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选
  • 作文大全
  • 话题作文
  • 小学作文
  • 初中作文
  • 高中作文
  • 英语作文
  • 作文素材
  • 作文指导
  • 作文评语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作文 > 小学作文 > 正文

    释“疍”

    时间:2021-01-12 12:08:04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 “疍”为族群名称,经历了诞→蜑→蛋→疍多次演变和俗化的过程,从形声字角度去解读它是欠妥的。宋代以前的诞、蜑,指称长江中上游流域的少数民族。蜑在宋代被用来指称岭南水上族群,是今天水上居民意义上称呼的源头。其中,“诞”变“蜑”是大汉族观念的体现,“蜑”变“蛋”是省体的结果,“蜑(蛋)”改“疍”体现了现代民主平等思想在部分先进知识分子头脑中扎根。文字的更改只是外在的形式上的变化,疍民的解放有赖于内在的实质上的行动,这只有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才能实现。

    关键词 诞,蜑,蛋,疍,演变

    中图分类号 K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8)08-0033-07

    疍民以船为家,历史上曾长期被视为蛮夷,建国初还一度被视为少数民族,后因他们无此意愿而被认定为汉族。疍民主要分布在岭南、福建等地,据建国初估算,有100多万人。在人民政府的努力下,经过多次大规模的搬迁上岸,至20世纪80年代,他们基本与当地陆上居民融合,疍民这个名称也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现今不少人都不甚了解疍民为何物。

    近年随着文化研究热潮的兴起,很多人又重新开始谈论疍民,并将保存其文化提高到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高度。然而,一些谈论疍民的人或许连“疍”的含义都没弄清楚。如《汉字源流字典》说:“(蜑)俗改为疍,从疋(小脚),旦声。表示经常卷起裤腿裸露小腿的水上居民。”①又有人这样解释:“‘疍’,形声字,从疋,旦声。‘疋’意为脚;‘旦’为白天、早晨,意寓外露、显现。‘疋’‘旦’为‘疍’,可理解为习惯卷起裤腿将腿脚露在外生活或劳作。”②百度百科也对“疍”解释到:“形声。字从疋(shū),从旦,旦亦声。‘疋’意为‘绕行’。‘旦’指‘早晨’、‘清晨’。‘疋’与‘旦’联合起来表示‘每天早晨,水上居民就驾驶小船绕行在水上聚居区里,向水上菜贩采购蔬菜肉类’。本义:每天清晨驾船买菜的水上人家。”③这种把“疍”当作形声字,从现代通用汉字角度来解释水上居民的做法显然是误解(详见下文)。此外,由于疍民曾写作“蛋民”,还有人从禽类或龟、蛇等所产的卵(即蛋)的角度解释疍民,想当然地说他们得名是因“如蛋壳漂泊于海面”“如同蛋殼般脆弱”;④或者说其得名来源于其舟楫外形酷似蛋壳。⑤凡此皆有望文生义的嫌疑。

    关于“疍”名称的形成与演变的历史,前人也有文章涉及,但这些文章主旨各有侧重,对作为族群名称的“疍”讨论仍不够深入。⑥既然疍民问题已经引起学界相当重视,又感“疍”的名称问题仍有深入探讨之必要,笔者不揣谫陋,提出浅见,不当之处敬请大家批评。

    用“疍”作族群称呼乃是现代的事,从形声汉字的角度已完全无法分析其内涵,因其经历了诞→蜑→蛋→疍多次演变和俗化的过程。因此,要准确理解“疍”的含义,必须对其演化过程及原因有正确的认识。

    一、族群名称最初之“诞”

    “疍”作为族群名称,最初可追溯到“诞”,但“诞”只指称长江中上游流域的族群。

    “诞”为族称,出现时间不晚于东汉末期。东汉前的史料出现两支称为“诞”的族群,一为巫诞,一为武陵诞。先秦著作《世本·氏姓篇》记载:“廪君之先,故出巫诞。”①此处“巫诞”指巫山(今奉节县)的族群“诞”人。段渝指出:“巫诞,巫为地名,诞为族名,即是巫地之诞。诞,别本或作蜒、蜑、蛋。”②陈连开说:“蜑与诞同音异写,巫诞大概为巫山地区的延(笔者按:此处“延”疑为“诞”笔误)人。”③日本学者桑田六郎也认同《世本》之巫诞是蜑名的最早记载。④

    武陵诞人的记载见《三国志·黄盖传》:“自春讫夏,寇乱尽平,诸幽邃巴、醴、由、诞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⑤潘光旦指出:“这里说到‘巴、醴、由、诞’,四字不成一个句子,而是四个族类的名称,是显而易见的……诞,就是……后来的‘蜑’,即今日的疍民。”⑥陈斌在解读上述史料时也写到:“潘光旦先生认为‘巴、醴、由、诞’是四个族类的名称。此说甚是。……诞,又写作蜑、蜒。”⑦

