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历下载
  • 职场资讯
  • 求职攻略
  • 求职面试技巧
  • 面试题
  • 笔试题
  • 职业规划
  • 职场法则
  • 职场培训
  • 升迁之路
  • 劳动法规
  • 跳槽注意事项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职场 > 职场法则 > 正文

    规划背景与规划依据

    时间:2020-12-05 09:58:16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第一章 规划背景与规划依据

    一、规划背景

    1、国家宏观发展政策需要

    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正处在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是推进农业和农村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阶段;是深化改革、完善与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农村经济体制的阶段;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 进农村小康建设的阶段。

    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按照“十六大”对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 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部署,提出了 “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在 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201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 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 降低20%左右;形成一批拥有白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 企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开放型经济达到新水平,国际收支基本 平衡;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城镇就业岗位持续增加,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 全,贫困人口继续减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价格总水平基 本稳定,居住、交通、教育、文化、卫生和环境等方面的条件有较大改善;民主 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 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

    会议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 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 以推进。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 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要把增强白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 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努力提高产业 技术水平,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 升级。会议还强调,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 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建设农村全面小康社会是一项全新的事业, 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循。实践证明, 先搞示范,以点带面,是一个很好的经验。因此根据我国国情,选取有一定基础 和条件的村镇重点发展、优先发展,是必要且可行的模式。

    2、 省农村小康建设工作发展要求

    湖南省委、省政府一直高度重视农村小康建设工作,1997年省委、省政府在 国家宏观发展政策的指引下,通过了〈〈关于加快农村小康建设工作步伐,确保全 省农村如期实现小康目标的意见》,将农村小康建设工作提上了议事日程。同时 在全省先后设立了 18个小康村示范点,有力地指导了全省农村小康建设工作。

     2004年省委、省政府又确定了 135个小康示范村,从建设小康示范村入手,进一 步推动我省农村全面小康建设。

    3、 韶山市城乡一体化的建设需要

    韶山市城市规模虽不大,但作为红色旅游圣地,在全国享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每年都吸引着数以万计的中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 神,抓住中央确定在韶山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一号工程”的机遇, 2004年

    10月17日,周伯华省长率省直部门领导专门到韶山进行调研,提出了将韶山全 面建设为“五个示范工程”的要求,并要求由建设厅牵头组织编制〈〈韶山市城乡 一体化建设规划(2004— 2020年)》。6月17日,省委常委会听取了韶山“五个 示范工程”规划与建设情况汇报。杨正午书记指示,要举全省之力,按照高标准

    要求规划建设好韶山,突出抓好“四项工作” (即突出抓好“一号工程”、突出抓 好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产业建设、突出抓好小康村建设) ,其中之一就是要 突出抓好小康示范村的建设。

    为了落实建设小康示范村工作,7月14日,厅长向世林、副厅长肖常锡带队到 韶山现场办公,专门对小康示范村的选址定点进行论证审查,并向省委、省政府上 报了〈〈关于韶山市小康示范村规划建设方案的报告》。杨正午书记、周伯华省长、 谢康生副书记、徐宪平副省长均作了重要批示,原则同意建设厅的上报方案,并要 求尽快启动韶山市小康示范村规划建设工作。

    根据选址原则,同时结合韶山市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客观需要,规划以高速公路 沿线、工业园区、旅游服务中心、核心景区、城区附近为发展重点,从而确定了韶 山市第一批规划建设的5个小康示范村,即韶山村、石忠村、竹鸡村、清溪村(含 石山村)、狮山村。这样既能为韶山市的全面小康建设起到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 作用,又能成为韶山市展示农村建设新风貌的窗口。

    4、清溪村、石山村未来发展的需要

    清溪村(含石山村)被确定为韶山市首批建设的 5个小康示范村之一,并成 为省委领导的直接联系点,这为清溪村、石山村全面实现小康带来了新的契机。

     清溪村、石山村均处在韶山市郊区,是典型的城乡结合部,地理位置优越。两村 紧密相连,又同属紧紧包围市中心的村落,无论是已有的建设,还是未来的发展 都将逐步实现城乡统筹和良性互动,两村应联手打造小康村庄,共创美好明天。

    为加快实施清溪村(含石山村)全面小康建设,需要进行统一的规划部署, 因此,清溪村(含石山村)需要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小康建设规划, 指导其健康、 有序、可持续地发展。(以下统称为清溪-石山村)

    二、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1989.12

    1998.12

    1989.12

    4、〈〈湖南省村庄和集镇规划编制审批办法(试行)》

    5、

    6、

    7、

    9、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 137-90建设部

    《村镇规划标准》 GB50188-93建设部

    〈〈村镇规划编制办法》(试行)2000年2月14日建村[2000]36号

    〈〈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 1993年6月29日国务院令第116号发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3095-96国家环保局

    10、

    11、

    12、

    13、

    14、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3838-2002

    GB8978-96

    GB5749-85

    〈〈韶山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 (2004—2020年)》

    〈〈关于全面小康示范村村庄规划建设的指导性意见》 湖南省农村工作领

    导小组、湖南省建设厅、湖南省国土资源厅

    15、

    16、

    17、

    18、

    韶山市政府委托的相关要求

    〈〈韶山乡乡志》

    〈〈湖南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 湖南省建设厅

    湖南省小康示范村社会评价标准

    三、规划范围

    清溪-石山小康村涉及清溪、石山两个村,由于两村皆与市政府驻地清溪镇

    处于相邻、相交(村域内有一些城区的“飞地”)甚至相融的状况,因此本着节

    约土地、集约建设的精神,在规划中统一考虑,整体部署。

    本规划的范围是2005年度清溪村、石山村这两个村的行政范围,总面积424.9 公顷,其中清溪村178.6公顷,石山村246.3公顷。

    四、 规划期限

    结合〈〈韶山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 (2004— 2020年)》以及清溪、石山两村 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确定本次规划期限为 15年,即以2005年度为基准年,分 近、远两期建设:

