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礼仪
  • 商务礼仪
  • 职场礼仪
  • 饮食礼仪
  • 鲜花礼仪
  • 送礼礼仪
  • 婚宴婚庆礼仪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礼仪 > 职场礼仪 > 正文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与形成必然性探析

    时间:2021-01-23 18:06:29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中国人民对中国道路的探索历史由来已久。中国共产党在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开辟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实际国情的中国道路,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促进了社会繁荣发展,提升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质量水平。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与形成,使得中国的革命从此有了正确的前进方向,中国的命运从此有了光明的发展前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部历史过程,也是中国道路艰辛摸索和道路自信逐步形成的历史过程。抚往思今,现在中国人民完全有足够的底气来坚定道路自信,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继续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大步前进。

    关键词:特色革命道路;道路自信;历史基础

    作者简介:黄晨旭,武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61)

    中图分类号:G4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2-0016-03

    道路决定方向,方向决定命运。中国人民坚持走中国道路,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历史选择,是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进行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过程中艰辛探索而形成的科学的正确的道路。中国道路既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1]它开创于党领导的长达28年的革命斗争之中,奠基于新中国成立,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时期,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探索之中,成形于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实践之中。[2]中国特色革命道路,主要是指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这两段历史时期所走过的符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的统称,是中国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道路之所以“行得通”“走得稳”“靠得住”,使得中国共产党能够带领人民在风起云涌的时代大潮中劈波斩浪、攻坚克难,实现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伟大飞跃,中国人民从温饱不足到小康富裕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迎来了从创立、发展到完善的伟大飞跃,[3]正是因为它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丰富的实践保障、科学的指导思想和坚强的领导力量作支撑。

    一、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形成历史背景分析

    20世纪初,帝国主义势力入侵,反动军阀势力混战割据,中国大地烽烟四起、满目疮痍,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民族危机日渐加深。孙中山先生心系民族国家,扛“振兴中华”之大旗走出一条资产阶级革命救国道路。由于民族资产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和软弱性,加之国外帝国主义势力与国内反动势力勾结,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失败了,最终未能成功解救中华民族于水火,未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这一近代历史任务。

    历史与事实已经向世人证明,资产阶级革命道路在中国是行不通的,中国革命的胜利必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开辟一条适合自己本国国情的特色的革命道路。中国革命道路之所以最终能够行得通,完全也是由当时中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4]

    一方面,近代中国长期以来实行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无技术、无资金的情况下,唯一可以发挥的主要驱动力就是人力。而农民正好占全国人口的绝大多数,是一直蕴藏巨大力量的階级。共产党人充分认识到在中国开展革命斗争,只有充分地发动农民的革命力量,才能有力地动摇帝国主义和封建地主阶级反动统治的根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必须深入农村调查研究,从解决农民最关心的土地问题入手,必须组织、发动和武装农民,稳固群众基础。

    另一方面,当时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内无民主制度,外无民族独立,受封建势力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榨。这样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下,中国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只能是武装斗争,以革命的武装消灭反革命的武装,牢牢掌握“武装斗争”这一克敌制胜的重要法宝,人民武装军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的最有力保障。

    二、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形成历程考察分析

    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是多么不容易,我们要毫不动摇走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开辟出来的正确道路。[5]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探索与形成是经历了极其艰辛曲折的过程。在中国当时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的东方大国,无产阶级政党如何进行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性质的革命,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没有现成答案。[6]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失败后的剩余“工农革命军”踏上了井冈山,开辟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此开始了中国革命道路的艰辛探索。

    早在“八七会议”之前,湖南作为全国农民运动的中心,曾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为了答复当时党内外对农民革命斗争的责难,时年34岁的毛泽东深入湖南五个县,花了32天时间实地考察了农民运动情况,于1927年3月写出《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指出“农民成就了多年未曾成就的革命事业,农民做了国民革命的重要工作”,[7]从而得出了农民是中国革命最可靠的同盟军,必须足够高度重视这一革命力量来源。但是当时党内以陈独秀为首的“右倾机会主义”不愿意接受青年毛泽东的建议,使工人阶级和共产党处于孤立无援的地步,同年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这两次反革命政变,大量的党内仁人志士惨遭屠杀,这一沉痛的打击,无不使中国共产党从血的教训中认识到武装斗争的极端重要性。

