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得体会
  • 办公文秘
  • 报告总结
  • 致辞讲话
  • 条据书信
  • 合同范本
  • 宣传用语
  • 导游词大全
  • 党团范文
  • 毕业大全
  • 个人写作
  • 其他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党建材料
  • 发言稿
  • 讲话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脱贫攻坚
  • 谈话记录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范文 > 毕业大全 > 正文

    我国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分析

    时间:2021-01-25 21:15:20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在我国目前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状况下,需要对我国教育不公平的表现和原因进行分析,以扼制现实中不公平现象的进一步蔓延。文章从教育起点、教育过程、教育结果三方面分析了我国教育不公平的表现,并从教育政策、教育资源配置、教育内容、教育腐败四个角度探讨了我国教育不公平的原因。

    [关键词]教育公平 教育起点 教育过程 教育结果

    [作者简介]姜利琼(1972- ),女,重庆渝北人,重庆教育学院教育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儿童心理学、学校评价。(重庆400067)

    [课题项目]本文系重庆市教委软科学课题“重庆市基础教育标准化学校评价方案”的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031501)

    [中图分类号]G40-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33-0176-02

    在现代民主社会,教育公平已经成为教育现代化的基本价值取向,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早在几十年前,教育公平就已成为人们极为关心的一个社会问题。美国学者Jeanne H.Ballantine,Raymond Boudon,Edmud W.Gordon,Murrag M.Milner,Ann Parker Parelius以及瑞典的胡森教授就把欧美“二战”后的教育公平问题作为重要的课题研究。①近几年来,我国教育界对教育公平的问题讨论也很热烈。而在我国目前优质教育资源稀缺的状况下,教育要在更大的范围和程度上实现公平,满足社会公众的合理需求,不仅需要一定的理论导向和科学依据,还需要对我国教育不公平的表现和原因进行分析,并促进政府采取对策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平。

    一、我国教育不公平的表现

    当代瑞典著名教育家托尔斯顿·胡森认为教育公平包括三层含义:一是人人都能实现受教育权,这是教育公平的最基本要求,即教育起点的公平;二是为受教育者提供平等(即同一水平或同一待遇)接受教育的机会和条件,即受教育过程的公平;三是受教育者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是相等的或基本相等的,即教育结果公平。②本文从这三个角度来分析我国教育不平等的表现。

    (一)教育起点不公平的表现

    教育起点的公平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育权利公平,二是教育机会公平。我国于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以确保每一个儿童都有平等的教育权利和教育机会。但是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还存在许多教育起点不公平的现象。

    1.发展水平不同的地区教育起点不公平。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农村的文化发展水平与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广大农村儿童在义务教育中的入学率和升学率都明显低于城市。从辍学率来看,1998年全国初中在校生辍学率为3.23%,达167万人;而农村初中生辍学率达4.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0.97个百分点。应当指出,有些地区的农村学生实际辍学率可能比统计数据高得多。③同时,我国东部、中部、西部三地区经济发展很不平衡,也极大地影响了教育起点的公平状况。2001年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题组撰写的《正确认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问题》一文中提到:京津沪等大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已经接近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而在中西部欠发达省区,小学净入学率还徘徊在95%;在边远地区、贫困地区及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大约还有2%的地区人口没能普及初等义务教育④。另一方面,非义务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也存在入学机会上的不公平,比如我国现行的统一高考制度虽具备了形式上的公平,但实际录取学生采取的是分省定额、划线录取的办法,按照各地高教资源的状况,以及优先照顾城市考生的原则。许多城市地区特别是大城市同类高校的录取线往往要比其他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低80~100分⑤。近年来各省市高校录取线的差距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2.经济收入不同的家庭教育起点不公平。在教育资源还很紧缺的条件下,受教育的机会存在激烈的竞争,特别是高中和大学阶段。公平的竞争应该基于学生智力、能力的竞争,但由于市场化的冲击,在不少地方这种竞争已经演变成为家庭经济收入的竞争。比如,那些经济条件好的家庭可以花重金让孩子到师资、教学条件好的学校择校学习;而经济条件拮据家庭的子女,尤其是农村子女出现了孩子辍学的现象。