    近期:2005年一2008年

    远期:2009年一2020年

    五、 规划构思

    依据〈〈湖南省村庄建设规划导则》,根据村庄白身的特点和所处的社会、经济 与文化环境,以“规划引导、产业支撑、项目带动”为主要原则,充分考虑村庄规 划建设的可行性、可操作性和配套建设的特性。

    清溪-石山小康示范村建设规划应从两个层面上入手:即 村域规划和村庄规

    划。两者分别从“面”和“点”两个方面对其进行控制:前者从“空间形态”方面 着手,注重产业发展和村庄示范形象的树立,强调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 态良好”三大目标的战略性;后者则偏重于具体的“建设形态”规划,是小康社区 的合理布局。

    第二章 村域概况

    一、地理位置

    清溪村行政隶属于清溪镇,地处韶山市区的东北部,东北面毗邻如意乡,南 接石山村,全村总面积约为178.6公顷,其中水田890亩,旱地320亩,林地593.4 亩。

    石山村行政隶属于韶山乡,地处韶山市区的东南部,东临如意乡,北面与清 溪村接壤,南接石忠村,全村总面积约为246.3公顷,其中耕地940亩,林地1050 亩(有两个林场,其中一个在花园村境内),旱地380亩,水面290亩。

    这两个村均紧临城区,且相互间仅以清如路为界,根据〈〈韶山市城乡一体化 建设规划》的总体设想,清溪、石山两村的绝大部分用地将被征用为韶山城市建 设发展用地,两村的农村居民点的用地将有所减少;而且由于毗邻韶山市区,市 区的辐射吸引力较强,农村居民逐步向城区集聚,因此从长远来看,清溪、石山 两村宜统一规划,与城区共同发展。

    二、社会经济概况

    2004年清溪村辖14个村民小组,总户数392户,全村总人口为1270人,其 中外出务工人口 85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 14.1%, 18岁以下未 成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16.9%。村民以养殖、经商、外出务工为主,2004年人 均可支配收入4300元。清溪村耕地面积较大,现状经济以水稻种植为主,但尚 未形成产业化经营模式;此外,还有牲猪养殖、西瓜种植等副业生产,但规模较 小且分散。清溪村发展农业产业有着良好的基础和明显的区域优势,目前已成功 申报为湘潭市无公害养猪示范村,今年又被确定为韶山市能源生态建设示范村。

    2004年石山村辖12个村民小组,总户数428户,全村总人口为1450人,其 中外出务工人口 120人,此外还有驻村城镇人口 550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 人口比重为19.3%, 18岁以下未成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 17.2%。村民以养殖、 种植、外出务工为主,2004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000元。目前石山村的农业产业 在全村经济产业中仍居主导地位,但村支委努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大力发展 农产品种植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业的同时,积极扶持世源兽药厂、三旺食品有限 公司、宏达大米厂等乡镇企业,有效地推动了村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三、 地形地貌

    清溪村的西面、石山村的南面山峦起伏,形成天然的绿色屏障。两村的地势 较为平坦,水田较多,土地肥沃,均适宜于农作物的开发种植。

    四、 水文地质

    清溪、石山两村内虽无江河,但清溪村北部有韶河输水灌渠,石山村村域内 有石山水库、石山主干渠。此外,村域内大大小小的鱼塘星罗棋布。水库、山塘 与水渠配套,机埠与水系联网所形成的灌溉体系,基本上实现了旱涝保收。地下 水储量也较丰富,且水质优良。但是随着近几年韶山城区的开发建设,城区的污 水量激增,现有的污水处理厂由于容量偏小,无法及时进行处理,因此大量的污 水未经处理便排入附近水体、河渠,导致部分水体受到污染,地下水水质也有所 下降。

    土壤具有多种类型,清溪村、石山村大部分为砂质土壤,含氮 0.048%,含钾

    1.02%,适宜种植水稻,是韶山市的重点产粮区。

    五、 气候气象

    韶山属长江中下游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气候

    温和,四季分明,雨水集中,前湿后干。冬季温暖,夏季炎热。

    从多年气候资料统计,年平均气温为16- 17C,相对湿度为79%。年平均日 照2700小时,活动积温6147度以上,无霜期为272天。年降水量为1760毫米, 四至六月为集中降雨季节。

    由于高温多雨同在一个季节,所以历来适宜水稻生产和发展部分夏收、快收 经济作物,一年可以两熟或三熟。但是由于受季风影响,降雨过分集中,雨季往 往容易造成洪涝灾害。7月至9月降水明显减少,又易造成伏旱或秋旱,但由于 其水利条件较好,因此基本上可以做到旱涝保收。

    六、村庄建设情况

    1、 建筑情况:

    清溪村现状建筑主要分布在清如路北侧、韶山北路沿线以及韶山医院附近,

    其余的则零星分布在迎宾路、枣园路沿线;全村楼房普及率达到 85%,建筑以2

    - 3层的砖房为主,清如路沿线的房屋质量相对较好。

    石山村现状建筑主要集中分布在清如路南侧、韶山南路以东,其他村民则三 五成群的散居在天鹅路沿线或是各白村民小组所在地内;全村楼房普及率达到 80%,建筑多为2-3层的砖房,建筑质量一般。

    2、 公共服务设施:

    由于清溪村的许多用地现已被征用为清溪镇的建设用地,故清溪村现状的公共 设施主要集中在清溪大厦(位于韶山市区车站路附近),占地587m2,主要满足村 委办公、餐饮娱乐、商业服务等功能需要。

    石山村现状的公共服务设施主要集中在韶山路沿线,有中学一所,占地 11336 m2;小学一所,占地9468 m2;图书室2个,共占地120 m2;市场一个,占地21668m2。

    3、 交通状况:

    清溪村内的主要道路为联系韶山市区并贯穿全村东西的清如路,以及南北向 道路朝磨路、韶山北路、民主路。除几条主要道路为 5- 7米宽的水泥路面外,其 它道路多为2.0- 3.5米宽的机耕道或私人修的进户道路,道路不成系统且等级较 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清溪村的发展。

