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常识
  • 生活技能学习
  • 安全知识
  • 理财知识
  • 礼仪知识
  • 节日知识
  • 旅游知识
  • 健康知识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生活 > 健康知识 > 正文

    论审美超越

    时间:2021-01-24 15:08:36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内容提要 新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和美学共同面对着审美超越问题。审美超越的独特性质在于开启人生内在的心灵自由。文化研究只是对传统文艺研究在观念方法上的补充和改进,不足以取代后者,并且仍应以审美超越为终极追求。审美超越是个体性与社会性在生成论意义上的有机统一,超现实主义等现代艺术活动对此提供了有力证据。审美只能超越合理性,却无法超越始终以存在的看护力量现身的理性,而是通过意识向自身的暂时缓解超越、个体意识向普遍意识超越、人的变化本性向一般自由本性超越等层次实现了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 审美超越 自由 个体性 理性 生成论

    一、问题的重提

    审美超越问题在西方源远流长。柏拉图以其可知不可见的理念截然超越现实世界,“美是难的”这声感叹,并没有遮蔽他贯穿于《斐德罗》、《会饮》和《大希庇亚》诸篇中的明确理路:美是上界的光辉,现实中没有真正的美。亚里士多德弥合了柏拉图留下的超验和经验的鸿沟,提出了“诗比历史更哲学”这条从具体已然向普遍可然超越的途径。此后数千年,关于审美超越,西方文艺理论和美学从未停止过思考。

    审美超越问题在当代中国也深受关注。上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西方文化研究理论的引进及其在文艺理论界的应用和推广,批评审美自律论、宣称文艺面临终结命运之声不绝,审美活动是否以及在何种意义上仍存在超越之维,成为聚讼纷纭的话题。与此同时,美学界多年来日渐不满实践美学主流派的局限,纷纷拿出超越美学、生命美学等策略,展开富有现代性的论争,论争的一大焦点也是审美超越问题。这一现状,呼唤着新世纪中国文艺理论和美学共同积极面对审美超越问题。

    鉴于此,重提审美超越问题是必要的。这不但因为审美超越作为全人类一致面对的问题,在新世纪仍未失去其生命力和人文关怀意义,也因为迄今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并非已无余地。概言之,审美超越不同于其他超越性活动的独特性质何在?审美超越如何处理个体性与社会性的关系?审美超越了理性吗?这三问引发本文以下探讨的三个主题:何为审美超越?为何审美超越?如何审美超越?

    二、何为审美超越?

    上世纪90年代以来,无论在文艺理论界围绕文化研究利弊而展开的各种对话中,还是在美学界围绕实践美学发展前景而展开的一系列论争中,“审美超越”都是一个以较高频率出现在大量文章中的概念。但是,究竟什么是审美超越?这个首要和根本的问题被许多论者有意无意回避了,他们或一笔带过,或语焉不详,每每绕开这问题直接谈论审美超越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这就使讨论的有效性受到了制约。为此,有必要先对审美超越的性质作一探讨。

    许多论者把超越性看成审美独有的特性,比如有的主张后实践美学的学者批评实践美学由于以实践为基础因而缺乏超越性。这个看法的症结既在于忽视了超越性在人类其他活动中的存在,更在于没有区分审美超越与其他超越的不同。实际上,超越性并非审美活动所独有,科学(认识)活动、哲学活动和宗教活动等也都具有超越性。按马克思的划分,“思想整体”(科学和哲学)、宗教和艺术是掌握世界的不同方式。从这种不同出发,联系它们各自所超越的对象、超越的方式和超越后获得的结果等方面,对审美超越与科学(认识)超越、哲学超越、宗教超越进行比较,可能有助于我们把握审美超越的独特性质——内心的自由和无限。

