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选
  • 作文大全
  • 话题作文
  • 小学作文
  • 初中作文
  • 高中作文
  • 英语作文
  • 作文素材
  • 作文指导
  • 作文评语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作文 > 作文大全 > 正文

    农村教师业余生活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时间:2021-01-16 18:06:41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业余生活作为教师生活的重要因子,反映出教师的物质、精神生存状况,可以为农村教师的生存与发展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调查表明,目前农村教师业余生活存在着时间不足、文化品位不高、专业发展供氧疲软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改善农村教师的生存环境,整体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建立科学的机制。

    [关键词]农村教师 业余生活

    [作者简介]郭浩(1951- ),男,湖北浠水人,湖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系教育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教育学原理和农村教育研究。(湖北黄石435002)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湖北省贫困农村地区教师生存与发展研究》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06y275)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8-0173-02

    一、业余生活:农村教师生存与发展研究的一个必要视角

    业余生活是指正常工作时间之外可以自由支配的生活,从学术研究的角度看,业余生活主要是传统社会学研究的范畴,教育学的研究较少涉及。倡导教师业余生活的研究主要基于两方面的考虑:其一,现有的教育研究对教师的业余生活关注不够。教师业余生活作为教师生存需要的重要因子,反映出教师的物质、精神生存状况,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国内有限的关于教师业余生活的研究存在着视角缺乏多维性、内容缺乏深刻性、成果缺乏实效性等问题。其二,农村教师生存与发展研究需要新的视角。众所周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难点在农村,近年来,教育研究开始聚焦于农村,尤其关注农村教师。然而,目前有关农村教师生存与发展的研究尚不够全面,例如,对农村教师的工作状况关注较多,而对工作以外的状况关注较少;对农村教师的物质生活关注较多,而对精神生活关注较少;对农村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关注较多,而对文化品位的提升则关注较少,等等。业余生活是综合反映农村教师生存和发展状况的载体,业余生活的质量与健康程度不仅直接反映其生存状况,而且折射出其对社会使命的态度、反应与作为,有效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理念更新、专业供氧、爱好充盈、品位提升是教师专业发展不可或缺的途径。因此,对业余生活的关注可以为农村教师生存与发展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正是基于对农村教师业余生活的关注,我们近期分别对湖北省东南部和西北部两个经济欠发达县(市)农村教师的业余生活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研究。调查的方式是在每个县随机抽取一个乡镇的中小学教师,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了解他们的业余生活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二、问题、成因及影响:农村教师业余生活现状分析

    1.农村教师业余生活的时间不足。两地调查发现,农村教师除去工作、吃饭、睡眠和必要的家务之外,可供自由支配的业余生活时间平均每天不足3小时的占53.6%,不足2小时的占21.4%;双休日仍有47.5%的教师大部分时间忙于各种工作(补课、备课、批改作业等)和其他劳动(务农、家务等);认为自己业余时间不足和严重不足的教师占71.3%。可见,农村教师的业余生活时间得不到保障。究其原因,其一,农村教师工作负担重,挤占了非工作时间。我们所调查的两个乡镇教师严重缺编,教师不得不超负荷工作。其二,农村教师家务负担较重,下班也难得轻松。农村男教师的家庭结构大多是“半边户”(配偶是农村妇女),不少男教师上班是教师,下班是农民,女教师课外则充当了家庭主妇的角色,家务劳动十分繁重。

    2.农村教师业余生活的文化品位有待提高。文化品位是指人的素质或某种活动所蕴涵的文化分量。业余生活的方式和内容在一定程度上映射出人的文化品位和精神追求,是衡量业余生活健康与否和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调查显示,在业余生活的计划性上,有66.65%的农村教师承认自己很少有或基本上没有计划,随意性较大;在业余活动方式的选择上,有58.8%的农村教师选择看电视和打麻将等娱乐活动甚至赌博活动,而选择体育锻炼、上网、阅读等较高品位活动的则只有5.3%;有30.8%的教师业余时间只是看一看休闲类报纸杂志,有4.17%的教师根本不看书报。从上述调查的情况看,目前农村教师业余生活的文化品位有待提高。

    造成农村教师业余生活文化品位不高的原因既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从客观上分析,其一,农村学校缺乏开展高品位文化活动的基础性条件。我们所调查的两个县市均已通过了“普九”验收,农村学校校舍建设有了较大改善,但学校配套设施远远不够,尤其是文化、体育设施、设备十分缺乏。其二,农村教师居住较为分散,难以形成一定的文化氛围。教师下班后的时间大多与家人在一起,受农村环境的影响,业余生活或纠缠于家庭琐事,或抹牌打麻将,难有高品位的文化追求。从主观上分析,其一,农村学校管理者(主要是乡镇教育组和学校校长)对提高教师业余生活文化品位的认识普遍滞后。他们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只注重教师的教学工作,不关心教师的业余生活。其二,大多数农村教师缺乏提升文化品位的自觉性。

