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功的定义
  • 成功的秘决
  • 成功的作文
  • 成功故事
  • 成功人士
  • 成功之道
  • 成功学演讲
  • 成功学书籍
  • 成功语录
  • 成功案例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成功 > 成功之道 > 正文

    浅论鲁迅的乡土小说

    时间:2020-12-31 03:06:39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乡土,是一个民族文化心理素质之根本,也是一个民族文化存在的根基。长期以来,植根于这片民族文化沃土上的“乡土文学”已经衍化为一种文化母题。以鲁迅的乡土小说为代表的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乡土文学,体现了作家们觉醒后对封建传统文化的背离和反叛,贯穿着“失乐园”的忧伤与痛苦和“复乐园”的甜蜜与希望,蕴含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和认识价值。

    [关键词]乡土小说 封建传统文化 反判 救赎

    [中图分类号]I2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948(2015)06-17-03

    在中国文学史上,鲁迅是第一个提出“乡土文学”概念的人。1935年,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中指出:“凡离居他乡来回忆故乡、叙写故乡者,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都统称之为乡土文学。鲁迅的乡土小说,已经成为20年代,以至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中不可企及的典范之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作者在创作中所显现的那种较之其他乡土作家更为强烈的“乡土情结”。在鲁迅的乡土文本中,“黑屋子”、“月光”、“高墙”、“路”、“荒原”、“呐喊”等词语反复出现,它们凝结着鲁迅的乡土情结,成为鲁迅乡土情结的指示词。而这种“情结”又源于作者对浙东故乡深深的眷恋和对中国农民深深的“爱”上。他的《孔乙己》、《风波》、《故乡》等都出现得很早,给后来的乡土作家建立了规范,由于鲁迅作品的思想、艺术高深完美。可以说,鲁迅的乡土文学创作是对中国农村、农民深厚情感的文字表现。

    一、鲁迅乡土小说的意象分析

    钱理群先生在《心灵的探寻·引言》中认为:“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就可以发现:第一个有独创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总是有自己惯用的、几乎已经成为不自觉的心理习惯的、反复出现的观念(包括范畴)、意象;正是在这些观念、意象里,凝聚着作家对于生活独特的观察、感受与认识,表现着作家独特的精神世界与艺术世界”。鲁迅小说中出现的意象显然没有《野草》中那么集中、那么饱含着奇诡深邃的诗意,然而我们对鲁迅的乡土小说的细细览读中,也发现为鲁迅所惯用的融铸着鲁迅深刻思考和浓烈情感的意象,这些意象与小说中所描述的故事和情境融为一体。

    本文从鲁迅乡土小说中寻觅出三组意象进行剖析:黑屋子与月光,高墙与路,荒原与呐喊,以求对鲁迅乡土小说的思想内涵作更深入的研究和探析。

    (一)黑屋子与月光

    《狂人日记》以写实和象征相结合的手法,刻画了一个表面上“语颇错杂无伦次,又多荒唐之言”的狂态十足的狂人,而实质上是清醒的封建叛逆者的形象。小说开篇将月光视作主人公的开始发狂(实质上的醒悟)的契机:

    今天晚上,很好的月光。

    我不见他,已是三十多年;今天见了,……全是发昏;……不然,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呢?

    我怕得有理。

    从此狂人陷于被看、吃与被吃的思索与恐惧之中,月光在主人公的心态和遭遇中也似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作用了。关于他在屋子里的感觉,小说写道:

    屋里面全是黑沉沉的。横梁和椽子都在头土发抖;抖了一会,就大起来,堆在我身上。

    万分沉重,动弹不得;他的意思是要我死。我晓得他的沉重是假的,便挣扎出来,出了一身汗……。

    这里沉沉的屋子里显然具有一种隐喻的意味,反映了为民族的苦难和未来而忧患的一位现代先驱者对历史和现实的清醒而深刻的认识。月光的出现隐喻着主人公的顿悟与清醒,因而小说中的黑屋子已不是万难破毁的了,而是已在被惊醒了的狂人眼前动摇发抖。

