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得体会
  • 办公文秘
  • 报告总结
  • 致辞讲话
  • 条据书信
  • 合同范本
  • 宣传用语
  • 导游词大全
  • 党团范文
  • 毕业大全
  • 个人写作
  • 其他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党建材料
  • 发言稿
  • 讲话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脱贫攻坚
  • 谈话记录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范文 > 毕业大全 > 正文

    论《木马赢家》中的写作技巧

    时间:2021-01-04 12:07:12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木马赢家》创作于20世纪20年代工业文明高度发达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在资产阶级物质文明的冲击下,英国资产阶级上流社会的人们呈现出精神失衡、情感错位以及灵魂被扭曲的面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英国现代工业文明对人性的扭曲与摧残。作者采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创造了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性格。本文将从寓言式结构、象征及反讽等方面来分析其写作技巧,以求更好地把握和理解该作品的主题

    关键词:《木马赢家》;寓言;对比;象征;反讽

    作者简介:邓海荣(1993-),女,汉族,湖南邵阳人,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7)-32--02

    D·H·劳伦斯作为英国二十世纪文坛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他的长篇小说《儿了与情人》、《彩虹》以及《查特来夫人的情人》等作品奠定了他在英国文坛上的地位,也因此被称作是一个敢于标新立异的作家。其长篇小说历来备受瞩目,短篇小说也个性鲜明,极富艺术感染力,是小说界的珍品。

    20世纪20年代,此时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正渐趋平稳,物质文明和工业文明都呈现出高度发达的局面。短篇小说《木马赢家》正是立足于这一创作背景。这个时期的社会状况虽能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但同时也带给人们极大的精神困惑与心理缺憾。与其长篇小说一样,《木马上的赢家》也在很大程度上抨击了工业文明。珍贵的母子亲情以及和谐而幸福的家庭氛围,都因对物质财富的贪婪而被一一抹杀。在此小说中,劳伦斯运用多重写作技巧,结构和内容上都大胆直白,人物形象更是刻画得栩栩如生。他用极具反讽的语言和辛辣的笔触揭露了金钱对人的灵魂的侵蚀。

    一、现代寓言式的结构

    最明显地,小说结构与传统寓言的创作模式极为相似。传统的寓言一般包含三个部分:开端是故事时间背景的介绍,随之按时间顺序讲述故事的发展,结尾表明寓意,结构上一目了然,清晰明了。在小说《木马赢家》的开始写到:“有一个美丽的女人,天生丽质但运气极差……”“有一个男孩和两个女孩住在一个可爱的花园洋房里……”这样的开头是作者有意识地采用了口头文学的模式。虽然没有明显的像“很久很久以前”或“从前”此类模板,但其作用可谓是此异曲同工。接下来作者便按照时间顺序讲述故事的发展:男孩保罗为了让爱慕虚荣,贪图享乐的母亲高兴,于是骑上木马去寻找好运。他努力地鞭笞自己的木马去感知赌马比赛中能取胜的马来为母亲挣钱,缓解家里“要有更多的钱”那无休止的声音。结果他在自我无法抑制的狂喜中摔下木马,并葬送了自己的生命。故事结尾以奥斯卡叔叔的讽喻点明寓意。

    其次,寓言属于口头文学,它目的在于给读者或听众传达寓意,语言通常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木馬赢家》中也正体现了这一鲜明的语言特色。本小说句式短小、简单,作为一个诗人兼小说家,劳伦斯尤其注意语言的韵律美,他喜爱运用押韵和重复的修辞手法。例如那句在房间里萦绕并且挥之不去的低语:“There must be more money!”作者巧妙地采用了押头韵的传统技巧以及有意识的重复使之成为贯穿全文的主旋律,从而为小说增添了一丝神秘和恐怖的气息。

    最后,小说采第三人称叙事来讲故事。表面上看,叙事者一心一意想把故事讲简单。多数情况下,他只是客观地讲述着人物的言行举止,很少涉及人物的内心世界,也基本不加主观评论。通过简单的人物对话和行动描写,细节描写来呈现故事的主体。而将人物的内心感受和其它情感置于文字之外,让读者从文字的表象之下去寻找真正的内涵。作品的寓意出现在最后,借小说中人物之口来讽喻,从而点明作品的寓意。这种叙述模式是典型的传统寓言模式。

