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选
  • 作文大全
  • 话题作文
  • 小学作文
  • 初中作文
  • 高中作文
  • 英语作文
  • 作文素材
  • 作文指导
  • 作文评语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作文 > 初中作文 > 正文

    有关优化营商环境劳动力市场监管工作情况汇报 2020

    时间:2020-10-23 09:33:06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有关优化营商环境劳动力市场监管工作情况汇报 3篇

      一、营商环境总体推进情况

      (一)健全机制体制,制定工作方案

      2月28日上午,高新区召开第4次党工委会议,专题传达贯彻绵阳市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精神。区领导在2019年全区工作会、经济工作会、投促大会、项目推进会等重要会议中多次强调该项工作,要求高新区政务服务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与全区各部门协同工作,形成强大合力,转发《绵阳市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方案》,印发《高新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任务清单》,明确任务分工,强化责任落实,区目督办每个月督查推进落实情况,截止8月底,任务清单中除新建县级政务服务实体大厅正在推进外,其余任务均按照时间要求保质保量完成。

      (二)落实文件政策,推进三大领域改革

      我区为保障建设项目顺利推进,在全面落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基础上,自加压力,提出建设项目审批各环节的办理时限都为即办件的目标,最大限度的缩短审批时限;对不动产常规业务5个工作日再次压缩,已实现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限为1-3个工作日,95%可达到2个工作日内办结,注销抵押登记实现1小时办结,查封、解封登记实现随到随办、立等可取;推行压缩企业开办时间,深度放宽企业住所登记,推广全程电子化登记,推行企业简易注销登记,试行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登记,做实企业办照“136工程”等措施,深入放宽市场准入。2019年上半年,高新区市场主体实有登记23961户,同比增长20.02%,2019年新登记2335户,其中企业 880户,个体1455户。

      (三)树“高新服务”品牌,强化服务意识

      打造“高新服务”品牌,高效推进18个省市重点项目,京东方B11项目提前点亮,创造京东方业内项目建设最快速度,设立“建设者之家”,用真心服务集中发展区建设者们。认真落实“挂图作战”,每个项目由一个区级责任领导、一个责任部门、一个项目专员负责,形成三位一体的工作责任体系,严格执行“项目专员、专项考核、例会推进、协调会商、公示倒逼、督查通报”项目推进工作机制,扎实有效推进全区项目建设。

      二、政务环境优化情况

      (一)推进“最多跑一次”,提升服务效能

      按时完成四川省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的各阶段工作。截止8月30日,我区共认领各类事项855项,网上办件472件。《绵阳高新区“最多跑一次”“全程网办”“马上办”“就近办”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第一批)已公布实施,第一批清理公布的“最多跑一次”“全程网办”“马上办”“就近办”事项达112项,实现“最多跑一次”的政务服务事项占82.3%。下一步,配合市上开展“同城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事项清单继续梳理细化。

      (二)优化标准化建设,提升服务功能

      区党工委会已研究通过“政务服务中心”新建工作方案,新大厅有两层共约3000平方米,将严格按照大厅的综合受理区、休息等候区、咨询服务服务台、自助体验区域、自助终端办理区等区域标准化设置要求进行建设,做到高新区政务事项应驻尽驻,一楼侧重个人业务、二楼精准服务企业,最终达到办事最多跑一次的效果。区级部门政务大厅、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村(社区)便民服务室三级服务机构已建成,印发高新区《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大厅建设管理提升窗口服务水平的通知》、《关于加强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方案》等,持续提升服务能力,办事模式、服务事项、服务信息标准化建设有序推进并持续优化。

      (三)贯彻政策制度,积极开展工作

      用好用活绵阳市“民营经济33条”等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减税降费政策。去年高新区共为各类企业退税2亿元,在全市范围内位居第一。高新区按市级相关部门要求认真开展工作,已成立不动产城西分中心、区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专厅、企业开办和注销服务专厅,率先建成全市设备最齐、功能最全、面积最大的公安出入境24小时自助服务区,配齐配强窗口人员和硬件设施。目前已协调水、电、气入驻区不动产大厅,切实落实《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服务环境规范城市供气、供水报装流程的通知》。

      三、法治环境优化情况

      (一)持续减证便民,推行“双随机一公开”

      持续推进证明事项清理工作,已建立高新区本级证明事项目录,实行动态调整。截至目前,我区保留的要求办事群众提供的证明事项18项,通过系统数据共享的方式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取消了证明事项22项。严格落实“双随机一公开”抽查,依托四川省市场监管一体化系统建立了高新区检查对象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并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企业信息公示共享。

      (二)建法律服务团,开展“法律问诊”

