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讲稿大全
  • 辩论技巧
  • 演讲口才
  • 口才技巧
  • 口才训练
  • 谈判技巧
  • 朗诵技巧
  • 练声方法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口才 > 谈判技巧 > 正文

    坚守与超越

    时间:2021-02-05 03:03:37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学术规范问题近年来一直备受人们关注,尤其是高等院校,作为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播的重要场所,重视学术的规范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想谈谈学术规范的必要性。

    一、学术规范的必要性

    首先,学术规范问题涉及到从业人员的道德修养和治学态度。高校担负着培养未来人才和接班人的重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高校教师理应是学生的典范,师长的示范作用对青年一代学风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导师本人没有做好,就很容易对其指导的学生产生不良影响,助长他们急功近利的浮躁情绪、投机取巧的侥幸心理甚至弄虚作假的卑劣行为。

    其次,高校向来被视为“象牙塔”、学术“圣洁之地”,如果高校任由学术失范的发展,写不实之文章,做虚假之学问,就会使弄虚作假成风,歪风邪气盛行,这与“象牙塔”“圣洁地”均不吻合。唐纳德·肯迪尼说:“大学要获得社会的信任,就应该让公众认为大学的工作是基于诚实的行为,这一点尤为重要。”

    第三,一个高校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它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是否具有一支精良的研究队伍是保证高校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如果不能保证学术研究的质量,危及的不仅仅是一所大学,而是整个国家的教育事业。

    可以说,现代的学术规范是与现代的学术事业相伴而生的。如果没有这种规范,学者们恐怕就会人人自危,科学事业就不可能繁荣发展了。就像现代篮球运动一样,倘若没有最初篮球运动的那几条简单的规则,就不会有现在篮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的蓬勃发展。因此,学术发展的历史和经验事实表明了学术规范的至关重要。

    二、我眼中的学术规范

    何为学术规范?中山大学朱崇科博士曾在一次报告中形象地指出:中国学术语境下的学术规范内涵颇像中国的交通:人不让车,车不让人,往往在人车即将接触的瞬间,化险为夷。这就是所谓的“无序之序”,当今我国学术工作(包括学术研究和学术研究成果的发表等)中的“潜规则”。

    当然,这不是什么可喜的现象。学术规范的产生、执行正是为了应付混乱的学术秩序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则。一般认为,这类规则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技术层次,包括各种符号的使用、成果的署名、引文的注释等;二是内容层次,包括理论、概念和研究方法的运用;三是道德层次,包括对待学术事业的态度、学术责任等。其中技术层次的规范,是外在的、形式上的,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着在内容和道德层次上所达到的水平,是基础性、核心性的规范要求。从道德层面看,遵守规范就是一种献身学术的精神,因此,学术就是事业,而不是或不只是职业,更不是谋生的工具,需要所有从业人员的坚守。另一方面,学术的灵魂是创新,即不断超越前人的成果,回到学术态度上来就是实事求是。尊重学术,其实也就是对这些精神、品格、道德的坚守。这种坚守与超越,正是检验是否将学术视为安身立命归宿的试金石,是人格的撒播和呈现。

    三、高校如何坚持学术规范

    1.加强教师的学术修养

    高校是知识传播和学术研究单位,教师一方面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另一方面还担负着从事学术研究、生产知识的重任,为人类的知识宝库增加新的内涵。因此,高校教师,特别是高级职称的教师在上述两方面给予众人的形象是崇高。但是,目前一些高校教师在从事科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方面的不端行为值得重视。北大“王铭铭事件”当然是一个典型事件,曾引发了学术界和社会上相当强烈的反响。因此,窃以为,当务之急是要提高高校教师的学术素养。

    高校教师要教人做学问,首先自己要学会如何做学问。现在高校教师在上岗之前,都需要接受岗前培训,其中就包括了职业道德教育。但是,对于如何进行科研的道德教育很少涉及或几乎没有。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学术规范教育是缺失的。实际上,2002年2月27日,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学术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将教师的职业道德、学术规范和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作为青年教师岗前培训的重要内容,并纳入学生思想品德课的教育内容。”这将为规范高校教师的学术研究行为提供了很好的制度保障。广大高校教师应该以此为契机,树立献身科学事业的崇高理想,端正学术风气,正确对待学术研究的名誉和汇报,不断加强自身的学术修养和道德自律,以良好的学风和高尚的师德引导和感染学生,做好表率作用。

    2.加强学生的学术规范教育

    高校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更要对他们进行如何写作论文的规范教育,需要教师从论文选题、查找资料、引述观点等方面入手,教会他们如何规范地写作论文,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遵守学术规范的良好习惯。尤其是研究生,更要加强他们的学术规范教育。研究生是未来学术研究和国家科技发展的后备力量,他们对于学术研究的态度和规范的遵守程度直接决定了未来学术和科技发展的方向。有学者指出:要想纠正学术行为的失范现象,“根本的,尚需从研究生教育抓起,因为不管今日还是他日之违规者中,决大多数的学术工作是从研究生阶段开始的。”因此,加强研究生的学术规范教育,提高研究生自身学术修养的任务更是紧迫。相对于文科生而言,理科生要发表学术论文首先必须做实验,取得原始数据,据此分析和写作论文,因此文科类研究生在这方面更需加强。

    从国外教育来看,美国斯坦福大学鼓励教师在课堂上运用文件夹教会学生如何进行研究和避免构成剽窃。美国哈佛大学不仅向学生传授各种知识和理论,而且要教会他们做到学术诚实,该校的《学习生活指南》明确指出:美国高等教育体系以最严肃的态度反对把他人的著作或者观点化为己有——即所谓的“剽窃”。达特茅斯学院则明文规定教师的三项职责:持续地向学生提供什么是学术诚实的指导;改善能够增强学生荣誉的程序和环境;经常性地审查荣誉守则的执行效果。所有这些,都给我们树立了典范。从某种意义上讲,学术规范教育的缺失使我们很多研究工作者误入歧途而浑然不觉,这是一种悲哀。因此,无论从单位搞学术研讨、邀请相关专家举办知识讲座,还是浙江大学在研究生课程中专门开设《学术规范》人文课程,一定程度上都是对学术规范问题的重视,令人受益匪浅。

    综上所述,面对学术界愈演愈烈的学术失范行为,作为一名在读的硕士研究生以及高校教育工作者,我们有必要也有义务加强学术规范教育,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身体力行,从而使学生自觉、自主地约束自己的研究行为,还学术界一片净土。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