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脑知识大全
  • 电脑入门
  • 电脑技巧
  • 网络知识
  • 操作系统
  • 工具软件
  • 电脑硬件知识
  • 电脑安全
  • 选购与维护
  • 电脑故障
  • 玩转微信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电脑 > 操作系统 > 正文

    3~9岁儿童同情心发展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

    时间:2021-02-03 18:16:02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探寻3~9岁儿童同情心的发展特点及其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研究表明7岁是儿童同情心发展的一个转折点,8岁则是同情心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3~9岁儿童同情心水平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溺爱性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总体同情心存在显著负相关。

    关键词:3~9岁儿童;同情心;发展特点;父母教养方式

    一、问题的提出

    同情心是一种对他人的不幸产生共鸣及对其行动的关心、赞成、支持的情感以及由此诱发的“助人为乐”、“伸张正义”的动机和行为,它是一种受多种因素制约的,包含认知、体验和行为成分的,多因子、多层次的复杂系统[1]。

    随着儿童社会化研究领域的不断扩展,关于儿童同情心的培养和教育问题进入了我们的研究视野。研究者已明确儿童的观点采择能力是儿童同情心发展的首要认知条件;移情则是情感因素和重要动机源。然而,观点采择和移情是在儿童个体与外界环境的主客体建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因而我们必须明了父母教养方式等外部环境因素对儿童同情心发展的影响。由于明确儿童同情心发展特点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对于培养儿童同情心有指导意义,因此,本研究尝试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深入探索儿童同情心发展的特点,寻找关键期。同时,从父母教养方式中寻找可能影响同情心发展的因素,以期对儿童同情心的家庭培养提供可依据的教育建议。

    二、研究方法

    1.被试

    本研究采用随机取样的方式,选取福建省宁德市两所幼儿园和两所小学3~9岁儿童共计420人,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有效被试370人,有效率88.1%。小班58人(平均年龄3.5岁,男30人,女29人),中班61人(平均年龄4.6岁,男30人,女31人),大班63人(平均年龄5.6岁,男32人,女31人);小一62人(平均年龄7.3岁,男31人,女31人),小二61人(平均年龄8.4岁,男30人,女31人),小三63人(平均年龄9.2岁,男33人,女30人)

    2.工具

    本研究以问卷调查法为主要方法,采用儿童同情心教师评定问卷、父母教养方式问卷为测量工具。

    (1)3~9岁儿童同情心教师评定问卷[1]

    儿童同情心教师评定问卷问卷由胡金生、杨丽珠编制,适合3~9岁儿童同情心的教师评定,包括同情体验、同情理解、同情行为3个二阶因子及以下6个一阶因子:平行苦痛(不安、恐惧等指向自己过去经验的痛苦体验),应答担心(对他人不幸的关切、担心等体验),角色理解(指能够进行角色换位,站在他人立场上理解他人),情绪理解(对他人情绪体验的敏感性及对其情绪体验的归因)),心理援助(主要是安慰、体贴、打抱不平等关注他人心理需求的援助行为),物质援助(主要是捐献、分享等关注他人物质需求的援助行为)。问卷各因子的同质信度在0.699~0.827之间,总的同质信度为0.918;各因子的分半信度在0.687~0.749之间,总的分半信度为0.872 ,表明该问卷是较为可靠的测量工具。

    (2)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父母教养方式问卷由杨丽珠、杨春卿编制,用于调查父母教养方式。该问卷认为父母教养方式包括溺爱性、民主性、放纵性、专制性、不一致性五个因子。各因子的同质性信度在0.661~0.758之间,分半信度在0.473~0.697之间,表明问卷的信度可以接受。

    3.数据的收集与统计

    研究者就调查的意义、内容和注意事项对相关班级的班主任进行说明。各班按随机原则选取儿童6名,男女各半,要求班主任对所选被试进行评定,一周内完成。父母教育方式问卷由班主任通知被试父母当面领取,在家由父母双方共同填写。填写前请培训过的班主任说明调查意义、注意事项、填写方法,在确认被试理解后,方可作答。对获得的数据资料采用spss12.0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儿童同情心发展的年龄差异

    (1)不同年龄儿童同情心的单因素方差分析

    为了考察不同年龄段儿童总体同情心及同情心的各个特质因子是否存在差异,我们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年龄效应显著。总体同情心水平以及除平行苦痛外的各特质因子,随着年龄的增长,总体上呈上升的趋势,但在7岁出现小幅回落,而8岁显著提升。对于同情体验中的平行苦痛,年龄效应不显著,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下降趋势。