    从狂人在黑屋子里的惊醒,到傻子的义愤填膺的破屋开窗,显示了鲁迅思想的发展和变化,而黑屋子始终是鲁迅对黑暗而悲苦的中国社会的象征和写照。

    (二)高墙与路

    《故乡》在故乡过去的温馨美丽和现在的叉萧索荒凉的比照中,在项带银圈手捏钢叉聪慧勇敢的童年闰土,与浑身瑟索沉默悲苦辛劳麻木的中年闰土的反差里,突出故乡的颓败和情感的悲凉。小说的结尾写道:

    老屋离我愈远了;故乡的山水也都渐渐远离了我,但我却并不感到怎样的留恋。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气闷;那西瓜地上的银项圈的小英雄的影象,我本来十分清楚,现在却忽地模糊了,又使我非常的悲哀。

    作品中描绘的四面看不见的高墙显然具有隐喻意义,人物所悲哀的也正是由这堵无形高墙带来的人与人之间的隔膜。闰土恭恭敬敬的一声“老爷”,让“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嚓;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这堵可悲的厚障壁就是鲁迅所憎恶的“看不见的高墙”。“我”心目中本来填满清楚的小英雄的影象,因了这堵“高墙”而变得模糊和陌生。

    鲁迅《俄文译本(阿Q正传)序》中一再谈及这堵高墙。他说:“别人我不得而知,在我自己,总仿佛觉得我们人与人之间各有一道高墙,将各个分离,使大家的心无从相印。”他深切地期望拆毁这堵高墙,因此在《故乡》的尾声中,“我”真诚地期盼下一代的宏儿和水生“他们不再像我,又大家隔膜起来”。鲁迅在其乡土小说中多次着力描画了这堵可诅咒的无形高墙;我们在《药》的革命者夏瑜和华老栓之间,在《祝福》的悲苦和祥林嫂和鲁镇幸灾乐祸的人们之间,在落魄的孔乙己和咸亨酒店的酒客之间,都可以看到这堵高墙森然可怖地矗立着。

    (三)荒原与呐喊

    《孤独者》中,“我”给魏连受送硷后,步出大门走在圆月朗照下潮湿的石路上:

    我快步走着,仿佛要从一种沉重的东西中冲出,但是不能够。耳朵中有什么挣扎着,久之,久之,终于挣扎出来了,隐约像是长嚎,像一匹受伤的狠,当深夜在旷野中味叫,惨伤里夹杂着愤怒和悲哀。

    这段描述给人印象深刻的是荒原意象和呐喊意象。鲁迅是个孤独者,它的文中也每每都有类似的孤独者出现。如《狂人日记》中惊恐被吃食的我,《孔乙己》争辩“窃书不为偷”孔乙己,《故乡》被莫名壁障隔绝的主人公……鲁迅在《这样的战士》中描绘了处于绝望地仍投枪无物之阵的战士形象,这也是他本人的真实写照。战士前行,战士投枪,无物之阵永不衰竭,无物之阵永是胜利者,战士仍然搏杀,即使倒地也高呼胜利,高呼意志的胜利。这何等的悲壮!

    狂人——夏渝——疯子——魏连殳。像受伤的狼一样的孤独者,他们属于自觉的孤独者。由无路可走的困境走向绝境,由挣扎走向崩溃、死亡。在必死的命运笼罩下发出的愤怒而极度哀伤的声音:“救救孩子”……

    凝聚着鲁迅乡土情结的指示词仿佛一张无形的网将鲁迅裹挟,使他无法摆脱,这种乡土情结几乎贯患了鲁迅的一生,成为鲁迅丰富复杂的内心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影响他创作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也是激发他创作欲望的一种强大的内驱力。

    二、鲁迅乡土小说的特点

    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国文坛上大兴反映农村生活的小说之风。当时的农村处在旧中国最悲惨的境况下,这些小说大都隐现着乡愁,并且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写出了各地独特的风土人情。鲁迅作为乡土文学流派的开山始祖,其乡土小说具崇尚自然的特点。

