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事指南
  • 创业起步
  • 企业管理
  • 市场营销
  • 开店指南
  • 创业之路
  • 创业故事
  • 互联网创业
  • 工商知识
  • 财务知识
  • 税务知识
  • 会计知识
  • 其它创业知识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创业 > 企业管理 > 正文

    教师对儿童入学准备状况的团体评定

    时间:2021-01-16 12:06:40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研究采用教师团体评定的方法。发现在入学准备的5个领域中,“学习方式”“情绪和社会性发展”领域存在问题的儿童最多,“身体和运动发展”领域存在问题的儿童较少,“言语发展”和“认知与一般知识”领域存在问题的儿童最少;儿童在“学习方式”领域存在的入学准备问题主要体现在“注意力”“学习主动性”“自省能力”方面;“情绪和社会性发展”领域的入学准备问题主要体现在“与教师交流”和“自控能力”方面;儿童在“注意力”和“自我反省”两方面的入学准备存在性别差异。

    [关键词]教师;儿童;入学准备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儿童入学准备已成为国外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领域。Piotrkowski等人把入学准备定义为“帮助儿童顺利完成入学过渡的社会的、政治的、组织的,教育的以及个人的资源”。[1]对儿童个体而言,入学准备是指“学龄前儿童为了能够从即将开始的正规学校教育中受益所需要具备的各种关键特征或基础条件”。[2]

    有研究结果表明:儿童刚入学时在学业、社会性和情绪技能上的水平是预测其今后学业成就的重要指标,[3]那些认知能力水平高的儿童的学业成绩更好,留级的可能性更小,三年后接受特殊教育的可能性也更小。[4]儿童学前教育经历与儿童的入学适应也有重要关系,那些具有良好的学前教育经历的儿童往往能顺利地完成对正规学校的适应。[5]由此可见,儿童的入学准备状况对其今后的学业成就具有重要影响。然而,美国政府对50个州的7000多名幼儿园教师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有23%—47%的学前儿童尚未达到入学准备的要求。[6]因此,对儿童人学准备的研究以及对入学准备不足的儿童的及早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对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评定是国外有关儿童入学准备研究领域的主要内容之一。除了发展对儿童入学准备状况的专门测评工具外,教师评定也为探讨儿童入学准备状况提供了有效途径。教师对儿童入学准备状况的判断具有多重含义。首先,教师的判断是衡量儿童在幼儿园中的实际技能和能力的指标,同时,这也是儿童所获得的早期经验的反映。其次,教师的判断也反映出教师对儿童的期待,它既反映了儿童顺利完成入学适应所包含的内容,也反映了教师在帮助儿童入学适应时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所有这些因素都将对师生关系以及儿童的学业成就产生持久的影响。总之,教师对儿童的判断既反映了儿童的实际能力,也是预测儿童能力水平的一个指标。因此,考察教师对儿童入学准备状况的观念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

    和国外相比,国内有关儿童人学准备的研究相对薄弱,国内已有的有关“幼小衔接”的研究,其研究视角也尚未与国际接轨。张向葵等人通过访谈研究探讨了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儿童入学准备所包含的内容,以及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有关儿童入学准备的观念。结果发现:美国NEGP模型中的五领域结构基本适合描述中国儿童的入学准备,但具体内容上还存在差异,[7]这也为我们从不同的视角探讨儿童入学准备的研究提供了可能性和必要性。

    本研究选取长春市5所幼儿园的6个学前班和5个大班的教师共22名,对11个班级的309名儿童的入学准备状况进行了教师团体评定。一是在张向葵等人的访谈研究基础上,参考美国NEGP的结构,进一步探讨中国儿童入学准备所包含的内容;二是从整体上探讨儿童在“身体和运动发展”“情绪与社会性发展”“学习方式”“言语发展”“认知与一般知识”五个领域共28个方面的儿童入学准备的问题。量表采用两等级记分方式,教师在儿童存在入学准备问题的项目上记为1,反之记为0,从而考察儿童存在各方面入学准备问题的人数比例及性别差异,以期为国内有关儿童入学准备的深入研究以及学校对入学准备不足儿童的及早干预提供理论参考。

