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励志大全
  • 名言大全
  • 成功学
  • 励志文章
  • 励志故事
  • 励志名言
  • 励志电影
  • 励志歌曲
  • 高考励志
  • 大学生励志
  • 青春励志
  • 职场励志
  • 高三励志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励志 > 高考励志 > 正文

    积累

    时间:2020-12-02 12:09:59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素质教育提倡的是“轻负高质”。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实现“轻负高质”呢?要从学生的积累入手。语文的学习就是积累的过程,学习语文靠的是积累。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跟他的积累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让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积累呢?

    关键词:轻负高质;积累;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素质教育提倡的是“轻负高质”。所谓“轻负”,是指学生所接受的学习任务;“高质”,是学生所享受的有效的学习收获。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实现“轻负高质”呢?

    我认为要从学生的积累入手。“厚积而薄发”“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等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语文的学习就是积累的过程,学习语文靠的是积累。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跟他的积累有着密切的关系,积累的知识越多,知道的就越多,无论对于读书还是写文章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让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积累呢?

    一、日积月累做加法

    积累是一项长年累月、坚持不懈的工程。它是知识不断叠加的过程,一点一点地积累,一天一天地累积,形成了语文知识之和,由此可见,积累是一种加法。在我们的课堂中,我们可以这样做:课文中常常会有一些好词好句,一些令学生读了记忆深刻的句子,我们就在这些地方做文章,让学生有意识记,长此以往,学生的记忆库里便有了词句的积累。这种习惯一旦形成,加上教师的有意引导,学生便会自然而然地在课外阅读中自觉运用,看到好词好句,他的潜意识就会提醒主人把它贮存进记忆库。学生通过这种长期系统的练习,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连续加法”的良性态势,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了,学习语文的能力一定也会提高。如学习关于描写春天的课文时,学生积累了描写春天景物的词句,以后他看到其他文章中描写春天景物的自然而然地进行记忆,这样一来,记忆库中关于春天的词句会越来越多。

    二、弃糟取精做减法

    我们知道,学生的积累大多来自课外阅读,这就要求我们老师不但要教会学生做加法,更要教会学生善做减法。教师在指导学生积累的过程中,最好能给学生提一些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比如看哪一类书适合哪个年龄段,去看看哪些作家的哪些作品,让学生不觉得看得书太过肤浅或深奥,让学生懂得舍弃一些不合适的书或内容,减少盲目的积累。如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推荐一些有声读物和图画书,这可帮助这一阶段的孩子逐渐过渡到自主阅读阶段;也可以推荐一些简短的童话故事,阅读的重点是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亲爱的笨笨猪》《不一样的卡梅拉》《长袜子皮皮》等。对中年级学生,教师可以推荐一些带有探究性的、有一定深度的课外读物,如《丁丁历险记》《我家来了外星人》《希腊神话》等,以保持学生的阅读热情,达到长效的积累。对于高年级学生可推荐《三国演义》《红楼梦》等古典名著。考慮学生看原著,可能会觉得颇有难度,如果让他们看普及本,可能又少了原著的原汁原味,营养价值大打折扣。这时,教师要善做减法,选取一些经典的章节介绍给学生阅读,舍弃一些晦涩难懂的内容。这种看似减法的课外阅读,其实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也提高了积累的效果。

    三、触类旁通做乘法

    积累只是一个过程,它的目的在于运用,在于提高语文素养,在于增强语文学习能力。如果我们能做好这一道乘法,就一定能让积累事半功倍。例如今天学习了一首描写春天的古诗,就让学生找描写春天的古诗来串烧,明天学了成语故事,就让学生搜集成语故事来交流。如教学《咏柳》时,让学生诵读《江南春》《惠崇春江晚景》等描绘春天美好景色的名作;教学《亡羊补牢》时,向学生推荐《杯弓蛇影》《完璧归赵》等成语故事,这样一篇课文带出相关或相同类型的知识,学生在接触的过程中,触类旁通,知识的积累会成倍增长。

    四、合理分配做除法

    很多时候我们教师总是急功近利,强迫学生进行填鸭式的积累来应付考试。比如让学生死记硬背“AABB”“ABAB”“ABAC”类型的词语。这种强制性的,没有经过学生主动消化的积累,是不具备生命力的,也很难给学生的成长带来帮助。要想让学生的积累主动性、合理性,教师要学会做除法。就拿课外阅读来说,现在的书籍林林总总,好书如云,想让学生把所有的读物一网打尽,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如何把它分配到不同的学期,不同的年段,什么时候读童话,什么时候读儿童文学,什么时候读名人传记……教师应该有一个完整、全面而又合理的计划,这样学生阅读得轻松,积累得愉悦。

    “语文的学习就是积累的过程,学习语文靠的是积累。”这不是一句口号,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过程,是厚积薄发、水到渠成的过程。我坚信,“积累——语文教学的绿色通道”一定行得通!

    参考文献:

    [1]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2]李利卫.素质教育教学新探[M].中华国际出版社,2000.

    [3]马笑霞.语文教学心理学研究[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1.

    [4]吴立岗.小学语文教学研究[M].中央电大出版社,2006-03.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