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选
  • 作文大全
  • 话题作文
  • 小学作文
  • 初中作文
  • 高中作文
  • 英语作文
  • 作文素材
  • 作文指导
  • 作文评语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作文 > 高中作文 > 正文

    王安忆:文学世家走出的女作家

    时间:2020-12-30 15:08:36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现代作家、文学家、中国作协副主席、复旦大学教授 王安忆

    在当今中国的女作家群中,王安忆的名字读者应该是非常熟悉的。她在文坛上也是最具魅力、最有影响的作家之一,被视为盛行于中国文坛的“知青文学”“寻根文学”等文学创作类型的代表性作家。

    知青岁月里的生活体验

    王安忆祖籍福建,1954年生于南京,成长于上海。她的母亲茹志鹃是著名女作家,17岁参加新四军,后来专事文学创作,代表作有《百合花》《高高的白杨树》《静静的产院》等。父亲王啸平是剧作家、导演,新中国成立前就发表进步文艺作品,名震一时的电影《霓虹灯下的哨兵》,就是由他执导的。王安忆走上文学创作之旅,深受家庭影响。

    童年生活对王安忆而言是很美好的,家里有大量的书籍可以阅读。在父母亲的熏陶下,她喜欢文学、也懂音乐,各门功课都还不错。每次写完作文,母亲都耐心地辅导,旁边的父亲则进行幽默的点评。浓郁的书香氛围,给王安忆幼小的心灵播下了文学的种子。然而“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父母到“五七”干校劳改,课外阅读成为慰藉王安忆内心之痛的良药。屠格涅夫、托尔斯泰、高尔基、普希金、大仲马等作家的经典之作,她读起来如痴如醉。

    1970年,16岁的王安忆中学未毕业,离开大上海,到安徽宿县农村插队。她从小在优越的生活环境里长大,来到贫穷而陌生的乡村,她备感迷茫。住在老乡家里,她老老实实地当农民,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夜深人静的夜晚,她在煤油灯下写日记、写信,以此表达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写日记在很多人看来可以随随便便,而她却写得认真,村庄里的男女老小,在她的笔端鲜活、真实、有趣。

    知青岁月里,王安忆培养了和劳动人民的感情,加深了对生活与苦难的认识。对一名作家而言,这样的生活经历,也许正是创作的灵感源泉。1972年,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王安忆结束知青生活,考入徐州文工团,从事大提琴演奏工作。然而,她的兴趣是文学,工作之余笔耕不止。

    “文革”结束后,王安忆终于有机会重返上海,在《儿童文学》杂志社担任编辑。创作初期, 她发表了报告文学《我的脸火辣辣的》《一支舰队的故事》《“司令”退职记》。很快,她迷恋起小说,并尝试写小说。1978年,她在《河北文艺》发表短篇小说《平原上》。见到样刊时,她兴奋得像一只小燕子,因为这是她的小说处女作。24岁的王安忆,还受到河北作家贾大山的赞赏,称她将来一定能写出名堂来。

    渐入佳境的“井喷期”

    为了进一步提升创作能力,1980年,王安忆来到北京,参加中国作家协会第五期文学讲习所(鲁迅文学院前身)的学习。来到文学才俊扎堆的地方,她发现自己的写作还稚气未脱。学习期间,她除了向老师同学讨教,还写信和母亲交流写作心得。她曾把习作《幻影》寄给母亲,母亲提出了种种修改意见。而父亲王啸平则认为:人和人的创作思路不一样,让女儿大胆写就好。茹志鹃仔细一想,也连连赞许。王安忆在父母的鼓励下,创作中更是放开了手脚。

    学习期满,王安忆依然回到杂志社,过着朝九晚五的日子,可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当时,知青文学、伤痕文学引发社会关注,她也跃跃欲试。1981年,她按捺不住创作的冲动,“逃离”单位,跑到徐州创作小说《本次列车终点》。在这篇小说中她写道:“命运把你安排在哪里,你就把哪里的欢乐发掘出来,尽情享受。也许,这就是人生的乐趣吧。”当时,知青文学中充满痛苦、控诉、伤感,而这篇小说重点关注知青未来的命运,思想中充满乐观、奋进的正能量。

    王安忆万万没料到该小说当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当时整个社会崇尚文学,初出茅庐的王安忆一举成名。1983年,她同母亲茹志鹃一起来到美国,参加爱荷华大学为期120天的“国际写作计划”文学活动。第一次走出国门,她的文学视野顿时开阔起来,可各种文学流派也令她眼花缭乱。她吸收西方小说创作的营养,同时明确了自己的文学立场:立足于现实的、本土的、审美的小说表达。

