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
  • 创业
  • 口才
  • 电脑
  • 励志
  • 生活
  • 礼仪
  • 阅读
  • 简历
  • 职场
  • 论文
  • 作文
  • 名言
  • 语录
  • 成功
  • 专题范文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名言 > 正文

    以合适的方法提升浅显课文的教学效益

    时间:2020-12-02 18:20:25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沙金如,江苏省淮安小学副校长,高级教师,淮安市教育学会小学语文专业委员会理事;先后被评为市优秀班主任、市优秀青年教师、市首批语文学科带头人、市优秀教师;乐于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力求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发展,并形成了“轻松、务实、高效”的教学风格;多次参加国家及省市级课题研究,有多篇论文发表、获奖。

    合适的教育是最好的教育。合适,不是降低标准,而是在最佳的平衡点上实现最大的教育价值。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每册语文课本中都有一些精选的文章和诗作,其中不乏一些内容简短、明白如话的“浅显”的课文。教师如何教好这些浅显课文,让其发挥应有的价值,对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非常重要。但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们不怕教有一定难度的长课文,反而怕教不好这些浅显的课文。究其原因,一是教师觉得这样的课文没什么可教的,二是学生觉得没什么可学的。如此一来,课堂便缺少了激情、失去了生机。在此,从目标制订、环节设计、文体特点、呈现形式等方面,结合课堂实例进行了探讨,对以上问题提出了解决的策略。

    一、深研教材,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面对浅显的课文,教师觉得没什么可教的主要原因是对教材研读不透,不知道在课堂上要做什么。这时,教师往往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起点,不知道借助课文要向学生传递什么,即教学目标不明确。目标的制订可从字词、内容、情感、写法、实践等方面入手,逐项分析提炼,不贪多、不贪全,抓住基础,突出重点。就字词教学来说,无论哪个年级都要进行,哪怕是到了高年级,也不能将字词学习弃之不顾。这是因为生字掌握的难度不同,需要点拨;学生存在个体差异,需要引导。不能因为课文内容浅显,也不能因为级段不同而忽略不计,差别在于方式不同、用时不同、时机不同、要求不同。同时,在生字教学中也要突出重点,否则不会取得好的效果。

    例如《开天辟地》一文,讲的是我国古代的一个神话故事。为了激活学生的思维,在字词教学上,教师可着重抓住“辟”字,从其金文入手,让学生先观察字形,猜一猜是课题中的哪个字。然后,让学生结合字形想一想“辟”字的意思,再进行生字的范写。至此,教学并非结束,教师应趁热打铁,在学生理解了课题意思的基础上,指出课题就是开辟天地的意思。同时,教师还可出示结构相同的成语,如“翻山越岭”“腾云驾雾”等,让学生做到举一反三。在对词语结构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自然知道如何去理解类似的词语。这样的设计环环相扣,教师“教”得清楚,学生“学”得明白,使三维目标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同中求异,抓准教学着力点

    “同中求异”中的“同”指同种类型的课文,也指同课中结构相同的段落。同种类型的课文在表达方法上会有所不同,而一篇课文中类似的段落往往蕴含着作者匠心独运之处。教学时,教师要抓住课文表达上的特点和精妙之处,带领学生一起去探究表达的奥秘,从而让学生学会语言的运用。

    例如,《陶校长的演讲》是五年级上学期的一篇课文,该文通过“每天四问”引导学生在身体健康、学问进修、工作效能、道德修养方面激励和鞭策自己。课文2至5自然段结构相同,都谈了三个问题,即“问什么”“为什么这样问”和“怎样做”。语句通俗易懂,学生只需读两遍就明白。但教学目标却绝不能止步于理解课文内容。如果课文不能激起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不能促使学生从中习得表情达意的方法,那么教师就应反思自己的着力点是否抓得准确。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可以先学习第2节,然后总结学习方法,再让学生自学,最后朗读。这样的方法其实并非方法,只是一种流程,对提高学生的能力并没有多大的帮助。笔者也让学生先学习了第2节,但在讨论时却着重让学生关注作者说明道理的方法,即作者是怎样证明观点的。在后续小组学习中,再重点围绕证明观点的方法进行研讨,有效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还追问学生还发现了什么不同之处,将其思维推向高潮:“为什么这样问”“怎样做”侧重點不一样,这样写主要是结合人们对这几个问题的认识而展开的。例如,大家都明白健康很重要,所以“为什么这样问”就写得简略些,重点写了“怎样做”。鉴于此,教师对“为什么这样做”就要讲得具体些,而对“怎样做”只需简单地讲。

