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礼仪
  • 商务礼仪
  • 职场礼仪
  • 饮食礼仪
  • 鲜花礼仪
  • 送礼礼仪
  • 婚宴婚庆礼仪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礼仪 > 婚宴婚庆礼仪 > 正文

    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和针对性的增强

    时间:2021-01-28 00:04:05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高校关注和探索的时代命题。亲和力和针对性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条件。改善教师教育教学方式、提升教师人格魅力、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搭建信息化网络平台、完善实践教学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 亲和力 针对性 实效性

    【基金项目】该文是2017年中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普通教育类)——《基于蓝墨云班课的高校思政课互动式教学的探索》的部分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7jy57)。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7-0046-02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1]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担负着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和责任。因此,探讨如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对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满足大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增强亲和力和针对性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是高校关注和探索的时代命题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既针对现状提出了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目标和重点;又着眼未来强调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和发展奠定了根基,提供了基本遵循。

    但在信息碎片化的当今社会,各种社会思潮借助互联网传媒对大学生的思想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个人主义、功利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拜金主义、实用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泛滥;“意识形态西化”、“民族认同弱化”、“行为取向自由化”、“道德评判随意化”、“价值选择模糊化”等问题时有发生[2];有的大学生政治信仰迷茫、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由此,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时代发展的迫切需要。

    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也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提出了强烈的诉求。他们普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重视、不在乎甚至反感排斥。因此,如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让大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如何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头脑,使其坚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把握人生的正确航向,这正是当下高校迫切需要关注和探索的时代命题。

    二、亲和力和针对性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应有之义

    是否能够真正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主渠道作用,关键看学生能否热爱课堂、沉浸课堂,对教材观点能否入脑入心并做到知行统一。要使学生对高校思政理论课的观点心领神会,就必须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以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因为亲和力和针对性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重要条件。

    (一)亲和力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前提和基础

    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和渗透力,体现为教育对象的认同感、接受感、和谐感和悦纳感。要提高思政理论课亲和力,就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正确认识和理解亲和力和实效性之间的关系。

    1.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的亲和力为实效性的实现明确方向。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是一切课程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发挥着“指挥棒”的作用,决定和影响着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实现程度。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的亲和力具体体现在它的兼顾性、时代性和差异性上。兼顾性是指其能在众多目标的实现中,使教育对象以核心目标为导向,多样发展,多元实现,同时避免过分扩大社会目标,弱化个人目标的实现,课程目标的设计上应关照教育对象的日常生活世界,关注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和生命灵魂诉求;时代性是指根据时代不断变化发展的主题,在设置培养目标时,要结合信息技术等手段,紧跟时代步伐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及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前沿信息,与教育对象获取的信息相吻合;差异性是指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实现过程中,因材施教,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真正做到关注一切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一切。

    2.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亲和力为实效性的实现提供科学素材。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真理性具有独特的吸引力,为教育对象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助于学生接受社会主流的政治思想、价值观念、是非标准,其特有的价值魅力和亲和力,能够帮助大学生在精神层面上切实的追求政治理想,现实活动中有效的参与政治活动,产生心理层面的认同感和悦纳感。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决定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特有的亲和力,正是这种亲和力不断推动和促进思想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实现和发展。

    3.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的亲和力为实效性的实现营造和谐氛围。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指课堂教学,心理访谈活动,师生互动交流活动等一系列教育引导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践活动遵循思想政治理论课目标设计的基本规律和教育对象的成长规律等。师生之间自然亲切交流,和谐顺畅互动,教师的“走心”施教、民主态度、艺术性语言、尊重个体差异等,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实现营造了民主、和谐氛围,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信任和交流,充分展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活动的亲和力。

    (二)针对性是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关键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主要包括,主体的针对性和教学设计的针对性。建构完整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针对性的体系,才能有效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作用和功能,彰显实效性的生命力和无限魅力。

    1.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针对性是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的基本元素。思想政治理论课主体针对性的主要维度有两个:教育主体的针对性和受教育主体的针对性。教育主体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活动的阐释、表达和传播的内容效果存在差异,由此开展对不同教育主体素质、学识、社会洞察力素质的教育和培训,一方面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实现过程中抓住主体差异,缩小差距,提高教育成效,进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在传播主体中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又可以发挥各位教育主体的特长和优势,实施有个性的教育教学。在高校以“95后”大学生为主体的受教育主体中,实施的不同主体层次,不同主体水平能力的针对性教育,有助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富有效果性,避免出现“一刀切”和“同质化”教育现象。

    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的针对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实现的重要途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针对不同专业和学段,针对不同年级学生,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和技巧,围绕教材内容,做好教学顶层设计。同时,针对教学内容的热点、疑点、难点、重点,进行合理有效的教学安排,并结合实践教学、研究性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方式,使每一个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都能通透把握课程知识,丰富知识储备,改变价值观念等,将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效果在每一个高校学生身上都能得以充分落实,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设计的针对性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实现的重要途径。

    三、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和针对性的有效路径

    笔者认为,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和针对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式,提升教师人格魅力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核心目标是要引导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信仰马克思主义,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现实问题,解决实际问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在以下几方面改善教学方式,提升人格魅力:1.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需要以社会现实为基准,使现实与理论教学由“距离感”转化为“亲近感”。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具有创新精神,使教育教学由“传统”转化为“新颖”。3.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以情感人,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由“以学教学”转化为“以学养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情投入、用心付出,真心实意地关爱学生,以信心和耐心引導大学生解决困境,用关爱和关心填平年龄上的代沟或者心灵上的沟壑,实现与学生心灵的共通,情感的共鸣。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大学生心理健康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和针对性一致强调“以人为本”和“人文关怀”。针对当代大学生面对学习、就业、情感、生活的多方面压力,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适时调整培养方案,为大学生排忧解惑,使大学生在多元化思想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任课教师要主动关心大学生心理动态与诉求,注重情感交流,真诚沟通,了解大学生内心世界,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服务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升。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要搭建信息化网络平台,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与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建立专门的思想政治理论网站,开设网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包括教学课件,视频,案例等;设立师生互动平台,大学生可在网络平台提问或探讨思想政治理论问题,以提高学生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积极性等。与此同时,应注重网络舆情的引导和监督,建立规范的网络信息反馈机制,及时处理大学生网民反映的各类问题,开放性的加以引导和教育,打造一个有温度、高品位、高效制的网络思想政治理论课平台。

    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可以利用多种网络互动方式,开展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比如,微信、QQ、微博、贴吧、校园论坛、微信公众号、网络视频App等,鼓励大学生群体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形式中去,引导大学生开展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实现互联网线上线下的无缝衔接。近年来不少思政理论课教师尝试运用蓝墨云班课、学习通、雨课堂、中成智慧课堂等互动平台进行混合式教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既有亲和力又有针对性,从而大大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

    (四)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使思想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

    思想政治理论课可以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校园文化实践活动,融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标和任务,并以一定学分和学时的形式保障活动的开展,使大学生在第二课堂的学习中,开拓自己的眼界和提升自我的能力,从实践中找真知;思想政治理论课也可要求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比如暑期实践、参观学习、公益活动、志愿服务等,同时将社会实践的体验加以总结和反馈,回到第一课堂进行讨论和分享,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互动性、实效性和参与性。

    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和针对性,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体现。高校要整体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材、教师、教学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创新,坚持在改进中加强,着力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亲和力和针对性,努力把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优秀课程。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李忠军,张森林.互联网对当代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68-169.

    作者简介:

    刘伟(1968-),男,汉族,湖南衡南人,博士学位,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研中心副教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讲教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李哲(1993-),女,汉族,河南淅川人,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