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
  • 创业
  • 口才
  • 电脑
  • 励志
  • 生活
  • 礼仪
  • 阅读
  • 简历
  • 职场
  • 论文
  • 作文
  • 名言
  • 语录
  • 成功
  • 专题范文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名言 > 正文

    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图书馆发展的社会基础与政策趋向研究

    时间:2021-01-27 18:09:26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是现代城镇建设中的文化中心,在服务城镇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及社会和谐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分析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政策和社会环境,对城镇化过程中同步发展的图书馆的地位、作用和价值进行了重新归纳,认为图书馆建设的社会化、功能多样化、服务模式个性化和不断完善发展的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是我国城镇化建设中的图书馆政策趋向。

    关键词:图书馆;城镇化;图书馆政策

    中图分类号: G258.2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1968/tsyqb.1003-6938.2015106

    A Study on the Library Development"s Social Foundation and Policy Trend in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in China

    Abstract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system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Library, as a cultural center in the modern town,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the construction of urban politics, economy,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social harmony. The author induce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China"s urbanization policy and social environment, the library"s position and function and value in the process of the simultaneous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and believed that library"s socialized construction, functional diversification, personalized service mode, constant development of the branch service system construction is the trend in our urbanization policy.

    Key words library; urbanization; library policy

    城镇化是指由农业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逐渐转变的历史过程[1],城镇化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之一,它不只在形式上表现为散居的乡村人口在产业发展引导、生活方式转变的要求下向工作生活条件更好的城镇集中,更重要的是实现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文环境的改变。经过改革开放三十余年的发展,我国综合国力和城镇化水平同步提高,根据中国国情走出具有自己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是我国的既定政策,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即强调“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与传统乡村社会迥异的社会结构模式,城镇化的发展一方面要延续传统的乡村文化,同时也将创造多元的文化需求,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和图书馆的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城镇化为公共图书馆的发展提供了更雄厚的经济基础,同时也对图书馆的发展产生了新的影响,在这个过程中,厘清城镇化发展环境中的社会条件和目标,对图书馆事业的宏观规划和布局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 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及图书馆建设

    1.1 新世纪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是经过农耕文明、工业文明走向信息化时代的,在这个过程中,城镇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单的人口聚居点到成为不同层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镇化发展水平也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据世界银行《2000年世界发展指标》的数据统计,世界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在80%左右,其中英国为92%,比利时为97%,美国为80.3%,日本为79%,法国为77%[2],由于总体社会发展水平较低,2000年中国城镇化率为36.2%,不及发达国家的一半,提高城镇化水平,已成为我国新世纪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国策。

    200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在着重发展小城镇的同时,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此后,党的十六大、十七大也都重点强调了城镇化发展,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上提出要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3],在从中低收入水平的基础上实现城镇化的发展过程中,明确要“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走以人为本、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四化同步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全面提高城镇化质量。”[4]城镇化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和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

    得益于各年度GDP平均增长超过8%的推动以及积极的房地产政策,在国家宏观发展政策导向下,我国的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2000年以来,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36%,2013年城镇化率达到了53.73%,达到了世界平均水平。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如2013年上海的城镇化率达到88.02%、北京为86.30%,珠三角人口城镇化率也达到83.8%,已经与世界先进水平大体相当。预计到202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可能达到 60%[1]。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