    石山村内的主要道路从南至北依次为清如路(清溪村、石山村以此路为界) 、

    韶山南路、新颜路、天鹅路,韶山南路与清如路之间有两条村道相连。韶山市区 的几条主要道路皆从村内穿过,因此石山村的交通优势是比较明显的。但由于石 山村的村民居住点相对分散,因此各村组间的联系道路显得相对杂乱,还有待结 合规划进行完善和整合。

    4、 基础设施情况:

    目前清溪村除细屋村组使用白来水外,其他村组的生活用水和村办企业 用水主要是地下水,由村民各家或企业各白单独打井取水,由于未经任何处理,

    因此水质得不到保障。而石山村内有市区道路经过,这些道路沿线的村民生活用 水和村办企业用水均使用白来水,远离市区道路的则主要使用地下水。

    污水主要为生活污水和村办企业的生产污水。目前两村的污水处理均处 于白由排放状态,有待尽快解决。尤其是清溪村,由于韶山第一污水处理场的规 模偏小,导致大量的城市污水得不到及时处理,而直接排入农田、渗入地下,使 附近农民的打井饮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均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此外,韶山医 院的排放污水也对住在附近的花园村组村民构成了威胁。

    农田灌溉用水主要由韶河主灌渠、石河主干渠以及村内的各个水塘抽取, 村内已有部分水利设施,基本满足水稻种植的灌溉需要。

    清溪、石山两村已实现户户通电,农电网改造已基本完成,主要由110kv 韶山变电站供电,配电线路主要是以水泥电杆架空敷设;但供电电压不足,部分

    村组(如刘家村组)的日常用电质量得不到保障,急需新增变压器。

    由于毗临市区,两村都已安装了有线电视线路;电信市话接白韶山市电信 局市话网,已通至各住户。

    目前清溪、石山两村的能源以瓶装液化气为主,少数远离市区的村民则 仍在使用无烟煤。

    现状两村均没有集中的垃圾收集及转运设施,不利于村庄环境的美化和 提升。

    5、现状村域用地情况:

    到2005年,清溪村村庄建设用地为31.76 ha (不包括村域范围内的市级建设用 地),人均用地250.1 M2;石山村村庄建设用地为40.76 ha (不包括村域范围内的市 级建设用地),人均用地281.1M2。详见表2—1,表2 — 2。

    清溪村现状用地构成表(2005年)

    表2— 1

    .序号

    名称

    数量

    (ha)

    所占比例

    (%)

    备注

    1

    总用地

    178.6

    100

    2

    建设用地

    35.65

    19.96

    村庄建设用地

    31.76

    17.78

    含绿地及所有

    道路用地

    其他建设用地

    3.89

    2.18

    市区建设用地

    3

    水面

    8.50

    4.76

    主要指较大面积的水面

    4

    种植用地

    106.12

    59.42

    5

    山地

    28.33

    15.86

    石山村现状用地构成表(2005年)

    表2 — 2

    序号

    名称

    数量

    (ha)

    所占比例

    (%)

    备注

    1

    总用地

    246.3

    100

    2

    建设用地

    66.42

    26.97

    村庄建设用地

    40.76

    16.55

    含绿地及所有

    道路用地

    其他建设用地

    25.66

    10.42

    市区建设用地

    3

    水面

    14.26

    5.79

    主要指较大面积的水面

    4

    种植用地

    110.94

    45.04

    5

    园地

    1.28

    0.52

    6

    山地

    53.40

    21.68

    七、现状优势及存在问题

    1、优势

    各级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扶持。

    与韶山市区联系紧密,对外交通较为便利

    有一定的农业基础和经济实力,有利于农业向产业化模式发展。

    有良好的建设用地条件和优美的田园风光。

    在韶山市区积极发展的辐射影响下, 村委及村民体现出强烈的求发展和 奔小康的意识;根据我们做的清溪、石山两村的村民问卷调查,几乎 100%的村民都愿意配合小康村的建设。

    有充足的地下水源,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也有一定基础;由于在城区 附近,根据〈〈韶山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2004— 2020年)》的发展设 想,清溪、石山两村的大部分居民可在不远的将来享受到城市完备的基

    础设施。

    韶山市区建设所引起的拆迁安置问题,一部分在城区解决,另外还需要 在邻近的清溪、石山村内建设解决,这也使得清溪一石山小康村的建设 提上了议事日程。

    2、存在的问题

    产业发展方向不明确,缺乏支柱产业。由于小康村的建设离不开坚实的 经济基础,而经济的发展需要产业的支撑,因此规划产业发展重点、培 育支柱产业是当务之急。

    产业结构较为单一,科技含量不高,抗风险能力不强。

    村民建房缺乏统一的规划指导,整体布局较为零乱,既影响居住质量, 又造成用地的浪费;同时各居住点较分散,不便于基础服务设施的整体 配套。

    现状村民人均用地面积过大,不利于土地的集约开发和经济效应。

    道路不成系统,部分村道仍为土路,道路等级低,不利于村民的生产生 活。

    公共服务设施不配套,文体设施较为缺乏,不能满足小康村精神文明建 设的需要。

    垃圾、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的缺乏,给全村的环境及公共卫生安全带来 了隐患。

    近年来为配合韶山市区的各项建设,清溪、石山两村内部分村民的住房 面临拆迁安置的问题。

    根据韶山市总体规划的发展设想,清溪、石山两村的大部分用地都将被 纳为城市建设用地,因此这两个村的村民人均用地指标不能完全遵循

    〈〈村镇规划标准》,应根据其具体情况,并结合〈〈韶山市城乡一体化建 设规划( 2004— 2020年)》的要求做相应的调整。

    第三章 规划原则与规划目标

    一、规划原则

    清溪-石山村全面小康建设应遵循“四个坚持”的指导原则:

    1、 坚持总体规划与小康示范村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作为韶山市第一批建设的小康村,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应力求在两二年内初 见成效,从而为整个韶山市实现全面小康起到“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作用。

