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脑知识大全
  • 电脑入门
  • 电脑技巧
  • 网络知识
  • 操作系统
  • 工具软件
  • 电脑硬件知识
  • 电脑安全
  • 选购与维护
  • 电脑故障
  • 玩转微信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电脑 > 电脑硬件知识 > 正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时间:2021-01-23 21:13:44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从而归纳出的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道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由其内在本质所决定的,也是由中国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决定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历史结晶和升华。本文以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为视角,梳理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如何中国化的整个脉络,并以此为基础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与必然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必要性与必然性

    首先,我们要知道为何马克思主义可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生起源于以下五个原因:1、马克思主义本身必然要发展、要创新;2、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所决定;3、中国特殊的国情所决定;4、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5、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契合。以上5点中,前3点表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后2点表明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这种必要性与可能性一起,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我们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这个角度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话的必要性与必然性仍然离不开对以上五个点的理解。

    那么接下来既然是要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这个角度去进行研究。我们首先应该明白什么是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简单的来说可以理解为近百年来中国主要的社会政治思潮起伏、交替、碰撞,及其对中国社会进程发生作用的历史。更加具体点来说就是清朝末年到现在的政治思想的历史。那么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参照上面我们所说的五个点去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着必要性和必然性的原因。

    一、马克思主义本身必然要发展、要创新

    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于19世纪,是当时资本主义社会深刻矛盾的一种理论反映,它凝聚了其创始者对19世纪资本主义文明的深刻批判认识和对人类社会的整体把握,是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为主体的无产阶级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其本质来说,马克思主义是融世界性与民族性、科学性与革命性、普遍性与特殊性、实践性与创新性为一体的科学体系。综上所述我们可以了解到马克思主义它本身是在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原始的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当时的马克思与恩格斯所面对的是针对于当时欧洲的各种社会现象,他们需要解决的则是当时欧洲社会历史中的各种问题。因而单纯的将它引用于中国的革命乃至于中国的发展是断不可取的。但由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种世界性与民族性相统一的理论,故它可以超越狭隘地域和民族界限的规定,经过不断的发展、创新、实践而发展成为一种适用于中国具体国情的理论。而这种发展、创新、实践的过程,我们将之称之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二、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所决定与中国特殊的国情所决定

    研究第二、三点与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的契合点,我们则应该首先弄明白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与中国特殊的国情。所谓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辩证法原则。列宁和毛泽东同志正是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原则去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根据国情提出了一个国家能够并且如何实现社会主义胜利的伟大理论,后者更是发展出了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理论原则。中国特殊的国情在于近代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的特殊社会,它既同于原来典型的封建社会,也不同于被西方国家殖民后的资本主义社会,这种混杂的社会形态让它有着极大的特殊性。而这种特殊的社会性质又决定了中国革命的特殊性。所以说中国革命只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而非之前的各种阶级主义的革命。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两者的这种独一无二的特性,使得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并于中国革命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会衍生出很多新的问题,因而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欧洲形式中剥离出来并且加以配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使其变形为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成为了那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所面对的最为重大的历史课题。因为处于特殊的时期,在当时,马克思主义初入中国的最大问题并不是如何去传播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的问题,而是面对着中国国家存亡,民族独立这一基本问题。自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时局动荡,经济萧条,民不聊生。当时的中国急需完成以下两个严峻的历史任务:1.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取得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2.发展国家,使得国家繁荣富强,民生达到富裕自足。如何才能达到民族独立、民主政治以及国家富强成为了近代中国社会急待解决的重点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中国人民进行了长达80年的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先后爆发了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等不同形式的民族民主运动,但由于这些运动的领导阶级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了这些革命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在经历这些失败之后,许多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反思失败中的教训,然后开始在西方的文化中去探索能够拯救国家与人民的方法,由此先后出现了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的理论与相应流派。如地主阶级开明派、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改良主义思想,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等。但是这些思想都受限于当时中国落后的社会发展与政治文化,同时仍然受限于其领导阶级的局限性,都没有探索出一个真正属于中国的特殊的思想理论。即使是当时已经算得上思想最为前卫的民主革命者孙中山先生,也未能挣脱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体系的束缚,虽然他顺应时代潮流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并且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了新三民主义,但这些仍不足以保证他去完成反帝反封建这一历史任务。在这种背景下,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声,宣告了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胜利,也给当时的中国救国者们送来了真正能够对抗帝国主义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中国的先进集体开始使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去看待当下所面临的国家兴亡的问题,并且从实际出发去寻找解决办法。当他们理清这一系列问题后,他们发现马克思主义是一种能够真正解决中国实际问题,实现反帝反封建和富强国家两个任务的理论。他们发现,只有通过发展社会主义,“才能救济中国的危急及不独立,”才“可以和世界革命合流。”正如毛泽东同志所说:“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到中国之所以发生这样大的作用,是因为中国的社会条件有了这种需要,是因为同中国人民的革命实践发生了联系,是因为被中国人民所掌握了。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历史表明,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在中国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从根本上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有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活的灵魂使得马克思主义能够成功的与中国具体国情这一有机合,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适用于中国具体国情的理论。

    三、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需要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的特殊国情不断契合的过程。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蓝本,加之以中国不断发展的社会现实,形成独属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历史。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共产党人便开始了依照中国现实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过程。在中国革命时期与建国初期,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批中国共产党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步,同时也为后来者的改进奠定的基石。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以往革命与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创立了邓小平理论,确立了改革开放这一发展理念,使得中国在新的时期有了新的且更加贴切的理论指导发展,这是属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质的变化。而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中的科学发展观同样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条道路上不断开拓创新的成果。而自习近平主席上台来,从党的十八大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全面深化改革”,再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宣示“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清晰展现。可以说“四个全面”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方略与时俱进的新创造、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新飞跃”。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伴随着的一步步深入见证了我们国家的稳步强大,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思想到现在的“四个全面”,我们能看到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条道路上的不断的探索与创新。在经历自国家解放战争到国家不断发展的风风雨雨后,如今的中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国际地位明显提高,再次以一个大国姿态展现于全球面前。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要走特色的发展道理,进一步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更深入的与中国时际情况结合起来,实现这一科学理论武器的再次中国化,才能更好的发展中国,才能进一步的振兴中华民族,实现东方大国的再次腾飞。

    四、中国具有优良的文化传统基础

    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要找到两个的共通之处并以此为突破口去进行两者的契合。而在这方面,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的民族文化有着非常多的契合之处。以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正统的儒家学派为例。无论是马克思主义还是儒家学派学说都对客观世界采取积极的态度,主张深入人民群众之中。儒家学说的“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正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民主专政有着本质的相似;同时两者的世界观与方法论都很重视社会现实问题,讲究实际和实践,虽然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的和中国儒家学派的最终目的南辕北辙,但两者在改造社会的手段上都立足于特定时间的特定环境,从现实社会的具体问题出发;两者都相信人类本身的能力而非对神鬼学说抱有幻想;同时两者都比较强调群体的利益;两者的最终目的虽然不同但“大同社会”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也有很大的相似之处。”除此之外,两者的实践观以及辩证思维方式也都具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如儒家讲究的“知行合一”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儒家讲究的“阴阳辩证法”与马克思主义的矛盾辩证法……研究以上一系列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共通之处,我们能发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有着大量的内在契合之处。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很多足以支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生根发芽并且不断成长。

    综合上述四点,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近代政治思想史必要并且必然的结果。在当下这个社会,我们更加需要大力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不断发展中的中国实际国情相结合,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