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事指南
  • 创业起步
  • 企业管理
  • 市场营销
  • 开店指南
  • 创业之路
  • 创业故事
  • 互联网创业
  • 工商知识
  • 财务知识
  • 税务知识
  • 会计知识
  • 其它创业知识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创业 > 税务知识 > 正文

    教育发展的内涵与外延

    时间:2020-12-22 00:07:52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教育发展的途径之一。而不是“教育外展”。这一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从中国经济学中移植过来的。通过提高教育要素的质量和效率,可以扩大教育规模,发展教育事业。本文介绍了教育发展的内涵及其外延,以期为后期研究这一块领域的学者做参考。

    关键词:教育 内涵发展 教育发展 外延

    “教育”的渊源博大精深,来源之一:在中国较早出现于孟子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说文解字》解释为: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教育”就是教诲、培育的意思。西方“教育”一词的来源,有“引出”“导出”的意思,即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出来,把自然人固有的潜在素质挖掘出来。

    19世纪末教育成为常态词。现代教育大家对教育一词的概括是:教育要立人,明德至善,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的人。可见:教育是一个长期的,塑造人的综合素养的系统工程。教育的内涵是丰富而宏大的。

    教育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说。广义的教育泛指一切有目的地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社会实践活动。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的教育是指专门通过教育机构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教育的内涵是教育的本质属性指有意识地培养人的活动。外延是教育所指的对象范围。

    教育的内涵与外延有密切的关系,概念的内涵越丰富,则外延越小,反之则越大。从形式逻辑关于概念的基本特征来讲,教育的内涵反应的是事物的本质特征即规定性。外延是指概念所反应的本质属性的全部对象,是量的规定性。

    在教育过程中,要内涵与外延并重,内涵与外延发展相结合。教育发展有两种形式:“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内涵式发展就是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强调事物质的发展,它强调的是结构变化,质量提高实力增强。就学校而言,就是教学质量和效益。从学校的教学过程看,在学校管理中,教学思想办学理念、制度和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综合素质适应能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外延式发展指单纯依靠增加教育要素的数量,即增加投入教育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事业的发展。学校的外延发展要以内涵发展为核心,为之服务,否则只有硬件的表象的形式的发展。内涵的发展是软性的,短期效果不明显的,长期的实质性发展。关于教育内涵与外延,鉴于国内教育现时状况有些看法和思考。

    一、教育的主体的责任,学校可谓肩负重任

    影响人的学识、思想、品德的重要主體因素包括社会、家庭、学校。小学到初中九年义务教育,这是在学校必须接受的教育。如果读三年幼儿园三年高中,整个基础教育就要接受15年的学校教育。大部分学生之后还要接受大学三到五年的高等教育。学校自然成为教育最重要的主体。在大众的教育观念中,人们自然而然地忽略了社会和家庭教育主体的重要角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要有机结合。父母是一个人的第一任老师,对子女的教育起着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者,是教育的主导者。社会是无声的老师,深刻地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及成长道路。在此重申,教育必须社会、家庭、学校三辆马车并驾齐驱,缺一不可,这样的教育外延才完善。

    二、教育成功的评价标准片面

    教育是发掘人的潜质,培养行动能力、创造力,引导人们明理至善。做到这几点,教育就成功了。而现在,“升学率”的高低成为学校评价标准的标杆。社会的发展需要的人才是多样的,人的能力天赋有差异,一刀切的标准有失偏颇。

    三、教育的目标太过功利

    为数不少的人,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更高的个人对物质的需求,优质的教育成了功利角逐的阶梯。这些理念完全背离了教育的内涵式发展和外延式发展的定义,偏离了教育的轨道。

    四、将素质教育和学习文化知识割裂开来

    人的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体现了人的个体特性,而道德素质和政治素质体现了人的社会性。我国的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大学教育主要致力于提高受教育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而把其他素质的提高放在了次要地位。这样的教育使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失衡,有背于教育内涵的本质属性。

    五、唯分数论

    应试教育围绕高考和中考的指挥棒转,以升学率为教育目标,教学内容以语、数、外为主外加理化。教育方法采用填鸭式的灌输,学生成为被动受业者,压制了人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力,学校不自觉地成了扼杀孩子天性的杀手。学校如工厂流水线般生产出一个模子倒出来的考试木偶。教学效果为“高分低能”知识结构不合理、缺乏创新能力。教育的内涵是以培养从事各种行业的人才为目标,因材施教,挖掘人的潜力,使之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自己应尽能尽的贡献。

    教育是教诲、培养,究其本质和外延对象,其成功的表现是育人,合格的人才应该达到如下目标:对所从事的工作有高度的责任感;有进取心,虚心、勤奋好学,有一定的知识技能,认真努力做好工作;为了实现理想有勇气和毅力克服各种困难;不畏手畏脚,敢于大胆实践;对学习、工作、生活充满信心和活力;正确认知自己的情绪和别人的情绪有能力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对自己的能力、优势和不足有客观的认识,发挥所长避其所短;较好的人际关系管理能力。总之,在智力因素方面;必须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在非智力因素方面首先是重视身体的健康,要有强壮的体魄。非智力因素是一个人能动力的主要表现,是智力因素得以提高的主要保证,精神和人格的完美是成功与否的不亚于智力能力的因素,良好的精神面貌应该包括:勤奋、不怕困难、认真做事、追求卓越、勇于承担责任、关爱他人、谦虚、热爱自然、感恩、奉献。

    教育的内涵是本质属性,是一种有意识地培养人的活动;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影响人的发展的一切社会活动。教育的外延是教育所指的对象范围。内涵是意义,是思维对象本质特有的属性的总和,外延是思维对象的数量和范围。我们必须遵循教育发展规律,领会教育的本质属性,拓展教育的外延,平衡教育内涵和外延的逻辑关系,教育才能发挥更大更广的作用。

    作者简介

    阮桂香(1969.03—),女,汉族,贵州贵阳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小学教育。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