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小常识
  • 生活技能学习
  • 安全知识
  • 理财知识
  • 礼仪知识
  • 节日知识
  • 旅游知识
  • 健康知识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生活 > 生活小常识 > 正文

    公共图书馆非图情专业出身图书馆员学习图书馆专业知识的困难与对策

    时间:2021-01-27 21:01:54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当今公共图书馆非图情专业出身馆员所占比重不容忽视,但由于工作深度有限、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培训不系统等原因,许多非专业出身馆员并未具备满足公共图书馆工作的专业素养,本文从增强培训系统性、加强轮岗与系统内交流、优化配置人员结构等方面探讨了增强非专业出身图书馆员专业素养的对策。

    关键字:公共图书馆;非图情专业;图书馆员

    1 公共图书馆非图情专业出身馆员所占比例较大

    首先看有事业编制的正式员工。其中又可分为三类,一是包分配年代的老员工,这一部分以图书馆专业出身为主,由于包分配年代大学录取比例低,因此这一部分员工素养很高;二是“子承父业”年代的中年员工,他们一般非图书馆专业出身,但由于从小对图书馆环境耳濡目染,对图书馆感情很深;第三部分是本世纪“逢编必考”时代的青年员工,图书馆编制通常由省、市甚至县级事业编考试组织录取,出于地方就业压力、减少人员流动等原因,地方图书馆很少招考图情专业,至多将图情专业作为几个专业限制之一,而考取编制的往往是其他专业的人,他们学习能力很强,但对图书馆专业认同程度不高、感情有限,尽管以他们的学习能力,图书馆专业知识应该难度有限,但现实中他们往往只是针对自身实践中的某专业方向进行有限研究,缺乏图情专业的整体素养。

    再看无编制的合同制员工(严格来说如今有编制的员工也是合同制员工,但这里指的是临时员工)。规模较小的图书馆此类员工不多,而近年来许多市级甚至县级图书馆正在扩建,在国家“不增编制”的限制下,合同制临时员工成了大型公共图书馆的主要人力资源。由于图书馆是非营利性公益单位,合同制员工工资有限,但由于工作环境好、工作压力不大、人际关系简单、社会就业压力大,也吸引了许多年轻人。有些合同制员工只是由于专业不符未能报考图书馆,其文化素养并不低于有编制员工;有部分合同制员工具备图情专业基础,学习能力较强,只是在录取考试中失利。但总体而言,合同制员工素质参差不齐,专业素养不容乐观。

    2 公共图书馆非专业出身馆员学习专业知识的困难

    尽管业内很早就呼吁公共图书馆应当增加专业出身馆员比例,但整体而言,馆员非专业出身占比大的趋势是许多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短期内难以改变。因此,公共图书馆应当致力于提高非专业出身馆员的专业素养,遗憾的是,非专业出身馆员学习专业知识存在许多困难。

    2.1 公共图书馆实践深度较浅,馆员难以从实践中学习

    比起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的业务实践中对专业知识的要求较低,这看似是降低了对馆员专业素养的要求,然而有一得必有一失,专业要求低,馆员也就失去了“做中学”的机会。以文献编目为例,很多公共图书馆采用套录方式,而高校图书馆为了满足科研需要多自主编目,而编目技能是需要大量实践经验的,是图书馆学的核心知识之一,经笔者在实践中观察,对于编目知识如果没有实践经验只听培训,头脑聪明者也难以理解。采用套录的编目馆员对图书分类法的了解甚至还不如图书流通馆员。再如计算机系统管理,很多公共图书馆采取外包策略,以明确权责、保障业务健康运行,但不利于馆员提高业务素养。

    2.2 公共圖书馆培训缺乏系统性、全面性、延续性和针对性

    公共图书馆界显然也意识到了非专业馆员较多的问题,而培训是人力资源入职后提高专业素质的普遍方式。遗憾的是,不论是馆际联合培训还是单独培训,公共图书馆培训都不能满足提高非专业馆员素养的需要。

    一是缺乏系统性,具体表现就是不能制定一段时期内系统培训内容、时间、考核的培训规划。这在基层公共图书馆比较严重,原因之一是能够担任讲师的人才有限。图情专业出身的馆员可能已经升任领导职务,工作比较繁重,同时也不一定善于讲课。此时借助外界资源就成了必要策略,一是借助附近高校图书馆,二是借助专业学者、高校馆员,但这需要受制于对方的时间安排。原因之二培训与管理时间相冲突,由于公共图书馆社会服务职能重,压力大,公共图书馆在有限的馆员集合时间里往往多安排管理事项,很少有时间安排培训。

    缺乏系统性的另一个表现是缺乏课下练习与考核。我们知道,在科班教学中课堂只是整个教学计划的一部分,很多大学生平时上课听课不够认真,但通过课下作业、考试复习也能打下较好的专业基础,而只听课不练习对学科的了解往往流于表面(这取决于授课水平)。而公共图书馆的培训往往缺乏考核,或者仅仅流于形式,作业、考试题目设计不精细,有些题目过于简单,有些则是增加记忆负担而没能提高专业素养,使整个培训效果有限。

    二是缺乏全面性。图书馆学是一个应用性学科,学科范围并不确定,公共图书馆培训往往只限定在图书馆业务流程所涉及的部分,而大学专业课程设置则丰富得多。培训还往往只选择较为简单的内容,照顾大多数人的理解水平,而信息技术这种图书馆未来服务提升不可或缺的技能,却因难度较大往往付之阙如,通常只涉及检索技能。

    三是缺乏延续性,培训内容往往重复。由于每组培训自成一体,而每次《公共图书馆概论》《文献编目》等核心课程又必不可少,很多馆员往往同样的课程反复听了多遍,培训与培训之间没有深入递进关系。有些培训计划具有延续性,如国家图书馆一年一度的参考咨询业务培训,每次都会讲解不同的的内容,但由于地点不同,官员不一定能连续参加。

