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文
  • 创业
  • 口才
  • 电脑
  • 励志
  • 生活
  • 礼仪
  • 阅读
  • 简历
  • 职场
  • 论文
  • 作文
  • 名言
  • 语录
  • 成功
  • 专题范文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名言 > 正文

    论朗读教学的起点和终点

    时间:2020-12-04 15:08:12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朗读作为最能体现语文之美的教学方法之一,已经得到广大语文老师的重视。如何让学生在有限时间读出情感来,一直是语文老师思考的问题。教师从教学设计开始,就应该围绕着读不读、怎么读来进行思考。而在具体进行朗读指导时,更应该记得朗读的最终目标是读出情感、读出思想、读出美。

    [关键词]朗读;体裁;方式;目标

    何谓朗读?简而言之,朗读就是大声地读,清清楚楚地高声读诵,使诗文语气连贯而见情意。这是把无声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它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朗读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是阅读教学的起点,也贯穿于阅读教学中的整个过程中,它还应该是阅读教学的终点。也就是说,在进行阅教学之后,学生对于课本的朗读情况,可以作为阅读教学效果的评价标准。

    在阅读教学中,文章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研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如同进行解剖,朗读却如同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能使人感受。而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感悟、情把握最终体现在他们把无声的文本读成语气连贯、有感情的有声语言,那些躺着的文字借助学生的声音能够立起形成完整的形象、表现出深刻的情感。也因此,洪镇涛先生认为,朗读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教学法。

    但是,朗读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的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即使朗读形式多样、朗读进行时间长、次数多,也并不意味着教学效果的成功。因此,朗读教学这种方式需要我们进一步地思考,并审慎地采用朗读的方式。

    朗读在阅读教学的起点——教学设计中有三个方面值得考虑。

    一、根据文本样式来选择读的方式

    并不是所有的文本都适合采取朗读的方式进行阅读教学。比如,说明文性文本就适合采用默读或跳读的方式。在这种文体的教学过程中,就不应该把教学重心放在带领学生朗读这个方面。因为这种重在快速筛选和掌握信息的文体,朗读只能体现最基本的效用:读准,读会。而像《敬业与乐业》《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这一类议论文,其论辩性是阅读教学的重点,为了体会论证有力,就要尤其注意表达作者观点以及以理服人的句子或段落,可以通过带领学生朗读,通过朗读来体会论辩之美。因此,在这类议论文的教学中,朗读有一定的作用,但不应该成为阅读教学中的主要部分。

    而适合进行朗读教学的文本主要是文学文本。文学文本中,最适宜进行朗读教学的自然是诗歌教学,不管是现代诗歌还是古典诗歌,朗读都是最能带领学生进入诗歌情境的方式。无论是雄浑悲壮的《黄河颂》,还是柔媚多情的《雨巷》,朗读都能带领学生进入文本再跃出纸外,借助声音的各种变化方式,创造性地塑造形象,实现情感的融合。韵非常能体现语言的韵律美,韵文也是非常适合进行朗读的,比如《陋室铭》《阿房宫赋》等。那些情感汪洋恣肆的文字,也特别适合朗读。像《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的反复出现如一次次把情感推向高潮的鼓点,带领学生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结构安排的深意。而记述文的朗读,尤其是篇幅较长的记述文就比较适合朗读精彩片段,如人物形象描写、经典的环境描写,对话描写等。比如《芦花荡》中的景物描写、人物对话描写,《音乐巨人贝多芬》中的人物形象描写都是文章的精彩片段,通过对这些局部的细致深刻理解,更能帮助学生在初步把握文章情感的基础上,加深对文章的深层次理解、感悟。

    二、根据文章体裁来选择朗读的方式

    朗读有很多种方式,有范读、配乐朗读、诵读、齐读、单读、接力读、对读、分角色读、赛读、录音读、表演读等等。而朗读方式的选择对于实现一个有效的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朗读教学过程,至关重要。在教学设计中,选择朗读方式时应该考虑文本的体裁形式。

