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阅读
  • 散文欣赏
  • 故事大全
  • 随笔
  • 读书笔记
  • 读后感
  • 观后感
  • 课外必读书目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阅读 > 课外必读书目 > 正文

    浅析日本幼小衔接的策略及启示

    时间:2021-02-03 18:15:31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近年来,国际上掀起了重视幼小衔接的热潮,放眼整个东亚,日本在幼小衔接方面做的尤其突出,因此,通过研究和借鉴日本幼小衔接的策略,可以丰富我国在这方面的相关理论,也可以在实践方面得到很多有益启示,使我国在发展幼小衔接过程中少走很多弯路。

    关键词:日本;学前教育;幼小衔接;策略

    一、日本幼儿园的基本概况

    日本的幼儿教育机构分为幼儿园和保育园两种形式,幼儿园属于教育机构,归文部省(相当于我国的教育部)管辖,而保育所则属于儿童福利机构,行政上归属厚生省(与我国的卫生部和民政部类似),幼儿园只收3-6岁的儿童,保育园则可以收1-6岁的孩子,有的甚至几个月的婴儿也可以申请入园,入幼儿园都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而保育园的收费则是根据家庭不同的收入来计算收费的;日本的幼儿园有国立、公立和私立之分,国立幼儿园主要附属在国立大学教育系,公立幼儿园由市、镇、村设立,一般附属在小学,私立幼儿园由私人或宗教团体等开办。

    二、日本掀起幼小衔接热潮的原因解析

    (一)“小一问题”的推动

    “小一问题”指学生从幼儿园升入小学1年级时出现的种种问题,总体表现是新生难以适应学校生活,无法形成集体。幼儿园与小学之间有效的衔接这一问题逐渐引起了日本社会各界的关注。

    (二)政府的重视

    文部省在2000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要领》中指出:“应该考虑到幼儿园教育要为小学以及小学后的生活、学习奠定基础,幼儿园教育应该提供与幼儿期相适应的生活,为幼儿创造性思考能力、主动生活态度的形成打下基础;2001年3月日本文部省发表了《幼儿教育振兴计划》(2001—2006 年幼儿教育发展计划),在这份计划中,文部省不仅进一步提出了加强“幼小衔接”的问题,而且详细地提出了进行“幼小衔接”的一些策略,即加强双方儿童之间、教师之间、家长之间的交流,实行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资格证书的通用制度等;文部科学省已经决定从 2005年开始试行、2006年正式开设“幼小衔接推动班”制度,让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共同组织开展教育活动,让5岁幼儿和小学低年级学生一起进行以讨论和合作为主要途径的课题学习活动——“协同学习活动”。

    (三)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

    近年来,国际上掀起了终身教育的思潮,世界各国都在强调终身教育的重要性,日本也在普遍关注终身教育,幼儿教育阶段是人终身教育的基础,对人的终身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幼小衔接”作为人终身受教育连续性的第一个衔接部分,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幼小衔接”问题将受到日本社会各界的重视。

    三、日本促进幼小衔接的举措

    (一)课程的衔接

    在幼儿园教育方面,2000年日本文部省颁布的《幼儿园教育大纲》将幼儿园课程内容分成健康、表现、人际关系、语言和环境等五大领域,幼儿园大班的游戏时间设置为每次大约40到50分钟,与小学每节课的教学时间相接近;在小学教育方面,小学低年龄课程的幼儿园化已成为当今日本幼小衔接的一个突出特点。

    (二)师资的衔接

    日本的许多“幼小一贯学校”开始采取较为彻底的教师深度合作方式,具体措施包括双方教师共同研究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互换岗位体验彼此角色、定期召开交流学习会议研究讨论共同面临的问题等等;新的合作方式——“团队教学”在许多“幼小一贯学校”中得到采用。

    (三)环境设置的衔接

    日本会把幼儿园和小学建得很近,并由同一个人担任园长和校长职务,這样更有利于幼儿园和小学的交流,如在他们都能经过的地方设置一个专门场所提供交流机会,还有就是每次幼儿活动时,小学生志愿团来帮忙,或是幼儿园的一年行事中规定必须进行2~4次的活动,组织幼儿园家长参观小学,如此不仅提供了幼儿和小学生大量交流、合作的机会,同时也让幼儿能逐渐熟悉新学校,能够降低两个阶段不同环境带来的冲击,保证顺利过渡、衔接。

    四、加强幼儿园和小学日常沟通和交流

    日本采取的是幼儿园和保育所应把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的成长状况记录下来,并在儿童升入小学之后转交过去,以便于小学教师根据儿童的个人情况进行指导,保证儿童能够在小学入学阶段更好的适应。近几年来,日本非常注意使幼儿园和小学的合作关系成为长期的和经常性的合作关系,注意把幼儿园和小学之间这种长期的和经常性的合作关系落到教育活动的实处。保育所、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首先,加强孩子之间的交流,譬如,小学的运动会邀请附近幼儿园和保育所的孩子来参加,生活科目的一些课程,像“开心会”等都可以邀请入学前的孩子来参加,当然,相反方向的活动也可以;其次,加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的相互理解方面,可以举行一些研讨会、学习会等,也可以相互参观上课情况,这些都有助于加强理解和信息沟通;第三,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与合作交流,学前教育重视“嬉戏”和“生活体验”,小学是以上课为中心的课程学习,为了实现两者之间的顺利衔接应该充分协调这之间的关系。