    3.农村教师业余生活的专业发展供氧疲软。业余生活专业发展供氧是指教师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提高,为自身的专业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调查发现,农村教师业余生活专业发展供氧明显疲软,主要表现在:其一,教师对业余生活专业发展供氧的功能缺乏明确认识。在题为“你认为自己业余生活的质量与自己的教学质量有关系吗”的调查中,选择“关系密切”的教师仅为26.1%,而有73.9%的教师选择“关系一般”或“基本无关”,选择呈现出学校层次的差异,选择后者的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高20.3%;在题为“业余生活应该主要用来干什么”的调查中,有36.3%的教师选择“休息和娱乐”,28.5%的教师选择“工作和其他劳动”,25.6%的教师选择“家务”,只有10.6%的教师选择“进修、学习”。其二,教师缺乏专业发展供氧的内在动力。调查中,有39.2%的教师承认自己对目前的工作,尤其是对新课程改革不是很适应。然而,选择“安于现状”的教师却高达68.8%,这在年龄偏大的教师和女教师中尤为突出。其三,业余生活中的专业发展供氧尚停留在较低水平上。调查显示,虽然有不少教师课余仍有大量时间用于工作和学习,但主要是应付备课、批改作业等日常性、事务性工作,而用来“充电”提高自己的并不多。在业余时间选择钻研教材、教参类书籍的教师占46.35%,而选择看专业进修类书刊的教师只占19.4%,其余则选择休闲类书报或根本不看书、不读报;有超过80%的教师平时没有相互推荐过教育类书刊或交流过阅读这类书刊的体会;利用业余时间经常进行教育科研的教师只占6.3%,有58%的教师从未进行过任何形式的科研。

    造成农村教师业余生活专业发展供氧疲软有着深层次的原因:其一,较为恶劣的生存状况制约了农村教师专业发展供氧的内在动力。目前农村教师,尤其是贫困农村地区的教师的生存状况不够理想,主要表现为:收入低,经济负担重;教师编制紧张,工作超负荷运转;待遇边缘化(缺少医疗、住房、养老等保障),精神压力大,等等。国外有研究表明,在这种生存状况下教师的专业发展尚处于早期的“求生阶段”,对生存条件的希冀强于对自身角色的内在要求。其二,农村教育尚未建立起科学的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一方面,目前对农村教师的评价主要是看升学率或学生的考试成绩。因此,教师宁愿将业余时间花在如何提高学生考试成绩上(如补课、辅导等),而不愿花在自身的专业发展上。另一方面,农村教师职称评定和晋级(晋级主要是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之类的遴选)可用两个字概括:“难”和“熬”。“难”是指指标少,难有机会;“熬”是指“熬年头”,论资排辈。这些做法极大地挫伤了教师业余生活专业发展供氧的积极性。其三,农村教师队伍年龄老化。老教师存在着“船到码头车到站”的心态,业余生活专业发展供氧不足也成了必然。

    三、对策思考:农村教师业余生活质量的提升

    1.改善生存环境,为农村教师的业余生活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1)减轻农村教师的工作负担。一是建议有关部门要制定教师劳动保护方面的政策和法规,限定工作量的最高标准,将教师的工作量控制在一个较为合理的范围之内。在制定这一政策和法规时,必须充分考虑农村教师面临的实际情况:农村家长作为劳动力向发达地区外流导致家庭教育功能向学校和教师转移的情况相当普遍,以及部分路途较远的学生中午滞留学校或在学寄宿,很多农村教师还要承担学生日常教养责任。因此,应考虑适当增加农村教师编制和配备生活指导教师。二是农村学校应深化素质教育改革和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摒弃应试教育,重视提高教育教学效率,避免随意延长教师工作时间,尽量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2)加大对农村学校建设的投入。政府有关部门要像抓校舍建设那样抓学校文化设施建设,并将其列入农村“普九”建设和验收的范围,为师生业余生活提供基本的场所。

    2.整体推进农村文化建设,为提高教师业余生活的文化品位营造良好环境。(1)将农村学校建设成农村社区文化中心。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必须重新定位农村学校的功能:学校不仅是农村教育中心,也是农村文化中心,应发挥其文化辐射、教化、凝聚功能。在不影响对农民及其子女进行正常培训和教学活动秩序的前提下,农村社区居民可以有组织地在学校开展文娱、体育活动,也可以自由地从事健康的娱乐、休闲活动。这既为农村社区居民提供了一个健康的业余生活环境,也可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教师业余生活质量提高。(2)净化农村文化环境。目前部分农民中存在“颓”的现象,即没有精神支柱,少有理想追求,缺失了人生进取的动力,而变得颓废萎靡。这种“颓”的现象败坏了农村社会风气,毒化了农村文化环境。教师置身于这样的环境,其业余生活的文化品位自然难以提高。因此,农村地方政府要花大力气整饬农村社会风气,净化文化环境,引导形成新的社会风尚。(3)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这既是教育部门的工作,也是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的职责,要纳入农村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政府有关部门一方面要提高农村教师待遇,采取优惠政策吸引大中院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工作,促进农村教师队伍年轻化;另一方面要加强农村教师的继续教育,提高教师素质。

    3.建立科学的机制,为农村教师提升业余生活质量提供制度保证。(1)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将教师的业余生活纳入学校管理的范围。加强对农村教师业余生活的管理并不是要学校干涉教师的业余生活,而是要为教师业余生活尽可能地创造较好条件的同时,重视规范和引导。就规范来讲,学校要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之上,根据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制定出业余生活管理的有关规定,促进业余生活健康、有序开展。就引导来讲,一方面,学校要组织教师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的文娱、体育活动,另一方面,农村学校管理者要努力将学校改造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形成学习的氛围。(2)建立科学的教师评价机制,全面地评价教师。就评价标准而言,要改变目前的做法,注重对教师的素质和工作过程的评价;就评价的内容而言,既要注重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评价,又要注重教师整体文化品位的评价;就评价的范围而言,要全面考察教师工作、生活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徐富明.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的现状及其与职业倦怠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3(3).

    [2]郭浩.农村贫困地区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状况及缓解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0).

    [3]刘世民,等.生存状况与教师专业化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5(9).

    [4]项贤明.中国西部农村教师社会责任的功能性扩展[J].教育研究,2004(10).

    [5]程斯辉.把学校建设成农村社区中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6).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