    为何用“诞”称呼这族群,史无明载。笔者以为,汉字乃上古时期华夏族人所发明创制并作改进,此后不断有新字加入,形成今天将近十万的数目。然而,先秦时期的汉字只有区区几千字,字数不足,一字多义的情况非常普遍,因此使文字的表述存在较大歧义。因此,不能用后世成熟汉字的构造方法进行解释。此处“诞”字,只是汉人对诞人自称的一种符号记载,与“诞”的本义未必有关系。正如罗香林指出:“蜑之为名,盖因其族自称语词,表以汉字,以别彼此。与汉字本义,初未必有密切关系也。故同一蜑也,又有同音异形数字。古者边区部族,咸有其自称专词,中原人士,本其音声称之,所谓名从主人也。所表之字,即谐斯音,蛮夷戎狄,莫不如此,非蜑民一词然也。”⑧刘师培在《左庵集》卷4《释羌蛮闽》表达了相似的意思:“盖古代边陲之邦,以姓名地。中夏人民,本其音以相称。所谓名从主人也。所造之字,即象斯音。故或与氏姓之字异文是。”⑨此处虽说的是姓氏称呼问题,但用于族群称谓,道理一样。

    学者们对于“诞”的原意进行过多种猜测。据徐松石考证:“蜑实僚壮中水上人的通称,今两粤仍有称蜑人为水上人或水户者。川滇壮族称河为Daan,唐樊绰《蛮书》译为赕字。现时广西壮人则呼河为Dah为Dā。蜑字蛋字赕字乃系同音异译。”⑩此处虽用“蜑”字,但实指“诞”的发音来自僚壮人对河流的称呼。罗香林则认为:“蜑一名词盖驯为‘人’,即彼族自称为‘人’之意。”{11}“诞”的原意是“人”的意思。还有学者认为,诞字的原意应该在湘西苗语中寻找。湘西苗语合成词的构词方式是由一个基本成分和一个附加成分构成,ta35是一个前加成分,表示除人以外的动物,ta同诞音,所以被称为“诞”的应该是湘西苗族的一些部族。{12}目前学术界仍未取得一致意见。

    虽说“诞”从字形上不可稽核族称之源,但从他们的族群特征或许可以推测出当时命名之意。巫诞生活在长江三峡一带,武陵诞的后裔五溪蛮生活在五溪流域,两者都夹江而居,可以推测他们与水联系密切,善操舟楫。胡三省注《资治通鉴·隋纪一》中的“巴蜑”云:“蜑亦蛮也。居巴中者曰巴蜑,此水蜑之善于用舟者也。”①巴蜑是巫诞后裔,据此可以推知巫诞也善操舟。此后“蜑”“疍”的使用都不离习水擅舟之本义。

    二、“诞”转变为“蜑”

    “蜑”作为族群名称应在东汉三国时出现,“蜑”乃是“诞”同音异体字。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载:“(广都县)汉时县民朱辰,字元燕,为巴郡大守,甚著德惠。辰卒官,郡獽民北送及墓。獽蜑鼓刀辟踊,感动路人。”②朱辰是东汉人,说明“蜑”一名称在东汉末期已有。清人郑珍考证“蜑”字时就指出:“盖汉已来乃有此种夷称号,其文作蜑。”③此处“蜑”仍是指称长江中上游巴蜀一带的族群。自出现“蜑”的族称后,此前这一带出现的“诞”人就不复记载。这并不意味着“诞”人消失了,而只是汉人发明了一个新的“蜑”字替代“诞”,蜑人实际上是诞人后裔。宋代乐史的《太平寰宇记》就将前引《世本》“廪君之先,故出巫诞”写作“廪君之先,故出巫蜑”,④说明宋人就认可“巫诞”即“巫蜑”。前引段渝、潘光旦文字也证明“蜑”即“诞”的别写。

    为何东汉后期会新创“蜑”字取代“诞”呢?汉字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至东汉后期已比较成熟,东汉是汉语发展史的转折阶段,《说文解字》的编撰说明了这一点。东汉中期许慎《说文解字》已收录九千多个汉字,并系统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详细阐述了“六书”造字法,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字的成果。由于“诞”的本义是说大话、言辞虚妄,在汉字发展较为成熟的东汉后期,还是用多义字来指代这一族群显得有点不合时宜。因此,东汉末年,文人新造“蜑”字取代“诞”。

    “蜑”之造字属“六书”造字法的“形声”。形声字由形旁和声旁两部分组成,形旁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此处,“延”是声旁,音“dan”,与诞的发音相同。“虫”是形旁,本义是蛇的意思。中国古代用虫兽偏旁命名四方少数民族由来已久,包含着造字者鄙视异族的大汉族主义。相似造字方法有“獽”“獠”“猺”“猡”“獞”“猓”等。