    3.身份不同的受教育者教育起点不公平。在当前管理制度下,城镇户口与农村户口子弟接受教育的机会也有很大差别。农业户口子弟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子弟不仅不能享受城市人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和相关待遇,而且连基本的义务教育都无法保证。但另一方面,一些学生通过特权进入中小学重点学校、大学或成为研究生,领导干部利用公款读博士,高考中出现的保送生作弊案等行为,这些都是身份差异所带来的教育起点不公平的表现。

    4.男女教育起点不公平。男女教育起点不公平一直是教育不公平的重要表现之一。1998年,全国小学男女童入学率分别是99%和98.86%,性别差为0.14%。到2002年,这个差距有所下降,男女入学率分别为98.62%和98.53%,性别差为0.09%。而在边远贫困地区,女童入学率低于男童入学率,文盲率女性高于男性。1997年,我国3775万青壮年文盲中,70%是女性⑥。

    (二)教育过程(条件)不公平的表现

    美国的柯尔曼(J.S.Coleman)在其1968年发表的《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一文中,对受教育过程公平的具体内容作了阐述。他指出,受教育过程公平包含政府和社区向学校投入的各种资源:即每学生单位成本、学校设备、图书馆及师资素质等,以及教师对学生的各种正式、非正式评价,例如教师对学生的期望等⑦。国内关于教育公平的主要关注点仍然集中在起点公平,而对于受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关注较少。我国教育过程(条件)的不公平表现在如下方面:

    1.教育条件差距过于悬殊。我国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占有的各种教育资源事实上是很不公平的,在受教育条件上相差悬殊,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校舍条件不公平。根据2001年的《教育统计报告》的统计:2000年全国普通中小学共有校舍113402万m2,其中危房1123万m2,比1999增加了382万m2,危房率比上一年提高了0.29个百分点⑧。从总体上看,城镇学校校舍面积比农村学校学校校舍面积大,危房却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农村小学。另一方面,据1999年统计,我国的中小学生近2/3在农村。这些数据充分说明了我国教育在校舍条件上存在不公平现象。

    其二,教学资源配置不公平。根据2000年统计,全国教学仪器设备总量为324.58万件(西藏未计入),西部省区有63.19万件(西藏未计入),占全国总量的19.47%;东部省市有161.03万件,占全国总量的49.61%,大约占一半。东部拥有量是西部的2.5倍。较大型的仪器设备量大大高于西部,全国拥有5万元以上的仪器设备57642件,其中西部占16.73%,东部占57.03%,东部是西部的3.4倍。这说明东部拥有的仪器设备不仅在数量上多于西部,质量档次和科技含量更优于西部⑨。

    其三,师资力量不公平。从数量上看,农村师资状况远不如城市。1993年城市中小学的师生比,高中为1∶11.16,初中为1∶13.04,小学为1∶19.83;而在农村,高中为1∶11.18,初中为1∶16.56,小学为1∶23.13。⑩城乡师资力量的差异还表现在质量上,沿海一些城市己由大专生担任小学教师,本科生担任初中教师,而中西部地区有6个省市初中专任课教师学历合格率低于50%。

    2.学生参与及发展机会不公平。教育歧视主要与学生的考分、性别、家庭出身、社会经济地位、生理条件等劣势有关。目前校园内既存在显性歧视也存在隐形歧视,显性歧视表现为:不尊重学生,对学生漠视不管,使他们在受教育过程中被边缘化;隐性歧视表现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潜能被忽视,学习的内容与学习的方法不适应他们的特殊需要,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缺乏相应而有效的制度和办法等。而歧视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学校歧视。例如,为了升学率,一些学校按考试成绩分快慢班(或重点班、普通班)。学校安排任课教师优先考虑快班。同时,学校在其他教育资源的分配上也是快班优先。二是教师歧视。例如,一些老师将课堂资源、内容和进度、注意力以及各种机会向少数“好学生”倾斜,而“差学生”则被忽视或限制,其表现机会、受老师关注程度、性格、志趣以及个性发展等方面经常受到不公正对待。