    (2)不同年龄儿童同情心的后继检验

    为进一步考察不同年龄儿童在总体同情心及同情心各个因子上的差异,我们对不同年龄儿童同情心及除却平行苦痛外的各个因子的平均数差值进行了后继检验。结果表明,8、9岁儿童在总体同情心以及除平行苦痛和情绪理解外的其他因子上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的儿童。7岁儿童的情绪理解水平显著低于5岁、8岁和9岁的儿童。由此我们可以认为年龄对儿童的同情心有显著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应答担心、角色理解、物质援助、心理援助以及总体同情心呈现出上升的趋势,而平行苦痛日趋减少。7岁是同情心发展的转折点,8岁是发展最迅速、变化最大的时期。

    2.儿童同情心发展的性别差异

    为检验儿童同情心发展是否存在显著性别差异,我们对儿童同情心各因子得分进行性别差异t检验,结果见表2。

    从表中可看到,无论是从总体同情心还是同情心的各个因子上看,存在显著或极其显著的性别差异,女孩比男孩具有更多的同情体验、同情理解和同情行为。

    3.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同情心的影响

    为了研究儿童同情心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将儿童总体同情心以及同情心的6个特质因子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各个维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见表3。

    数据结果显示,溺爱性与总体同情心呈显著负相关。此外,溺爱性、放纵性和不一致性与应答担心呈显著负相关,溺爱性和不一致性和角色理解呈显著负相关。可见,溺爱性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总体同情心的发展关系密切,在同情心的各个特质因子中,溺爱性与应答担心、角色理解关系密切。 此外,不一致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的应答担心和角色理解关系密切,放纵性父母教养方式与应答担心关系密切。

    四、讨论

    1.儿童同情心的发展特点

    (1)儿童同情心水平存在年龄差异

    同情心作为儿童最为重要的社会性品质之一,是亲社会行为的基础。庞丽娟等人(2000)的研究表明在助人行为方面,同情心这一品质具有最重要的影响力[2]。因而同情心发展应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轨迹有相通之处。王蕾(1994)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的向社会性行为在一年级到二年级上升显著,二年级到三年级表现出一个回落[3],这与我们对同情心发展的研究结果接近。

    ①儿童同情体验的发展

    同情心主要包含两种体验成分,导致个人悲伤的平行苦痛和指向他人的应答担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导致个人悲伤和罪恶感的平行苦痛逐渐减少。Eisenberg等人(1998)在移情研究中指出导致个人悲伤的移情并不会促发反而会抑制亲社会行为的产生[4] 。因而平行苦痛水平的降低意味着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能够较好地调节消极情绪,压抑个人对别人痛苦的不适感。这样,他们就能表现出更富有同情心的反应。从研究结果可以看到的是儿童同情心水平的上升除了与平行苦痛水平的下降有关外,更为重要的是,可能激发内在道德规范的应答担心体验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同情体验中占据越来越明显的比重。随着年龄的增长,情感唤醒的更多是对痛苦者的担心而不是自我倾向的痛苦,从而导致同情心水平的提高。应答担心是可能导致利他行为的情绪体验,因而应答担心水平的提高是同情心水平得到提高的重要情感组成部分。

    ②儿童同情理解的发展

    在同情心发展的过程中,社会认知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年幼的儿童缺乏角色采择技能和对自己及他人情绪的理解能力,而这些技能恰恰是充分理解和体会别人为什么痛苦和自己为什么动情的必要条件。一旦儿童能更熟练地推断他人的观点,理解、辨别他人的情绪状态,同情心的水平也就随之提高。而我们的研究结果发现8~9岁儿童的角色理解水平显著高于3~7岁儿童。可见儿童在早期角色采择的技能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开始逐渐摆脱认识上的“自我中心”,能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一结果与陈学锋(1994)[5]、张文新等人(1999)对儿童观点采择的发展研究结果一致。研究发现,7岁是儿童情绪理解的一个转折点,情绪理解有显著的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情绪认知线索由情境线索向情境线索与已有社会知识和特定对象的特征相结合的顺序发展[6]。胡金生等(2004)研究表明,3~4岁儿童情绪认知线索主要是情境依存型,5岁儿童是表情线索依存型占优势,7岁以后统合型开始占优势[1]。可见7岁儿童对情绪线索的认识正处在从表情依存型向统合型转变的阶段,对情绪线索的认识正在重新整合,因而出现暂时的回落也就不难理解了。