    比如,朗读《荷塘月色》《再别康桥》《致大海》等优美的抒情散文、诗歌时,很适合采取配乐朗读的方式,选择适合文章情感基调的音乐,用音乐的流淌带动学生情感与文字的融合。在戏剧、小说中,尤其是对话描写部分,比较适合采用分角色朗读或表演读等方式。在韵文教学中,诗文的旋律源自汉语的平仄、押韵、对仗及句式的变化。因此,准确的朗读是学习的第一步骤。而教师的范读或名家标准朗读录音能给学生以示范,解决识字断句的问题,尤其在古文的教学过程中,范读能有效缩短学生的认知过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后,学生可以自由朗读,或齐读或单读以求知识的巩固。

    但涉及文章情感的把握时,一定要允许学生的个性化表达。特别是在诗文朗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对同一首诗不同的读者会有不同的感悟。因此,不同的读者在朗读过程中对同一句的语速、语气及重音的处理就会各有不同。例如,像“断肠人在天涯”,不同的停顿也意味着对这句诗的不同理解:如“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人在天涯”、“断肠/人在/天涯”。第一种意味着“断肠人”漂泊在天涯,体现人在旅途孤苦飘零的意味。第二种,意味着思乡感怀的情绪达到顶点,与秋思的主题也是吻合的。第三种的节奏感强,两字一顿,似乎字字敲打在心头,凄凉的情绪更深刻。由此可见,在这种解决如何去读的过程,其实也就完成了对作品的理解、情感的把握的目标。朗读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充满个性化的色彩,无法像流水线一样生产出标准化的产品。在朗读过程中,只要学生主动进入文本,完成对文本的“生成”,这个过程就真正做到朗读、讲解的结合,分析与感受的统一。

    三、根据文章内容为朗读选取一个突破口

    朗读作为一种帮助学生进入文本的方式,很多时候是让学生在已经初步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一步去发现文本所内含的情感,更多地感受、品味和体悟文字的魅力。在具体进行朗读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情感与文本的融合,应该找到一个突破口。

    在讲授《爱莲说》时,中国人民大学附中的钱颖伟老师在教授过程中引领学生关注文章的最后三句话。设定两个问题:其一,文章结尾的三句话分别运用了哪三个不同的句式,分别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其二,这三句化为什么没有采取和前一句话一样一一对应的顺序,而把“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放在最后呢?带领学生通过朗读完成对文章情感、思想的感受。讲解少,学生直接感受多,学成为真正的主体,这样的教学自然能体现语文的学科魅力。

    有这么一个非常成功的教学案例。河北省唐山市第75中学的袁庆国老师在讲述《老王》时,人物分析全通过对关键句的朗读来完成。如《老王》中的第二段中“有个哥哥,死了;有两个侄儿,‘没出息’”,怎么朗读更能体现作者的写作意图呢?在学生的一遍遍朗读尝试中,学生发现了这看似平淡的话语中的深刻的含义。在这堂课中,作者挑选出容易被学生忽视的句子,要学生尝试朗读,一遍遍寻找文字背后的感觉,这种朗读的模式让学生真正实现了从干瘪的文字中还原人物的立体与丰富性。当这样的朗读过程结束后,学生再来看这篇文章,他们将由从最初的手捧几束鲜花到收获一整座花儿盛开的花园。

    而这种突破口,又正如陈树元老师所言,一般是在文本文字值得推敲处,文本主旨处、矛盾处、空白处、疑难处或文本精妙处,学生误读处。

    当以朗读为教学方式,在课堂进行操作时,首先是在课堂教学设计时需要寻找情感与文本融入的突破口,这是朗读教学实施的第一个关键。而在进行时,老师的点评对于能否激发学生勇敢地、有情感地读又是关键。在余映潮老师的课例中,就提出朗读教学的每一次朗读要确定的目标,这样老师的点评就会有效地推动教学过程进一步前行。除此之外,笔者认为,朗读教学还应该有个更深层次的紧扣主题和学生个人理解的目标,这个目标的实现才是让学生的读既深刻又有个人的理解。

    在笔者看来,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在朗读方面的要求是与小学生有不同的。这个阶段的朗读除了担负培养语感、贯通文字等基础作用之外,从阅读教学角度出发,朗读的主要目标是读出情感、读出思想、读出美感。