    (一)写家乡朴实的风土人情是鲁迅乡土文学的常见主题

    鲁迅的《孔乙己》、《阿Q正传》、《药》、《风波》、《故乡》、《离婚》、《社戏》、《祝福》、《在酒楼上》等作品的取材都是绍兴一带农村和小集镇的生活;所选择的地点——鲁镇、未庄、庞庄、s城、成亨酒店……也是绍兴一带农村和小集镇的化名。

    此外,鲁迅重视人情的描写。在《社戏》中描写了农村农民和小朋友的好客。双喜、阿发等小朋友的热情、天真;六一公公憨厚、纯朴,揭示了他们心灵之美,农村的古朴之风,农民的憨厚之气,镶在鲁迅幼小的心灵上,留在鲁迅美好的记忆里。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农村封建等级观念日益的加深,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人情也随之变化。闰土对“我”竟然喊起“老爷”来,杨二嫂也变得刻薄刁滑起来。人与人之间变得如此隔阂,人情变得如此淡薄,这也就是当时时代风尚的反映。总之,小说中的景色描写是作者童年生活的再现,更是鲁迅的“乡土情结”淋漓尽致的展现。

    (二)真实的自然之美

    这可以用鲁迅自己的十二个字加以概括:“有真意,去粉饰,少做作,勿卖弄。”说到底,是一个“真”字,如李白的“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一样,提倡一种真实的自然之美。

    《孔乙己》中的孔乙已是鲁镇酒店的常客,他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是小说独特视点,也是作者对生活真实的独特发现。拿钱买酒,可以有各种动作,可以攥着,可以递出,可以扔到柜台上,可以掏出来,也可以“摸”,可以“排”等等,这些都是生活中的自然真实,而鲁迅针对孔乙已这一特殊对象,提炼出“排出九文大钱”和最后一次喝酒的“从破衣袋里摸出四文大钱”,这就把孔乙己的人物特点、动作特征及性格、心理、遭遇准确地融于自然中,至于酒店中人的麻木、残酷更是在笑谈中自然地表现出来了。这不仅反映了浙东小镇酒店的乡土风韵,而且充分地显示了农村穷、富两个阶级的对立。

    (三)对乡土民俗的忠实描绘

    《故乡》处处写故乡的民俗:如家乡的乌篷船;拜望亲戚的交往民俗;“家族大祭祀值年”的民俗;雇工民俗——长年、短工、忙月等等;生育民俗——如何给小孩子起名字,和阴阳五行有什么关系等;生产民俗——沙地种瓜、守夜防猹、渔业生产等;以及农村儿童的游戏民俗,吸烟的民俗等等。

    《阿Q正传》中乡土民俗描写更多,开始关于如何起名字就充满民俗趣味,是鲁迅学术研究的成果,如名讳乃至于“姓讳”,不认穷亲戚:“你怎么配姓赵?”等等,写尽了旧时代的人情世态。赌博的民俗写阿Q的各种遭遇和心态,细致入微。城乡赌具的不同,农村赌博的细节具有民俗史的价值。对雇工民俗的描写——短工的待遇、工作与生活情形;对各种骂人话——“儿子打老子”、“畜牲”、“虫豸”、“毛虫”、“癞皮狗”、“假洋鬼子”、“哭丧棒”、“秃驴儿”、“断子绝孙”、“王八蛋”、“妈妈的”等等,都有细致的描写与解释,与人物形象的塑造和主题思想的表现有直接的关系。

    正是因为鲁迅乡土小说以其崇尚自然的艺术表现,生动地描写了乡土特色风俗人情,倾注了作者对故乡、对人民的深厚感情,反映了生活真实,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所以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成为雅俗共赏的文学读物。同时也为中国的乡土文学留下了经典之作。

