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办事指南
  • 创业起步
  • 企业管理
  • 市场营销
  • 开店指南
  • 创业之路
  • 创业故事
  • 互联网创业
  • 工商知识
  • 财务知识
  • 税务知识
  • 会计知识
  • 其它创业知识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创业 > 创业之路 > 正文

    四川省农村和谐社区教育发展构想

    时间:2021-01-25 21:03:42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 在新农村建设框架下,农村和谐社区教育发展是一条应然之路。四川省农村和谐社区教育发展构想正是在当前自身面临的农村社区教育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来的,其基本思路是:以提升教育服务农民生活质量的功能为目标,建立“乡镇教育共同体”为发展平台,在内容上变革现行乡村教育投入与管理体制及在基础教育阶段渗透创业教育和生计教育,以推进城乡校际联动、开发“校际课程”为可能途径,以及提炼社区无形教育资源、营造社区教育氛围。

    【关键词】 四川省 农村社区教育 构想

    农村社区教育是指基于自然村落形成的教育网络,包括学龄儿童教育、成人职业教育等在内的以农村适宜人口为对象的教育活动。它不是单纯的某类型教育,而是整合教育。它既不同于我们传统意义上的成人教育、非正规教育,也不是单纯的学校教育的开放过程和结果,它是农村教育在达成农村教育目的的过程中,在实践形式上的发展。它是协调社区内教育发展与人的发展、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是旨在提高社区内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存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

    通过农村社区教育整合农村的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以及成人教育,这样既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可以满足农村个体发展的内在需要,从而整体上提高农村发展水平。因此,大力促进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四川省农村社区而言,促进农村社区教育发展,其主要意义:一是可以扩充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把不能升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培养成能适应社会、市场,具有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生存能力的人;二是以大教育观统筹改革,打破狭隘的教育观念,把农村教育改革与农村经济、文化、道德等方面建设共同进行,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的结合,构建起新的乡村社区教育体系,力图走出一条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最终建设成和谐乡村社区。

    一、四川省农村社区教育现状分析

    我国长期局限于城乡二元体制的老思路,只考虑提高市民素质,而把农民素质教育撂在一边。没有农民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因为时至今日,农民还是占绝大多数。因此,在我们重视发展普通教育,高标准实现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基础上,还要重视对农民的多方面的文化素质教育。就四川省农村社区教育现状而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农村人口结构失衡。当前,四川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左右,因此,农村教育的主要任务就变成在广大农村寻找一条适合当地人力资源开发的新途径,化人力资源优势为人力资本优势,这是四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按照该标准,2003年四川劳动年龄人口为6112.9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为4209.4万人,占全省总劳动力的68.86%。据目前生育水平预测,2010年、2015年农村劳动力占全省劳动力的比重还会略有上升。但是,从农村经济的集约型增长对人力资源的客观要求来看,四川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仍处于比较低的状态。据统计,2003年,四川省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就有688.9万人,占14.67%。2003年,在四川农村6岁及6岁以上的人口中,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仅有281.7万人,占5.04%;而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有27.5万人,占13.02%;小学文化程度的有2650万人,占47.41%;初中文化程度的有1930.4万人,占34.53%。②同时,四川农村还有相当数量的低年龄者进入从业状态,他们本该去学校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却过早地辍学而从业,这些人成为新一代文盲和半文盲的可能性相当大。而目前农村人口出现了老龄化、幼年化和女性化等现象,青壮年单向流动到城镇,造成农村人口的“精英流失”。这种人口的单向流动,造成农村人口在数量和质量构成上的下降。

    第二,农村社区教育意识不强。对于农村社区教育的意识是受传统农村、农业观念的影响,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领导层面,二是农村社区成员层面。只有这两个层面都充分认识到农村社区教育在推动社区发展中的双向影响(推动社区经济、文化发展),才能有利于形成人的全面发展和社区发展的和谐统一,形成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一体化的育人新格局。但是,目前的农村社区无论是领导,还是社区成员都对社区教育认识不足,甚至误解。③

    第三,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实现“三个确保”,但仍有差距。目前,全省181个县(市、区)均已完成体制调整,“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已基本得到落实。在“三个确保”中,第一个确保教师工资足额发放上,只保了教师国拨工资,地方补贴没有保证。第二个确保中小学正常运转上,目前也只有杂费,“生均公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逐年增加”的规定不少地方无法落实兑现。第三个确保中小学危房改造上,危房改造资金和学校卫生安全设备设施资金短缺。