    2、 坚持民居建筑与生态环境相结合的原则。

    要充分利用和保护小康村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合理地建设和改造民居建 筑,使其在达到小康住宅标准的同时,又能与田园意境交相辉映,浑然一体。小 康示范村建设的重点在民居的整治、生态环境的改善以及配套设施的建设等。

    3、 坚持相对集中与分散整治相结合的原则。

    小康村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要分清轻重缓急, 因地制宜,选准亮点,突出重点,最终实现全面小康。对于拆迁新建的民居可以 相对集中,而对于保留的民居、公建配套设施等则进行“穿衣戴帽” ,分期分批

    地加以整治。

    4、 坚持拆迁安置与项目建设相结合的原则。

    拆迁安置与项目建设是小康村建设的前提和契机,要把创业和村民安居乐业 统一起来,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白然、社会的和 谐统~ O

    二、规划目标

    通过坚持科学规划,制定好产业发展规划,大力培育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支柱 产业;制定好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村庄建设的关系;制定好 社会发展规划,促进经济发展与农民整体素质的同步提高; 制定好环境保护规划, 促进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坚持生产与生活条件同步改善,实现可持续发 展。具体来说,就是要以搞好村庄规划布局为龙头,以村庄改造和环境整治为起 点,以中心组团建设为重点,整体推进道路硬化、环境绿化、路灯亮化、卫生洁 化、布局优化、住宅美化、服务强化等配套建设,着力增加农民的收入,改善农 民的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通过 3-5年 的努力,实现两村经济总收入翻一番,将清溪-石山村建设成为经济发展、民主 健全、科教进步、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生活殷实的 “农民富、村庄美、设

    施全、风尚好、机制新” 的全面小康示范村。

    三、特色定位与发展策略

    特色定位

    清溪一石山村由于有着毗邻城区的区位优势,因此在小康建设中应本着“依 托城区、服务城区、繁荣白身”的原则,将城镇生活与乡村意境、田园风光完美 结合,在山清水秀的白然风光中,以城区开发建设和现代高效观光农业发展为契 机,建成 由园风光、现代生活”的新型小康示范村。

    发展策略

    产业发展策略:农业向产业化发展。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如生态观光农 业、农副产品深加工业、旅游产品加工业等。

    协调发展策略:城乡一体,共荣共生,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小康发展策略:达到农村小康标准。通过本次规划,使清溪村、石山村的

    规划建设指标达到湖南省小康示范村的建设标准: (1)布局优化。村庄布局合理,

    个性鲜明,美观大方;建筑布局结合白然地形,借山用水,错落有致;农户住宅实 用、美观。(2)道路硬化、亮化。通村及村内路网布局合理,主次分明,村内主干 道硬化;通村主干公路达到四级以上等级标准。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 100%。(3)村庄绿化。村庄和农户庭院有绿地,主要道路和溪沟两边实现绿化。(4) 卫生洁化。给水、排水系统完善,管网布局规范合理,白来水普遍入户;村庄内有

    公共厕所,农户卫生厕所达到 100%;农户普遍使用清洁能源;保洁制度健全,垃 圾等废弃物集中处理,基本消除垃圾及废水污染。 (5)村组织坚强有力。村级组织

    统一协调,村务管理民主规范,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6)村庄文化丰富多彩,社会

    风尚良好。

    环境容量控制策略:本着不占用基本农田的原则,以农业人口容量、当

    

    第四章 经济发展战略规划

    一、 区域环境概况

    清溪村全村总面积为178.6公顷,辖14个村民组,共有392户,农业人口 1270 人;石山村全村总面积为246.3公顷,辖12个村民组,共有428户,农业人口 1450 人,此外还有驻村城镇人口 550人。清溪村、石山村均位于城乡结合部,地理位置 优越,两村以清如路为界,韶山路、新颜路、天鹅路等城区主干道纵横穿越,与城 区联系十分便捷。

    清溪一石山村地形为平原丘陵地带,适宜种植水稻、蔬菜、瓜果及其它各类 经济作物,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及配套产业。

    二、 现状产业结构特征

    清溪村产业结构以农产品种植业为主,同时辅以养殖业和农贸业。农产品种 植业主要以水稻生产为主,牲猪养殖、牛羊养殖、西瓜种植等其它副业也有一定的 发展。清溪村生猪免疫率、挂标率达到双百,是韶山市唯一的湘潭市级“一类村” ,

    同时被湘潭市评为“无公害”生猪示范基地,今年又被确定为韶山市能源生态建设 示范村,因此,发展农业产业有着良好的基础和明显的区域优势。

    地基础设施和用地容量控制农村人口规模。石山村境内道路畅通,农田基础设施、水利设施较为完善,产业结构以农产 品种植和深加工业为主,同时辅以养殖业、医药加工业和建材业。境内有世源兽药 厂、三旺食品有限公司、宏达大米厂等多家民营企业,其中世源兽药厂是一个由生 产、科研、经营三部分组成,以研制、生产新特产品为主,组织常规产品调剂经营 的综合性企业,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该企业多次被评为韶山市“优 秀民营企业”,湘潭市“民营科技企业”,并于2005年1月通过了农业部兽药GMP

    地基础设施和用地容量控制农村人口规模。

    认证。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有效地推动了村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清溪一石山村民营企业情况一览表(2004年度)

    表4— 1

    企业名称

    职工人数(人)

    产值收益(万元)

    所在地

    清溪机械公司

    清溪村

    睿达汽配厂

    清溪村

    世源兽药厂

    297

    1200

    石山村

    宏达大米厂

    15

    80

    石山村

    电热管厂

    100

    300

    石山村

    村预制场

    石山村

    三、农村产业结构调整

    近几年随着经济的大发展,村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客观条件的影响下,农 村产业结构也进行了调整和优化,过去传统单一的水稻种植农业正逐步向多元化、 多渠道方向转变。

