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历下载
  • 职场资讯
  • 求职攻略
  • 求职面试技巧
  • 面试题
  • 笔试题
  • 职业规划
  • 职场法则
  • 职场培训
  • 升迁之路
  • 劳动法规
  • 跳槽注意事项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职场 > 升迁之路 > 正文

    《山海经》主要神话故事及神话人物综述

    时间:2021-01-04 12:11:14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一、山海经中的主要神话故事

    (一)、夸父追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0翻译:夸父与太阳赛跑,追赶到太阳落下的地方。他口渴,想要喝水,把黄河、渭河都喝干了,黄河渭河的水不够,他又去喝北方的大湖喝水。夸父还没有到,在半路因口渴而死。而他死之前把手中的手杖化作了桃林。

    众所周知,中国文明的起源是黄河流域,在古时的中国,有四水,分别是黄河、长江、淮水、济水,因此古时中国所谓的河是单指黄河,而夸父在追日的线路上,“饮于河、渭”,渭水是黄河的最大分支,亦是在黄河流域中,虽然文学家萧兵先生称:“夸父逐日是为了给人类采撷火种,使大地获得光明与温暖。”0但从夸父追日的线路,以及最后未成功的结果,其故事实际反映的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次失败的迁徙经历,因为“大泽”位于雁门关北,而夸父“未至”,并且夸父追赶的又是太阳落下之处,为西,所以可断定此次迁徙方向是西北,而西北即便是目前的科技也是很难做到适应人类生存,何况古时?所以迁徙的失败在所难免。

    (二)、精卫填海

    “又北二百里,日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日:“精卫”,其鸣自汶。是炎帝之少女,名日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in)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翻译: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而是化为精衛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

    这是一则在中国流传千古的神话故事,晋代诗人陶潜赞誉精卫道“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精卫也以善良的愿望、宏伟的志向、锲而不舍的精神被人们所铭记。虽然“精卫填海”代表了不屈的精神,但亦表现出了古时中国民众对自然环境——水的敬仰与畏惧。在夏商周之前的时代,中国经历了炎、黄、尧、舜、禹五位首领,舜、禹的成功基本都在治理水患,说明了至炎开始古代中国就水患成灾,加之人口的增加、部族的扩大,水患更是日益凶猛,因为在古时是没有人工修造河流的,所有的河流形成都是自然而为,所以当时有很多的湖泊水泽,一旦形成决堤,给当时人民带来的灾难是毁灭性的。由于此,精卫的出现不但是表现出了不屈的精神,更是激励当时人民一定要同心同德、群策群力解决水患问题,也才在后来出现了舜、禹的治水大计。

    (三)、女娲补天

    “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翻译:女娲肉身死后,她的肠子化为了十位神人,到了西方的大荒广粟之野守护,横卧在路上。东晋郭璞注:“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其腹化为此神。”虽然女娲出自《山海经》,但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出自《淮南子·览冥篇》:“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火炎而不灭,水浩洋而不息,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斩鳖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

    关于女娲补天,在实际的先古民众生活中,可能的原因有其二。其一,女娲是发明“瓦”之人。由于“瓦”和“娲”谐音,都是模拟陶器摩擦时发出的“嘎嘎”声,并且在当代很多地区依然有“瓦”的存在,同时在古时的生活环境中,最先的是没有瓦的,而瓦的出现不但能有效的帮助民众遮风挡雨,对房屋的建筑进步是一次极大的推进作用,而揭瓦后可直接看到天空,故有“补天”一说。其二,女娲补天的神话的遗迹主要存在于山西、河北一带,目前有研究发现表明,在距今4800至4200年间,这一地区经历了一次降温事件,而降温是由于一场陨石雨的撞击引发的,造成了大量人员死亡和外迁,而经过一代又一代对该事件的神话,才形成了女娲补天的传说。

    (四)、后羿射日

    “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十日,落沃焦”,帝俊赐羿彤弓素缯,以扶下国,羿是始去恤下地之百艰”,《山海经》虽然有后羿的原型,但是“后羿射日”的故事是在《淮南子·本经训》中展开的:“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稀、修蛇皆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丘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希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后羿射日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笔者不做赘述,但在神话故事的背后,其实是先古民众因对自然环境的不了解而产生的敬畏心理,在敬畏的同时又希望通过人力而改变的结果。另者,后羿是尧的将领,按古时的制度,后羿是听命于尧而领兵打仗的,因此后羿射九日而留一日其实恰好反映了征服各部族进而完成统一的局面。

    (五)、黄帝大战蚩尤

    “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蓄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女魃,雨止,遂杀蚩尤。”