    第四,农村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资金缺口较大。其一,学校正常运转所需经费仍有缺口。按全省生均公用经费最低标准计算,维持全省农村中小学正常运转的公用经费每年至少需要10亿元,而中小学每年的学杂费收入只有47亿元,尚有53亿元的缺口应由各级财政列支。由于四川省多数市、县财政比较拮据,保证教师工资都比较困难,将学校公用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其二,危房改造任务艰巨,资金缺口较大。全省中小学现有危房399万平方米,其中严重危房270万平方米,要在2005年全部排除现有中小学危房,需投入资金199亿元,尽管省级财政设立了专项资金,但仍然面临资金缺口较大和每年新增不少危房的问题。其三,教育负债严重,且无力偿还。据了解,到2002年全省教育负债20多亿元。税费改革前,各地的还债资金主要依靠农村教育费附加和教育集资。税费改革后,还债的渠道被切断,现在可以说,筹资无门,还债无望。据调查,施工单位因拿不到施工款而封堵校门不准学生入内的情况时有发生。其四,农村中小学发展资金不落实,既无来源又无政策支持。如开设英语、信息技术课程举步维艰。④

    第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得到推进,但落实不力。四川省现已有146个县(市、区)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全省起始年级学习新课程的学生数达到同年级学生总数的90%以上。但是,由于教育者的课程意识不足,保障机制不力,课程运行的适应性与现实有一定的差距,加之急功近利的思想根深蒂固,所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我省实际上在实施过程以及反响上与预期存在相当的距离。

    第六,农村职业成人教育有所发展,但成效不佳。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些市、县启动了教育富民的工程,紧紧围绕“选定一个项目,开发一项技术,培养一批人才,致富一方农民”开展培训,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实际上,由于经费保障渠道不畅、村民意识不够、政府主导不力,致使四川省农村职业成人教育形式化色彩浓厚,成效亟待提高。

    总之,现行改革受阻伴随历史上积累下来的若干问题一起使我省农村教育积重难返,导致当前我国农村社区教育发展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历史“城乡二元结构”的积弊,有观念、体制的落后,运行机制的不力,等等。而四川省农村教育所处的时代特征和社会背景又赋予了其巨大的历史使命,因此立足于四川省农村教育的实际,深刻反思和总结改革过程中的经验和教训,以期尽快实现农村教育改革的战略性突破,刻不容缓。可以说,现在城乡差距越来越多地表现在城乡教育上。不解决好这一问题,建设四川省农村和谐社区就只能是空话。而解决这些问题,有待于从农村社区教育目标、内容、途径等方面予以澄清、厘定与规划。

    二、四川省农村和谐社区教育发展框架

    (一)目标定位:提升教育服务农民生活质量的功能

    农村教育在整个教育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村教育需要改善传统的、较为单一的结构与低层次模式,应当采取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整体发展模式,向着多层次、多形式、综合化、整体化的教育转换,不仅要发挥基础教育的服务功能,而且要拓展与增强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为农村发展的服务功能,着眼于全面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和开发农村,以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促进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农业社会的转型。基于此,农村教育的目的,应从培养传统的劳动者和传授简单的农业劳动技能,转向培养全面发展的适应现代化农业需要的人,为人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创业能力的形成服务。这就要求既要考虑社会发展对人的需求,也不忽视个人发展的内在要求。而农村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通过配置各类教育资源,开展的旨在提高本地区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它是我国在农村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基础。

    (二)平台设计:建立“乡镇教育共同体”

    打破原有行政区划,构建城乡社区教育体系,建立“乡镇教育共同体”。通过网络化的办学方式整合教育资源,以社区内各类在职从业人员为主要对象,开展社区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教育——培训——教化”活动。该“共同体”应通过“新建、重组、合并、共建”等方式加以组建,使其成为不同于传统中小学和原有市民学校的能够发挥主导作用的农村社区教育运行载体。该“共同体”在社区教育委员会直接领导下工作,通过设立在各个街道办事处的分校,将触角伸入到全社区,并形成网络。这是因为:

    其一,教育首先要乡村化才能使乡村教育化。要转化农民,首先要使教育手段、教育方法农民化,即要以农民能学会、掌握为目的。教育乡村化最重要的方面是用适合农村的课程替代明显的学术性和书卷气的教育,因为适合农村的课程会使学生产生对农村生活的责任感,降低脱离农村的比率,并且能传授相当数量的、促使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知识。

    其二,构建农村教育体系是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重要途径。立足乡镇,打破原有行政区划,以自然村落、农技协会、乡镇企业等为中心成立乡村社区,依托这些社区构建教育网络;以城镇“学习发展中心”为龙头,以农科教相结合、普职成相结合以及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三个“三结合”为纽带,建立“城乡教育共同体”,营造一种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氛围,形成和谐的学习型社区,促使农民提高文化素质,进而促进乡镇各社区文化教育发展。

    (三)内容选择

    1.变革现行乡村教育投入与管理体制

    目前政策规定,基础教育是以县(区)为责权主体,但农村税费改革后,县级财政也很紧张,如何解决基础教育的财力问题?除了加大中央财政和省、市转移支付力度外,我们认为,如成立农友社之类的金融组织,为农民提供教育经费支持,就业后逐步还本付息,利率从优;打破教育只能由学校提供服务的狭隘观念,采取开放性多元培养模式,培训主体多元化,如可以由社会机构(如企业)提供培训,由政府推荐项目和就业,由高校投入智力支持。

