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得体会
  • 办公文秘
  • 报告总结
  • 致辞讲话
  • 条据书信
  • 合同范本
  • 宣传用语
  • 导游词大全
  • 党团范文
  • 毕业大全
  • 个人写作
  • 其他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党建材料
  • 发言稿
  • 讲话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脱贫攻坚
  • 谈话记录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范文 > 办公文秘 > 正文

    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所面临的挑战

    时间:2021-01-18 18:07:29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自2005年国家首次提出“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目标以后,新乡市政府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出台了许多相关的政策措施,如完善基础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基础教育设施、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对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等问题的重视。这些措施在实施后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新乡市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所面临的困难不复存在。目前新乡市农村基础教育质量的提升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资源短缺、经费困难、政策偏离、执行不力、文化缺失、家教缺位、观念守旧、内驱力不足。为了更好地解决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所面临的困难,本文结合辉县侯兆川地区的情况及所采取的措施,寻求可以借鉴的经验,以促进新乡市、县、乡基础教育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河南新乡;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提升;挑战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研究背景

    我国在1984年开始实行义务教育,迄今为止基础教育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两基”)攻坚取得显著进展,九年义务教育普及地区人口覆盖率达到85%以上,基本实现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目标。

    在全国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的今天,提升教育质量已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紧迫问题。而教育质量提升步伐缓慢正是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广大农民和社会各界对农村教育不满意的重要原因。城乡教育发展处于两极结点,教育不公平现象仍然很普遍,农村教育的发展与农民教育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虽然党和国家对农村教育十分重视,目标与要求也很明确,广大农民对农村教育质量的提升也非常迫切,但是,当前在提升农村义务教育质量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二)研究意义

    本文以新乡辉县市侯兆川基础教育质量提升问题为研究个案,主要探讨新乡市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状况,2005年国家提出“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这一理念后新乡市政府采取的有效措施、取得的成就以及仍然存在的问题,并从实际出发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结合国内外经验从多角度提出促进新乡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有效政策建议。

    二、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挑战之一:经费困难,资源短缺

    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是农村教育质量提升的物质保证,也是教育公平所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农村教育资源短缺主要表现为“硬件”的教学设施和“软件”的教师资源两个方面。由于教育经费的不足,农村教育缺少最基本的教育设施、实验条件、信息技术设备条件等,这些条件的缺失使不少农村学校难以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要求。对专业能力相对薄弱、在职继续教育机会不足的农村地区,因教师教育观念落后,教学方法僵化,教学条件差,对学生理解关心不够等,也无法满足农村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需要,硬件不“硬”,软件不“优”是当前农村教育资源短缺两个突出问题。

    1、教学设备不全,更新困难

    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实行国家和地方政府分摊的方式,加上历史原因及自然条件限制等因素,所以不同地区、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使得教育投入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当前,许多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无法满足教学的需求,学校的实验室、计算机等教学仪器设备配置水平过低,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我国各地区农村小学生人均教学仪器设备值明显低于城市,以2004年为例,各地城乡之比平均为2.9:1,初中生的人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的城乡差距也较大,城乡比各地平均为1.4:1,部分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有限,难以保证基本的教学质量。

    2、农村教师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

    大量的农村教育调查资料显示:农村教师素质不高是制约农村教育质量提升的一个瓶颈。从2004年的统计数据看,全国农村小学高级教师的比例为35.9%,农村初中一级及以上职务教师的比例为3%,分别比城市低8.9和14.5个百分点。基于农村学校的待遇、生活环境以及工作和学习条件等因素的制约,优秀教师不愿到农村任教。农村教师学历普遍偏低,有些没有受过专业的师范教育,知识观念陈腐,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质量普遍低下,农村学生得不到全面发展。农村教师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乃至结构上都无法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形势,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知识的获得、道德的培養、素质的提高。

    3、经费投入不足,负债仍然存在

    在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全免学费之初,有不少人士对农村学校的发展前景表示担忧。担忧的原因是,免费之后,如果政府无法保障对中小学校经费投入,必然会导致中小学办学经费严重不足、教师待遇下降、教学设备无法更新、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与此同时,部分农村学校负债严重,少的几万,多的几十万、几百万,虽然部分省份逐步化解了一些农村学校的债务,但是由于学校的部分经费支出不符合化解条件或上报程序上出现偏差,仍有一些学校的债务没有被化解。学校的债务就像“滚雪球”一样,压得校长们喘不过气来,其发展令人担忧。

    (二)挑战之二:政策偏离,执行不力

    教育公平问题是当前我国社会生活和教育领域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发展中国家而言,不同的地区由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水平不同,教育的发展表现出巨大的差异性。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与农村教育发展相关的政策,如<<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两基”攻坚计划、“两免一补”政策等,对农村教育的发展给予了很大的关注。而这些政策的实施在不同地区乃至同一地区的不同县(市),执行的力度不同,效果千差万别。

