨在体验游戏的欢乐气氛;中班幼儿能在踩高跷时做到又快又稳地进行比赛;大班幼儿能共同完成划龙舟,要求合作有序地开展活动。

    民俗文化游园活动:通过游园活动,体验热闹的节日气氛。

    包粽子:邀请奶奶外婆来园包粽子,让孩子们近距离观看包粽子的方法,体验包粽子的乐趣。

    佩香囊:佩香囊虽是一种民俗,但也是一种预防瘟疫的方法。在“香香的端午节”活动期间,孩子们将父母准备的香囊拴在衣襟和肩衣上,香囊中的中草药能起到预防疾病和驱虫的功效。

    剪纸: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每到节日家家户户都会剪纸来装饰家里,让幼儿体验有趣的剪纸艺术,从而感受节日的热闹气氛。

    捏泥人:捏泥人是传统民间技艺,从古至今广为流传。时至今日,幼儿可以在游园活动中体验民间艺术的乐趣,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小泥人,体验自己动手的快乐。

    红绸舞:每到欢乐喜庆的节日,红绸舞是汉族人民表达内心喜悦的一种方式。幼儿可以绑上红绸,跳起秧歌,将节日快乐的感受表现出来。

    2.民俗“端午节”情感活动的实践

    根据幼儿认知规律和兴趣,以系统理论为指导,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我园设计并开展的“端午节”情感活动,旨在培养幼儿的爱国主义情感,是对幼儿进行爱国启蒙教育的一次尝试。各项活动互相衔接、紧密配合,而又自成体系。为了更好地与其他情感活动承接,使情感体验有一定的连贯性,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有效策略。

    (1)环境渲染策略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环境的创造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发展。为此结合“端午节”的节日特点,我们利用民俗文化的特点,例如粽子、香囊、剪纸等元素,创设与主题相关的环境,通过合理构建幼儿园环境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另外,墙面、走廊也是我们可以利用的环境区域,用来展示中国地图、上海地图以及一些相关景点的照片,让幼儿可以随时看、随时问,教师也能随时告诉幼儿:我们的家乡在哪里,中国还有哪些美丽的城市等等,还可以将国徽、国旗等照片贴在走廊上,真正做到将每个区域都运用起来,从而使幼儿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接受教育,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祖国的变化,使幼儿逐步产生爱国主义情感,达到爱祖国的教育目的。

    (2)日常渗透策略

    我们注重运用各种教育手段,抓住一切教育契机,发挥教育的整体效益,寓教于乐。让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能体验到传统文化的气息。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围绕幼儿熟悉且喜闻乐见的唱儿歌、讲故事、看视频等活动载体,将“端午节”的民俗文化渗透在活动中。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采取启发引导法或是情景感染法,引导幼儿记住一些爱国主义英雄人物,从而激发幼儿英雄情结的情感,将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转化为幼儿可理解、可学习的一种榜样示范。培养幼儿从小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使幼儿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爱国主义教育一日生活还可以渗透在角色游戏、区角游戏、来园音乐、升旗仪式等方面。例如在“点心店”中,幼儿可以用各种彩泥、废纸等材料制作粽子、糖葫芦等民间小吃;“礼品店”可以用小袋子制作香囊或是蓝印花布的装饰品等等,体验游戏快乐的同时,也感受民俗文化蕴藏的教育价值。而来园音乐可以结合“端午节”播放一些中国传统音乐,例如《茉莉花》《上海童谣》等曲调优美、节奏鲜明的歌曲,都能让幼儿感受到中国传统音乐的美。让幼儿参加升旗仪式,让他们在隆重庄严的气氛中渐渐明白升国旗的意义,并学会唱国歌,让幼儿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3)家园共建策略

    家庭环境对幼儿人格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为此我们积极组织引导家长参与幼儿园情感教育活动。让家长带各种图片和资料,准备香囊以及与孩子一起吃粽子等,为幼儿园开展“端午节”情感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巨大的支持。而且家庭是幼儿生活的重要场所,我们要把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倡导家长通过言传身教,形成邻里和睦、爱国守法的良好家风,营造家庭教育氛围。并鼓励家长多给孩子讲讲爱国英雄的故事,念念家乡童谣,多出去参观展览馆或旅游景点,寻找各种民间艺术的足迹,让幼儿从多种渠道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通过家园合作,使幼儿一步一步加深对“端午节”传统节日文化的了解,感知和体会其中蕴含的爱国主义情感。

    (4)民俗体验策略

    “端午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承载了丰富的民俗文化,结合该主题,我们设计和开展了一系列富有趣味性的体验活动,开展了各类民俗体验和游戏竞赛。例如,让平时只吃粽子的幼儿也可以尝试自己动手包一包粽子;佩戴特制的香囊,体验浓浓的“端午节”节日气氛;蓝印花布的制作、捏泥人、剪纸等民间艺术的体验活动,让幼儿在民俗活动中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另外,有趣的民间游戏,例如“赛龙舟”“踩高跷”等竞赛活动都可以让幼儿在体验游戏乐趣的同时,激发成就感和自信心。

    三、幼儿在“端午节”情感活动中的收获

    通过這些情感课程的设置,让幼儿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全方位认识、了解和感受了“端午节”传统节日的文化精髓和魅力,使幼儿在这些潜移默化的感知中渐渐形成爱国主义情感。而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在情感活动中,体验和收获都是不同的。

    小班幼儿在“端午节”情感活动之后,知道了有这样一个节日,初步了解了端午节的习俗,品尝粽子和佩香囊都使幼儿充分体验了过节的快乐。中班幼儿知道了端午节的日期及民俗特征,在各种民俗活动和游戏中感受民间文化的乐趣,喜欢热闹的节日气氛,并初步了解了家乡的文化,对祖国和家乡有初步的认知。大班幼儿对端午节的来历和民间习俗有初步的了解,并在和老师一起布置“端午节”环境中了解了更多的中国文化,知道了一些“爱国英雄”的事迹和故事,对国旗、国歌、国徽等都有了认识,并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自豪。

    幼儿园是爱国主义情感教育的重要基地,“端午节”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性节日,利用这个契机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爱国美德是广大幼儿教师的责任。我园设计各项情感体验活动,其目的在于使幼儿通过具体的活动来感受抽象的爱国主义情怀。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努力营造气氛,把“爱国”的种子早早地植入幼儿幼小的心灵,使爱国主义情感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人格品质和思想道德。

    参考文献:

    [1]李萍.将传统文化渗透于幼儿教育中[J].青海教育,2014.

    [2]程忠慧.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尝试[J].考试周刊,2013.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