    1、 推广种植优质稻,全村优质稻的种植面积达到 80%以上。

    2、 部分农田调整为种植西瓜、花卉苗木、水果、蔬菜。

    3、 瘦肉型猪、黑山羊等特种养殖业蓬勃发展。

    4、 利用科学测土配方,提高肥料利用率和地力,促进农业产量的提高。

    5、 积极改造低产田,发展高效农业。

    1、 水利建设问题

    目前清溪一石山村的农田灌溉用水主要由青年水库的输水灌渠、石河主干渠 以及村内的各个水塘抽取,但村内的水利设施多数已严重老化,阻碍了农业的进 一步发展。现有石山水库一座,骨干塘 47 口,都有待加固整治。水渠系统也需要 进一步的修建和完善,其中石河主干渠的改造工程更是迫在眉睫。石河是石山村 的一条主要干渠,灌溉着全村近 500亩的水田,也是韶山市城区一条主要的排水 排污渠道,始建于七十年代,现已严重老化、淤塞,有些地段已坍塌堵塞河道, 影响了石山村的水田灌溉,因此急待加固和疏通。

    2、 道路交通问题

    清溪村村域内除清如路、朝磨路等几条主要道路为 5-7米宽的水泥路面外,

    其它多为2.0-3.5米宽的机耕道或私人修的进户道路,道路不成系统,路面状况也 较差,这种“天晴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道路状况制约和影响了村经济的发展及 村民生活环境的改善。

    石山村的交通优势较为明显,韶山市区的几条主要道路皆从村内穿过,因此 该村对外联系较为便捷;但是石山村的村民居住点相对分散,各村组间的联系道 路显得相对杂乱,且路况较差,道路系统不完善。

    目前清溪、石山两村之间仅通过韶山路和几条机耕道相连,相互间的联系还 不够紧密。根据〈〈韶山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 (2004— 2020年)》的发展设想,

    这两个村将来极有可能会合并成为韶山市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应适当加强两 村之间的联系,改善村际道路的等级及路况。

    四、现状主要问题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前提和动力。要想改变传统农业“靠3、 农业技术问题

    四、现状主要问题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前提和动力。要想改变传统农业“靠

    天吃饭”的状况,就必须转变观念,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农业发展的重心转移到 提升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上来。新产品的开发、新技术的推广往往都会成倍 的提高农业产值,因此采用科学方法将粗放型农业转化为高效集约型农业是提高农 业效益的必然出路。

    五、 发展优势

    1、 区位交通优势

    清溪一石山村毗邻韶山主城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较为便利,有利于农产品 的加工运输和对外销售,实现“产销一条龙”服务,从而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2、 生态环境优势

    清溪一石山村地势较为平坦,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资源较丰富,白然生 态环境良好,适宜发展各类农产品种植业。

    3、 政策优势

    农村建设为当前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农村在良好经济环境和中国高速城镇化 进程中面临较大的发展机遇。清溪一石山村在农村建设的大好环境下成为韶山市的 首批小康示范村,由省领导直接挂点,各有关厅局对口扶持,发展优势较为明显。

    4、 市场需求优势

    清溪一石山村提供的无公害农产品,可以就近满足韶山市区及附近村镇的日常 所需,其销售市场前景十分可观;同时也可为村民提供就业机会,完善社会公共服 务系统,带动村运输业的配套发展,提高村镇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六、 经济发展定位与构思

    1、 经济发展定位

    依靠省市、县、乡镇相关政策及当前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结合清溪一石山 村白身的环境资源优势和良好经济基础, 形成以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种植、深加工、 销售业为主导产业,养殖业等其它产业为辅的现代生态型小康示范村。

    2、 发展构思

    清溪一石山村村委应依托本地资源,放手发动群众,把增加农民收入、推进产 业结构调整作为基本目标,坚持按经济规律和白然规律办事。一是要面向市场,结 构调整要以市场为导向,使产业发展始终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二是要发挥优势, 利用清溪一石山村优越的地理交通条件和经济基础, 发挥优势,发展农产品种植业、

    深加工业、销售服务业;三是要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加速先 进适用技术的转化与应用,切实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 素质的轨道上来,提高农业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四是要努力促进人与白然的和谐发 展,产业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 要节约、保护、合理利用水资源和土地资源, 促进产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清溪一石山村在省厅有关部门(对口扶持单位为省国土资源厅、省水利厅)的 帮助下和白身的努力下完成村内道路、水利、电网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在村委会 的领导下完成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保障建设,提高村民文化素质和生活质 量,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农村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 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之路。

    七、经济发展目标与措施

    清溪-石山村产业发展的规划目标为 “以农产品种植、加工、销售业为主,同

    时辅以养殖业、旅游休闲服务业、医药加工业和建安业,到 2008年实现人均可支

    配收入达到7600元,年均增长约10%”。通过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打造农业品牌, 促进民营经济,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实现产业优化升级,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的目标。

    具体发展措施如下:

    1、重点发展生态观光农业,规划建设农业观光带,提高农业经营效益。 清溪

    村韶河沿线和石山村石河主干渠沿线,地势平坦,没有农村住宅,非常适合发展观

    光农业。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的大片耕地,积极推广现代高效观光农业的经营模式,

    建设各具特色的农业示范区,使之成为韶山市区后备的粮食基地和蔬菜基地。

    优先发展现代高效农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水稻种植基地的建设规模。 积

    极发展优质生态稻和经济作物,继续扩大粮食产量,并逐步实行生态防治,所有农

    作物实现无公害栽培,提高农产品品质和农业经济的产出效益。规划在清溪、石山

    两村共建无公害优质稻基地420亩(其中清溪村260亩,石山村160亩)。

    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开展高效优质的无公害蔬菜、特色瓜果基地建设。

    根据市场调查,韶山农贸市场80涉蔬菜都是从外地运进来的,这个百分比相当大, 因此在城区附近发展种植无公害蔬菜、瓜果和大棚菜,其前景是十分可观的。规划

    在清溪、石山两村共建无公害蔬菜基地250亩(其中清溪村150亩,石山村100亩), 特色瓜果基地260亩(其中清溪村180亩,石山村80亩)。

    扶持培育花卉苗木基地。规划在清溪村农业观光带内建设花卉苗木基地, 占地约95亩,分区种植各类具有观赏性和药用价值的花卉苗木,一方面可以销售 到周边市区,另一方面也可服务于本村的公共绿化事业。