      组建了涵盖法律服务、政策宣传、法治宣传、法律援助、纠纷调解、公证、鉴定多位一体的“高新区服务重大工程项目综合法律服务团”,深入企业开展“法律问诊”和为民营企业进行了“法治体检”,主动向企业“问诊把脉”,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法律风险“看方抓药”,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今年以来,为企业及职工提供法律咨询200余件次,受理企业农民工援助案件19件。

      四、市场环境优化情况

      (一)落实减税降费,助推经济发展

      以纳税人满意度和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指标为工作思路,制定高新区税务局细化优化税收营商环境行动实施方案,在税务大厅设减税降费咨询专区,印发税务事项一次性告知书,编撰《税收优惠政策汇编》电子书,开展减税降费知识竞赛,量身定制个性化减税降费方案,推行一证一手印退税,建立减税降费宣传联络员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协调共同开展政策辅导宣讲,及时响应纳税人需求。2019年上半年,全区已完成退税4857.64万元。

      (二)搭建融资平台,缓解融资难题

      为精准对接军民融合国家战略,推动政务服务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我区打造了全国首个财税资综合智能服务平台——税鑫融,旨在解决中小微和军民融合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等问题,充分调动军民融合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的积极性,推进“银税互动”不断向纵深发展。平台运行仅一年来,已为400余户中小企业提供全链条综合金融服务,累计提供贷款超过6000万元。

      (三)强化政策扶持,助力企业发展

      已出台了《绵阳高新区支持企业发展若干政策实施办法(试行》《绵阳高新区支持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暂行办法》政策,按照“一企一策”思路,对区属企业按照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产业类别,从载体建设、科技金融、创新创业、人才引进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段精准扶持,推动企业快速上档升级。在绵阳高新区2019年投资促进大会上,高新区为辖区16家企业兑现2018年度科技创新产业扶持资金总资金31651.5万元,以真金白银切实支持科技创新、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打造双创升级,提升科技转化成效

      高新区以科技资源支撑特色载体建设为抓手,倾力打造多元、开放、融合的“双创”升级版--“融创绵阳”示范品牌。已连续举办了三届中国创新挑战赛(绵阳)科技军民融合专题赛,探索“产业链+科技众包”的成果转化模式,搭建起军民融合资讯共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高新技术产品展示的“绿色通道”,促进了科技成果与现实需求的直接对接。积极撬动民间资本参与孵化载体建设,建立“创业导师+联络员”服务机制,为企业提供全链条、零距离、高品质的“保姆式”服务,建成“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孵化体系,探索出一条“持股孵化、参股经营”的新路子。及时配套出台了《绵阳高新区“双创”升级示范园区项目实施方案》和《绵阳高新区支持打造特色载体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升级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科技资源支撑型)》《绵阳高新区创业孵化载体备案管理办法》等文件,以尽快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变、经济结构的调整和新旧动能的转换。

      五、人文环境优化情况

      (一)优化决策机制,建设信用体系

      已印发《绵阳高新区党工委、管委会议事规则》,规范区党工委会议、管委会主任办公会议、专题办公会议。正抓紧制定《关于加强政务诚信建设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强个人诚信体系建设的实施方案》,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

      (二)积极走访联系,努力破解难题

      印发《绵阳高新区关于开展全区“四上”企业大走访专项活动的通知》文件,将辖区262户“四上”企业走访工作分解到区领导及责任部门,制定走访企业信息登记表,采取集中走访和单独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详细了解每个企业生产经营、项目投资、存在问题和意见建议情况。目前已完成全覆盖走访工作。

      (三)落实“服务绿卡”,提供优质服务

      积极落实“服务绿卡”相关工作要求,扎实推进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服务绿卡”制度,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寻求更多支持的同时,为持卡人及子女在就医、就学及其他等方面提供便利。下一步,将按照工作要求严格落实上级制定的《绵阳市高层次人才服务管理办法》,为外投资者和高层次人才及其家属、子女在落户、就业、就医、上学等方面提供便利,全面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六、其他工作开展情况

      (一)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

      全面推行“双公示”制度,规范编制《高新区政策汇编》、办事指南、公开目录及信息公开年度报告,动态调整权力清单,及时公布“最多跑一次”清单、不合法不合理证明和手续清理结果。及时在门户网站公示基础设施、民生工程、项目招投标、安全验收检查等信息。及时公开机关单位招聘信息,定期发布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推进社会保障信息公开,定期公开社保参保、城乡低保等情况,尽可能让更多的群众知晓。

      (二)做好宣传工作,强化氛围营造

      积极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在各级政务服务实体大厅、各级政府网站及其“两微一端”等采取线上线下展示的方式,大力宣传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同时,邀请绵阳日报、绵阳晚报和绵阳电视台等平面媒体和电视媒介,加强对区产业发展、项目推进、招商引资、党的建设、社会治理等方面的好作法、新经验和新成绩进行重点宣传,基本形成“重商、尊商、亲商”浓厚的氛围。

