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礼仪
  • 商务礼仪
  • 职场礼仪
  • 饮食礼仪
  • 鲜花礼仪
  • 送礼礼仪
  • 婚宴婚庆礼仪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礼仪 > 商务礼仪 > 正文

    随课潜入堂渗透细无声

    时间:2020-12-02 18:14:55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中图分类号】G6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1-0279-02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在达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考虑地区和城乡的不同特点,选取学生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创造性地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思考、感悟提供基本的文本依据。地方文化是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具体体现。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有很多涉及到关于地方的内容,但因为是部编版教材,其中包含的课本材料内容地域的广阔性较强,选取的素材案例没有充分考虑地区和城乡的差异,本地特色的针对性不强,影响了学生的认知兴趣和课堂的实效性。地方文化应该成为我们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应该是每一个地方人的义务和责任,特别是作为品社教师,更应该成为地方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

    我校是一所具有悠久办学历史的小学。学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一贯致力于地方传统文化建设。学校经常性开展延平孝德诗文朗诵比赛、家乡孝德手抄报、孝老爱亲演讲比赛等活动。在新课改中,学校把孝德活动作为校本课程的主旨,大力推进课改进程。有感于品社教师在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方面的历史责任,我在实际教学中作了如下探讨:

    一、在品社教学中开发和运用地方文化资源。

    地方文化资源进入《品德与社会》课程有一个开发和运用的过程。对地方文化资源要根据多样化和选择性的原则,经过挖掘、整理、筛选、分类、整合,才能有针对性地加以利用。如:四下《品德与社会》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一单元目标:了解家乡的自然环境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萌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了解家乡的优秀人物,并愿意向他们学习。抓住这一教育机会,我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家乡,再向学生展示家乡各地优美风景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中蕴含的美丽传说和历史故事。通過比较让孩子们在欣赏、回忆、互动中感受家乡的美。因此,在品社教学中开发和运用地方文化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品社的兴趣,拓展课程资源,增强品德与社会学科的直观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有利于提高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有效性。

    二、在品社教学中渗透地方传统文化。

    1.利用地方文化因素,加强德育实效性。

    品社教材是地方文化的一个缩微品。翻开家乡的地方志、人物传记,我们会看到,从古到今,有很多名垂史册的人物出自我们家乡。他们是我们家乡的骄傲。如:宋慈(1186-1249),南宋司法官。字惠文,建阳(今属福建南平市)人。我国古代杰出的法医学家,被称为“法医学之父”,著有《洗冤集录》。西方普遍认为正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又如,詹红荔,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区人民法院少年审判庭庭长,27年默默耕耘在自己的岗位上,勤勤恳恳,忠于职守,用爱心感化矛盾,用行动弘扬法治精神,挽救了一批又一批少年犯和问题少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受到了人民的广泛赞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生动的事例,深深地感染着学生。他们纷纷从身边的普通人群里发现一些不平凡的人,发现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为家乡的建设贡献力量。他们同样是我们家乡的骄傲。

    2.渗透优秀地方文化,促进学生道德升华。

    我们品社教材中,不仅积淀着丰富的古代德育知识,也积淀着丰富而深厚的中华民族的优秀地方文化。这就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在传授知识,进行人文教育的同时,认真分析挖掘教材中的地方文化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方式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与真正价值,从而自觉地接受优秀的地方文化。如在三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我们尊敬的老师》时,告诉学生我们家乡南山镇也有一个很有名尊师重教的故事《程门立雪》。《程门立雪》是新教材第三册第八单元的一篇成语故事。本课通过描述宋朝著名学者杨时和同学去向程颐老师请教问题时,不愿意打扰老师午睡,宁愿在风雪中等待这一故事,使学生体会他尊敬老师的情感和爱学习的好品质,同时知道尊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培养尊敬师长的情感。课文情节生动、感情真挚,当学生们看到自己家乡古人优秀,引起学生共鸣,纷纷效仿学习,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促进学生道德升华。

    三、善于抓住契机,弘扬地方文化。

    开展寻访家乡历史名人和遗迹活动,继承和弘扬地方文化。

    1.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引导学生调查了解家乡特有节庆、传统习俗,传统文化艺术及渊源。学生通过广泛阅读有关家乡的文选典籍,初步了解家乡婚嫁文化、饮食文化、节令文化等传统文化形式。

    2.开展考察活动,考察家乡的名胜古迹与由来,考察家乡的历史名人和遗迹,考察家乡某些地名的由来,考察家乡的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特点,访问民间艺人,了解传统工艺。

    3.组织学生为宣传家乡的地方文化开展实践活动。鼓励搜集相关资料:以作业的形式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搜集家乡相关资料:“古代神话传说人物”、“成语故事”、“歇后语、谚语”、“历史人物事迹”、“传统节日传说故事”。与有关部门合作,制作广告牌或网页张挂在学校“艺术长廊中”或校园网上,宣传自己的家乡。

    四、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为大力弘扬我们地方的传统节日,我组织了一次“传统节日知多少”知识竞赛活动。在竞赛内容中,主要针对常见的传统节日,有的以故事形式出现,有的以诗歌出现,有的以辨析题出现,形式多样,这不仅让学生对节日的时间有了清楚地了解,更进一步对节日的来历有了更明确的认知。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和创新精神;同时也通过这种有意义的调查研究,加深了学生对家乡的认识,有利于进一步增强他们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总之,优秀的地方文化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材料,它能切实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效地优化学习方式,激活学生思维,对于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来说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引入地方文化资源,走出教材、走入生活,走出校园、回归自然,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也最终会走入学生的心中。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