    (五)多方力量协同推进

    1、家庭积极参与

    促进“幼小衔接”首先是家庭的参与,家长要及时关注和疏通儿童的思想,家长要多参加幼儿园和小学组织的活动,及时关注学校在各方面的动态,更新教育观念,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孩子上小学的兴趣,日本政府也对家庭提供相应的支持,保证儿童在支持性环境中成长。

    2、幼儿园主导

    幼儿园教儿童知识,引导儿童正确的认知世界,除了睡觉、休息,儿童在一天中绝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幼儿园,幼儿园应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这些作用主要包括明确对“幼小衔接”的科学理念,进行系统的课程建设并推进实施,积极组织与小学、以及其它力量共同举办活动以促进“幼小衔接”等,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促进教师的培养和师资培训。

    3、完善法律法规

    自“小一问题”出现以来,日本社会各界非常重视幼儿园、保育所和小学之间的顺利衔接,日本政府也大力关注“幼小衔接”问题。根据《教育基本法》、《学校教育法》、《儿童福利法》、《幼儿园教育要领》、《保育员保育指针》和《小学学习指导要领》等法律文件,让保育所、幼儿园与小学顺畅衔接已经成为法律上的规定。

    五、对我国的启示

    中国和日本同属于东亚,是一衣带水的邻国,由于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原因,两国在教育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在整个东亚的国家中,日本是最先进入资本主义的发达国家,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正是源于日本对教育和人才培养的高度重视,当今,日本的学前教育水平和质量都位居世界前列,世界各国都在关注“幼小衔接”问题,日本在这方面做的尤为突出,通过分析和研究,给我国带来了很大的启示。

    (一)对待“幼小衔接”问题,要目光长远,促进儿童可持续性发展

    目前世界各国都在重视终身教育思想,日本更是把这一思想贯通到教育的各个阶段,因此,将“幼小衔接”放在终身教育的大背景下考虑,而不仅仅是幼儿园和小学这两个阶段的简单过渡,我国的“幼小衔接”要着眼于儿童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为终身的学习和生活做准备,注重儿童情感和社会性的培养,培养儿童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能力,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为儿童的终身发展奠基。

    (二)注重“幼小衔接”的双向性,加强双方教师的深度交流与合作

    我国在促进“幼小衔接”方面,要注重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衔接,不仅仅是让幼儿园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接近小学教育,更要使小学教师多参观、多了解幼儿园的基本情况。幼儿园和小学双方多沟通、多交流,共同承担起“幼小衔接”的任务,在师资培训的过程中,组织一些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混合培训,使双方教师通过一块培训,互相增进对彼此教育教学的了解,从而更容易在教学方法上达成一致。

    (三)避免学前教育小学化

    儿童在其每一个成长阶段都有其不同的发育特点,因此各个阶段的学习内容要符合儿童的发育特点,不能超越与违背,小学教师应该根据儿童的发育情况和生活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此外,在周围环境设置方面,幼儿园和小学低年级的教室环境设置要体现连续性,如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室里增设一些活动区域,当然小学教室里摆放的东西要和幼儿园时期摆放的有所不同,要符合儿童这一时期的年龄发展特点,环境创设的相似性能有效降低儿童进行新环境的陌生感,使儿童平稳的度过这个时期。

    六、思考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很多家长为了避免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让孩子学的知识越来越多,去参加那些“算数班”、“识字班”、“朗读班”等,这些知识是孩子上小学才应该学习的,超出了幼儿园孩子的认知能力,这一现象令人堪忧,我们可以借鉴日本在“幼小衔接”方面的有益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探索适合我国幼儿园和小学基本情况的方法,更好地促进我国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我们要树立一个幼儿园与小学有效衔接的合理认知,如儿童身心的发展情况、儿童的地位、幼小衔接实践的步骤等,促进多方力量协同合作,鼓励教师、家长及社会力量共同参与,促进我国“幼小衔接”的全面实现。

    参考文献

    [1].沈晨荔.日本幼小衔接中的语言教育概述[J].教育前言,2016(01).

    [2].毛君.日本“幼小衔接”教育的改革——基于东京一所示范校的个案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6(09).

    [3].霍力岩,木全晃子.日本“幼小衔接”热潮剖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6(05).

    [4].霍力岩.日本“幼小一贯学校”述评[J].外国教育研究,2006(05).

    [5].孔宝刚,胡娟.日本幼小衔接的经验和启示[J].幼儿教育,2010,(12).

    [6].任文靜,谷忠玉.当代日本幼小衔接的措施及启示[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2(09).

    [7].雷新梅.幼小断层理论视野下日本幼小衔接的措施及启示[J].陕西教育,2013(09).

    [8].安东信哉著.校内培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初等教育资料,2003(10):12- 13.

    (作者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