    本研究采用spssll.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Kappa系数作为评分者一致性的检验指标。结果表明:除“没礼貌、爱骂人”和“看不懂普通的幼儿读物”两项外,其余所有项目的K值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即不同评分者一致性达到显著水平。因此,在结果中将这两项删除,对其余的26个方面的儿童入学准备状况进行统计分析。

    从表可以看出,整体上,教师所评定的309名儿童中,只有约25%的儿童不存在入学准备方面的问题,而有3/4的儿童存在某些方面的入学准备问题。其中,有80.63%的男生和69.80%的女生存在入学准备的问题。在入学准备的五个领域中,存在“学习方式”和“情绪与社会性发展”领域的入学准备问题的儿童相对较多;存在“身体和运动发展”领域的入学准备问题的儿童较少;在“言语发展”和“认知与一般知识”领域存在入学准备问题的儿童最少。儿童在“学习方式”领域的入学准备问题主要体现在“学习态度”“注意力”和“自我反省”等方面;儿童在“情绪与社会性发展”领域存在的入学准备问题主要集中在“自我控制”和“与教师沟通”两个方面。

    从整体上看,存在入学准备问题的男生人数要显著高于女生(Z=1.6,p<.03)。在5个领域中,儿童在“学习方式”领域的入学准备状况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儿童在这个领域的性别差异集中体现在“注意力”和“自我反省”两方面。其中,有38.19%的儿童(男生46.25%,女生29.53%)存在“注意力”方面的问题,有13.92%的儿童(男生23.75%,女生3.36%)存在“自我反省”方面的问题。男生在这两方面存在问题的人数均显著高于女生(Z=1.47,p<.03;Z=1.79,p<.01)。

    在张向葵等人的访谈研究基础上,本研究参考了美国NEGP的结构,[8]在“儿童入学准备教师团体评定量表”中尝试性地加入了“大运动”“自我反省”和“诚实”三方面的儿童入学准备内容。结果发现,教师认为有13.92%的儿童存在“自我反省”方面的问题,有4.53%的儿童存在“大运动”技能方面的入学准备问题,“诚实”一项上存在问题的人数较少(1.94%)。“大运动”技能是指涉及整个身体或身体大部分的运动技能,包括走、跑、跳、爬。国外研究表明:大运动技能发展的滞后对儿童的社会性、情绪和身体都会产生消极的影响。这些儿童也更有可能会存在同伴关系、自尊和身体适应性问题。[9]“自我反省”是考察儿童对事件和经验的反思,以及为了将来而总结教训的能力,它是处于发展中的儿童应该具备的重要素质,也有研究者把“自我反省”的能力视为“思维的社会性”,[10]以强调它在儿童发展中所占有的重要地位。本研究所得到的结果应该引起人们今后对儿童“大运动”技能和“自我反省”方面的入学准备的更多关注。

    从整体上看,本研究通过教师对309名幼儿园儿童的团体评定发现:有3/4的儿童存在某些方面的入学准备问题。国外的有关研究结果表明:有46%的教师认为班级中至少有一半的儿童存在某方面的入学准备问题。[11]这表明在不同文化背景下,入学准备对于大部分儿童

    而言都是个严峻的挑战。在本研究所考察的5大领域中,[12]儿童在“学习方式”和“情绪与社会性发展”领域存在较多的入学准备问题。这与国外有关研究所取得的结论是一致的。儿童在“学习方式”领域的入学准备问题主要体现在“注意力”“学习态度”和“自我反省”方面;儿童在“情绪与社会性发展”领域所存在的入学准备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自我控制”和“与教师沟通”两个方面。有研究表明: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在3-5岁为快速发展时期,幼儿园中班为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时期,[13]儿童的某些社会性技能与学业成功具有紧密联系,儿童在刚人小学时的情绪和社会性水平也是预测其今后学业成就的重要指标,[14]因此,儿童社会性的培养对其今后顺利完成入学适应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儿童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后将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其学业任务和幼儿园相比具有实质的差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掌握必要的学习技能将直接影响到儿童今后的学校适应状况。而本研究结果也为幼儿园和家长进一步提高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水平和学业技能提供了切入点。

