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得体会
  • 办公文秘
  • 报告总结
  • 致辞讲话
  • 条据书信
  • 合同范本
  • 宣传用语
  • 导游词大全
  • 党团范文
  • 毕业大全
  • 个人写作
  • 其他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党建材料
  • 发言稿
  • 讲话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脱贫攻坚
  • 谈话记录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范文 > 党团范文 > 正文

    台港澳文学史叙述与中国当代文学史空间维度

    时间:2021-01-24 12:04:29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对于大陆的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引介、传播和研究来说,1979年无疑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开端。30年间,大陆的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客观地讲,这一新兴学科的研究成果,对于大陆学界建构台湾、香港、澳门及海外华文文学区域文学史,对于大陆当代文学史家的文学史观均产生深远影响,进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书写实践及其空间维度的拓展。

    关键词:台港澳文学史叙述;中国当代文学史;空间维度;“大文学观”

    中图分类号:I206.0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77(2010)1-0073-06

    20世纪70年代末,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作品开始陆续在大陆发表,内地读者渐渐发现了一个不同于大陆文学的新的审美阅读空间,大陆学界也逐渐发现了一个深具潜力的新的学术生长点。如果将1979年视为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开端,那么,中国大陆的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的引进、传播与研究已整整30年,它几乎与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同步。30年间,大陆的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取得了相当丰富的成果。客观地讲,这一新兴学科的研究成果,对于大陆学界建构台湾、香港、澳门及海外华文文学区域文学史,对于大陆当代文学史家的文学史观均产生深远影响,进而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当代文学史的书写实践及空间维度的拓展。

    一、大陆的台港澳文学史叙述

    关于台湾、香港、澳门及海外华文文学这一新兴学科,90年代初被大陆学界命名为“世界华文文学”。不过这一命名却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最初是“台港文学”(1982—1984),中经“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1986—1991),最后定位于“世界华文文学”(1993—)。尽管由于多种因素其中包括一些非文学因素所致的“世界华文文学”的学科命名,将世界上最大的“华文文学”写作区域“中国大陆”排除在“世界华文文学”之外,出现了难以自圆其说的逻辑悖论与学理尴尬;尽管这一命名近年来不断受到一些学者的质疑,但它仍在大陆学界普遍使用。然而,抛开这一命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不谈,我们不难发现,大陆的所谓“世界华文文学”研究最初却是以“台港文学”为原点并不断向外延伸,拓展其地域和疆界的。

    80年代,是大陆的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的研究,感应时代氛围与社会变革,带有明显泛政治化倾向。就台湾而言,是为了更好地发展两岸关系,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呼应1979年元旦叶剑英代表全国人大委员会发出的《告台湾同胞书》的思想主张;就香港和澳门来说,1984年12月19日,中英两国政府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87年3月26日,中葡两国政府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的签署,标志着香港和澳门开始进入回归祖国的“过渡期”,即将结束百余年被异族殖民的屈辱历史。这一时期,大陆的台港文学研究及其文学史撰述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当时的时代特征。

    白少帆、王玉斌、张恒春、武治纯主编的《现代台湾文学史》(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年12月初版)是大陆第一部台湾文学史著作。该著73万字,第1至第10章为现代部分,第11至第35章为当代部分。这部史著资料比较丰富,刘登翰称其为“大陆十年台湾文学研究集大成的总结性成果”,但同时也指出了其不足与弱点。若干年后,黎湘萍在谈到这部文学史时也说,“小说占据了全书叙事的主体,诗和散文似乎只是作为点缀穿插其中。它试图详尽介绍现代台湾文学发展的状况,却因急于介绍,匆忙点将,而显得凌乱驳杂。由于没有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对之认真进行清理和思考,它在别人已经错误的地方也跟着错了。但作为两岸关系解冻初期,大陆第一部问世的现代台湾文学史,它本身,包括其庞杂的史料和混乱的体例,都具有了不可忽视的历史价值。”