    然而,劳伦斯并不是一味地模仿他人的创作模式,相反,他在此基础上加入了许多现代性的因素。首先,小说并非完全虚构而是现实与虚构的结合。就事实层面而言,他用陈述性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了家庭的经济状况以及家庭各成员之间紧张冷漠的关系。而在虚构层面,家里因缺钱而出现的那种神秘、让人害怕的气氛是作者有意地用感性的话语烘托而成,并非真的存在那样一种声音,也并非真正有那样一种氛围。此外,男孩骑的木马与现实中的赌马赛中的马是虚实并置的,他确实靠骑木马预言到了赌马比赛中能够取得胜利的马的名字,并为他的母亲挣了一笔钱。

    其次,传统的寓言故事中多是把物拟人化,从而使得故事更加生动形象。而在《木马赢家》中,劳伦斯却反其道而为之。他用深刻的反讽把人“物化”,这使得他的寓言呈现出一种现代式寓言的模式。小说中,作者经常用描写人的语言来描写木马,主人公保罗也被刻画成了“马”的形象。保罗与木马之间存在很多相似之处。如,当木马“以吃奔的姿势疯狂地晃动”时,保罗“坐在他那匹高大的木马上,向着空中疯狂地进攻”。木马的眼睛“大大的,玻璃般闪闪发亮。”保罗的眼睛也总是用big, glare, blazing,这样的词语来形容。众所周知,木马事实上是不能动的,是固定住的(set),保罗的眼睛也一度被形容为“close-set”。保罗一心想为母亲赚钱,但最后却什么也没得到反而丧失了宝贵的生命。保罗取悦母亲的做法和她母亲的贪婪导致保罗只能如木马那样永不停歇地飞奔然后落得死亡的下场。

    二、象征手法的运用

    在劳伦斯的小说创作中,象征是他惯用的修辞手法,也是他深化主题的有效方式。在小说中,象征意义最明显也最丰富的当属木马。木马的第一次出现是他们家虚荣与欲望的象征。它是整个家超出能力范围之内购买的圣诞礼物。这说明保罗的父母是极爱面子的。其次,木马的出场就反映出了保罗母亲对金钱的渴望。家里那个神秘的声音大到让无生命的木马都能听到。随之而来的,保罗受不了家里萦绕的声音而幻想着骑上木马来为母亲寻找好运。所以,木马变成了“好运”的象征。保罗只要骑上木马,疯狂而又拼命地摇,在接进癫狂状态时他便能感知到下一场赢得赌马赛的冠军的名字,从而他就能为母亲赚取更多的钱。然而,小说结束时,木马成了保罗自我毁灭的象征。家里母亲那无止境地渴望金钱的声音并没有随着保罗的努力而消失,反而愈演愈烈。终于,保罗在一次骑木马的幻想中丧命。木马由“好运”的象征成了保罗自我毁灭的工具。

    象征主义试图通过描述资本主义社会中畸形的人际关系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不和谐来揭露人们那日益颓废的变态心理。小说中“闪闪发光”的木马,既揭露了那个时期的人们投机取巧的心里,同时也反映了保罗的无知和他母亲的冷漠。作者通过一个小男孩的可笑的行为讽刺性地揭示了丰富的物质社会中人的思想的扭曲以及拜金主义对人性的腐蚀。

    三、深刻而辛辣的反讽

    《术马赢家》中全篇都充满着深刻而又辛辣的反讽。首先,从标题来看,《木马赢家》原意是赢者、获胜的人或马等。保罗坚定地认为他骑着木马他就能为母亲找到好运气。然而众所周知,木马不具备生命,骑着木马也根本无法参加比赛。在此,作者利用词汇的表面意思和深层含义的对立既讽刺了母亲的无止境的贪念,也表达了对单纯的保罗的同情。劳伦斯用如此带有反讽意味的手法辛辣地讽刺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观念,有力地抨击了工业文明带给人们的精神上的摧残,这似乎是一场严重的灾难。