    适度开发休闲垂钓基地。石山村的伏龙塘位于城区边缘,水面较为开阔, 田园风光优美,规划配合“农家乐”旅游,将此处改造为休闲垂钓基地,不仅能为 城市居民提供一种休闲度假方式,而且还能给当地村民提供一种创收渠道。

    2、 积极发展农产品销售服务业和农副产品深加工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形

    成农产品原料一加工一销售一条龙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新建综合性农贸市场,占

    地约18亩,集中销售无公害农产品,这不仅能为市区及村镇居民提供配套服务, 而且还能为清溪一石山村的村民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同时结合现有石山村的宏达 大米加工厂,进一步做大做强,有效地增加农业产业的收入。

    3、 适度发展养殖业,推广生态农业模式。 利用清溪一石山村现有基础,继续 壮大生猪养殖,积极发展家禽养殖,适当发展牛羊养殖。

    生猪养殖:继续扩大生猪养殖规模,积极推广猪一沼一粮、猪一沼一果 蔬等生态农业模式,重点帮助年出栏生猪 50头以上的大户建立新型养殖模式,促 进农业大户经济的发展。

    规划在清溪村朝磨路以东新建一处大型租赁养猪基地,占地约 50亩,为集体 和村民增加收入搭建新的平台。

    家禽养殖:大力发展家禽养殖,规划在石山村北京路与清石路交汇处新 建一个大型租赁家禽养殖基地,占地约 30亩,主要服务于韶山城区和周边乡镇。

     规划到近期2008年发展家禽15000羽。

    牛羊养殖:充分利用农作物秸杆,结合清溪村现有的养殖基础,适度发 展牛羊养殖,至V 2008年发展牛39头、羊232只。

    4、 结合区位和环境优势,开展“农家乐”形式的旅游接待服务业。 清溪一石 山村紧临城区,交通较为便利,田园风光优美,近期配合农业观光带的建设,发展

    具有农家特色的餐饮、娱乐等项目,其条件可谓是得天独厚。同时,根据韶山市总 体规划的要求,配合石山林场的建设,规划开发旅游度假村。

    5、 扶植发展医药加工业等高新技术产业, 使其成为农村产业发展的有益补充。

     石山村的世源兽药厂是一个以研制、生产新特产品为主,并组织常规产品调剂经营

    的综合性企业,2005年1月通过了农业部兽药GM耿证,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了强 有力的保证。此外,石山村的电热管厂也正在建设当中。规划加大科技投入力度, 引进先进的人才和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

    6、 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结合农村实际发展建安业和运输业。 组建一支三级企 业的建筑安装施工队伍,以满足农村建房的标准和规范要求。同时,配合无公害蔬

    菜、瓜果基地的建设,组建村级运输车队,以保证每日及时向市区及周边村镇输送 新鲜洁净的蔬菜及瓜果。

    7、 鼓励民营经济的发展,着力培育经济大户。 积极鼓励、扶持先富起来的村

    民白主创业,并给予相关的优惠政策。发展农村经济大户 160户,其中种植大户50

    户,养殖大户80户,加工大户10户,销售大户20户。大户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 万元以上,运输车辆及家用车辆拥有率达到 50%以上。

    第五章 社会发展战略规划

    一、现状概况

    清溪村是清溪镇唯一的农村白然行政村,村内许多用地已划入镇区范围,因此 村民一般就近享受城区的各项公共设施;现有公共设施大多集中在清溪大厦(位 于韶山市区车站路附近),占地587m2,主要满足村委办公、餐饮娱乐等功能需要 石山村现有中学一所,占地11336 m2;小学一所,占地9468m2;图书室2个,共 占地120 m2;市场一个,占地21668 m2。目前清溪、石山两村无集中供水设施, 现状供水方式70%为每家每户各白打井取水,30%临近城区主要道路的住户则使用 白来水。整个公共服务设施较为齐全,但基础配套设施相对滞后。

    二、社会发展目标体系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思想下,着重在加大教育投入、提高村民整体素

    质、完善社区服务、丰富村民业余生活、加强信息化网络建设等方面作出规划,

    进一步促进清溪一石山村的社会风尚建设,并以白身的优势带动周边的地区共同

    实现全面小康。其具体目标为:

    1、 逐步提高人均收入水平。2004年底,清溪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4300元,石 山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000元。规划近期到2008年实现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7600 元,远期202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8万元,年均增长约10%。

    2、 全面改善物质生活水平。

     到2020年,恩格尔系数降至30%Z下;改善食品 结构,人均蛋白质摄入量逐年增加,到 2020年人均蛋白质摄入量达100克;衣着 消费逐步趋向于成衣化发展,注重美观、大方、舒适、款式新颖;居住条件明显改

    善,到2020年住房砖混结构比例达到100%

    3、 全面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到2020年,社会信息化程度显著提升,彩电、有

    线电视、电话普及率达到100%报刊杂志入户率达90咖上,家庭电脑普及率达70% 宽带网入户率达60%服务消费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达到 30咖上。

    4、 全面提高村民的素质。到2020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5岁,计划生育率 达到100%,人口白然增长率控制在千分之五以内,9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达100%, 适龄青年受科教专业培训比例达 60%以上。

    5、 逐步改善生活环境质量。

     到2020年,安全卫生用水普及率达到 100%,山 丘森林覆盖率达80%以上,集中居民点绿化覆盖率达 30%以上,主要道路及溪沟两 边普遍绿化,液化气、沼气等清洁能源使用率 98%以上,改厨、改厕、改栏、改浴 率95%以上,设公共厕所5处以上,垃圾实行统一收集、集中转运。

    6、逐步提升社会保障和社会安全。

     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体制,到 2020年, 养老保险普及率达80咖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达 100%医疗保健知识普及 率达100%初级卫生保健普及率达 100%推进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抓好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加强民主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做到村民民风好,无较大治安案件和刑 事案件,村民满意率达95%以上。

    三、规划措施

    为了更好的促进清溪一石山村的社会发展建设,规划制定如下措施:

    新建、扩建中小学。在原有基础上,适当扩大石山小学、韶山乡中学的 用地规模,完善学校的各项设施,合理地配置教育资源,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同时, 为了更好地服务城区及周边村镇,规划结合现有的镇泰小学新建一所中学。

    规划新建村部办公楼。

     结合清溪一石山村中心组团的建设,在韶山路与 新颜路的交叉口新建一个高标准、高质量、功能配套的综合性村部办公楼,集办公、 会议、老年活动站、市场管理等于一体;清溪、石山两村原有的办公地点则改造为

    商贸服务或是村级卫生医疗点。

    规划建设综合性农贸市场。

     在北京路与新颜路交汇处,规划新建一个综 合性的农贸市场,集中销售当日新鲜的无公害农产品(包括肉食、水果、蔬菜、水 产类等),更好的服务于城区及中心组团的居民。

    新建公共活动中心。

     在清溪一石山村中心组团入口处,结合新颜路的开 发规划建设一个公共活动中心,内设青少年活动室、老年棋牌室、文化放映室、图 书室、乒乓球室等文体设施,全方位的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的不同需求。

    新建敬老院。根据调查统计,2005年清溪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 比重为14.1%,石山村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 19.3%,由此可见两村 中老龄人口的数量还是比较多的,因此有必要新建一个敬老院,规划选址在清溪寺

    公园附近。

    加强信息化建设。农民要致富奔小康,思想解放是关键,有一至两门过 硬的技术是必不可少的。规划结合清溪村科技培训大楼建设村民科技文化学校和电 教室,积极开展专家咨询、科技培训、专题讲座、远程教学等活动,进一步促进村 民与外界的学习和交流,提高村民的科技知识、生产能力和综合素质。

    积极引进人才,加大科技投入。

     与湖南农大、省农业厅等单位建立长期 的技术联系与合作,聘请有关专家、教授为技术顾问,共同研制、开发高产农田, 培育优质稻,提高农业产量。同时积极培养农民科技带头人,形成全方位、深层次 的技术推广服务体系,从而整体提高村民的农业科技水平。

    改善村内供水现状。

     结合韶山路、新颜路等城区主干道的建设,进行给 水管网的铺设,以集中供应中心组团和其它各组团的生活用水。同时对各集中取水 点的水质进行监测,以保证水质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

    第六章 环境发展战略规划

    一、现状概况

    现状清溪、石山村的环保环卫基础设施较为缺乏,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村 民环保意识不强,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缺乏统一收集和处理点,村内无公共厕所。

     生产生活污水随意排放,缺乏统一的收集、排放管道和污水处理系统。人口、经济 的增长以及村庄的进一步发展,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和压力越来越大,生活污水、垃 圾处理等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改善环保环卫现状是当务之急。

    二、 环境发展目标

    在村域范围内人流量大、公共服务设施较多的地段共设置 5个公共厕所。在中

    心组团设置2个地埋式垃圾收集站(北片、南片各 1个),同时根据居民点的布置 情况设置四个垃圾收集点。在清溪、石山村内各设置 1个垃圾转运站,在韶山路、

    新颜路、天鹅路等村内主要道路上按照 100米的间距设置垃圾桶。生活垃圾通过收 集转运纳入韶山市的垃圾处理系统中去。

    三、 规划措施

    1、 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严禁大气污染型工业入村。

    2、 生产生活污水经处理达到国家有关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白然水体。地 表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严格控制污染水质的工业入村。

    3、 噪声控制符合国家城镇区噪声标准,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低于 55DB (A), 交通干道噪声平均值低于70DB (A)。

    4、 垃圾实行统一收集,集中转运至垃圾卫生填埋场,以维护良好的生活环境。

    第七章 村庄性质与规模

    一、村庄性质

    通过对清溪一石山村现状经济、社会条件的评价与分析,结合国家、省、市提

    (2004— 2020年)》的宏观控制,确定清溪一石山村的性质为:

    清溪一石山村是韶山市主城区的有机组成部分, 是集高效农业、无公害种养殖、

    农产品加工、观光休闲于一体的生态型的省级小康示范村。

    二、村庄规模

    人口规模

    村庄人口规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村庄人口的总数。村庄人口总数为村庄所辖地 域规划范围内常住人口的总和。人口发展预测根据近几年清溪村、石山村的人口发 展规律以及两村的人口年龄构成情况,综合考虑人口白然增长、机械迁移、劳动力 转移等多方面的因素,其发展预测按下式计算:

    Qn=Qo (1+K) n+P — S

    式中Qn——总人口预测数(人);

    Qo——总人口现状数(人);

    K——规划期内人口的白然增长率(%。);

    P——规划期内人口的机械增长数(人);

    S——规划期内转入城市的人口数(人);

    n——规划期限(年)。

    (1)白然增长

    根据清溪村、石山村近几年的人口白然增长情况,以及人口的年龄构成情况, 结合两村的经济发展现状及态势,本次规划确定2020年内人口平均白然增长率(K) 取 5%。。

    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依据〈〈韶山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

    (2)机械增长

    为了满足村庄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保证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活动和优美的居2020

    为了满足村庄建设与发展的需要,保证村民正常的生产、生活活动和优美的居

    2020年)》中,清溪一石山村被划入城市规划区范围,靠近城区的大部分用地都 将被纳为城市建设用地,清溪村的部分用地还被规划为韶山市远景发展用地,因

    结合两村的近几年的的外来人数情况,以及两村的经济发展情况,确定近期外 来人数为50人,中远期外来人数为100人。

    (3) 转入城市的人口数

    考虑现阶段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和韶山市的城市化发展水平,以及市区对两村

    的辐射吸引力等情况,确定清溪、石山两村的城市化水平近期为 5%远期为10%

    (4) 综合以上三方面的因素,预测清溪、石山两村的人口规模分别为:

    清溪村

    2004年底清溪村现状总人口为1270人,其人口规模预测为:

    近期:Q2008= Q2004 (1+5%。)4+50- 1270X 5%

    =1270X ( 1+0.005) 4+50-63= 1282 (人)

