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录大全
  • 励志语录
  • 情感语录
  • 名人经典语录
  • 经典爱情语录
  • 网络经典语录
  • 经典台词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语录 > 网络经典语录 > 正文

    唯有源头活水来——《圣经》中洪水神话与海洋文学

    时间:2021-01-05 18:02:49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圣经》中 第一次大洪水除了具有惩罚人类的作用外,也同样是对人类的一种拯救,洪水是旧世界演变到新世界的过渡的媒介。洪水可以抽象为早期海洋,从而分析《圣经》洪水原型对文学作品的影响。通过分析洪水的故事中水的作用,可以对第一次大洪水有新的认识,并且对海洋文学里海洋的角色进行了新的剖析。

    关键词:《圣经》;洪水;海洋文学

    《圣经》作为西方的经典文学之一,对西方的思想,文化及意识形态都产生了深厚影响。《圣经》中的许多代表人物已经成为原本,被许多大家运用于他们的作品中,继而成为经典。“圣经是文学教学最根本的基础。对它的教授应尽早全面,这样,后来的文学知识都可建基于其上(圣经)是文学训练的基础”(Frye 110-11)。在浩瀚的文学海洋中,这样的例子俯仰皆是。例如17世纪英国“小说之父”丹尼尔·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被当时认定为是一本基督教的传教书,托马斯·哈代在其《无名的裘德》中塑造的主人公裘德被归为圣经中约伯形象的化身,福柯纳被称为是“深刻的基督教作家”(梁工 235)在他的代表作《喧哗与骚动》多次源引《圣经》,霍桑《红字》中所围绕的原罪也是出自于《圣经》,由此看见,《圣经》对文学作品的影响之深非同一般。

    一、不同形式的水

    水是圣经中不能忽略的重要意象之一,从《圣经》一开头便有水的出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创 1:2), 而贯穿《圣经》始终的也是水,在新约《启示录》中“天使又指示我在城内街道当中一道生命水的河,明亮如水晶,从神和羔羊的宝座流出来”(启 22:1),预示着上帝与其子民同在,生命之水长流。

    水,是一种自然物质,具有流动性,不定形性,易变性等特点。冰,雨,雪,雾,云,溪水,湖泊,江河,大海都是水的形态。水作为一个具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在圣经中存在多种变体意象。据数据统计显示,“旧约6中关于水的记载就有626处, 用水喻义的有20多处。”(蒋栋元 115)。将在圣经中出现与水相关的意象进行归类的话,变体形式有:暴雨,洪水,伊甸园中的河流(及之后出现的河流湖泊),圣餐中的酒,及基督的血液。而根据这些变体,不难看出,在《圣经》中水仍然是是生命之源这一象征,并且又含有纯洁,干净之意。如美国菲利普威尔赖特所说:“水既是洁净的媒介,又是生命的维持者。因而水既象征着纯净,又象征着新生命。”(叶舒宪216),但是,水同时也代表着毁灭,惩罚的工具,并且由于其特性,水也预示着无序,混沌的状态。