    先看科学(认识)超越。科学超越的是人所习见的经验常识,它主要凭借定量测算和数据统计之类技术手段,得到的结果是对有限范围内一定自然现象的逻辑概括。科学的出发点离不开某种假说,这种假说在提出时往往不证自明,继而便在假说规定的范围内开展超越。所以胡塞尔指证道,科学总是一种在有限领域内对具体物体世界的客观化,库恩对科学的范式革命的强调,也打破了科学试图揭示终极真理的神话,表明其在超越的自由性上是十分有限的。进一步说,人的认识活动超越的是客观必然性、即制约着人们物质实践活动的客观规律和条件等因素的总和,它主要凭借对客观规律的掌握和认识,得到的结果是如恩格斯所说“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即把这种认识应用于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毛泽东关于人类历史是不断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发展的历史的论断,同样说明了认识活动在超越上的自由性,但这总体上还是一种不充分源自内心的、外在的自由,是一种有限的自由。

    再看哲学超越。从起源考察,自然科学最初是伴随自然哲学而登场的,科学超越经验,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哲学超越经验。不同之处在于,哲学进而超越经验的有限性,它主要凭借思想分析和体系化运作,得到的结果是对人的精神完整性的抽象确证。哲学的这种超越性质可以从两方面获得证据:其一,从哲学与科学的关系看,前者在很长时间里被视为高于后者,直到20世纪两者总体上仍截然分开,这足以解释哲学超越的广度和深度;其二,从哲学自身的反思看,晚近哈贝马斯出于对传统形而上学的不满,呼吁退回科学体系中重建哲学,让哲学放弃认识真理的特权,接受生活世界的程序合理性质询,这也从侧面道出了哲学较之科学在超越上的自由性提升。哲学追求对人的终极关怀,体现出更多源自内心的精神自由,具有浓厚的人文性质。不过,它自古希腊发端起便反对神秘主义,崇尚理性化,直到当代,哲学也还担负着使神秘主义“理性化”的使命,哲学超越便不能不偏重理性思考,而缺乏感性、情感特征,在超越的深广度上无疑大大上升了一层,却仍没有达至心灵的无限自由。

    三看宗教超越。仍从起源考察,尽管哲学是人类摆脱了带有宗教性质的原始共有观点、取得个性独立的产物,但它对经验的有限性的超越过程,毕竟是可以言说的(11),然而,作为一种走出原始、走向独立的文化现象,宗教却进而超越了经验的可言说性,它主要凭借的是强烈情感和信仰支配下排除了理智的彻悟,得到的结果是按部就班的理智所难以达到的神秘状态。康德对此早作过区分,认为哲学是修剪的、概念的、理性的,宗教则是促发的、示意的、想象的(12),当某种高级权威来到灵魂之中,人的意志暂停了,向内心信仰虔诚皈依,在此状态下实现了直接感受到的、非推理的宗教超越,在这一超越中,现实中的痛苦被升华为持久深刻的快乐。显然,较之哲学和科学,情感性又带来了宗教超越的特殊性。但是,宗教的超越在自由性上受到极大的限制,信仰者的超越体验是建立在将自由尽可能多地奉献给所信仰的神上,他的内心自由奉献得越多,他获得的自由超越的情感体验也越强烈。

    情感性既为宗教活动所有,也为审美活动所有。于是,从表面上看,宗教超越的直觉和想象等性质似乎也适用于审美超越。但细加辨析,除了上述内心自由在宗教超越中受到限制以外,在下面三点上审美超越又区别于宗教超越。

    首先,超越的对象不同。宗教超越言说,具有超言说性;审美却仍立足于言说,具有可言说性,它超越的只是言说在日常语用系统中的常规、习惯性状态。在宗教活动中,真理以超乎语言的方式活泼泼地占据着人生中的地位(13),例如佛教不立文字,以言消言,便将语言文字视为修行悟真之前的障碍予以搁置或消解。与之不同,审美活动离不开言说的表情达意和相互交流功能。钱钟书曾精辟指出,宗教超越语言以获求无执,“禅于文字语言无所执着爱惜,为接引方便而拈弄,亦当机煞活而抛弃”,这种自由是静默的,审美却因其有所承担而无法超越语言,“诗藉文字语言,安身立命;成文须如是,为言须如彼,方有文外远神、言表悠韵,斯神斯韵,端赖其文其言”(14),这种自由是生动的。审美活动只超越言说的惯常性,在对言说进行陌生化处理中超越,自由地创造出表达每一个个体独特审美情感的言说。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