    (三)教育结果不公平的表现

    随着教育普及率的提高,人们对教育公平的关注,越来越集中到结果是否公平这方面。我国教育结果不公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不同地区间教育质量相差较大。虽然同样受教育,但由于教育质量有优劣,导致了教育结果不公平。(2)女生的学业成功机会较少。历次人口普查表明,我国总人口的男女性别结构基本稳定在52∶48,按照理想分布,男女学生的比例也应与性别结构相近。但实际情况是,除小学文化程度的男女生比例较为接近外,其他各种文化程度中,女生所占比例都低于男生,而且层次越高,女生的比例越少。随着时代的进步,这种状况已经得到大大改善,但是与总人口中的男女性别比例还有一定的差距。(3)家庭背景不同的学生教育结果不平等。调查表明,不同的家庭背景影响教育结果。据统计,1990年,北京录取的17248名大学新生中,干部、军人、职员子女占78%,工农子女占21%,而我国的职业结构中工人和农民则占90%以上。同时,名牌大学和热门专业中来自知识分子和干部家庭的子女比重越来越高,而在军校、师范、农林、地矿等一些收费相对较低的学校,低收入阶层子女所占比重相对较大。

    二、导致我国教育不公平的原因

    (一)公共教育政策的精英价值取向

    长期以来,我国的公共教育政策是“以社会为本”重于“以人的教育权利为本”,“政府追求教育效率至上原则,而忽略了基础教育中的公平原则”。 [11]这种教育的精英价值取向导致了一些不合理的教育政策出台:如凭户籍制度就近入学政策;高考录取中的区域定额独立划线政策;重点校政策;义务教育中的收取学杂费政策。这些政策导致了区域内学校间差距的拉大,使多数人的教育权利受损,加剧了教育的不公平。

    (二)教育资源配置的失衡

    由于缺乏对人人受教育权利的重视,以及教育政策的“效率至上”的价值取向,有限的教育资源配置上出现失衡,具体体现为中央政府财政拨款过多地用于高等教育,而对义务教育的投资不够。按照国际通行标准,人均GNP为600~2000美元的国家,学前和小学阶段、中学、大学三级教育经费的比例应为40.5∶29∶17.9;生均教育经费的比例应为1∶2.5∶9.2。而我国高等教育的经费在20世纪80年代所占的比例曾高达30%以上[12]。另外,由于我国在80年代中期下放基础教育的管理权限,建立了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使地区之间、乃至县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直接影响了义务教育的实施。比较1998年生均教育资源可以看出,小学生均预算内经费全国平均为378元,最高的是上海有1957元,最低的是河南为202元,地区之间、县与县之间的教育投入差距拉大。同时,地方财政拨款过多地倾向于“重点校”“城市学校”,这也导致了同一地区城乡的教育投入差距拉大。

    (三)教育内容上的“城市取向”

    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由于城乡、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之间在教育环境、教育资源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在未给贫困地区、农村学生以补偿教育之时,主要以城市学生的学力为依据制定全国统一课程标准,这就使得农村和贫困地区的学生在受教育起点上处于不利地位。

    (四)教育腐败加剧了教育不公

    由于目前我国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仍然短缺,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教育需求,教育也受到社会腐败行为的侵染。同时,在教育领域中部分引入市场机制、扩大学校自主权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制约和监督,也导致了一些学校和教育部门行为扭曲,产生不择手段、追求经济利益的腐败行为,这些也加剧了教育的不平等。

    总之,教育公平受社会环境制约,教育不公平现象必然有着深刻的社会成因。通过对我国教育不公平的表现和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国制定公平合理的教育政策,优化教育公平的环境,逐步实现教育公平。

    [注释]

    ①柳爱民,段丽华.教育公平:教育发展质与量的双重度量[J].东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版),2002(5):104.

    ②(瑞典)托尔斯顿·胡森,等.学校和社会政策的目标[A].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195.

    ③刘尧.中国教育不公平现象归因分析[EB/OL]./edu/2003-05/13/content_867663.htm,2003-05-13.

    ⑦(美)詹姆斯·科尔曼:教育机会均等[A].张人杰.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9:176.

    ⑧教育部.200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jiao_

    yu_fa_zhan_498/20060323/t20060323_54096.shtml,2006-06-14.

    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2001年中国教育绿皮书——中国教育政策年度分析报告[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25.

    ⑩教育部.199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http:///jiao_yu_fa_zhan_498/20060323/t20060323_11631.shtml,2001-08-23.

    [11]金生 .精英主义教育体制与重点学校[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0(4):18.

    [12]杨东平.教育公平的理论和在我国的实践[J].东方文化,2000(6):89.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