    二、大洪水神话的文化历史考证

    洪水从古至今都是人类面对的灾难。即便是技术发达的当今社会也只是尽最大可能最好防范措施,却不能防止洪水来袭所造成的破坏即便是技术发达的当今社会也只是尽最大可能做好防范措施,却不能免于洪水来袭所造成的破坏,更何况是蒙昧的古代,人面对自然灾害便只能是束手无策。人类面对自然灾害便只能是束手无策。弗雷泽在其《金枝》的姊妹著作《〈旧约〉中的民俗》里详尽的对世界各地的洪水神话进行了介绍。其中主要介绍了巴比伦,希伯来,古希腊,古印度,东亚,澳大利亚,南美洲,中美洲,北美洲及非洲等地的大洪水文化历史的记载。不难看书不难看出,不管是大洪水的传说还是神话故事,世界各地都广泛流传,许多专家学者认为所有的洪水故事都源于巴比伦神话故事中的记载,被认为是洪水故事的范本。这可能是因为“文献中存在的所有关于大洪水的传说最早是巴比伦的,或者更准确的说是苏美尔的”(弗雷泽 158)。至于希伯来洪水故事有两个版本,即祭司版本和耶和华版本。而我们熟悉的《创世纪》中的大洪水故事被批评家们一致认为出自两个独立起源和部分不一致的故事。对于洪水是否发生过的真实性及发生的范围大小仍存在争议。对于真实性,有记载说当时的灾难确实发生过,因为留在当时洪水退去的高山上有贝壳动物的残体及化石。而德尔图良 也没有刻意将这些事实与创世纪中的洪水联系在一起。弗莱在《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这一著作里却认为普遍有的这种大洪水说法并不能足以证明洪水真实发生过(诺斯罗普·弗莱,36)。至于洪水发生的范围,由于传说和神话不能当作是一种真实的记载,所以里面必然会有夸大和扭曲的成分。不过许多故事是神话外衣下包裹了真实的内核,而不是凭空捏造的,也就是说,“他们是也许是含有对确实发生在个别地方的水灾的记忆,但是它们在以通俗的传说为媒介流传的过程中,被放大为世界范围的大灾难”(弗雷泽 162)各个文明中对于洪水神话的记载及考证,不难看出,虽然版本不同,但是却像是孪生般相似。洪水造成的原因可能是一场罕见的大雨所致,并且每个版本的洪水神话故事里几乎都有的情节就是神指派某人造大船,携亲朋好友及其他动物登船,然后洪水暴发,漫天漫地,时隔数天,洪水退去,人们重新返回到陆地上。但不管是真实发生过洪水也好,还是人们夸大了灾难的记忆也罢,总之,洪水的发生代表了一个年代的变化,发展过程,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变化的无知而对神灵的敬畏。

    西方和东方对在海洋的认识上不尽相同,这取决于东西方文化上的殊同所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郑和下西洋,并不是为了开疆扩土,发展殖民,而是以传播文化,互通有无为目的的。因为当时中国的技术相对先进,生活富足,想通过航海让世界知道泱泱的东方大国国富民强。而西方很多国家是海洋性的国家,他们几乎都是通过航海掠夺土地奴隶,金银财宝,以富足自己国力。东方文明是大陆性文明,而西方文明是海洋性文明,东方以政治为主,西方以经济为主,这也正是西方有很灿烂的航海史,以及“盛产”海盗的原因。

    不能忽略的事实是,这种文明也给文学界带来了许多文学的瑰宝。各个时期,各种体裁都出现了诸多优秀的海洋文学作品。例如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麦尔维尔的例如在十六,十七世纪的叙事故事中,不论是形式还是风格都与航海冒险相关,这也为笛福创作这部小说奠定了基础,而且鲁滨逊也被定义为受海外扩张意识形态的一个代表,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等。而《圣经》作为西方文明的范本,在许多海洋文学作品里,都有大洪水故事的影子。

    《圣经》中描述的第一次灭世大洪水给人们的印象是,全世界被洪水淹没没有陆地,换句话说到处汪洋一片,那么此时的世界便可以看做以一个没有陆地的世界即是海洋。圣经中创世纪第三句话的“渊面黑暗”即表明了世界之初的那种混沌状态。追其上帝设下这一洪水之灾的原因就是人类的不善所至,为了洗涤罪恶,上帝便用洪水来结束他亲自创造的世界。水在这里不单单是一个清除罪恶的工具,它也是一种取消创世的途径,让世界重新返回创世之前的混沌状态。既然海洋是水的一种变体,那么海洋也就可以等同于第一次大洪水,同样具有混沌,无序,不稳定等特点

    三、文学作品中人物与《圣经》中的第一次大洪水

    挪亚作为上帝的代言人,是第一次洪水中的幸存者。他的赦免可以被看做是上帝的第一次选民。如果把上帝看成渔夫,那么挪亚便是上帝所拣选的鱼儿。因为洪水来临之际,所有的生物无一幸免,只有生活在水中的鱼儿逃过此劫。这也是为什么可以把鱼儿归为洁净的动物的原因。挪亚乘方舟行于水面上,可以抽象为人浮于水面上,也是渔夫的一种意象,这样类推,那么后来他的子孙后代都是被上帝所恩赐的鱼儿。与此相似还有摩西,在上帝的帮助下,摩西顺利通过红海,而与其命运相悖的埃及人却葬身海底。那么摩西便是登上方舟的幸运儿,那些死于红海的埃及人无异于被上帝抛弃的异族。

