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文选
  • 作文大全
  • 话题作文
  • 小学作文
  • 初中作文
  • 高中作文
  • 英语作文
  • 作文素材
  • 作文指导
  • 作文评语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作文 > 话题作文 > 正文

    架设反思平台,引领专业发展

    时间:2021-01-14 21:06:00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有人为教师的反思提出了这样一个公式: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实践+反思=教师的成长。教师的发展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学校主导,架设反思平台,通过整合校本资源,引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实现教师专业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教育叙事;反思;引领;提高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一)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的要求

    我校作为一所农村普通初中学校,地处经济发达的珠三角一隅,近年来,政府为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教育的投入逐年增加,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同时社会、群众以及学校自身都对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城镇化发展是必然的趋势,只有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才能适应这种趋势的发展。

    (二)学校现有师资的构成和所面临的困局

    1.为整合教育资源,2000年前后,政府对本地规模较小的学校进行了撤并,许多年轻教师一到我们这类最基层的农村中学就普遍感到教育教学实践能力不强,如了解和分析学生的能力;驾驭教材的能力;实施教育教学策略的能力;强化和反馈教学信息的能力;处理课堂偶发事件的能力等都还很不够。如何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化成长,使青年教师早日适应日益发展的教育需求是当下我校面临的一个困局。

    2.由于缺乏制订长远的教师专业成长规划和铺设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教师的专业得不到有效的发展,也使教师的专业化专长受到了阻碍。我们学校新教师中,有部分提前处在所谓的专业能力发展的“高原期”。合并学校的原校中的部分中老年教师,不论是在现代教学理念、现代教学技术的掌握上,还是学历的达标上,都有较大的差距。加上受制于当前体制上的约束,学校只能无奈地让这些老师继续挤占编制,令学校无法在短时间内引进更多高素质的新教师,这种种原因都严重制约着本地初中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也成为本地基础教育质量提升的所谓“瓶颈效应”的一个原因。

    二、关于教师专业化和反思的定义

    (一)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定义

    教师的专业化是一个具有浓厚学术气味的词语,《中国教育报》2002年1月3日《教师专业化: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潮流》中指出,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二)反思的定义

    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张志泉在其《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性道路》中引述贝克莱(George Berkeleky 1685-1753)的论述,他认为“反思是个体立足于自我之外批判地考察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胡塞尔(Hussel)认为:“反思都具有意识变异的特征。”反思是主体对自身头脑中已有经验、观念的审视与重构,是主体反观自身不足,批判地考察自身经验、机智地监控与调节自己当下的内外活动、主动筹划反映自我本质的意识活动。

    (三)教育性反思的定义

    华东师范大学熊川武教授对反思性教学作了如下定义:“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learning how to teach)与‘学会学习’(learning how to learn)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而美国学者布鲁巴赫(J.W.Brubacher)等人则从实践的角度来认识反思性教学,他们认为反思性教学实践可分为三类:一是“对实践的反思”(reflection-on-practice);二是“实践中反思”(reflection-in-practice);三是“为实践反思”(reflection-for-practice)。“对实践的反思”是指反思发生在实践之后,“实践中反思”指的是反思发生在实践的过程中,“为实践反思”则是前两种反思的预期结果,即“实践后反思”与“实践中反思”的目的是最终形成超前的反思,从而形成在实践之前的三思而行的良好习惯。

    所谓反思教学,就是教师自我观察、自我评价的过程。教师本人通过收集本人课堂教学的信息,并加以分析、评价,确定教学实践的方向,并研究自己的发展优势。这就会给教师带来教学方面的变化和改进。

    三、实施“架设交流平台,引领教育反思”校本培训模式的策略

    针对农村乡镇中学普遍存在的教师理论水平薄弱,观念滞后,教师因整天被日常事务缠身而“只顾低头行路”,科研气氛不浓,教师缺乏专业人士引领等问题,我们统一了认识,就是由学校铺设交流平台,组织“引领”,制度化、常规化,进行教育教学反思。确定反思培训模式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

    (一)组织“引领”

    1.举行会议,统一认识。学校通过行政会议、教师大会、班主任工作会议、骨干教师会议、科组长会议等统一思想。

    2.开展培训。参加省级、佛山市级培训、教科研专题培训。

    3.组织学习、考察。

    4.读书活动。开展积极有效的读书活动,养成教师读书的习惯,开展《细节决定成败》《教师的五项修炼》读书大讨论活动,使教师在读书中寻找发展点、生长点。

    (二)组织行动

    1.开设校本班主任工作论坛。政教处结合学校的全局性工作要求和班级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每星期给出命题,利用每周的班主任工作例会,开设本土班主任工作交流论坛。我们会让29个班主任轮流讲述他们的做法和事后的感受,当场再让在座的资深的老师或政教处老师点评,并要求讲述的老师回去之后,将口头表述的内容整理成文案上交政教处。利用这种以诊断式、临床式的校本班主任工作论坛为形式的活动平台,共享教育叙事。

