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阅读
  • 散文欣赏
  • 故事大全
  • 随笔
  • 读书笔记
  • 读后感
  • 观后感
  • 课外必读书目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阅读 > 故事大全 > 正文

    幼小衔接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1-02-03 21:39:37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幼小衔接是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阶段,这一阶段关系着幼儿能否较快地适应小学的学习,对幼儿的学习质量和身心健康起着很大的作用。文章研究了幼小衔接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幼小衔接;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8-3561(2015)30-0064-02

    通过对部分关于幼小衔接文献的梳理,发现对于教师和家长的观点研究比较多,而忽视了幼儿眼中的小学,忽视了对过渡过程中的幼儿自身体验的关注。由此可见,要解决幼小衔接问题还是一个长远的过程。本文研究了幼小衔接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幼小衔接工作中的问题

    事实上,目前大部分幼儿园都注意到了幼小衔接问题,也都采取了幼小衔接措施,但是措施的合理与否他们就不会太斟酌了。所以,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就出现了诸多的问题。

    1. 教学内容小学化倾向

    我发现现在大部分幼儿园的幼小衔接措施的“精髓”就是小学化。首先表现为教学内容小学化。活动设计的与幼儿活动脱轨,像小学课程一样以学习知识为主,形成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其次是教学方法小学化。有少数幼儿教师会以谈话法、练习法为主要形式进行活动,有的还会留“家庭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完成。第三是课时时长小学化。一些幼儿园都有逐步延长课时时间的趋势,逐渐向小学的一节课40分钟靠拢,甚至有的幼儿教师已把活动时间延长至30分钟~40分钟,不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参与活动,尤其是体能课。第四是教学评价小学化。部分幼儿教师在期末总评时会以技能和知识考核为主要参考成绩,音乐、美术等方面的测试都是匆匆而过甚至是忽略的。

    2. 教学内容片面化

    虽然目前的幼儿园都在着力解决幼小衔接问题,但是他们的部分衔接措施不够科学也是不够全面完整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教育的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为其他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这就强调幼儿园应开展多样性的活动,重视活动内容的趣味性、全面性和生活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事实上,有些幼儿园严重忽略了这一指导纲要,在德、智、体、美四育中,尤其重视“智”的衔接,而忽视了幼儿综合能力的衔接,特别忽视了幼儿社会适应能力的衔接。这样会使幼儿的成长缺乏美好的情感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既违背了教学规律,又摧残了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3. 幼小合作形式化

    目前绝大部分的幼儿园都已经认识到了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我认为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始。但是,各个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工作大部分都是象征性、形式化的,都是在准备环境和外在条件上做文章。这些改变的真正目的是什么?都被无限缩小乃至忽略了。例如我看到一些幼儿园会组织大班幼儿去参观小学,有的幼儿园还会请小学生回园做客并和即将升入小学的幼儿交流经验,让大班幼儿对小学生活不再那么陌生,然而这些做法确实是有必要的, 但也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很多自理能力、交往能力、良好的习惯的培养在幼儿三四岁刚入园时就应加以培养而不是在最后将要进入小学才进行强化训练,这部分幼儿园忽视了日积月累,反而急于求成,会使得幼儿心理难以一下子接受要上小学的现实,心理难以适应,出现对幼儿园的依恋、对小学的恐惧,这样不但教育效果不佳,而且还会使幼儿对以后入学后的学习产生畏惧情绪。

    综上所述,我们在幼小衔接这个问题上常常忽略自身的体验,也忽略了儿童非智力因素在其成长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过度重视学习成绩和分数的作用。那么,面对如此的现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呢?

