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得体会
  • 办公文秘
  • 报告总结
  • 致辞讲话
  • 条据书信
  • 合同范本
  • 宣传用语
  • 导游词大全
  • 党团范文
  • 毕业大全
  • 个人写作
  • 其他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党建材料
  • 发言稿
  • 讲话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脱贫攻坚
  • 谈话记录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范文 > 致辞讲话 > 正文

    关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

    时间:2021-01-19 15:08:44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 要: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坚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通过制定(修订)培养方案、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综合案例库、加强实践基地建设和强化实践研究环节的监管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探索出一条以大学农业推广体系为依托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6)22-0201-03

    Abstract: Northwest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 adheres to cultivate postgraduate students of full time professional degree with professional requirements as the guidance, focusing on practice ability training. Through the formulation (amendment) training project, 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 structure system, construction of integrated case library of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base and a series of measures such as strengthening practice research of regulation, the university has improved the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 professional degree and found a graduate education mode of full-time professional relying on the agricultural extension system.

    Keywords: full-time professional master"s program; graduate student; training mode

    專业学位是针对社会特定职业领域的需求,培养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实际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而设置的一种学位类型。专业学位与相应的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但培养规格各有侧重。2013年11月,教育部进一步明确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1],提出要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为途径,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2]。教育部还将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列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整个研究生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专业学位的内在规定性决定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具备应用性、职业性和实践性的高层次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力量。

    一、我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概况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与结构

    自2009年开始招收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来,学校已在11个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类别(31个领域)内进行招生,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逐年提高,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逐年下降。7年来,累计招收全日制专业硕士3800人,毕业2000多人。学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从无到有,规模增加了近20倍(2015年全日制生源中,推免生比例占到50%以上),全面贯彻落实了教育部转变研究生培养模式的要求,为国家社会经济建设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如表1。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

    1. 培养目标定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重点定位为:掌握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系统的专门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门技术或管理工作,有较强的统筹决策、组织管理和业务实施能力,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2. 教学方式方法

    我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要求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为核心。教学内容强调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突出案例分析和实践研究;教学过程重视要求运用团队教学、案例分析、现场教学、模拟训练等方法;注重培养研究生研究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注重培养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增长实际工作经验,提高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

    3. 就业现状

    近年来,相对于毕业研究生人数的快速增长,社会岗位需求增长缓慢,高层次人才供需矛盾突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就业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我校已毕业的全日制非定向培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0%左右,毕业生主要就业职位为:农林牧渔业领域技术工作,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工作部门的公务员,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单位的技术人员,建筑业、制造业的工程技术人员,金融业务员,科学技术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技术人员,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教育从业人员,军队,少数毕业生出国深造、升学攻读博士、在本校从事科研助理等。

    二、我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

    经过7年的发展,学校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暴露出专硕培养学术化、实践环节空心化、课程内容同质化、校外导师失控化、基地建设滞后化等问题,不能满足国家及学生对高等教育的要求。

    (一)专硕培养学术化

    学术型研究生教育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成熟的教育模式,这种思维惯性使得研究生培养单位以及很多导师对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观念依然停留在学术研究生培养模式上,一些导师依然采用对学术型研究生的要求培养专业型研究生,重点依然是读文献、做实验、发文章的套路,忽视了对专业型硕士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实践环节空心化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要求注重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实践能力,要求研究生能够从生产实际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国家各领域培养方案明确提出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须进行不少于6-12个月的实践研究的要求。但是,由于导师观念陈旧或者基地资源匮乏等多方面的原因,部分研究生并没有真正走入实践基地,在校外走马观花般的转一圈后,仍然依照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在校内导师的实验室内完成学位论文,对于这部分研究生,实践研究环节形同虚设。

    (三)課程内容同质化

    部分学院实际开设的课程中,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课程设置差别很小,个别学院受招生规模影响,为减少开课成本,甚至套用学术型研究生课程,没有考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要求,没有突出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的人才培养特色。

    (四)校外导师失控化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采用双导师制度。但是由于校外导师忙于自身岗位的工作,充其量只能充当校外联系人角色,更有甚者从未见过研究生本人。加之学校对于校外合作导师没有薪酬也没有提出有效的约束条件,校外导师指导作用发挥有限。

    (五)基地建设滞后化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生源以应届本科生源为主,要求在学期间必须保障6-12个月的实践教学。要有效、顺利完成实践教学,仅靠校内条件是无法完成的,必须发展建设校外实践研究基地。虽然学院有部分试验示范站,但是由于学科之间分布不平衡(大部分试验站集中在某个学院)、试验站建设没有规划一定规模的学习、住宿、餐饮等条件,接纳研究生驻站长期学习、生活存在一定困难,限制了专业型研究生完全驻点开展实践研究。