    这一时期,还出现了一些类文学史著述。如封祖盛的《台湾小说主要流派初探》(福建人民出版社1983年10月初版),这部大陆第一本研究台湾文学的专著,已初具类文学史的框架。庄明萱、黄重添、阙丰龄的《台湾新文学概观》(上册)(鹭江出版社1986年7月初版),王晋民的《台湾当代文学》(广西人民出版社1986年9 月初版),包恒新的《台湾现代文学简述》(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3月初版),古继堂的《台湾新诗发展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 年5月初版)、《台湾小说发展史》(辽宁教育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89年11月初版)等,都各具特色与价值。

    90年代,大陆的台港澳文学研究及文学史著述进入深化时期。由于大陆社会的进一步转型,经济生活越来越成为社会的重心,这一阶段的研究已由80年代的政治本位逐步转向文学本体研究,更多注重台港澳文学自身的人文价值及其审美性和艺术性,尽管依然无法彻底摆脱主流意识形态的规约。关于台湾文学史书写,值得首肯的是刘登翰、庄明萱、黄重添、林承璜主编的《台湾文学史》(上、下)(海峡文艺出版社1991年6月、1993年1月初版)。这部121万字的文学史,时间跨度从古至今,出版后广受好评。黎湘萍指出:“这部著作是海峡两岸唯一一部囊括了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文学的比较完整的地域文学史,也是目前为止写的比较好的、最富有大陆版特色的台湾文学史。主编刘登翰在总论里用大量的篇幅,从理论和史料两方面论证台湾文学在中国文学中的位置和意义、台湾文学发展的文化基因和外来影响、中国情结和台湾意识产生的历史背景、台湾文学思潮的更迭和互补、文化转型与文学的多元构成等,从地缘、血缘、史缘和文化诸方面论述台湾文学与中国文学不可分割的关系、台湾文学呈现的独特历史经验和审美经验等重要问题。”由于其筚路蓝缕的突破性创建,袁良骏更称其为“台湾文学研究的里程碑”。

    随着香港、澳门回归的日益临近,香港文学、澳门文学研究及其文学史叙述成为90年代的热点之一。此间出版的香港及澳门文学史、类文学史就有十余部。例如,潘亚暾、汪义生著《香港文学概况》(鹭江出版社1993年12月初版)、王剑丛著《香港文学史》(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5年11月初版)、古远清著《香港当代文学史》(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5月初版)、袁良骏著《香港小说史》(第一卷,海天出版社1999年3月初版)、田本相和郑炜明主编的《澳门戏剧史稿》(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10月初版)等,都各有建树。其中,刘登翰主编的《香港文学史》(香港作家出版社1997年10月初版繁体字版,1999年4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简体字修订版)是目前为止规模最大、内容最为充实的一部香港文学通史。全书59万字,时间跨度为香港开埠以来至1997年回归前,高屋建瓴地描绘了香港文学发生发展的历史与样貌,具有宏阔的历史纵深感和较高的学术品质。该著“不仅全面论述了香港自开埠以来至 1997年之间150多年香港文学发生、发展的衍变历程及其历史文化背景,评介了各个历史时期的重要作家与作品;还在‘总论’中提纲挈领地阐述了香港文学与香港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与中国内地文学之间无法割舍但又相对独立的分合关系,香港文学独特价值的确立,当代香港文学的多元构成与主要特色等理论问题;对香港文学150多年来的发展作了比较符合实际的定位,认为它既非西方文化的移植,也并非母体文学的守成,而是在中西文化的交会、融合的基础上体现出开放性、兼容性、丰富性和多元化的文学特征。”