    远期:Q2020= Q2008 (1+5%。)12+100- 1282X 10%

    =1282 (1+0.005) 12+100- 128= 1333 (人)

    石山村

    2004年底石山村现状总人口为1450人,其人口规模预测为:

    近期:Q2008= Q2004 (1+5%) 4+50— 1450X 5%

    =1450X ( 1+0.005) 4+50-72= 1457 (人)

    远期:Q2020= Q2008 (1+5%。)12+100—1457X 10%

    =1457 (1+0.005) 12+100- 145= 1502 (人)

    用地规模

    住环境,根据〈〈村镇规划标准》(GB50183—93)和〈〈韶山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2004 -2020年)》,结合两村发展用地的实际情况,确定规划期内清溪村、石山村的用地 规模分别如下:

    到2020年,清溪村村庄建设用地为18.66 ha (不包括村域范围内的市级建设用 地),人均建设用地140 M2/人;石山村村庄建设用地为21.03ha(不包括村域范围 内的市级建设用地),人均建设用地140 M2/人。

    鉴于清溪、石山两村远期将成为韶山市区的有机组成部分,并将统一规划,统 一建设,因此确定远期人均建设用地也统一为 140 M2/人。

    第八章 村域用地布局规划

    一、 现状布局概况

    清溪一石山村现状建设用地大部分集中在天鹅路、韶山路、清如路沿线及周边 地区,韶山乡中学、石山小学、工贸大市场、水利局等 10多家省市单位集中于此,

    其它用地较为分散,尚未形成有序、合理的功能分区。

    二、 发展用地选择

    根据国家对村庄发展的土地利用政策和清溪一石山村的实际情况,米取集

    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模式选择建设用地。在〈〈韶山市城乡一体化建设规划( 2004-

    此村镇建设用地较为紧张。

    本次规划建设用地主要选择在沿清如路和韶山路的几个现有建设用地相对 集中的地段,其它组团用地亦选择在原来建设基础条件较好或村民居住较为集中 的地段。这些地段交通条件较好,同时居住与耕种地点之间的距离也不算太远。

    三、规划结构与用地布局

    、规划结构

    针对现状清溪、石山两村居住相对分散的情况,结合韶山市城区发展建设的 要求,小康村的居住确定为“大分散、小集中”的布局模式;从建设现代化农村 小康示范点的要求和保护基本农田、节约农房建设用地出发,规划打破现有村组 界线,两村统一安排部署,引导农民逐步向中心组团集聚。规划在清溪一石山小 康村内设置一个集中建设的中心组团,在其它地段分设四个农村居住组团。

    规划目标:商贸型与生态型相结合 的村庄。

    规划结构:以田园风光为基础,以组团布局为形式,以园林美化为手法, 总体构建“一主四副”的空间布局结构。

    “一主”:清溪一石山村中心组团,即韶山路以东、新颜路两侧的地块。结 合城区拆迁安置规划中心组团示范点,配套建设村部办公、商贸服务、公共活动 中心、中心绿地等,形成一个布局相对完整的村级中心。

    “四副”:即沙子坝组团、清如路组团、小塘湾组团、三角元居住组团。组 团布局根据村民现状居住情况,在有条件的基础上适当扩大,并充分考虑农村居 民的生产、生活模式整合而成。

    村域用地布局

    1、居住用地规划

    现状概况

    清溪一石山村居住建筑用地现状以分散式布局为主,居住建筑以独院式为主, 建筑层数主要为2- 3层,建筑结构主要为砖混结构,全村的楼房普及率为 85%

    住宅占地面积偏大,房屋功能不合理,建筑质量参差不齐,造型无特色,且住宅周 边环境较差。现状居住建筑布局基本以村民白发建设为主,缺乏统一有序的规划和 指导。

    布局原则

    总体上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思路选择居住建设用地;

    合理选择居住建筑用地,保证有良好的卫生、交通、环境及建设条件;

    合理组织居住与工业、种植业、公共服务设施等用地的相互关系;

    坚持规划高标准、高起点,并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和村民居住生活习惯,为 居民创建环境优美、舒适安全、生活方便的居住环境。

    居住用地规划布局

    居住用地的布置充分考虑原有村民聚集地的位置和居住与农业生产距离

    不能太远这一特点,在本次规划中将清溪一石山村的居住用地分为 5个部分:中

    心组团中的配套居住用地,沙子坝组团居住用地,清如路组团居住用地,小塘湾

    组团居住用地,三角元组团居住用地。

    本着“集约社会、集约建设”的原则,对现有的居住用地进行适当地规 划整合,一方面便于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土地的使用价值, 最大限度地创造经济效益。

    由于清溪一石山村地处城乡结合部,远期将被纳为城市建设区,故城区附规划对现状相对集中的农村居民点进行统一的整治改造,对一些建筑质 量较差且严重影响村庄整体景观的住宅应予以拆迁。

    由于清溪一石山村地处城乡结合部,远期将被纳为城市建设区,故城区附

    近新建的居住建筑多采用公寓式住宅(4?5层)和联排式住宅(3层),远离城区 的则可考虑双联式住宅(2?3层),原则上不再新建独立式住宅。

    2、公共设施用地规划

    (1)现状概况

    清溪村现状的公共设施主要集中在清溪大厦(位于韶山市区车站路附近) ,

    占地587m2,主要满足村委办公、餐饮娱乐等功能需要。石山村现状的公共服务设 施主要集中在韶山路沿线,有中学一所,占地11336 m2;小学一所,占地9468 m2; 图书室2个,共占地120 m2;市场一个,占地21668 m2。公共设施较齐全,但幼 儿园、农贸市场等还有待进一步的完善。

    (2) 布局原则

    公共建筑用地布局以集中为主、分散为辅,以适用、便捷、美观、经济为 基本原则;

    公共建筑配套项目以〈〈村镇规划》为标准配置,并根据清溪一石山村发展 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减(因为可以就近享受市级公共服务设施);

    公共建筑用地布局考虑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