    其次,作品开始,作者写到海斯特的“家里有一个男孩和两个小女孩。他们住在舒适的、带花园的房子里,有伺候周到的仆人”。 这颇像浪漫的童话的开始,远离各种世俗喧嚣和纷争。然而她却总是埋怨自己命运不好,抱怨她丈夫不会赚钱。再者,从母亲和保罗对车的讨论中,读者可以得知小说故事发生的时间。汽车已经风行的二十世纪是工业文明极具发达的年代,此时,工业文明的迅速蔓藤一方面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和便利,另一方面也给美丽的大自然风景带来了严重的破坏。人们过去那种充实,平静的生活已渐行渐远。人们“紧张、压抑、焦虑不安地为生计而奔波。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像一只看不见的怪兽,又像一个无形的‘黑洞’把人们的自我意识一点点吸去。”现代社会中,人们逐渐失去了自我,人的自主意识甚至是最基本的人性都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扭曲。因此,看似浪漫,充满幻想的故事事实上是一部揭示人类精神受摧残的悲剧。这充分体现了“反讽是一种颠倒故事的艺术”的观点。

    此外,有学者认为,“反讽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就是两极因素的对比,于不着痕迹中冷静地呈现事物存在的悖逆状态,从而既凸显作品的主题又形成蕴含丰富的艺术张力。”从作者的叙述中,我们知道,保罗的母亲曾经非常漂亮,而且她是“为爱结婚”。这样的女主人公似乎即将为读者呈现一个浪漫美好的故事。可现实却很骨感,她的丈夫“品位总是很高、很奢华的”,可以看出婚前她丈夫应该就拥有大量的财富,或许正是因为他富有才吸引到了年轻美貌的女子。海斯特是否是“为爱结婚”还值得进一步探讨。从母亲与儿子的谈话中可以看出,这是个颇具实力的大家族。可母亲仍然说,他们家很穷。穷到什么地步呢?他们住的是“舒适的、带花园的房子”,儿童室摆满的是“昂贵华美的玩具”。他们过着如此奢华的生活,而在母亲眼里这是穷日子,她想要更多的钱。由此可以看出,母亲“为爱结婚”还是觊觎父亲的家室,读者心中十分明白。更具讽刺意味的是,母亲在邻居口中一个慈爱的好母親,紧接着作者透过母亲自己的角度来揭露真相。母亲说:“孩子们在她面前时,她总觉得踏的内心深处开始变硬”,为了在外人面前掩饰,她假装对孩子表现得亲切而温和。外在行为与内心世界的虚伪让读者深刻地明白了这位母亲的本性。由此,读者原先内心中那美好的期待也一次又一次地破灭。劳伦斯内心压抑的愤怒与对当时物质文明时代的反讽与轻蔑在描写人物的言行不一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结语:

    短篇小说《木马赢家》篇幅虽小,但却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因物质文明的快速发展而带来的人性异化的悲剧。这篇小说篇幅短小,技巧圆熟。在有限的空间内,劳伦斯通过现代寓言式创作、象征、反讽等多种写作技巧巧妙完美的结合来深化主题。劳伦斯成功地将自己的情感态度寄于情节发展和生动的人物刻画中,从而让读者深刻地明白了其用意。

    参考文献:

    [1]陈果安,小说创作的艺术与智慧[M].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2004.

    [2]D.H 劳伦斯,《D.H劳伦斯短篇小说集》[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3.

    [3]董俊峰,赵春华.国内劳伦斯研究述评[J].外国文学研究,1999(2).

    [4]蒋家国,重建人类的伊甸园一劳伦斯长篇小说研究[M].湖南:湖南人学出版社,2003.

    [5]陆锦林,劳伦斯作品精粹[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0.

    [6]王晓英,论艾丽丝,沃克短篇小说“日常用品”中的反讽艺术[J].外国文学研究2005(4).

    [7]张燕,《木马赢家》写作技巧的分析[J].安徽文学,2009(5).

    [8]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