    值得提及的还有刘登翰主编的另一部著述《澳门文学概观》(鹭江出版社1998年10月初版),这是大陆第一部关于澳门文学史的撰述。虽然没有以“史”命名,但完全是“史”的框架与叙述。全书25万字,共10章,除第1章《文化视野中的澳门及其文学》由刘登翰执笔外,其余9章均由澳门本地8位学者所述。该著作勾勒了16世纪末至20世纪末澳门文学400年的发展轮廓,探讨了澳门的新诗、小说、戏剧、旧体诗词、文学批评及土生文学等。管宁指出:“这部著作的出版,不仅填补了台港澳文学研究领域的一项空白,也为人们进一步了解澳门提供了一个特殊的窗口。”“既能抓住一般,又能突出重点;既有实证分析,又有理论阐发,融史料与见地于一体,这为人们深入研究澳门文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不过,钱虹却认为:“既然只是‘基本框架’与‘概观’,其理论上的深度不足与内容上的厚重不够也就显得较为明显,这多少给人一种匆促与应景之感。”

    进入21世纪,大陆的台港澳文学研究及其文学史叙述进入沉潜阶段。其显著标志就是大陆文学史家由于这三个地区特殊的政治性因素的或强化或淡化,较之八、九十年代,大规模的史述热情明显降低,但仍取得一些可喜的研究成果,如古继堂主编的《简明台湾文学史》(时事出版社2002年6月初版)、古远清著《台湾当代新诗史》(台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1月初版)、《香港当代新诗史》(香港人民出版社2008年9月初版)、邱峰与汪义生著《澳门文学简史》(香港人民出版社2007年2月初版)等。其中,后者是大陆学人撰述的第一部澳门文学史。该书248页,以史为线索,分上、下两编。上编“澳门文学发展史记”两章,对澳门文学的起源作了概要性回顾,重点论述“五四”新文学运动以来,澳门各种文学思潮与文学流派的消长过程;下编“当代澳门文学”三章,对1949年以后澳门文学的发展脉络与走向加以梳理,并重点分析了一些作家和作品。

    需要指出的是,经过20多年的研究积累,这一时期还出现了整合台湾、香港、澳门三地文学的史述,如曹惠民主编的《台港澳文学教程》(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0年10月初版)、江少川与朱文斌主编的《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教程》(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9月初版)。前者分为五篇,即“总论篇”、“台湾篇”、“香港篇”、“澳门篇”和“海外篇”(最后一篇似乎与教程名称相左);后者分为四编,即“台湾文学”、“香港、澳门文学”、“东南亚华文文学”、“欧美澳华文文学”。这两部高校文学史“教程”的出版,有利于台港澳文学在大陆的普及。

    二、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空间维度

    30年来,大陆的台港澳文学研究及其文学史叙述所积累的丰富的学科成果,不能不影响到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写作观念,进而深刻地影响到中国当代文学史书写实践的空间拓展。

    从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视域来看,中国当代文学史的空间维度应该也必须由大陆、台湾、香港和澳门四度空间所构成。然而遗憾的是,台港澳文学曾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版图上长时间集体失踪。迄今为止,关于“中国当代文学史”撰述的著作多达几十种,考察其中有代表性的版本,无论是郭志刚等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初稿》(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12月初版),张钟等编著的《当代文学概观》(北京大学出版社1980年11月初版),王庆生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3卷,分于1983年9月、1984年11月、1989年5月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初版),还是刘锡庆主编的《新中国文学史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8月初版),杨匡汉、孟繁华主编的《共和国文学50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8月初版),张炯主编的《新中国文学五十年》(山东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初版),孟繁华、程光炜著《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1月初版)等,中国台湾、香港和澳门的当代文学均严重缺席。既便是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8月初版)、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9月初版)两部堪称“重写文学史”的典范之作,也都放逐了台港澳文学,成为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中国”当代文学史。