    在本研究所考察的儿童入学准备的具体方面中,“注意缺陷与活动过度”是儿童存在的最普遍的入学准备问题,有38.19%的儿童存在此方面的入学准备问题。而且儿童在这方面的入学准备状况也反映出性别差异,存在“注意缺陷与活动过度”问题的男生要显著多于女生。这与国内已有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15]儿童存在“注意缺陷与活动过度”问题的原因是此年龄段儿童的有意注意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儿童活动性强,有意注意时间短,自制力差。尽管如此,本研究结果反映出儿童存在“注意缺陷与活动过度”问题的普遍性和严重性也应该引起人们对此更多的关注和重视。这既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所面临的难题,也是今后对儿童准备和学校适应的干预研究的重要方面。

    此外,本研究发现儿童在“自我反省”方面的人学准备也存在性别差异。我们认为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有两方面: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教师对儿童不同的角色期待所导致的。幼儿园的教师通常为女性,她们强调安静、顺从和被动性等具有女性特点的行为。而男孩往往被教师赋予吵闹、顽皮、竞争性、独立性等特征,因此女孩的教室内行为要比男孩表现得更为安静、顺从,较少犯错误。另一方面是因为此年龄段的女孩的自我控制和自尊水平均显著高于男孩,[16][17]这也会导致女孩在犯错后更多的反省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以减少犯同样错误的频率。因此,男孩会比女孩反映出更多的“经常犯同样的错误”的入学准备问题。但本研究只是从“经常重复犯同样的错误”这一单一的维度来考察儿童“自我反省”能力,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必要从多个维度来考察儿童此项能力,以便更全面地考察儿童在这方面的入学准备状况。

    参考文献:

    [1]Chaya S. Piotrkowski, Michael Botsko,EuniceMatthews,Parents’and Teachers’Beliefs About Children’sSchool Rcadiness in a Hidl—Need Community, Eafly Childhood Reseavch Quartedy,2000,15(4):537—558

    [2][12]Gredler G R.Early childheod education—assessment and intervention: whst the future holds,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2000,37(1):73—79

    [3]Belsky,J.& MacKinnon,C.Transition to School:Developmental trajectories and xhool experlellces. EarlyEdueafion and Development,1994,5(2),106 119

    [4]Pianta,R.C,& McCoy,S.J.The first day of school: The predictive validity of early schaool screening,Journal of Applied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7,18:122,

    [5]Cullo,D,& Burton,C.B,The effects of socialclass,class size and prekindergarten expedeHee m earlyscheol adjuslment,Early Child Development and Care,1993,88:43 51

    [6]Linda M. Espinosa,Kathy R.Thornbure,andMichelle C.Mathews.Rural Kindergmaen TeachersPeriePtions of Schcol Readiness: A Comparison withthe Camegie Study,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Jollrnd,1997,25(2):119-125

    [7]张向葵,孙蕾.教师关于儿童入学准备的观念,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21(4):73—78

    [8]Rcoonsiderllle Children’s Esdy Developmentand Learnine:Toward common Views md Vocabulary.http//govinfo.library.unt.edu/negp/Reports/child-ea.htm

    [9]Browll,R.Exercise and mental heslth in thcpealatnc population,Clinics in Sports Medicine,1982,1:515—527

    [10]Wolf,D.P.Approaches to leaming:A perspectiveon childen coming to school ready to learn.Manuscfipprepared for the Goal 1 Resmuuce Group on SthoolReadiness for the National Educafion Goals Panel.1992

    [11]Sara E.Rimm-Kaufman and Roben C.nanta,Martha J.Cox,Teachers’Judgments of Problems inthe Transition to Kindergarten, Earlv ChildhoodResearch Quartcrly,2000,15(2):147 166

    [13]陈会昌,儿童社会性发展量表的编制与常模制定,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4):52—63

    [14]盖笑松,张向葵.儿童入学准备状态的理论模型与干预途径,心理科学进展,2005,13(5):614—622

    [15]张世华,深圳市幼儿多动倾向行为特征的因子分析,深圳教育学院学报,200l(1):33—36

    [16]谢军,3-9岁儿童自我控制能力的发展,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4):30—32

    [17]张丽华,插丽蛛.3—8岁儿童自尊发展特点的研究,心理与行为研究,2005,3(1):11—14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