    阅读教学的目标设计,在思路上要与表达相联系,要将“同”转化为“异”,抓住“异”展开讨论。如《寻隐者不遇》一诗平白如话,学生读一遍就能说出诗句的意思,觉得没有难度。于是教师问:“读明白了?”学生点头。教师接着问:“那你发现这首诗有什么特别之处?”学生有点茫然,很快有其他学生举手发言:“这首诗都是写童子的回答。”教师表示赞许,接着便让学生们讨论诗人是怎样问童子的,补充完整后,再让学生分角色读,体会诗人心情。这时,便回到了前面学生的“发现”——诗人为什么只写回答?如果只写“问”会怎样?这一变换使学生发现,如果只写问,只能看出诗人迫切的心情,但事情的经过就表现得不够清楚,也显得不够礼貌。如果将问和答都写出来,会怎样呢?通过童子的回答,已经完全可以知道诗人是怎样问的。这样,就没有必要写了,写出来反而显得啰嗦,也失去了原来的表达效果。通过这样的讨论,学生对诗人的情感表达从心情的变化“满怀希望—失望—一丝希望—彻底失望”到诗人对隐者的仰慕,一切都水到渠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原本一首浅显的诗,当教师把教的着力点与诗人的表达方式相结合后,在“异”与“同”的多次碰撞中,使学生变得非常专注与投入,课堂生成也水到渠成。

    三、区别对待,充分关注课文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针对第三学段提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这也是关注作者创作方法的依据。对叙事性作品、诗歌和说明文的教学进行特别说明,严格地讲只是补充说明,其余的并未提及。这样做,是因为这几类课文在教材中占绝大部分,而其他类型占比较小,如说理文。提出这样的要求,是提醒教师在目标制订和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关注文体。当然,在“抓”共性时,更要抓住不同课文的差别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例如神话故事《开天辟地》,课文句式整齐,语句优美。教师抓住课后练习问学生:这些句子有什么特点?在课文中还能找出这种类型的句子吗?以此为突破口,让学生发现并讨论练习中句子的特点。学生们聚焦课文,进行了热烈的交流,说出了很多类似的句子。教师再通过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让学生充分体会并内化文章的精髓。而对于说理性课文,探究时就要从大处着眼,进行前后比较,才能体悟作者的匠心。例如,教学《谈礼貌》时,在学生掌握了段落结构的基础上,教师问:“现在来看看这三件事,思考一下,作者为什么要选这三件事?”有学生从角度、层次、时间三个方面进行了回答,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感到很有收获。

    寓言故事、成语故事在高年级课本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其中,有一部分故事学生以前听大人讲过,或从影视作品中看过,很难再引起他们的兴趣。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成语故事《自相矛盾》时,直接抛开了课文,重点进行古文方面的解读与练习。抓住两个教学目标:一是字词教学抓住“矛盾”和“张口结舌”;二是句子教学抓住楚国人夸口的话——“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请学生找出这两句话表达上的共同点,即副词后置,起强调作用,突出坚固、锐利,后半句则将坚固、锐利写得更具体。这样就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具体的表达方法进行了学习。然后让学生以围观者的身份说出楚国人这两句话中所蕴含的“问题”,理解其“夸口”的意义,由此体会“夸口”的感情色彩。之后,就让学生说说此时楚国人内心的感受,体会“张口结舌”的意思,以及这篇寓言的寓意。在拓展环节,修改楚国人吆喝的话,内化表达方法,让学生感受我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四、变换形式,关注学生年龄特点

    小学生的学习方式有别于初、高中学生,教师要讲究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阅读教学的读写结合,不仅要体悟课文的表达方式,更要在实践中进行。为了让阅读教学更适合小学生,教师要注意变换教学形式。例如,采用改写、续写、表演、古今对照等方法,也可以将课文学习与课外阅读交流相结合,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还以《自相矛盾》为例,课堂上有的教师让学生将课文改编成剧本,并让其进行表演。表演的動作可以根据课文及人物的内心动态进行设计,语言的刻画也必须进行有效的训练,以提高表演效果。对于表演,有一部分教师持反对态度,原因是容易笑场,破坏教学氛围。其实,问题往往是表演者的用语不够贴切,即兴发挥、用词不当时有发生。鉴于此,教师就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并把好剧本的审核关和排练关。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锤炼语言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得到提高、受到熏陶。

    从课文文体的角度出发进行研究,只是对同一种类型课文的一般处理方法,往往未涉及到对不同文体进行处理的策略,这与实践距离较远。从课文内容难易角度进行分类,找出这类课文的教学策略,更具有操作性。举一反三,对于篇幅较长,内容较难理解的课文教学也会有很大的启发。

    大道至简,“浅显”的课文中往往蕴含着大智慧。“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要想教好内容“浅显”的课文,需要教师在研透教材上多下功夫。研是教的前提,在研时要讲究方法:定好目标,选出重点,善用比较,指向表达。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与提炼,和学生共享奇妙的文字之旅。

    参考文献(编者略)

    (责任编辑 郭向和)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