    在《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公鲁滨逊所生存的荒岛便是上帝赐予的方舟,而小说中被他和星期五用枪赶跑的那伙死于海中的野蛮人就是不被上帝所恩宠的他者异族。福柯在《疯癫与文明》中说道:“透过航行,船上的人即使没有获得财富,至少也会成为命运和真理的化身。”(福柯5)那么挪亚,摩西,及鲁滨逊便是福柯所说的那类化身了。

    洪水发生前的世界是充满罪恶的世界,而经过洗涤之后的世界,是上帝满意的,洁净的世界,并且他的子民是经过他亲自拣选过的。这两个新旧世界的形成也是由低级向高级,由野蛮蒙昧到文明发展的进化。在洪水消散以后,上帝与挪亚立约并取消了当时对亚当和夏娃犯罪时对土地所下的诅咒“地必因你的缘故受到诅咒”(创,3:17)。从挪亚开始,便可以看作是是农业经济的开端,标志着从靠上帝吃饭过活的日子的结束,自己动手劳作生活的开始。上帝之所以为之是让他的子民人类真正的独立起来。作为地上世界的统治者,亚当和夏娃无疑是不合格的,他们不通过劳动获取食物,只是坐等上帝给予的恩赐。偷食禁果遭到驱逐其实是上帝有意为之,是想通过此举让他们独立,离开上帝的庇护,通过磨炼才能胜任众生灵的领导者。等到挪亚的时代,上帝觉得时机已经成熟,便取消了诅咒。

    洪水之后的两层世界是上帝的天堂及人类最初的乐园——伊甸园,和人们实际生活的世界。作为人类,偷食禁果遭驱逐是不可能重新返回乐园的,但是人们又渴望向往高层的乐园,因为高层的世界是陌生的,异己的,精神上依赖那里的。上帝并不是让人类永远不能享乐,只是让人们学会劳动,遵守上帝的教导,便可在死后升入天堂,这样,人们在实际生活的世界中便能够不断进取,而实现最终的生命的上升。

    在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中,他所塑造的主人公鲁滨逊也是经过了这样一个过程。海洋对于鲁宾逊来说就是禁果,海洋的神秘让他向往。面对诱惑,他几经周折最终尝了“禁果”,而后悔因尝禁果而失去了乐园—家乡。但是在沦落荒岛的时候,他通过开垦土地,蓄养家禽,得到了上帝的恩惠,在岛上富足生活了二十几年。鲁滨逊这一形象的塑造便是新亚当和旧亚当的合体。他入海前和出海后,空间上是两个世界,精神上也是两个层次。在叙事形式上,鲁滨逊的故事也可被归为弗莱所提出的“U”型叙事 的模式即:在未离家的时候,他的生活富足,衣食无忧,是良好的状态,虽然他自己有种种不满,但是不能反映他实际生活的状态是低劣的。但是他一旦离家之后,他便遭遇海难,被卖给奴隶主等悲惨经历,他的生活状态呈一种下降的趋势,直到最低点,他差点死于海难,孤独一人来到荒岛的时候,他才有了转机。

    四、结语

    水是生命之源,《圣经》中有关水的故事也非常普遍。书写洪水所带来的灾难以及新生,寓意着水是万物之源,有着不可超越的力量。西方文学中,海洋文学便是继承了这种思想。

    参考文献:

    [1]Frye, Northrop. The Educated Imagination. Blommington: Indianan University Press, 1964

    [2]弗雷泽.《旧约》中的民俗[M].童炜刚,译.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3]福柯. 文明与疯癫[M].刘北成,等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2003.

    [4]蒋栋元. 生命·再生·罪与罚——圣经中“水”的意象[J]. 外国语文, 2010 (25):115-117.

    [5]梁工. 圣经与文学[M].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10.

    [6]刘意青.圣经文学阐释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7]诺斯罗普·弗莱.伟大的代码[M].郝振益,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8]中国基督教协会.圣经 [M].南京:南京爱德华印刷有限公司,2010.

    [9]叶舒宪.神话——原型批评[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