    二、幼小衔接工作中的对策

    要对幼儿循序渐进地进行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系统的适应性教育,来促进他们全方位的发展。

    1. 要加强与家庭、小学和社会的沟通联系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特别重视家园合作,所以幼儿园可以通过开办家长学校,邀请家长参加亲子活动、家园联系册、成立家长委员会等多种途径吸引家长配合幼儿园做好幼小衔接教育工作。幼儿园要和家长保持联系,定期进行交流和交换育儿知识,共同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保持家园合作发展方向的一致性。幼儿教师也要和小学教师保持联系,定期进行交流,如通过座谈会、个别访谈、组织参观活动等,双方互相了解学习,做好大班幼儿各方面发展情况的熟悉了解工作,以便小学教师全面系统地了解幼儿。幼儿园还要加强和社区的交流合作,定期进行宣传活动,普及幼小衔接工作的重大意义,使全社会共同配合,做好幼儿的衔接工作。

    2. 要开展人事交流、教师岗位培训

    我了解到,目前我国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的岗位知识培训是分开进行的,其实,这就导致了双方对对方工作都缺乏了必要的了解,阻碍了幼小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所以,我们可以组织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合作交流,不再仅仅只是采取观摩的方法让教师了解不同机构的教育,而要鼓励幼儿教师与小学教师共同合作,组成团队,一起设计课程,进行教学互换,让小学教师到幼儿园里任教,幼儿园教师到小学去任教,让双方教师围绕共同主题定期交流研讨。这种长时间的、深度的合作可以促进两种机构文化的理解和融合。这种将幼儿教师和小学低年级教师共同培训的方法,能够让其双方互相更加了解,有助于他们在自己的课程设计中衔接得当,消除幼儿的陌生感,从而解决幼小衔接中的一些问题,也可提高师资的整体素质。

    3. 要注重教师自我学习,提高自身素养

    教师的自身素质和教育素养会直接影响到幼小衔接工作开展的顺利与否,也会直接影响幼儿各方能的发展水平。所以,教师注重自我学习,提高自己的素养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让教师充分了解了幼小衔接问题,加深了教师对过渡期幼儿发展水平的认识,才能促进幼儿健康全面发展,才能循序渐进地顺利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所以,作为教师,要定期进行自我学习和岗位培训,主动学习幼小衔接意义和标准,全方位地提升教育素养,切实做好自身的教育工作和幼儿的衔接工作。

    4. 要重新划分学前和初等教育学制

    许多发达国家会通过重新划分学制以及设置预备学校来解决幼小衔接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其成功经验,把学前教育机构划分为幼儿园、幼儿班和附设于初等教育中的预备班,它们都招收5岁以前的幼儿。而初等教育又分为两个层次:幼儿学校招收5岁~7岁的儿童,小学招收7岁~11岁的儿童。他们的关系建立在共同协商和合作的基础上,相互以伙伴相待。这种细致地划分学制、合作性的教育行政,以合作为基础,对幼小衔接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推动和协助作用。

    5. 要政府制定相关法令政策

    为了保障幼小衔接措施的顺利实施,我国应该颁布法令、政策予以保障,把保障所有儿童做好入学准备作为首要目的。首先,法令、政策的颁布可以向低收入家庭幼儿提供健康、教育、营养、社会和其他服务,促进幼儿的发展及学校准备,促进教育的公平性。其次,为使学前教育与小学教育既体现出合理的层次性,又反映出它们之间良好的过渡性,可以通过法令、政策将初等教育的儿童划分阶段,其目的是有效防止重复学习,使幼儿园与小学阶段得以更好地衔接。最后,还可以通过法令、政策保障学前教育机构与地方小学课程的连贯性,强调幼儿在入园前、入园后及进入小学后学习要具有连续性,防止幼儿园教学的小学化倾向。

    三、结束语

    总之,幼小衔接对幼儿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重要性这是毋庸置疑的,做好幼小衔接工作不仅能够促进幼儿在小学中适应性的发展,还会影响幼儿整个教育进程。原国家教委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合作的科研项目“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历时5年,于1995年完成。原国家教委于同年发文向全国推广此项研究成果,但直到今天,幼小衔接问题依旧是一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想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靠我们一己之力,也不能急于求成,这需要幼儿园、小学、教师、家长以及政府国家乃至全社会共同协作、共同努力,各方面联合起来,才能使幼小衔接衔接问题得以逐步解决,从而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顺利地实现过渡。

    参考文献:

    [1]杨宗琴.衔接切莫过了头[J].早期教育,2000(02).

    [2]栾萍萍.幼小衔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1(09).

    [3]邬春芹.西方发达国家促进幼小衔接的国际经验[J].比较教育研究,2013(02).

    [4]马以念.农村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1999(01).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