    三、鲁迅乡土小说的民间文化情结

    鲁迅是五四时期最清醒地看到了反封建思想文化的必要性、长期性与艰巨性的文化巨人。与五四时期其他知识分子相比,鲁迅更注意挖掘民族文化传统中催人自新的力量。鲁迅把中国农村的农民与妇女的悲苦生活描写出来,二十年代其他的乡土作家们也是能够做到的。而鲁迅反映故乡生活的小说,所以成为20年代,乡土文学的典范,其重要原因就在于作者对农民深深的“爱”和极为强烈的乡土情结。鲁迅对农民有着特殊的深隋,在他的作品中得到倾吐。

    (一)中国农民:民间文化批判的视点与指向:鲁迅的乡土小说充满着自觉的文化批判意识

    鲁迅是第一个把农民作为“国民性”——中国国民的文化人格特征的象征符号写进小说中的乡土小说家。鲁迅写乡土小说并不是为写乡土而写乡土,他所注目的也不仅是作为客观物质环境而存在的乡村社会,而是最能代表“中国国民”特性的“中国农民”和以农民为主要承载者、传播者、受益者的民间精神文化。鲁迅了解农村更了解农民,他不仅描写了农民与妇女生活上的贫困,而且描写了他们精神上的痛苦。《祝福》里的祥林嫂重复地向鲁镇的人们诉说她儿子被狼叨走的悲惨故事,最后怀着恐惧和希望走向地狱,去寻找她可爱的阿毛,鲁迅揭示他们心灵的痛苦异常深刻,震撼着读者的灵魂。

    (二)鲁迅不仅描绘农民与妇女的痛苦生活,而且揭示了造成他们痛苦的根源

    祥林嫂被封建礼教所虐杀,爱姑被夫权主义所残害,阿Q被封建司法制度所杀害,闰土被封建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所压扁。鲁迅揭露了封建社会各种制度是造成他们痛苦与悲剧的根源。鲁迅揭露的目的,是在于令人对封建制度产生动摇与怀疑,以至起来“扫荡这些食人者,掀掉这筵席,毁坏这厨房”。

    (三)鲁迅不仅“哀其不幸”,同情农民与妇女的疾苦,而且“怒其不争”,揭示他们的愚昧与麻木,并着力地进行鞭挞,而且揭示了造成他们痛苦的根源

    鲁迅描写农民的麻木与昏沉,不是个别的,而是带有普遍性。祥林嫂伤心的故事,引不起鲁镇人们的同情;成亨酒店的“短衣帮”以奚落孔乙己为乐;单四嫂死了儿子邻居都来“揩油”;华老栓的儿子得了痨病,用人血馒头来论。更有甚者,愚昧的群众竟成为鉴赏杀人的看客。鲁迅鞭挞农民缺点的目的是为了改造国民性。启蒙他们的觉误。鲁迅重视思想革命,写阿Q突出精神胜利法,是为了批判国民的劣根性,暴露国民弱点,从而走到开始反省的道路。

    (四)鲁迅坚持不懈地探索着农民摆脱困境的道路

    可贵的是:他与中国民主革命联系起来考察。在当时作家中具有这种远大,尖锐目光的几乎没有,这确实表现了鲁迅独特的思想家的高超。鲁迅当时并不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而他的看法几乎与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观点相近。鲁迅不仅看到农民的愚昧与落后,而且还看到了农民身上的潜在反抗力量。

    总之,鲁迅乡土小说的民间文化情结里充满着矛盾与纠葛。“爱之深,责之切”正因为鲁迅深爱着故土,也深爱着农民,使他执着于那一片乡土而无暇它顾,所以他狠狠地鞭挞农民的弱点,唤醒他们起来斗争。他看到了那一片乡土上空的沉沉暮霭,也看到了那一片土地上鲜活的精魂;他嗅出了一个个乡村人物身上的陈腐死气,也亲见了一个个新生命的勃勃生机。生与死,新与旧,希望与绝望,前进与后退……构成了鲁迅乡土小说文化情结的复调特色和奇崛风格。

    鲁迅堪称现代中国的民族魂,对愚昧麻木的国民性、以及对现实社会批判之深刻,至今无人望其项背;鲁迅的乡土小说既是反封建礼教的斗争工具,又是一面宣扬先进民主文化的旗帜,掀起批判与自我救赎的风气。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