    1.读出情感。这可以说是所有朗读的最基本要求。对于那些直接抒情的文字来说,读出情感是一个比较容易达成的目标,比如说,《安塞腰鼓》《黄河颂》等文章,学生能很快在朗读中把握文章节奏,融入情感。真正对学生在朗读方面有所挑战的是那些情感比较隐藏、比较复杂的文章。这些文章就对教师的教学设计、朗读指导提出了更高要求。

    以《土地的誓言》为例,作者的情感并不像《黄河颂》一样总是激越昂扬,文章在思念故乡的悲愤中,还有短暂的淡淡的喜悦,而这种情绪就出现在文章中第二个景物描写的片段中。如果说作者在怀念故乡时,首先想到的是那些故乡极具特征的景物,这时他的情感已经是悲愤不已。但当作者由对土地之心的思考转入作者自己在故乡时的情感体验时,那种记忆中深刻的喜悦在文字中也不禁流淌出来。正是这种鲜明的情感回忆,恰恰为后文中作者对土地无法遏制的激烈情感进行了铺垫。而整篇文章的情感有松有驰,如高山流水一般引导读者与文章情感共鸣,同仇敌忾。笔者在这次课的教学设计中,就把朗读的突破口设为第一次景物描写与第二次景物描写的比较朗读。通过这二者之间景物选择,句式特点,情感的比较,学生能很快地发现这二者之间的不同,再联系全文。当作者的情感变化如一条珍珠链被学生抓住之后,文章的内涵自然也就被学生体会到了。

    同样,《紫藤萝瀑布》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也并不是一篇容易在情感上发生共鸣的文章。但是一旦把作者描写的盛放的藤萝花与记忆中的藤萝花在朗读中进行比较之后,文章的情感与主旨对于学生来说,也如囊中之物一般。

    2.读出思想。中国的文学传统是“诗言志”,这个“志”一般是指思想志趣,它包含情感,但内涵远胜于情感。很多时候,作者的描写、叙述的本身就包含了情感评价,而情感评价就表明了作者的思想倾向。比如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作者借助想象、联想改变了中国传统故事的结局,为读者写出一个美满的画面。这首诗歌如果联系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就很鲜明地表现出作者的思想: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因此,那种神秘、亲切、美好的感觉,更能帮助学生明白作者想象中完美的结局其实是对现实的反叛。

    再比如散文《散步》,那种一家人相亲相爱,互相体谅所传达出的对生命的喜悦,对责任的坚持,让学生们对于这样深怀着爱与美的文章印象深刻。

    《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作者运用大量的比喻来进行论证。而这种形象感特别强的文章一定要把那些事物的画面感读出来。当这些内在画面联系在一起时,作者论证的过程也就完成了,文章的主旨自然也就凸显出来。

    3.读出美感。读出美,这是朗读的最高目标,也是最难实现的目标。文章的美有很多方面,而在这些方面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也是最难实现的是,通过朗读来完成文章情境美的体现。

    以朱自清的《春》为例,这是一篇精彩的文章,非常适合进行朗读教学。文章中鲜明的画面感,长短结合的句式,对称的句子,反复、拟人、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动词的使用,叠词的使用,尤其是作者所采用的“谈话体”的语气,传达出惊喜、满足、愉快、希望的情绪。读下来,就像个自然的、快乐的孩子,在情不自禁地赞美,在向你指点着春天的种种美景。这样的文章,它既具有语音美,也具有画面美和情境美。要读出这种美感,需要反复体味,需要从文字、画面、情感、思想入手,综合形成对《春》的创造展现。

    同样,作者的另一篇文章《荷塘月色》,同样在文字、画面、情感、思想等方面具有深刻的美感,但是这已经是一位人到中年的沉沉忧伤、淡淡喜悦的综合展现。

    应该说,读出文章的情境美是朗读的最高要求。看起来,这个目标并不容易实现,但是当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朗诵技巧,情感真正融入文本时,他们的朗读还是会有可能给老师带来惊喜。

    学生是否真正地进入文本,完成文本的“生成”,从教学完毕之后的朗读的效果,我们很容易可以感知到。因此,朗读既是阅读教学的起点,也是检验阅读教学效果的终点。从突破文字的障碍,到读出文章的情感、思想、美感,这些就是朗读在阅读教学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 周正旺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