    2.在基础教育阶段渗透创业教育和生计教育

    有人说,不能升学回乡的农村中学毕业生“干什么也不会,务农不安心,致富没本领”,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之一是农村学校教育的学术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并不能适应大多数农村青年的学习需求和生活需要。学生在农村学校中学到的东西绝大部分是与城市的生活环境有关,农村学校教育与农村的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被隔断,学习被固化为书本上学、课堂上学,效果很不理想。事实上,“乡村地域文化中长期积淀而形成的地域、民俗文化传统,以及乡村生活现实中原本就存在着许多合理的文化因素,有着对于乡村生活以及乡村生活秩序建构弥足珍贵的价值成分,换言之,乡村地域文化中原本就潜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⑤因此,依托乡镇“学习发展中心”,倡导“在做中学”,在基础教育阶段渗透创业教育和生计教育,解决乡村教育内容脱离乡村生活这一老大难问题。

    (四)可能途径:推进城乡校际联动,开发“校际课程”

    校际课程是城乡学校之间的联动,是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重要途径。相对于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开发而言,校际课程开发在管理体制上更加直接、到位;在开发主体上更加灵活、多元;在课程资源利用上,更加有效、充分,等等。

    第一,课程管理的民主性。在校际课程开发中,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引领,各级学校课程专家和一线教师(包括校长)结成“校际课程开发共同体”,研制相应的课程管理制度,使课程开发在制度上和经费上得以充分保障。

    第二,课程开发主体的“联动性”。中小学教师和大学教师在校际课程开发中,实现实践经验与课程理论的对话与交融,使课程开发既有智力保障,又使中小学教师在行动研究中促进其专业成长。

    第三,课程资源利用的整合性。对于区域内,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是针对地方性知识,对于同质、同类型学校而言,它们在面临共同问题时,通过课程开发主体的“联动性”,实现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避免了不必要的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的重复浪费和闲置。

    第四,校际课程利用的充分、有效性。通过“校际课程开发共同体”的“联动性”作为,进行对课程资源的整合利用,开发出相应的校际课程作品。这些作品在制度和经费政策的保障下,可以尽快生产,并在区域内同质、同类型学校中流通,从而真正起到沟通学生与社会发展、学校与社会发展的作用。⑥

    (五)营造氛围:提炼社区无形教育资源

    在农村开展学习型家庭评比,创建文化中心户活动,发挥各个协会作用,组建志愿者队伍。使农村的社区教育深入人心,营造良好社区教育氛围。

    第一,评比学习型家庭。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和最小细胞,在社会的延续和发展中发挥着多种功能;家庭是社会文化的载体,家庭教育具有传递社会文明的作用。

    第二,创建“文化中心户”。农村社区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创建“文化中心户”活动的方案、计划,按实际情况分为三类“文化中心户”——“经济发展型、文化传播型、知识学习型”,一家“文化中心户”落实周边同类4~5家联系户。“文化中心户”建立学习手册,平时加强与联系户的学习交流,共同提高,共同致富。通过创建“文化中心户”活动,形成了浓厚的学习氛围,从而发展了当地区域经济,加强了基层文化建设,丰富了文化活动,促进了两个文明建设。

    第三,发挥协会组织功能。社区协会虽然没有什么权力,但它们也是无形教育资源的一部分,与社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协会组织的功能,起到繁荣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并通过协会内部的经济救援帮助困难会员。

    第四,建立志愿者队伍。社区志愿者队伍是无偿的师资资源。他们能给社区文化的建设带来新鲜的空气,能使“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观念深入人心。在志愿者的带领下,可以使社区文化氛围更加浓厚。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建设,其实也是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弘扬正气、乐于奉献的精神。⑦

    总之,农村社区教育发展之路充满挑战与机遇,尤其是在地处西部的四川。但是,我们坚信,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新理念,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走农村和谐社区教育发展之路,正是一条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应然道路。

    注释:

    ①李尚群.二十年乡村教育发展事略——兼论“三农”话语框架下的农村教育问题[J].高等农业教育,2004(4).

    ②④廖桂蓉.四川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J].农村经济,2005(3).

    ③刁桂梅.新时期农村社区教育的困惑和出路[EB/OL].http:///sqjy/xnc/html/2007/04/111511.html/2007.3.24.

    ⑤刘铁芳.乡村教育的问题与出路[J].读书,2001(12).

    ⑥邓达.“校际课程开发”——区域课程资源的优化途径[N].中国教育报,2006-4-28.

    ⑦王国良.农村乡镇社区教育资源共享的实践和探索[EB/OL].http://nbcj.nbedu.net.cn.

    (邓达:乐山师范学院教育与心理学系,四川乐山,614004)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