    黄帝与蚩尤之战从古至今被无数文人墨客所渲染,神话成分比比皆是,基本将黄帝与蚩尤比喻为上古神人,从而顶礼膜拜。褪去神话色彩,黄帝和蚩尤都是先古时期的部族首领,黄帝通过和平辩论的方式从炎帝处得到了领导权,在得到领导权后,黄帝不断壮大其部落规模,目的在于统一当时的所有部落。而蚩尤作为其他部落的首领,与黄帝展开了激烈的斗争,最终以黄帝获胜而告终。在先古时期社会生产力与科学技术都非常落后,加之后来中国的封建统治,需要民众相信“天命所归”,所以才通过不断的渲染形成了这出著名的神话故事。

    (六)、共工怒触不周山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山海经》介绍了共工这个神话人物,在《淮南子·天文》中记载了共工怒触不周山:“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神话故事添加了许多神秘色彩,并被赋予了人们的很多想象与美好愿望,拨开这些表象,其实我们可以看到最原始的记载。共工在《山海经》里的形象,其实来源于他作为部落首领对治理水患的卓越贡献,共工为神农后裔,因发明筑堤蓄水的办法灌溉农业,因而被封共工氏。筑堤蓄水本没有错,特别是共工所处的时期为冰河时期,水量有限,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冰河消融,水量陡然增加,筑堤蓄水反而变成了堤坝决堤而洪水泛滥,因此当时的首领颛顼将此罪怪于共工,才引发了战争,也才有了后来的大禹治水。

    二、山海经中的主要神话人物

    (一)、伏羲

    “有九丘,以水络之……有木,青叶紫茎,玄华黄实,名日建木,百仞无枝,有九木属,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大嗥爰过,黄帝所为。”,“西南有巴国。大嗥生成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伏羲是中国古代居住,三皇之天皇,相传教先民渔猎、畜牧、结网,创造了先天八卦、文字、古琴等,同时伏羲取蟒蛇之身、鳄鱼之头、雄鹿之角、猛虎之眼、红鲤之鳞、巨蜥之腿、苍鹰之爪、白鲨之尾、长须鲸之须,创立了中华民族的图腾龙,并统一华夏部落,定都陈地。

    (二)、女娲

    “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女娲作为中国神话人物,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据记载,女娲是一位人面蛇身的女神,因共工怒触不周山,天崩地裂,洪灾泛滥,因此女娲炼就五彩石以补苍天。在补天之后,女娲又开始用泥塑人,每塑一人便去一颗沙粒计数,逐渐集沙成石,该石受日月精华,渐有灵性,生出两条纹理,将石身隔为三段。女娲想造人后还无姻缘轮回,故將三段石命名为:前世、今生、来世,并在其身上添了一笔姻缘线,掌管三世姻缘,名为“三生石”。

    (三)、共工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传说共工是中国先古时期掌管水的水神,实际上共工是氏族名,称为共工氏,神农氏的后代,是代表五帝时期的一个部落。共工氏的著名,是因为在颛顼时期共工氏出现了一位优秀的领导,发明了筑堤蓄水的方法,使得当时的农业文明进一步提升。

    (四)、祝融

    “炎帝之妻,赤水之子听袄生炎居,炎居生节并,节并生戏器,戏器生祝融。”祝融,炎帝的第五代子孙,上古帝王,教会了人们如何使用火,同时流传了乐曲《九天》。在当今日常用语中,祝融是火的代名词。据说祝融被葬在南岳衡山,因此人们将南岳衡山最高峰称为祝融峰。

    (五)、西王母

    “有人,戴胜、虎齿、有豹尾,穴处,名日西王母”,“西王母居住在玉山之山,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传说西王母是掌管刑罚和灾疫的神明,形象狰狞可怖,半人半兽,后来在历史发展过程中,西王母的形象逐渐演变为年老慈祥的女神,住在昆仑山的瑶池,并在园里栽种食之长生不老的蟠桃。

    (六)、刑天

    “刑天与帝争神。帝断其首,葬于常羊之野。乃以乳为目,以脐为口,操干戚而舞。”刑天,也做形天,中国古代神话人物,因与黄帝争神座,而被砍去了脑袋。但实际上刑天作为炎帝的文官,酷爱音乐,创作了《扶犁曲》、《丰年词》,同时刑天又是勇猛将士的象征,代表了不屈不饶的战斗精神。

    结语

    本文分析了《山海经》中神话故事和神话人物多姿多彩的的特征和形象,这些神话传说蕴含着人类社会早期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是一颗人类童年璀璨绚丽的心里瑰宝,越是纯真越是大智慧,本文对其进行梳理具有重要的美学意义。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