    三、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思考及建议

    尽管学校专业型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存在着一些突出的问题,但就全校而言,许多学院在专业型学位研究生培养上进行了一些成功的探索,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为学校未来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改革提供了借鉴。

    (一)重视学院的办学积极性和创造性

    每个学科都有其特殊性,原有的由学校出台专业型硕士培养指导方案的做法,限制了学院在培养模式改革上的积性和创造性,也使部分学院养成“等靠要”的“懒政”行为,不利于激发学院办学主体的作用发挥。未来,应配合学校“院办校”改革思路,将专业型研究生的培养交学院负责,研究生管理部门仅负责培养质量监督,为学院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及学生提供有效的资金、政策、信息服务保障,将学校管理型模式尽快转变为服务型模式。

    (二)构建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

    推动学院制定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要目标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在课程设置上推动建设基础理论和应用知识相结合,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课程体系。园艺学院对全日制农业硕士园艺领域培养方案进行了很好的改革,开设了果树生理生态学、蔬菜生理生态学2门基础理论学位课(内容与学术型硕士要求相同);农业推广理论与方法、农业科技与三农政策、农业传播技术与应用3门公共课;同时,为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对专业技能及技术集成能力培养,又开设了设施园艺工程技术、园艺学进展、园艺植物育种与良种繁育学、园艺学进展、园艺产业案例、园艺专题报告等课程,;将理论性与实践性课程有机结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改进教学模式,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采用分段教学方式,实行“1+1+2”的教学模式,即1学期理论课程教学+1学期实践性课程教学+2学期实践研究。在第一学期的理论课程教学阶段主要完成公共课程和理论课程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和宽广的知识;第二学期实践课程教学阶段主要完成实践性强的专业技术课程教学。实践课程教学可以结合试验站或实践研究基地科研、生产工作实际安排在生产、科研一线进行。在研究生接触和了解生产、科研实际的过程中确定研究课题,并完成开题报告。第三、四学期在试验站、实践研究基地或结合导师科研项目开展实践研究和毕业论文(设计)。

    (四)推动案例教学,增强教学的启发性,提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以案例为基础,通过呈现案例情境,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掌握理论,形成观点、提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为突出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的实用性和综合性,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授课质量,2015年我校启动第一批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库建设工作。在启动综合案例库建设基础上,将计划进一步推动单一课程案例库建设,进一步打造、丰富和完善具有鲜明生命科学、农科特色的案例库资源,突出案例教学方式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环节的重要作用。

    (五)大力推动专业学位实践基地建设

    一方面利用我校现有的试验示范基地平台,通过统筹规划,把试验示范基地建设纳入到学校实践研究基地建设体系当中,建立健全试验示范基地实践研究运作机制,建立稳定投入机制,提升试验示范基地开展专业型研究生培养的能力和水平,让专业型硕士研究生进得去、住得下、研得开。另一方面,通过调研,总结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经验,开展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不同层次的示范基地评选,以评促建,对于建设条件好,有效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实践基地给予资金支持,对于基地在运行中遇到的问题,将优先协调学校有关部门进行解决。

    (六)引导教师致力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一方面按照我校已经制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教师遴选标准补充导师数量,另一方面把试验示范基地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我校高级职称科技人员纳入到全日制专业研究生指导队伍中来,制定合理的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和导师管理办法,形成科学合理的运作制度,保障导师对研究生的实践指导作用落到实处。

    (七)开辟新的专业领域,提升就业质量,吸引优秀生源

    建议学校制定针对优秀生源调整专业的实施办法,符合条件的研究生可以申请调整专业,另外,学生如确有专长,也可以申请转入其他专业,给予学生较为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以吸引优秀生源,提升就业质量。

    (八)严格实践研究环节要求,强化实践研究环节监管

    在实践研究内容及方式监管方面,明确规定实践研究必须是面向本专业类别或领域的实际工作,内容包括科学研究、专业调研、专业实验、专业实习等。累计实践研究时间必须达到相应类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规定要求。在实践研究环节监管方面,结合学校研究生教育校院二级管理体制,不断完善过程管理及考核办法,要求学院可结合不同领域研究生培养特点和生源背景,开展实践能力综合培训,提高基本专业技能。

    自2009年以来,学校对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进行了不断的探索与总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家长和学生的期望相比,仍有许多不足之处,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激发学院办学活力,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改革培养方式,提升培养质量,满足各方对教育质量的提升的期待。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研[2009]1号,2009-03-19.

    [2]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Z].教研[2013]3号,2013-11-04.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