    众所周知,一个“国家”的文学史叙事,必须要考虑到国家版图、领土主权、民族集居、文化传承、历史沿革等必要的和基本的条件,考虑到由于历史、政治和意识形态等原因造成的中华民族“国家”的特殊性。任何封闭、狭隘的霸权化与一元化叙述,带来的只能是残缺的文学史版本。中国当代文学是由两岸四地所有的汉语文学写作所建构的一个动态结构系统,因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将台湾、香港和澳门的文学逐出文学史的写作视域。中国当代文学不仅在中原大地上顽强曲折地发展了60年,而且在台港澳地区也不断拓展新的生存空间和现代生长点。虽然1949年以后,当代台湾、香港、澳门在政治制度、社会结构、意识形态与经济模式等方面都走上了与大陆性质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并由此出现了文化与文学的分流,但是,台港澳文学都共同渊源于中华民族的文化母体,秉承中国文学的文化传统、文体范式和文学精神,并以其独特的文学话语形态和地域性文学形象,与大陆文学一道构成中国当代文学多元景观,共同塑造中华民族的伟大品格与精神影像。只有从时间、空间和精神的维度上,全面整合两岸四地的汉语文学,才能全方位展现“中国”当代文学的完整风貌。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大陆的文学史观发生了根本性转变。黄子平等的“20世纪中国文学”(1985)、陈思和的“新文学整体观”(1985)以及谢冕的“百年中国文学”(1989)等理论观念为“重写文学史”提供了思想资源和新的可能性。但他们更多注重的是中国文学史“时间”上的整合,而强调文学史“空间”上整合的则是著名文化学者金克木和著名台港澳文学史家刘登翰。1986年,金克木就敏感地意识到,若干年来学术界在编撰文学史时存在着重视“编年表”而忽略“画地图”的问题,有纵向的时间流程,而缺少横向的空间视域。而只有强化空间意识,将“编年表”和“画地图”有机结合,中国当代文学史才能在一个开放完整的文学坐标系中获得全面准确的客观描述。1993年,刘登翰最早提出了文学的“分流”与“整合”的概念,并认为这是文学存在和发展的普遍的、基本的生命形态和运动方式,指出“经历了近半个世纪分流的当代中国文学,种种迹象都在预示着,未来的世纪是中国重新走向整合的世纪,一个文学整合的时代也必将到来。”由此看来,中国当代文学史写作在中国文学从分流到整合的历史趋势中,由原来大陆的一元化书写拓展到台港澳多元化整合格局已成必然。这种开放的、包容的大文学史写作观念愈来愈成为大陆文学史家们的广泛共识,并化为文学史的书写实践。

    对于中国当代文学史空间拓展发生深刻影响的主要因素,除了“国家”文学史的“政治”层面与大陆文学史家“文学史观”的嬗变等外在原因,台港澳文学所取得的艺术成就及其内在的“审美魅力”亦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制约因素。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台港澳文学出现了一大批优秀作家,产生了一大批优秀作品,并在“中国”当代文学的整体格局中与大陆文学形成优势互补的态势。例如,台湾五六十年代的“现代派”文学(主要是诗歌和小说),上连大陆二三十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学,下通大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朦胧诗”为发端的“现代主义”创作,正是这种此消彼长的运动形态,才使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形成一个完整的发展链条。,同样,70年代台湾和香港走向鼎盛的“通俗文学”,也弥补了此期大陆“通俗文学”的萧条与荒芜。就具体作家作品而言,台湾诗人余光中、洛夫,小说家白先勇、王文兴,散文家张秀亚、余光中、王鼎钧、琦君、张晓风、简媜,戏剧家李曼瑰、姚一苇、马森、赖声川;香港小说家刘以鬯、金庸,散文家董桥等,均以饱含丰富审美魅力的个性化创作而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的杰出作家。而台湾的琼瑶、高阳、古龙,香港的梁羽生等,堪称20世纪中国通俗文学史上的大家。澳门小说家鲁茂、陶里,诗人苇鸣,散文家林惠,戏剧家周树利、李宇樑等,也取得了不小的成就。可以说,台港澳当代文学是中国文学在三地的当代分流,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和文化档案,而只有整合大陆、台湾、香港、澳门文学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才能显示出中国文学在不同时空领域内的同一性和差异性、丰富性和完整性。1999年,刘登翰就曾指出:“香港文学和台湾文学、澳门文学一样,都是我们民族一百多年来坎坷多难的一份文化见证。历史不幸的原因,使它们从中国文学中分流出去;历史的有幸结局,又使它们在不离中华民族文化的母体怀抱中随着时代的发展走向新的整合。”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