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历制作
  • 个人简历模板
  • 个人简历范文
  • 个人简历表格
  • 个人简历封面
  • 英文简历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简历 > 个人简历封面 > 正文

    浅谈祭祖

    时间:2021-01-12 12:02:04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祭祖是中国上千年以来的传统风俗之一。它不仅有利于我们追根溯祖,探寻自身本源,而且还有利于我们在追根溯源中找到自身民族归属感和认同感。本文从原因和意义方面来浅析祭祖。

    关键词:祭祖;追根溯源;慎终追远;孝;祖先

    一、简介

    祭祖,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化习俗。祭祖风俗早在4000年前的原始社会时期就已产生。周代祭祖已成定制,到春秋时期,祭祖风俗活动盛行。

    祭祖实际上最早发端于生殖崇拜[1],它所体现的感情是后人对先辈怀念和敬畏。他们认为先祖生育了后代,而先祖伟大之处在于他们有生育功能,祭祖维系着一个家族血脉的延续。

    在宗法制度形成以后,先祖已不仅仅只有繁殖后代的功能,还是家族兴旺发达、平安健康的保证。到封建社会中晚期,祭祖与“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需要结合在一起,被看作是“人生第一吃紧事”[1]。

    二、原因

    首先,在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古人对自然物支配力很差,对人自身都无从认知,对未知事物的惧怕使得先民们必须寻找一定的精神寄托和心灵安慰。

    其次,在原始社会已有了鬼魂的观念,先民们认为人死后灵魂还活着,坚信人死后的灵魂依附于自然万物之上。这样看来,祖先俨然被赋予了一种神秘的力量。这种神秘力量支撑着家族的延续,给予后世子孙一定的精神信仰和心里安慰。

    再次,由于在世之人无法得知死后世界是怎样的,也无法感知祖先们的所感所想,因此我们对祖先敬畏之情中夹杂着一丝恐惧。一是怕祖先在阴间过得不好,二是怕没有招待好祖先,祖先借此来让后世子孙不得安宁。因此子孙借着祭祖,一是为安抚祖灵,二是为向祖先求福,以祈求先祖庇护和保佑。

    最后,中国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儒家强调百善孝为先,饮水要思源,知恩报恩。

    三、怎么祭

    1.态度

    祭祀祖先时的态度很重要。祭祖的意义在于慎终追远,在于希望后裔的繁荣昌盛、儿孙满堂,所以在祭祖时,要严肃、心存敬意、态度恭敬,如果态度不谦卑恭敬,那就是对祖先的不敬和亵渎,可能会引起祖先的不满。

    孔子《论语·八佾》云:“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2]孔子强调祭祀礼仪的严肃性和权威性,祭祀时就当作祖先真实存在一样去祭祀,否则不如不祭。

    2.祭品

    最原始的祭品,大抵只是一些鱼、鸟和野果,后来便有专门的酒食玉帛。随着宗法制度的形成,祭祀祖先也向制度化的方向发展,开始出现了宗庙、祠堂等专门祭祀祖先的地方,祖先被奉为各家族的神明。

    祭品也在不断的完善,由上香烧纸钱发展到如今的烧家具电器、房子、车子,高额冥币等等供祖先消遣,让祖先在天之灵能过得舒适,给祖先游魂一个温暖的归宿和舒适生活。

    3.简单流程

    准备阶段:香三柱、蜡烛(人死后三年用白蜡烛,三年后用红蜡烛)、纸钱(冥币)、水果和糕点供品五种、饭菜、碗筷、酒。

    进行阶段:将供品放在神龛板前,点上香烛。在神龛板前摆一桌子,放六张小凳或三张长凳(朝门那一方是不能放凳子的);之后夹一些菜放在一个小碗中,将碗放在桌中间,然后再用八个空碗,每个小碗中盛一点饭,每个碗上放两双筷子,筷子朝向中间那个碗,然后在朝向门的那方进行烧纸烧香跪拜祭祀。

    祭祀过程中要动一动碗筷(表明祖先已经享用过了),待香烧尽,在地上倒一些酒(没开封过)。最后将祭祀完的所有的饭菜归于一个碗中,在碗中加一些水等到晚上泼水饭、烧香、烧纸备用。

    四、祭祖意义

    我是谁?来自哪里?你是否有这样的疑惑。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芸芸众生,必有其祖。中国人对自身根源问题的心灵拷问,扎根于每位华夏儿女的心中。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3]如果没有共同利益和目标是无法将一群人聚集到一起的,但是祭祖可以。中国自古就有寻根谒祖,落叶归根的传统。纵使华夏血脈分散于世界各地,但是寻根谒祖的观念和同根同源的血统仍可将我们聚于华夏。

    《论语·学而》篇中提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4]祭祀祖先是为了事活人,使活着的人道德醇厚,使死去的人灵魂安息。“慎终追远”,简单来说是让后世子孙不忘先祖,是一种“致意思慕之情”的伦理观念的体现。

    祭祖能够使后辈具有强烈的归属感和使命感。祖先在无形中促成了后辈们道德的自我完善,让其子孙后代发奋向上,把荣誉功劳等看成是对祖先最好恩德的最好回报。因此,每当我们功成名就、衣锦还乡时总会不由自主的有一种光宗耀祖的自豪感。在农村谁家做上大官、谁家孩子考上一流大学等,人们都会说某家祖坟冒青烟,祖先保佑等等的话。然而,那些一事无成或家境破败之人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愧对列祖列宗的落败感。

    儒家视“祖先崇拜”为“孝道”之行,祭祖也是“孝”的一种体现。

    孔子曾在《论语·为政》篇说过:“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5]他强调人在世时,要以礼来对他,人去世后要按照礼仪去下葬和祭奠,这是儒家“孝”的核心理念,孔子强调的是祭祖的伦理及社会功能,祭祖成为了子孙“尽孝”的途径之一,成为一种伦理道德的修养手段。

    祭祖是缅怀、是感恩、是传承。“孝”是中华传统文化之根。纪念祖先,缅怀先祖、感恩祖先就是孝,是学习孝道的第一门课。现如今,我们要实现中国梦,就要扎根,根就是孝道。

    五、总结

    祭祖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象征,是我们感恩祖先、敬畏生命的方式之一。我们都是华夏子民,中华民族同体连枝,血脉相连,我们拥有共同的祖先,是一个不能分割的生命共同体。追其根,溯其源,勿忘根本,共勉奋进。

    参考文献:

    [1]程裕祯.《中国文化要略》.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7,7(4):386~387.

    [2]孔子.《论语》.第三篇.“八佾篇”第12章.

    [3]司马迁.《史记》.第129章“货殖列传”.

    [4]孔子.《论语》.第一篇.“学而篇”第9章.

    [5]孔子.《论语》.第二篇.“为政篇”第5章.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