    四是缺乏针对性,也可以说是缺乏区分性。如果说前3个问题是培训内容的不足,这个问题则是由于馆员的能力差距引起的。有些馆员出身专业或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需要更深的培训,而有些馆员非专业出身且学习能力较差,对于浅近的讲解都未必能够接受。公共图书馆培训还会涉及地方文化、传统文化等内容,这方面馆员的知识差距更大,没有区分性的教学所起到的效果更加不容乐观。

    2.3 图书馆界学习资源不适合非专业图书馆员自学

    由于公共图书馆培训时间有限,自学成为图书馆员获取专业知识的重要方式。自学资源可分为纸质书和电子资源两类。纸质书包括教材、专著和期刊,电子资源包括电子期刊(实质上等同于纸质书中的期刊)和公开课。

    一般而言,网络学习资源的优势在于广度和便捷性,但系统自学难以离不开纸质资源,由于图书馆员工不论正式在编还是合同制员工收入均较低,员工自己购买图书自学情况较小,因此图书馆馆藏专业文献是员工自学的重要渠道。然而,目前不论是大型还是小型图书馆,其图书馆专业文献馆藏的学科细分覆盖面都不够,很多图书馆并未针对图书馆专业馆藏本身做出更有针对性的采访规划,难以满足馆员研究需要。

    除去本图书馆馆藏的因素,图书馆学本身的特征也不利于非专业图书馆员自学。根据笔者经验,图书馆学可分为三类,信息技术是纯理科的,文献学知识贴近中文系(尽管有西方文献学影响,但传统文献学显然占压倒性优势),图书馆实践贴近西学,重视管理学、伦理学。信息技术较难,除了图情专业和计算机专业出身,其他学科背景的员工难以学懂,事实上即便本科学习专业计算机课程的员工也难以胜任图书馆计算机业务;文献学知识其实最重要的首先是相关意识,在图书馆学方面重要的是目录意识、版本意识,但我国中小学教育缺乏文献学意识,很多人站在自学过程中增加的是大量中文知识,却未能明白文献学之所以为文献学的意义所在;最后是图书馆实践理论,由于公共图书馆的公益性质,图书馆实践性质的文献往往具有一定务虚色彩,对于首先接触实践的非专业馆员而言,这类文献往往隔靴搔痒,缺乏学到实际知识的获得感。

    图书馆学现有资源特征也不利于非专业图书馆员自学。教材方面,公共图书馆概论教材如上所述,具有一定务虚色彩,馆员能够通读,但缺乏获得感,信息技术类图书又读不懂;期刊方面,许多文章基于本馆实际,具有借鉴意义,但理论学习价值有限,而且毋庸讳言的是,我国学术出版存在种种乱象,许多文章学术价值并不高;最后是公开课,图书馆专业的公开课数量较少,且多未配备练习与考核,学习效果有限。

    3 加强非专业出身图书馆员学习效果的对策

    3.1 丰富培训内容,加强区分度

    要丰富培训内容,模仿大学专业课程设置,可设计必修课与选修课,关系到全部业务的课程设为必修课,有难度、业务涉及面窄的课程设为选修课,记录每一位员工参加培训成果,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培训。增加课后练习与考核,提高培训知识消化程度。对于有编制、学历高的员工提高标准,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员工适度设定基本标准。

    3.2 定期轮岗,选派馆员到高校图书馆交流

    图书馆实行定期轮岗制度,可以使馆员全面熟悉基本业务,也能够解决馆员只熟悉自身业务、无法全面解答读者疑问的情况。由于高校图书馆在文献编目、计算机系统管理上比公共图书馆更为深入,而公共图书馆为了节省成本往往选择套录、外包,馆员失去锻炼机会,使馆员在高校图书馆接受更为扎实的业务训练,能够兼顾公共图书馆财政成本和人力资源发展。公共图书馆在工作日读者较少,是展开轮岗和交流制度的理想时间。

    3.3 指导图书馆员进行自学

    由经验丰富的老图书馆员选择合适的书目,提供给不同层次的非专业馆员阅读。图书馆专业具有强烈的文献意识,在选择参考书目方面应当比其他专业更具优势。

    3.4 在读者培训中双向提高馆员和读者的图情专业素养

    图情知识不仅是图书馆员理当具备的常识,也是读者高效阅读应当掌握的技巧。可以要求馆员担任读者培训主讲,使馆员增强学习意识和责任感,将学习收获传播给广大读者。

    3.5 在全面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确定研究方向

    目前公共图书馆界存在一种现象,有些非专业出身的图书馆员图情知识不全面,立足某研究方向和自身业务实践,做出了大量研究成果,发表了许多学术文章。笔者认为这是值得尊敬的,然而能否认为其具备了专业图情素养呢?答案是否定的。缺乏全面的图情素养必将限制个人学术研究的深度和价值,比如一个参考咨询馆员只懂得检索技巧,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关于某一学科的检索经验,但如果不懂数据挖掘,他的水平只能停留在经验上,而无法转化为知识成果。另外,“选择某主攻方向”和“不能全部学会只得选择某主攻方向”对馆员的心理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同的,如果馆员長期对图书馆某专业感到隔阂,他可能就无法真正对图书馆学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这将进一步影响其专业发展,限制其为图书馆事业能够做出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图书馆员的非图书馆专业倾向对职业的影响.司新霞,余肖生.图书馆学研究.2001.4.8

    [2]图书馆学专业教育与图书馆员职业竞争力——来自图书馆员的调查与分析.肖希明,宋琳琳,水亮.图书情报知识.2008.1

    [2]公共图书馆概论.汪东波.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