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阅读
  • 散文欣赏
  • 故事大全
  • 随笔
  • 读书笔记
  • 读后感
  • 观后感
  • 课外必读书目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阅读 > 读后感 > 正文

    内外兼修引领发展稳步推进名师培育

    时间:2020-12-04 15:10:08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体育名师工作室的专业引领示范辐射作用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名师工作室在培养名师、抱团发展等方面的功效日益凸显,各地的名师工作室在教师专业发展方面已经成为一支生力军,是专业发展的有效载体。如何建设好名师工作室,管理好团队,促其内涵发展,使工作室各项活动有朝气、接地气、显灵气,各成员在工作周期能真正学有所获全面发展,是工作室主持人需要深度思考的问题,现谈谈王竹平名教师工作室建设发展中的一些经验,仅供同行参考。

    一、培养阅读习惯,提升综合素养

    当下,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唯有不断学习,才能走在时代的前沿。在烦躁功利的社会,阅读能使人静下来思考问题,寻找个人的精神家园,阅读是工作和生活最美好的姿态。王竹平名教师工作室为了培养团队成员爱读书的习惯,拟定了详细的阅读计划,要求大家不仅要大量阅读专业书籍,而且要阅读教育类、文学类、史学类等杂志,这样才能触类旁通,拓展知识面,提高教育艺术。

    工作室在年度工作计划中对阅读有明确的任务目标,给每位成员有明确的任务单,每人1~2个月至少阅读一本书,撰写读书心得。工作室购买了1批书籍,在工作室内部进行传阅,每个月定期开展读书交流活动,让每位成员通过微讲座方式,用PPT、视频等形式向同伴介绍自己阅读完一本书之后所想所悟,而且要通过这本书的内容能迁移到自己工作中来,和自己的专业教育教学相结合进行反思,这样更加有指导价值。

    在成员交流过程中,工作室采用“一交流一提问一点评”形式,由学员同伴进行提问和评析,对学员的反思再提炼再提升,能真正挖掘读书交流的内涵,这样读一本书的受益者不是一个人,而是更多的人。每次读书交流会之后,工作室要求把书籍进行轮换阅读。读书交流也可以邀请阅读方面的专家现场点评,可以是同学科,也可以是跨学科的,因为阅读没有学科界限,工作室曾经聘请了语文学科特级教师、教科所专家、高校教授在“为什么阅读、阅读什么、怎么阅读、阅读之后干什么”等方面给予引领。通过周而复始的阅读交流和展示活动,让体育教师养成阅读习惯,全面提升个人内涵。

    二、立足课堂研究,服务一线教学

    课堂教学能力是教师的“立身之本”,而课堂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主阵地,名师之“名”,首重课堂教学。王竹平名教师工作室特别注重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积极搭建各种教学展示、研讨的平台,让所有成员参与到各类教材的教学研讨之中。通过区内校际交流、区域联动、跨学科联动、跨学段联动、工作室间交流等形式,為成员搭建上课的平台。

    工作室在年初计划里就明确要求,每位成员(包括主持人)每学期必须开设1次区级以上公开课,而且拍摄视频,参加一师一优课评审,每位成员上课之前及时将教学设计上传到工作室网页和QQ群里,大家积极讨论,执教者吸纳大家的意见及时调整教学手段,力争将优化的教学设计与大家分享。工作室还积极承担市区磨课的任务,以每一次教学竞赛为契机组织工作室成员参与磨课。每次磨课之前有明确的分工,如“教学语言组”“运动负荷组”“场地器材布置组”“教学评价组”等,每人各领一份任务,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磨课效率,避免了“蜻蜓点水”式的评课,并扎实有效地组织教学策略研讨,让磨课教师在辩课中寻求最佳的解决方案,在“知行合一”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与特色,真正发挥引领作用。

    王竹平名教师工作室每年在拟定年度工作计划前,都征求成员的意见,根据大家的意见反馈拟定各项研讨活动主题,活动的主题主要是学员日常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这些主题切入点小而具体,达到一次活动能解决一个问题的效果。通过同课异构、辩课等研究形式,最后得出大家都认可的结论。如立定跳远中的摆臂问题是一个常见问题,用什么样的方法纠正学生摆臂不协调和不到位的错误动作是一个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工作室对这类教材进行同课异构,邀请部分教师现场观摩,收集授课教师课堂中运用的教学方法,对比哪种教学手段效果好,经过讨论之后,将这些方法手段在区域内推广,这些研究看似很小,实践效果较好,一线教师非常欢迎。

    三、合作研究共赢,创建品牌项目

    工作室在一个周期之内需要有一定的成果呈现和推广,这就需要创建自己的品牌项目,形成一定特色,品牌特色打造需要根据工作室成员专业特长,结合区域、学校特色而设计。特色打造和品牌创建可以通过课题研究、教学专项资源制作、主题体育活动策划等形式,在这些研究过程中可以依靠自身团队开发研究,也可以借助外力来协助完成。

