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脑知识大全
  • 电脑入门
  • 电脑技巧
  • 网络知识
  • 操作系统
  • 工具软件
  • 电脑硬件知识
  • 电脑安全
  • 选购与维护
  • 电脑故障
  • 玩转微信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电脑 > 工具软件 > 正文

    刘勰“庄老告退,山水方滋”说新论

    时间:2020-12-29 18:00:05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刘勰的“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说,不仅凸显了玄言诗与山水诗的内在张力,更蕴含着对于诗歌本质论和文学新变论的“价值判断”。其隐而未彰的意涵是:东晋以来,以“庄老”玄理入诗的风气,阻断了诗歌言志、缘情、比兴、寄托之通道,使诗歌陷入“理过其辞,淡乎寡味”的窠臼中而不得舒展。而刘宋初年山水诗的兴起,正是摆脱了玄言诗的玄虚枯淡之弊,才终于接通了诗歌之“情志”“兴寄”的千年传统,从而使诗歌创作获得了焕然一新的面貌和滋润活泼之生机。遗憾的是,刘勰基于儒家诗学和美学立场的这一论说,却长期有意无意地被误读和遮蔽了。实际上,六朝山水审美及山水诗的勃兴,固然与道、佛思想不无关系,却更是儒家“山水比德”观念、诗骚精神和兴寄传统长期浸润的结果。而刘宋初年儒学思潮的回归,无疑对山水诗的兴起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刘勰; 《文心雕龙》; 庄老思想; 山水审美; 儒学省察

    中圖分类号:I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60(2018)06-0059-10

    一、 “庄老”与“山水”的历史纠结

    在既往对中国美学史和文学史的考察中,魏晋六朝自然审美及山水文学的兴起,因为具有里程碑式的文化意义而备受瞩目。自南朝以降,围绕此问题而展开的讨论,常如吉光片羽,时或闪现于文人学者的文集、诗话、笔记以及研究著作中。尤其是,刘宋初年山水诗缘何兴起?山水诗与玄言诗到底是何关系?诸如此类的论说,几乎成了文人学者们的学术必答题,千余年来,聚讼不已。而争论的持续展开,毋宁说是因刘勰(465?-520?)的一句话而起。刘勰在《文心雕龙 ·明诗》篇中说:

    江左篇制,溺乎玄风;嗤笑徇务之志,崇盛亡机之谈。袁、孙以下,虽各有雕采,而辞趣一揆,莫与争雄。所以景纯《仙篇》,挺拔而为俊矣。宋初文咏,体有因革;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①

    此一段论述,揭橥了晋宋之际诗歌嬗变之大体轨迹,一言以蔽之,即“庄老告退,山水方滋”。对于刘勰此论,通常的理解以为,这是说在南朝刘宋初年,以阐发老庄玄理为旨归的玄言诗宣告退场,而以模山范水、巧构形似之言为主的山水诗勃然兴起。揆诸诗歌发展之历史,可知彦和所言不虚。然而,刘勰的这一颇具卓识的论说,却引发了学术界相当持久而激烈的争论,特别是近代以来,随着文学史和诗歌史意识的不断自觉,对刘勰此说的评骘,更是褒贬参半,抑扬不一。

    比较正面的评价往往顺着刘勰的思路“接着说”,标举谢灵运在山水诗兴起中的领军地位。如清人王士祯说:“汉魏间诗人之作,亦与山水了不相及。迨元嘉间,谢康乐出,始创为刻画山水之词,务穷幽极妙,抉山谷水泉之情状,昔人所云‘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者也。宋齐以下,率以康

    乐为 宗。” 王士祯:《渔洋山人文略》卷二《双江唱和集序》,收入《四库全书存目丛书 ·集部二二七》,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第21页。 沈德潜也说:“刘勰《明诗篇》曰:‘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见游山水诗以康乐为最。” 沈德潜:《古诗源》,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163页。 再如章炳麟《国故论衡 ·辨诗》云:“玄言之杀,语及田舍,田舍之隆,旁及山川云物,则谢灵运为之主。” 章太炎:《国故论衡 ·辨诗》,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第89页。 晚近以来的各种文学史著作,对刘勰的观点也多持肯定态度,认为其对晋宋之际文学演进的描述和判断,还是大体公允并值得参考的 相关著作如:曹道衡、沈玉成编著的《南北朝文学史》(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骆玉明的《南北朝文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1年),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中国文学史新著》(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等等,兹不赘引。 。

    相比正面的肯认,反面的评价更为引人注目,大体又可分为两派。一派是抓住“山水方滋”一句,在其发生时间上做文章,借以反驳刘勰的论断。如钱锺书就提出“山水方滋,当在汉季” 钱锺书:《管锥编》(第四册),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第1026页。 。范文澜则说:“写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第92页。 另有论者以为“山水方滋,当在建安” 魏宏灿:《山水方滋,当在建安》,载《阜阳师范学院学报》,1992年第1期。 ,等等。必须指出,这一种山水文学“提前”说,虽不失为一种学术研究的视角,却难免顾此失彼,使对刘勰“庄老告退,山水方滋”的讨论偏离了问题的核心。盖刘勰《明诗》一篇,实是论“诗”,而非论“文”。证明山水文学之兴起或在刘宋之前,无形中把“庄老告退”置之度外了,实在无关刘勰“问题意识”之宏旨。须知刘勰所关切的,不是山水文学起于何时,而是“庄老”与“山水”之间究竟有何内在联系的问题。

    另一派则认为“山水方滋,庄老未退”。如清人沈曾植就说:“元嘉关如何通法,但将右军兰亭诗与康乐山水诗,打并一气读。刘彦和言:‘庄老告退,而山水方滋。’意存轩轾,此二语便堕齐、梁人身份。……康乐总山水老庄之大成,开其先支道林。” 沈曾植:《与金甸丞太守论诗书》,见王元化主编:《学术集林》(卷三),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年,第116页。 近人马一浮亦说:“刘彦和乃谓‘老、庄告退,山水方滋’,殊非解人语。自来义味玄言,无不寄之山水。如逸少、林公、渊明、康乐,故当把手共行。知此意者,可与言诗、可与论书法矣。” 马一浮:《兰亭集诗写本自跋》,见《马一浮集》(第二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101页。 二公皆晚清以来名公硕儒,均主“庄老”与“山水”不分轩轾说。旧派学者如此,新派学者更不必说。如王瑶说:“他们发现以玄言来说理,反不如用山水来表理更好,更有文学的效用。因此山水诗便兴起了。‘老庄’其实并没有告退,而是用山水乔装的形态又出现了。” 王瑶:《中古文学史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年,第252页。 罗宗强也认为,“老、庄进入文学创作,乃是山水诗的前奏” 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55页。 ,山水意识是建立在老庄人生情趣之上的。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