    ③儿童同情行为的发展

    郑建成等人(1990)在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研究中指出,大班和一年级儿童还未真正形成利他观念,主要受成人权威的支配。三年级儿童开始出现真正的利他观念和行为[6]。我们的研究结果与之一致。此外,本研究结果表明儿童的物质援助和心理援助随着年级的增长呈现出上升的趋势,8~9岁儿童同情行为有显著提升。说明随着社会认知能力的不断增强,儿童能够更好地从他人的角色和情绪状态来理解问题情境,逐渐摆脱“自我中心”,显示出较高的助人倾向。同时,进入小学以后,由于接受了良好的学校教育,也使得儿童的援助技能不断提高。陈雅筠、郭忠玲(1993)研究表明他们不仅帮助同伴、老师,而且愿意主动地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在帮助的规模上,愿意与更多的他人合作。在行为的实施方式上,小学儿童也越来越能够采取多种方式[7]。

    (2)儿童同情心水平存在性别差异

    在对儿童同情心的性别差异的研究中,有两种观点,Bengsson等研究发现,女孩同情倾向优于男孩[6]。Feshshbach等人有关移情的研究分析,女孩比男孩对别人和自己的情感方面的暗示更为敏感,比较容易同化情绪体验[8]。而一些研究者则发现,在他们所报告的同情别人的数量上,或者在安慰、助人或与别人共享的意愿上,女孩、成年女性与男孩、成年男性并无显著的不同[9]。Eisenberg(1991)[1]研究也认为同情心的表现和发展并无明显的性别差异。

    本研究结果支持了第一种观点。同情心存在性别差异,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整个社会文化的期望效应有直接联系。因为传统社会化评价影响到教养者对男女儿童不同的成就期望,女孩似乎应该比男孩具有更多的敏感性和同情心。但是,我们不排除同情心不存在性别差异的可能。因为研究中采用的评定式问卷并不一定能完全真实的反应儿童的行为面貌,本研究结果出现的性别差异可能是由于教师在对男孩和女孩进行评定时,受到传统的性别角色期望的影响。就同情心性别差异的争议有待于进一步在实证中加以明确。

    2.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同情心的关系

    研究结果表明,在父母教养方式与子女同情心的关系中,负性教养方式比正性教养方式对子女同情心发展的影响更大一些,尤其是溺爱性的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同情心有较大的抑制作用。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少使用负性教养方式,以避免其对子女同情心发展的负面影响。

    溺爱性教养方式的父母把孩子摆在高于父母的不恰当的位置上,过分迁就、过分保护,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久而久之,孩子习惯于别人对自己的关注,便养成了自我中心的毛病。面对他人的困境,更多激起的是指向个人的恐惧和悲伤,而不会引发对他人困境的担忧和关心体验。同时,过分的关爱和保护也使得孩子只知道考虑自身,不懂得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能很好地理解他人的需要,并给予帮助。

    放纵性教养方式的父母对孩子的情感体验和行为了解较少,孩子缺乏父母对自己的关注,由己及人,自然也很难对处于困境中的他人产生担忧和关心。同时,儿童行为和思维习惯的形成受成年人对其行为的直接评价和成年人的情绪表现的影响。成人如果对其放任自流,缺乏应有的要求和评价,儿童可能有过的应答担心也自然无法得到强化。

    父母如果采用不一致性教养方式容易使处于成长中的孩子形成不稳定的行为倾向,有时关心他人,理解他人的角色状态,但更多的时候表现为对他人痛苦困境的熟视无睹,不加理会。

    五、结论

    1.3~9岁儿童同情心水平在年龄上存在显著差异

    儿童总体同情心以及除却平行苦痛外同情心的各个特质因子随年龄的增长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但7岁是同情心发展的一个转折点,8岁则是同情心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一个时期。

    2.3~9岁儿童同情心水平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

    女孩比男孩有更多的同情体验、同情理解和同情行为。

    3.溺爱性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同情心存在显著相关

    溺爱性与儿童总体同情心呈显著负相关。此外,应答担心与溺爱性、放纵性和不一致性呈显著负相关,角色理解和溺爱性和不一致性呈显著负相关。

    注释及参考文献:

    [1]胡金生.儿童同情心的结构及发展特点研究.辽宁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4,5:32

    [2]庞丽娟,姜勇,叶子.儿童社会性品质的结构因子及其对社会性行为的影响.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14~19

    [3]王蕾.小学儿童向社会行为的发展.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4:33~36

    [4]Eisenberg N,Fabes R A,Shepard S A,Murphy B C,Guthrie I K.Contemporaneous longitudinal perdiction of children"s sympathy from dispositional regulation and emotionality.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98(34):910~924

    [5]陈学锋.儿童观点采择能力的发展.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4:37~39

    [6]郑建成、潘洁、李伯黍.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1990,2:70~74

    [7]赵海钧.小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及教育培养.教育评论,2000,5:30~32

    [8]李伯黍等主编.教育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08~112

    [9]陈会昌.道德发展心理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8:164~168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师专初等教育系。电邮:huangwenlan46@tom.com)

    编辑/何 妍 舒 娟

    终校/于 洪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