      (三)加强队伍建设,严格督查考核

      持续推进干部队伍建设,实行窗口工作人员轮岗制,定期外出参加业务培训,选派业务精、能力强、素质好的骨干充实窗口一线,切实提高窗口服务能力。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激励全市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实施意见》(绵委办发〔2018〕32号),不断加强政治思想引领,全面落实《绵阳市容错纠错实施办法(试行)》,激发干部担当精神,同时持续开展“庸懒散浮拖”专项整治行动,区目督办会同区纪工委监工委机关通过暗访督查、个别谈话及群众和企业评议等多种方式对破坏全区营商环境的行为进行长效监督。

      七、存在的问题

      (一)功能定位不够明确,法律授权缺位

      按照通常的管理体制,国家级高新区可以行使市级管理权限,但产业发展中重要事项审批权限一般在中央、省一级,特别是大投资项目的核准、规划、国土、环保、安监等都需要省级以上审批,有些即使下放也要求省、市、县三级实施,加上一些市级部门尚未树立“市、区一体”、共同发展的理念,把园区和县同等对待,对一些重要职权下放不到位,尽管部分市级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简政放权的有关要求设立了分局,但从实际来看,这些分局大多数时候只是一个接件平台和“二传手”,很多事项还是要报市局审批,园区和企业报批报建程序繁琐,影响了产业发展效率。

      (二)园区体制机制受限,基层监管难度加大

      随着改革不断地深入,特别是市上机改后对园区机构行政审批权限仍未正式明确,我区各部门依然存在对应市级多个部门,甚至一个工作人员对应多个部门,且园区无税务稽查、安全检测、食药监管、卫生计生等专业执法机构,具有资质的监管执法人员缺失严重,需要报请市级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和4行政执法,办理环节冗长,证据保存难度大,降低了行政效率,造成基层监管面临的局面更加复杂。

      有关优化营商环境劳动力市场监管工作情况汇报·2为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优化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银海区各个部门高度重视、相互配合,落实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会议精神,主动营造良好的营商氛围。银海区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坚持问题导向和需求导向,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形成齐抓共管合力,强化任务落实,采取针对性改革措施,进一步优化各类事项办理环节,促进银海区营商环境整体提升。

      一、认真部署,严格贯彻落实

      (一)高度重视,压实工作责任。银海区领导高度重视,于3月6日组织区相关部门主要领导召开了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指标百日攻坚行动推进会。会上由区发改局重点解读了《北海市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指标百日攻坚行动方案》,并就《银海区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指标百日攻坚行动方案》征求了各部门意见。区政务服务中心就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各部门的相关问题在会上进行讨论,确实无法解决的及时向市里汇报,请求市级层面给予解决。最后,区常务要求各部门协同合作,按照北海市的要求细化方案,同时明确了各部门工作任务和工作要点,严格对标强化责任落实,做好优化营商各项工作任务。

      (二)落实重点指标,深化改革创新服务。根据《北海市优化营商环境重点指标百日攻坚行动方案》7项重点指标,对标银海区实际,目前属于银海区权限办理事项2项,开展企业开办指标百日攻坚行动和开展工程建设项目报建指标百日攻坚行动。在开展企业开办指标百日攻坚行动上,银海区通过着力解决公章刻制企业数量少、公章刻制时间长、涉税事项办理环节多、部门间数据实时交换共享难等问题,实现企业开办所涉及企业登记、印章刻制、发票申领办结时限压缩。银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和2家公章刻制公司入驻银海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大提高了企业服务效能,加快实现企业一站式服务。

      (三)着力实施工作创新,提高招商引资工作实效。一是组织全方位高强度外出招商。注重发挥辖区各镇和区直部门的责任主体作用,激发了全员招商引资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银海区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亲自赴湖南长沙、深圳、广东、浙江、江苏等地开展产业招商、精准招商,直接参与项目研商、谈判。二是充分用活资源,推进项目落地。银海区招商服务中心根据北海市投资促进局拟定的《北海市招商资源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组织开展全区招商资源普查。深入统计、了解、分析和研究我区可用于开展招商引资的资源情况,包括存量的土地、厂房、发展用地及其他社会招商资源等。据统计,目前我区有闲置可利用的厂房(办公楼)共15处,占地面积共计133392.08平方米,未使用面积共计约30642平方米。三是开展帮办服务,营造营商环境。创新招商绿色通道,注重为企业服务,拓宽亲商环境渠道。银海区招商服务中心已为4家企业无偿帮办营业执照。四是营造优良营商环境。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投资环境就是生产力”的理念,构建和谐友好的“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围绕实施“四大会战”、舞起“四个龙头”,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突出抓好服务业发展环境优化,楼宇经济和现代服务业招商引资等工作,我区制定了《北海市银海区高端服务业发展三年攻坚实施方案(2019—2021年)》。高端服务业聚集区位于银海区商务核心区,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环境成熟,适宜项目的建设。突出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补短板提供量增效益,强化创新驱动,改革推动,融合带动、开放促动,实现我区经济总量提升和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新时代银海区高端服务业发展新篇章。