    1.政策缺失公平性,对农村教育倾斜不够

    近几年来,我国教育政策虽然关注到了农村教育的发展,也有相关的配套措施,但从总体上看,政策并没有根本解决城乡的差别。有一些向农村教育倾斜的往往是提出的目标、口号激动人心,但现实操作没有发生根本变化。比如,一方面各级政府鼓励教师安心农村教育、献身农村教育事业,为稳定农村教师队伍还提出过一些鼓励的措施,但与此同时又通过选拔考试、抽调、借用等,挖走了农村学校的一些优秀教师,造成农村学校优秀教师流失,一所乡镇学校每年流失3-5个骨干教师或教学能手的现象比较普遍,访谈中,一位初中校长叹道:“让我们提升教育质量,又不断地挖走学校的优秀教师,我们真无颜面对广大农民和他们的孩子。”农村学校优秀教师的流失必然造成学生家长对

    学校的不信任,大量优秀学生为追求高质量的教育,纷纷转入县(市、区)的好学校,家长租房陪读。一些乡镇学校,特别是离县城较近的学校,也因这些原因陷入招生困难的尴尬局面。

    2.用教育拉动经济,缺乏对教育自身规律的重视

    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是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这是无可非议的,有些地方政府并没有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而成了地方经济发展中的“附带产品”,教育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被不恰当地夸大,有的地方政府把教育作为聚集人气、开发房产的手段,政府办公地搬到哪儿就让好学校迁到哪儿;房地产开发到哪儿,就让名校建到哪儿,甚至出现了开发商将择校名额捆绑销售商品房的例子。其实他们只看到问题的一个方面或者表象,并没有考虑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从而引发了一些本不该发生的问题:学生离家较远,增加了不安全因素,也增加了家长开支;建设寄宿制学校经费的投入不到位,不能解决距离远的学生寄宿问题,学生上学困难;有的还带来了新的布局不合理,与原有的学校招生范围重叠,引发学校抢生源的现象。对此老百姓从心底里是不满意的。

    (三)挑战之三:文化缺失,家教缺位

    1.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日益突出

    留守儿童最关键的问题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第一,监护不力。留守儿童大多是隔代教育,由年事已高的爷爷、奶奶或姥姥、姥爷带养,文化素质较低的监护人基本上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的学习,而且由于很多事情的认识存在着严重的差异,对孙辈的过分宠爱,一味迁就,或者根本就管不了。第二,很多留守儿童存在身心健康的问题。由于父母的常年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容易造成孩子上网、打游戏、早恋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存在,严重地影响了孩子的成长,久而久之,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从而造成厌学、逃学、辍学等现象。另外,由于父母的常年外出,容易使一些孩子形成性格內向、自卑、逆反的心理,甚至认为父母对自己不够关心而形成对父母的怨恨心理。第三,安全方面的问题严重。隔代教养使得一些孩子无所顾忌,为所欲为,许多校园的恶性事件,往往都与家庭教育缺失有关。

    2.“读书无用论”有所抬头,普九面临考验

    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直接导致了学生家长对教育失去信心。就业难,上学贵所导致的读书短期回报率降低,上学所得的回报与农村家庭的脱贫期望值偏差越来越大,这些因素使得“读书无用论再次抬头。农村家庭培养子女成才在一定意义上看有着较强的功利性,即工作后的收入。2006年年初,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25个省(区、市)的5300多名外出务工人员做了一项调查,发现他们对外出务工的月工资平均预期已达到1100多元。与此同时,应届大学毕业生对月薪的预期连年下跌,2006年已降至1000元左右。教育成本与回报的差距如此巨大,那些带有明显功利性心理的农村家庭如何看待子女的教育便可想而知,愈来愈多稚气未脱的孩子拥入打工的大潮之中,早早的为生计奔波忙碌。有的地区初中生流失在10%以上,多的达到20%,已经实现的普九教育的目标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三、总结

    农村基础教育面临的挑战是客观存在的,但它毕竟是发展中的问题,只要党和政府把优先发展教育的方针大计落到实处,在加大投入,加大教师队伍建设上多下功夫,教育质量提升的目标是不难实现的,农村教育的未来一定是灿烂辉煌的。

    参考文献:

    [1]李斌.读书无用论再流行——代表委员透析新一轮“脑体倒挂”[N].中国青年报,2008-03-14.

    [2]鲍传友.中国城乡义务教育差距的政策审视[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3]秦玉友,于伟.农村教育发展面临时代挑战[N].中国教育报.2009.

    [4]王炳坤.农村中小学教师激励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