    如和高校合作进行教学资源开发研制,寻求高校专业支持、高校理论支撑,引领一线教学研讨方向不跑偏,基础教育实践论证,不出现科学性错误,在和高校合作研发的过程中,学员的专业素养能得到有效提升。如,工作室主持人曾经担任过《体育游戏教学方略》《全家一起做运动》两本书的副主编,对于体育游戏的开发和教学有一定的研究,因此工作室在曹卫民老师的带领下和南京体育学院研究生部合作,进行体育游戏教法变化的视频资源拍摄与编制,参与的教师根据游戏的文本进行教学,在此基础上对游戏进行有目的的改编。如“为提高趣味性而变”“为帮助弱势群体而变”等,一个主游戏能改变出多个游戏,为了达到改变的目标,在教法上需要去调整,文本撰写之后再进行视频拍摄。在文本撰写和视频拍摄的过程中,参与的教师能及时和高校专家、一线教学专家进行沟通,对体育游戏教学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理解,学到了很多教学技巧,撰写文章能力也得到提升。资源制作成功能作为高校提供实践类的教材,更提升了工作室参与人员的专业水准。

    工作室要积极申报省级以上规划课题,全体成员都参与课题研究,这是团队发展的有效抓手,每人都有角色定位,都有明确任务,最好能有自己的子课题任务,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边研究边提升,这是团队合作的重要形式。在经过一个周期的研究之后,要有物化的研究成果并且进行推广,在后续的推广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成果更加优化,成员的研究与实践能力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能得到明显提升。

    四、名师示范辐射,引领共同发展

    充分发挥“示范、辐射、引领”作用是名师工作室的工作重心之一,工作室成员均是各级骨干教师,在教学科研训练等方面均有着丰富的经验,教学各有建树。工作室可以搭建各种教学展示、讲座交流的平台,让成员将自己的教学专长及经验和大家分享。工作室在年初拟定各类教学展示计划,有主题有要求,从工作室主持人开始,所有成员都有计划地进行展示,根据个人专长进行展示,采用同课异构、微课等形式,每次展示后由展示者先进行教学设计解说,从理念到教学行为进行阐述,说明设计的思路,工作室成员进行点评,将执教者的理念通过案例诠释出来,然后让所有观摩教师提问互动交流,把名师先进的理念和成功的经验根植一线教师思想深处。

    王竹平名教师工作室所在区有“体育教师大练兵”活动,大练兵活动主要内容是常见运动技能,培训教师都是本区有技能特长的体育教师,工作室成员积极申报承担培训指导任务,根据自己专项领取任务,提前准备积极训练,这样对培训教师自身来说也是一次技能提升的机会。

    工作室要求每名成员除所在单位之外,通过教研主管部门和主持人推介,主动对接1~2所学校,定期到学校进行教学展示、教学讲座等活动,参与到学校的体育工作及体育组的集体备课研讨活动中。联系1~2名培养对象,定期去看培养对象的课,进行教学研讨活动,指导他们如何进行体育教学设计,以及课题研究和论文撰写。通过这些举措把工作室的学术影响力积极向区内外辐射,提高获益面。

    工作室在各级各类支教过程中积极承担相关任务,采用“个人长期集体短期”形式。王竹平名教师工作室在援陕支教活动中,已经派遣了4名教师去支教,时间为期半年至一年,把工作室相關理念带到支教地区和学校,协助学校设计大课间,得到了支教学校领导和同仁的高度评价。支教人员把所在地区和学校需要解决和提升的学校体育工作问题进行汇总,发给工作室,工作室集体研讨解决方案,在合适的时间可以组织成员集体短期支教,这样的支教针对性强,实用价值大。

    工作室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还包括向公众分享研究成果,为此工作室利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网站等网络资源为区域外同行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做到教学开放、研讨开放、科研开放,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同时,在工作室网站里可以开辟编读交流专栏,让体育教师遇到困惑和疑难问题时可以留言咨询,工作室安排专人负责这个栏目,定期将问题提交工作室成员讨论,然后回复读者。工作室网站里要有丰富的资源库,包括各种专题的资料,如教学视频、课例研究、论文撰写、优秀教学设计、体育竞赛活动范例等,让网上来访的体育教师不“空手而归”。

    五、加强区域交流,携手互补并进

    当下,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如火如荼,各地各校均有值得借鉴的特色,有着很多成功的做法。汲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走出去、引进来是开拓视野丰富经验的有效途径。工作室应该积极和区域内外学校、工作室联系,进行多方位交流,采用送课到校、送讲到校、送课下乡等形式,开拓成员视野的同时,向外展示工作室成员风采,扩大知名度,增强影响力。

    工作室之间交流的主题影响着交流活动的实效。主题内容可以涉及学校体育工作的方方面面,主题的选择要结合教学热点问题,要接地气,要能及时传播课程改革最前沿的信息,要和一线教师学识水平认知能力相匹配,如“专题教学同课异构”“业余训练沙龙研讨”“大课间设计交流”“教科研能力提升交流”“教师专业化发展研讨”等。主题确定后,双方的工作室要进行集体备课,要把各工作室在交流主题方面一些成功的做法或者现状、困惑提炼出来,届时进行交流。

    如,王竹平名教师本工作室在一次区域教学研讨交流过程中,就把“音乐在体育高效课堂中的作用”作为经验进行交流,这是工作室成员参加省比赛,大家集体备课所得出的共识。如果不做前期的集体备课进行深度思考,交流难免会缺少落脚点,走马观花,缺少深度。王竹平名教师工作室在实践中多次与外地工作室进行“同课异构”“读书交流”“教材教法研讨”等专题交流活动,每次交流有主题发言、主题点评,研讨氛围积极热烈,提升了体育教师的教研能力。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