      截至3月27日,银海区对接洽谈招商项目7个;共拜访投资企业、接待、拜访客商、企业36批次111人次,外出招商8批次。1月份,100万只高品蛋鸡产业园项目与我区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计划落地于福成镇;年产6000公斤沉香精油产业化项目与我区签订了投资合作协议;与广西益进美实业有限公司就“西海湾”度假村建设项目进行了洽谈。

      (四)推进政务、人力、信用、法治等改革,提高服务能效。银海区各部门各司其职、上下联动,共同完成各项任务。一是进一步梳理优化各部门各事项的办理流程,全面提高审批效率和服务效率,严格执行“135”服务标准,要求各窗口设立A、B岗报备,确保有企业、群众咨询办事时及时办理。银海区178项行政许可事项办结时限平均压缩率达75%;“最多跑一次”事项比例达95.3%,可网上申办事项比例达90.2%,可容缺受理的事项比例达38.2%。二是做好公共人力服务体系,提供就业创业有力保障。组织开展2019年“春风行动”招聘会,邀请35家企业参加招聘会,涵盖普工、销售、会计等工种,提供5392个就业岗位,并提供政策咨询、职业指导、创业指导、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服务。截至4月9日,完成银海区新增城镇就业168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3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人,农村劳动力转移新增就业358人;银海区城镇登记失业率2.52%。三是强化企业信用管理,推进联合惩戒。进一步落实商事制度改革有关要求,积极规范和推进经营异常名录和标注为经营异常状态管理工作。截止4月9日,办理企业经营异常名录信息移出283条,农民专业合作社移出12条,个体工商户取消标注3634条。四是紧紧抓住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大好机遇,整合司法行政资源,加强网络、平台建设,继续推进区、镇、村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站点的延伸拓展,提升“温馨之家贴心服务”一平台六中心的建设效果和水平。

      (五)精准优化税收环境,助力民营企业发展。深化放管服改革,减轻民营企业负担,银海区持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统筹推广无纸化办税,优化便民办税。减少办税时间、报送资料、流转环节,力求达到75%的涉税事项实现一次办结资料,报送在年初基础上减少30%;深化智能服务、移动办税平台、新电子税务,357项申报数据实现智能生成,280项申报表手动填写项减少为160项;点对点开展对按月、按季申报的纳税人及税种等进行针对性宣传培训,其中举办培训班7期,累计培训纳税人415户次,电话、微信辅导376人次,“六税两费”短信辅导发送7588条。

       有关优化营商环境劳动力市场监管工作情况汇报·3近日,南沙区人社局召开优化营商环境“劳动力市场监管”专题工作会,部署推进营商环境“劳动力市场监管”指标评价有关工作,为广州市迎接国家营商环境评估调研、迎接广州市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估以及迎接国家级新区营商环境评估做好准备工作。南沙区各镇街、指标评价工作小组成员单位有关分管领导共36人参加了会议。

      优化营商环境是时代变革的要求

      优化营商环境,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部署,是促进新旧动能转换、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2001年世界银行提出“加快发展各国私营部门(即私营经济)”新战略,需要建立一套衡量和评估各国私营经济发展环境的指标体系,“营商环境”一词应运而生。

      从国际形势看,过去,我国依靠低要素成本吸引外资,外企看重的是我国的成本优势,以及土地低价供给、税收优惠等政策红利。现在,全球直接投资供不应求,主要发达经济体力推资本回流,不少发展中国家利用低要素成本优势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利用外资形成“上压下挤”态势。从国内形势看,随着现代交通和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地理区位、自然禀赋等优势不再是主导因素,地区之间的优惠政策日益趋同。这种形势下,营商环境的优劣,就成为了我国利用外资、地区吸引企业投资的一项重要竞争指标。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按照上级有关营商环境的工作部署,南沙区人社局作为南沙区优化营商环境“劳动力市场监管”指标评价工作小组牵头单位,紧紧抓住法治建设工作,以此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根据《广州市南沙区优化劳动力市场监管工作方案》,南沙区将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各镇街、单位将成立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及时研究解决法治工作的重大问题,贯彻落实《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优化投诉、信访维稳工作机制,多渠道、多形式化解劳动矛盾纠纷。二是重点做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宣传。各镇街、各有关部门、各行业协(商)会,同向发力、形成合力,切实做好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助力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三是按照“强强项、补短板”的思路抓细抓实劳动力市场监管有关工作。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