    1987年,王安忆调入上海作家协会专事创作,这正是她梦寐以求的生活方式。上世纪80年代的十年,是她小说创作的“井喷期”,《冷土》《人人之间》《小鲍庄》《我的来历》《前面有事故》《海上繁华梦》《大地苍茫》《荒山之恋》《小城之恋》《锦绣谷之恋》等作品纷纷问世。尤其是中篇小说《小鲍庄》,通过对一个村落和十多个人物的生存、命运与心理状态的立体描绘,表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善良、厚德,同时也批判了传统社会中愚昧迷信、知天顺命的劣根性。小说发表后,震惊了文坛,并获得第四届全国中篇小说奖,同时也被誉为寻根文学的代表作。

    书写上海的世俗与诗意

    上世纪90年代,商品经济大潮风起云涌,很多作家坐不住冷板凳,下海经商,离文学渐行渐远。王安忆却坚守小说阵地,精心打磨文字,把主要精力放在长篇小说创作中。有人问:写长篇小说是不是需要极高的天赋?而她的回答是:长篇小说拼的是勤奋和定力。

    1993年,她创作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纪实与虚构》,这部具有先锋实验性质的小说,运用现实和历史、纪实和虚构交叉的形式,力求真实地叙述了“她”在生存空间中的方位和日常生活状态。而这部小说的内核,依然是写实手法,关注的重点是上海普通市民。

    两年后,王安忆创作第二部长篇小说《长恨歌》,她把小说的故事现场追溯上世纪40年代的上海。小说以委婉有致、从容细腻的笔调,从一段被人遗忘的历史出发,刻画女主角王琦瑶在历史变迁中的曲折人生。此外,作品中对上海弄堂文化的呈现也十分精彩,浸润出无言的艺术张力。2000年,《长恨歌》被评为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然而,在创作中,王安忆从不固步自封,总是求新求变,以至于评论家很难把她归纳到哪一种风格中。进入本世纪后,王安忆相继创作了长篇小说《富萍》《上种红菱下种藕》《桃之夭夭》《遍地枭雄》《启蒙时代》《天香》等。由于这些小说的故事发生地无一例外是上海,以至于很多人认为她是上海文化传播的“代言人”。

    近年来,王安忆注重在历史文化传统中吸取创作养分。2011年发表的《天香》就是一例。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地是1559年—1667年的上海,横跨明清两代。表面上看,小说全景式地勾画上海士绅家族申家的兴衰命运,而王安忆的真正的用意是,关注申家后宅女眷之手的“天香园绣”的工艺流变。为了创作,她拜访民间工匠、查阅过往报刊、考察作坊遗迹,她甚至还学习刺绣……小说发表后,有人把《天香》视为当代的《红楼梦》,可她认为,《红楼梦》的结局悲戚苍凉,而《天香》的结尾没有大痛苦、大悲悯,有的是大家闺秀洗尽铅华的安稳与平实。

    王安忆曾经用“现代社会中的一个原始部落”形容自己以及同道者缓慢的写作。恰如《天香》绵长遥远的由来,自有一种秩序隐藏在时间深处,想快也快不了。早在80年代初,王安忆心生好奇,毫无来由地想要去了解自己所居住的这座城市。她跑到上海图书馆和徐家汇藏书楼查阅书刊,到故纸堆中翻检。她何尝不知道网络搜索只是轻点鼠标的一瞬,但是,她更愿意在缓慢的翻检过程中体验一种经历,这经历便是生活,是写作者的人生。很多知名且成熟的作家,愿意将严肃文学与通俗文学划清界线。若以此区分,毫无疑问王安忆要归到前者。可是她向来不排斥对于一切优秀元素的吸纳,且尤其喜欢推理小说。英国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意大利作家马里奥·普佐、加拿大阿瑟·黑利……她觉得,西方小说之所以多伟大的鸿篇巨制,是因为西方小说家发展了坚固、严密而庞大的逻辑推动力,它与宏伟的思想互为表里。她认为情节本身会向作家讨要理由:“生活的逻辑强大严密,你必须掌握了逻辑才可能表现生活的演进。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是那样写?你要不断问自己为什么,小说的想象力必须遵守生活的纪律推进,推到多远就看你的想象力的能量。”

    她诚实地表示自己是“比较笨的写作者”,如果完全没有发生过的事情,没有经验过的事情,她很难去想象。即使是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的《长恨歌》,她最不满意的也是没有过任何经验的第一卷。可是到了纯粹依赖想象的《天香》里,她已经渐入佳境,在故事中左右逢源。

    2014年11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推出了《王安忆经典小说集》(共八册)。王安忆的作品还引起国际文坛的关注,多部小说被译成外文。2013年她获得法兰西文学艺术骑士勋章。除了创作,她还参与到各种文学活动中,现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上海作协主席,兼职担任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指导学生从事文学创作。与青年学子在一起探讨写作,她觉得很有意义。

    历程评述:

    王安忆的早期小说主要是对个人自我经验的倾诉,上世纪90年代以后则着力于对人性和人的生命本相的探索,她善于以小事写大时代,对上海的把握与描绘极尽其详,又直入骨髓,把上海融化在人物命运里。她的写作从容不迫,谨严、细密而内敛。她的小说,是中国当代文学变迁和革命年代个人生活史的双重见证。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