    随后紧急召开的“八七会议”,党内彻底结算了大革命失败的错误原因,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对抗反动统治的方针。也正是在这次重要的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枪杆子里出政权”的革命思想,随后赶赴湖南,组织领导了著名的秋收起义,虽起义失败,但带着剩下的工农革命军辗转上了井冈山,开辟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实践证明“城市中心论”的苏联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第一次国内战争中,毛泽东就指出“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就是搞清楚中国社会的阶级状况、认清中国的国情”。[6]井冈山时期由于毛泽东了解当时中国的真实国情,敏锐地看到中国近代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自然农业经济是红色政权在农村存在和发展经济基础;军阀混战,是红色政权在农村存在和发展的可乘之机。[7]于1928年10月和11月,所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献中,准确分析出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条件与原因,揭示了红色政权能够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必然性,对一年多井冈山斗争经验的进行了初步总结,逐步形成了“一个核心、三个基本点”的理论框架,即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这一个核心;武装斗争是主要形式,土地革命是中心内容,根据地建设是战略基地这三个基本点。[8]相继提出了红军和红色政权发展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完整阐述“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内容,这为农村包围城市革命道路的开辟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

    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针对革命队伍中普遍存在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悲观思想,毛泽东于1930年1月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他用诗意的语言指出革命高潮的到来是“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它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9]极大地稳定了红军队伍的军心,进一步推动了革命道路继续向前发展。同年5月,《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不做调查没有发言权,不做正确的调查同样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直抨党内部分同志照抄照搬国际经验的问题,鼓吹“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了解中国情况的中国同志”。[10]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集全党集体之智慧,独立自主地、实事求是地、创造性地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理论,有力地还击国民党的几次反围剿,从而挽救了水火中的中国。

    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形成的重要意义分析

    回眸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形成的全部历史过程,它就是一本珍贵厚重的历史教科书,具有极大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对指导今天中国社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仍有十分重要的时代启示和现实意义。

    1.国际意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为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并为广大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提供了积极的示范作用。例如,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理论中的“武装夺取政权”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暴力革命学说的应用,为其他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人民的解放斗争提供了重要经验,而中国革命的胜利也极大地鼓舞了他们争取解放的信心和斗志。

    2.国内意义。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是中国人民从自己的基本国情、所处的时代条件出发而摸索形成的,是中国人民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这条道路的核心是“从自己的实际出发,走一条符合实际的发展道路”。[11]毛泽东说过:“不研究中国的特点,而去搬外国的东西,就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12]邓小平也曾说过:“我们的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无论革命还是建设,都要注意学习和借鉴外国经验。但是,照抄照搬别国经验、别国模式,从来不能得到成功。”[13]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践出发,立足基本实际,这是对过往历史的经验总结,是一切工作的取得成功的前提和保障。

    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开辟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研究和解决中国革命具体问题的光辉典范,开启了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先河”。[4]中国革命道路的理论,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社会进行民主革命所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的正确理性认识。正如邓小平所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結论”。[13]

    回首这段段苦难而沉重、难忘而辉煌的历史,正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在认清基本国情的基础上,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中国实际的中国道路。正是坚持沿着这条科学而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行,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了全民族的解放,推动了社会进步,增进了民生福祉。中国道路是一条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道路,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也必将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今天我们完全有足够的底气坚定中国道路,继续沿着中国道路昂首阔步地走下去。

    参考文献:

    [1] 黄一兵.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8周年[J].求是,2017,(19):15-17.

    [2] 岳奎.中共八大对中国道路的积极探索[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55(4):83-89.

    [3] 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8/1218/c1024-30474793.html,2018-12-18.

    [4] 徐涛:中国革命道路理论专题[Z].徐涛考研政治,2017.12-06

    [5]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EB/OL].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3/1226/c1024-23952747.html,2013-12-26.

    [6]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世界社会主义五百年(党员干部读本)[M].北京:出版学习社,2014:128-129.

    [7] 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A].毛泽东选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8] 郭志民,薛立新.毛泽东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J].毛泽东思想研究,1993,(6):47-51.

    [9] 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A].毛泽东选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0]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A].毛泽东选集(第一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  詹真荣,周志万.“中国模式”还是“中国道路”——关于近年来中国道路问题研究综述[J].观察与思考,2013,(3):32-38.

    [12] 毛泽东.毛泽东文集(第二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407.

    [13]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3.

    责任编辑  郝  婵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