    2.教务处倡导小组集体备课。利用这种以同年级为单位的小组活动平台,着重加强老师的教学反思意识,特别是“为实践反思”(reflection-for-practice)的意识的引领。

    3.组织“推门课”“开门课”的评课反思活动。利用这种评课活动的形式,加强教师的教学反思,特别是“实践中反思(reflection-in-practice)”意识的培养和引领。

    4.外援式,专家报告、点评进行反思。通过外请专家、学者,提高对教师教学反思理念的认识。

    (三)个体积累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逐步积累成果,在以下几个方面积累教师专业发展的佐证材料。包括:(1)班主任的教育叙事集;(2)科任教师的教科研研究活动记录;(3)教育教学个案的研究记录;(4)每位青年教师建立成长档案袋;(5)学校骨干教师典型的教育教学设计等。一方面为学校的教科研积累材料,另一方面也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佐证材料。

    四、实施“架设交流平台,引领教育反思”校本培训模式策略的反思

    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要加强教师的教学反思意识,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架设交流平台的目的是引领、创设反思的气氛,鼓励教师说出自己的教育故事,进行教育叙事

    广东教育学院对反思教育一直都有深入研究的施铁如教授表示:“教师说出教育故事,是在梳理教育教学中所做所感之事。”事件本身所体现的教育理念,他当时不一定意识到,但是梳理后就会发现事件背后的意义和它所体现的理念,一旦你说出来,你就建构了一种意义。这意义会进一步指导以后的行为。在叙事中反思实质上是行动研究的核心。

    案例1:就“如何与家长沟通”这一命题进行教育叙事时,我说到每每与某某同学家长进行电话沟通时,其家长都不配合。后来我反思平时与家长成功沟通的事例,确立了打电话与家长沟通的三个原则。到后来,与家长的沟通顺畅了,教育效果也好了很多。

    案例2:一位历史科任的青年班主任老师就命题“如何加强班干部作风建设”进行教育叙事。他说,每次开班干部会议,我们这些农村初中学生都不吭声,更不敢对班里的歪风进行大胆管理,解决不了班干部的作风问题,很是烦恼。我们就在会上引导他,你既是历史老师,何不引用那些历史故事,去启发学生?一位老师说他也有类似的经历,经过反思,他用以前在村里看露天电影的情节,去启发学生干部,他说:为什么共产党的军队能打败国民党的军队,就因为共产党的军队在冲锋陷阵时,我们的指战员对战士们说的是“跟我上!”而国民党的军队的指挥员说的是“给我上!”通过这一生动的事例,班干部们都明白到,凡事都要身先士卒,带好头,同学们才会信赖你,班风才会好转。会上的老师都表示有同感。在此基础上,我们引申到在班风建设上我们的班主任要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最后我们还要求,今天发言的老师,将今天的叙事经过写成文字,当做本学月的教学札记。

    (二)需要对教师实行指向性分层引领

    在实践中,我们不断意识到,培养教师的反思能力是总体要求,而不同教师群体的反思指向存在差异。教师群体依据不同线索划分为不同的群体,按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职业年龄特征,我们把教师群体分为新手型教师(0~5年)、适应型教师(5~10年)、成熟型教师(10~20年)和专家型教师(20年以上)。我们以每周进行的科组教研会议为平台,以年级小组为单位,组织小组成员以每周一单元的述课主讲人形式,进行集体备课,过程中我们强调要“为实践反思”的思路(reflection-for-practice),对小组成员进行指向性分层反思的引领。

    (三)需要有针对性的、有效的“专业引领”

    专业引领是理论与实践的对话和整合。我们在融合校本资源的基础上,发挥专业老师的指导作用,引领教师进行教育反思,促进专业发展。今后,我们将邀请专家对课题研究系统指导,充分依靠教科所与教研室领导、专家的指导和帮助,充分发挥学校、区级骨干教师和学校专业心理老师的辐射作用,(作观点报告、开课、个案分析等)指导和帮助教师选择教育理论书籍,充分发挥科组、备课组团体的合作、研究作用,经常性地开展小团体的沙龙活动、主题活动(多种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开展集体叙事与个人叙事相结合,开发和整合群体智力。

    (四)充分利用交流平台的民主气氛,引领教师进行多角度思考,养成批判性的思维习惯,营造上进的良好生态

    我们不难发现,任何教育方式、教育思想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流行的教育方式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可以使我们看到其中的不足,从而加以完善和改进;对人们有疑义的教育思想进行反思,可以从中找出值得借鉴的内容,从而进一步优化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因此,在写教育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应逐步建立起批判性的思维,以独特的视角分析、反思我们以往看似正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写出能引起人们心灵触动、改变教育行为的深层次的反思。

    (五)建立实效的“保障机制”和“长效机制”

    制度保障:建立更加完善的教科研制度,明确撰写教育叙事有关规定,落实学校骨干教师的权利和义务、校本教研制度等等。

    (作者单位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杏联中学)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