    东汉后期出现用“虫”“犭”等虫兽偏旁命名蛮夷的情况,是时势使然。先秦时期,夏起源于西羌,商起源于东夷,周人的祖先也是羌人一支,他们都是兴起于夷狄之间,彼此间分别不大。西周时,华夏族雏形初步形成,以黄帝为共同祖先的民族意识初步兴起。东周以后,社会剧烈动荡,边境夷狄大舉入侵,华夏文明面临空前危机,在此背景下“尊王攘夷”口号被提出。春秋战国时,“华夏”与“夷狄”尊卑贵贱观念十分强烈,“夷夏之防”较严。诸夷因经济、语言、习俗和礼仪与华夏不同而被严格区别。当时区分华夷,族类与文化并重,而以文化为最高标准。而在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儒家的夷夏观念最明显,孔子就极力主张不能让夷裔乱华夏。这是贱视夷狄的源头。自秦朝设郡县,郡县之内为“华夏”,郡县之外的边疆民族地区则为“夷狄”。夏夷有别和贵贱尊卑的民族观念的发展,成为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者推行民族压迫制度的理论根据。西汉时,儒家取得思想支配地位,儒家的民族观,既有汉人的民族优越感,又有贱视蛮夷戎狄的观念。但在天下大一统的观念下,蛮夷也是王朝疆域的一份子,统一王朝应该包括当时天下各族,政府可以通过教化变夷为夏,所以,对于蛮夷之事,也不能忽略不记,需要专用字。“蜑”字就是汉儒在此背景下创造的。

    需要指出,并非所有虫兽偏旁的命名都源于贱视夷狄的心理,有些是来自图腾信仰,有些是因生活环境得名。六朝以后,民族矛盾加剧,大汉族思想高涨,用虫兽偏旁的字命名蛮夷才越来越多。

    东汉末年刚刚创造出来的“蜑”仍不太流行,《说文解字》并未收录此字。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流域蜑人势力非常强大,蜑的名称也随着其与汉人的交往增多而日益流行,蜑族为人所熟知,“蜑”成为通用字,故得以列入字书。据现有史料,“蜑”字最早见于字书,乃南朝梁阮孝绪之《文字集略》。

    宋代,岭南水上人开始被命名为“蜑”,开启了现代水上居民意义上称呼的先河。魏晋南北朝时,长江中上游蜑人遭到中央政权的残酷镇压,势力受到极大削弱,部分向更偏远的区域迁移,逐渐发展成后世土家、苗、瑶等民族。留在当地的蜑人,经隋唐五代几百年的同化,逐渐融入汉族。这样,入宋以后,长江流域的蜑族基本消失了。而在岭南,由于汉人大批进入,汉文化逐渐成为主流文化。处在这些区域的非汉民族因风俗礼乐与中土不同,在以正统文化自居的宋代文人士大夫眼里,他们就是“蛮”“蜑”。就这样,一个即将消失的族群名称“蜑”被宋人赋予了新的内容,成为指称岭南水居族群的专有名词。此后,宋人史料中提到的南方沿海地区蜑人基本上都是指水居族群了。《太平寰宇记》记:“(新会县)蜑户,县所管,生在江海,居于舟船,随潮往来,捕鱼为业。”①这是目前所见岭南水居族群被称为“蜑”的最早记载。接着,陈师道《后山谈丛》也说:“舟居谓之蜑人。”②以水居作为蜑民的族群特征成为常识,此时的“蜑”才是现代水上居民意义上“疍”的源头。

    有学者为解释岭南水上蜑民与长江中上游地区蜑民称谓相同的原因,提出岭南蜑民乃是从长江流域迁来。如陈序经认为宋代疍民聚居之地多在两广,是不少四川两湖疍民南迁的结果。③叶春生亦赞同此说:“最早记载‘蜒民’的是晋代的《华阳国志》,那时他们居住在巴东涪陵一带,后转辗迁至粤、闽,尚居陆上,宋以后他们才有迁移到水上的。”④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此前具有水居蜑民族群特征的人一直就生活在岭南地区,只是还未被统一命名,各地根据当时习惯,将其称为“龙户”“卢亭”“珠民”等。长江流域蜑民居住陆上,以采摘及狩猎为生。南方沿海蜑民是居住水上,以江海捕捞为生。两者族群特征有明显的差别,是属于不同族属的两类人。⑤

    三、“蜑”俗化为“蛋”

    据汪冰冰等研究,“蜑”写作“蛋”乃汉字传抄时字形讹混的结果。“延”在用楷体书写时,变化不大,但在用行书或草书书写时,“延”就与“疋”发生了讹混,“蛋”的声旁“疋”(shū)已不是原来的“dàn”音了。从金石文字和传世文献看,这一讹变始于唐朝。⑥

    “蜑”写作“蛋”确实是传抄省略讹变的结果,明末清初张自烈的《正字通·虫部》说,蜑“又作蛋,今广东有蛋舟……蛋则俗伪省也”。⑦郑珍《说文新附考》卷6考证“蜑”字时也说:“蛋又蜑省体。”⑧乾隆时人胡鸣玉也说:“字书无蛋字……蛋乃蜑字之讹。”⑨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