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得体会
  • 办公文秘
  • 报告总结
  • 致辞讲话
  • 条据书信
  • 合同范本
  • 宣传用语
  • 导游词大全
  • 党团范文
  • 毕业大全
  • 个人写作
  • 其他范文
  • 工作总结
  • 工作计划
  • 党建材料
  • 发言稿
  • 讲话稿
  • 演讲稿
  • 述职报告
  • 脱贫攻坚
  • 谈话记录
  • 党课下载
  • 主题教育
  • 对照材料
  • 自查报告
  • 观后感
  • 读后感
  • 事迹材料
  • 策划方案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范文 > 报告总结 > 正文

    失控玩具读后感合集

    时间:2020-11-06 11:38:28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失控的玩具》读后感10篇

      《失控的玩具》是一本由[日]泡坂妻夫著作,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失控的玩具》读后感(一):“浪漫主义”和“本格推理”

      “《幻影城》时期”最杰出的推理小说家。此人热衷魔术,曾获日本魔术界最高奖项“石田天海奖”,且以本名设立魔术大奖“厚川昌男奖”,影响深远。泡坂妻夫的作品尊奉“浪漫主义”和“本格推理”两面大旗,又具有魔术师的奇巧之思,一扫早年社会派推理小说流弊,从各种角度开辟出推理小说的全新境界,至今无人能及。

     

      《失控的玩具》读后感(二):泡坂妻夫展现博识的雄心之作

      玩具公司部长不幸殒命,家人也逐一离奇死亡,这与他们家造型诡异的公馆及院子里的巨大迷宫有何关联?机关重重的华丽大作。泡坂妻夫重要代表作品,荣获第31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奖的经典!

      泡坂妻夫展现博识的雄心之作,推理迷此生必看!

      马割朋浩被从天而降的“陨石”意外击毙,

      家族成员齐聚的守灵之夜,登场人物一一遇害,

      空前奇祸为马割一族的厄运揭开序幕,

      华丽精巧的杀戮舞台,全面失控的杀人玩具,

      抱歉,这是一场无法中止的杀人演出,

      没有即兴,不能喊停……

      以解谜为要素,重返浪漫本格的乐趣本位

      《失控的玩具》读后感(三):诡计还是很精彩的。。。

     

      这本书的诡计确实很出彩,不过读起来就好像克莱顿劳森和约翰迪克森卡尔之间的差距似的,似乎那些做过魔术师的推理小说家在故事架构和人物描写上的功力总是不如其他人,主角舞子不是让人印象很深刻,作为观察角度的敏夫总让人觉得会做出性格分裂的行动和对白。

     

      去金泽调查那段跳跃太大了,完全看不出来案情在当时有什么必要追述到几百年的旧事。

     

      还有就是充斥全书的玩具、自动机关、自动人偶、庭院、迷宫等等历史讲解,不详细也不简略,读起来昏昏欲睡,或许日本人自己读起来会更有趣,因为他们应该看过类似的东西吧。

     

      综上所述,撇除很多我觉得很水的部分,连续杀人案本身很精彩,如果能把水分压缩一些,故事前后应该会显得更紧凑,也更精彩吧。

     

      《失控的玩具》读后感(四):自动杀人装置

      和宏伟的故事架构相比,诡计确实显得有些不够好看,不过在很多年前,这已经很出彩了。

     

      凶手朋浩因为妻子真棹出轨和父辈恩怨设计了自动杀人装置。

     

      孩子透一,朋浩送给透一小熊玩具,电池换成一模一样的安眠药药盒,药就合平时吃的糖果一样

      香尾里,朋浩送给她万花筒,说往西就能看见他,万花筒一转,电路接上,子弹射出

      朋浩弟弟宗儿,自动人偶的发条处有毒针,上劲时弹出,其后回归原来位置,屋外有带有宗儿血迹的注射器,让外人以为是外来人员谋杀

      朋浩叔叔铁马,朋浩早就把药瓶里的药都换了,只有一个是毒药,其他都有塑料胶囊的毒药,进肚子也不化,只有吃到正常胶囊时候才会中毒

      《失控的玩具》读后感(五):差一点真神作了。

     

      被害者都出现之后,只剩下夫人一个案件相嫌疑人,而夫人在给出的线索中又是最有可能受怀疑的对象。那么结局无非几种可能:1.最后一个被害者是凶手,最后吞毒自杀或被夫人终结。2.夫人果真是凶手,但在真解答时,有精彩的局部反转。3.伪解答式结局,核心诡计为迷宫。4.即为本书真相。但是,这本书有个最大的不足,兴许就是反转力度不够强了。这本书发生了众多案件,而出场人物设置的却十分不足。在出现伪解答时,无论是篇幅还是伪解答的程度亦或是经验,都告诉了我们最后会有一个真解答。况且在看似嫌疑人只能夫人一个人的情况下。如果在人物布局上再大一些,增加一些篇幅,出现更多的嫌疑人,在结局上实现两次反转,兴许就神作了。前面的玩具科普炫学也写的十分枯燥,如果能读起来更流畅就好了。

     

      《失控的玩具》读后感(六):个人备忘(完全泄底)

      凶手是被陨石砸死的男主人(女主老公)。第一个小孩吃安眠药死亡,是把安眠药瓶弄成电池一样,平时偷偷让小孩吃糖,小孩发现在玩具熊里的伪装成电池的安眠药后,以为是糖就吃了,然后就死了。

     发条机关装了毒针,发条拧紧之后毒针会弹出。

     万华镜里装了火药,万华镜旋转之后会将火药引燃,正中眼球,且在之前骗了死者让死者朝向河流方向,子弹射出后因后坐力万华镜会被顶到河流里冲走。

     最后,老人吃了毒胶囊而死,检查发现所有胶囊都有毒,但实际上胶囊的膜由体内无法分解的材料构成,只有一颗是正常胶囊的膜,吃掉那一颗后就会死。警方注重于胶囊内容物,而没有注意胶囊的膜。

     被陨石砸死真的是飞来横祸…… 钱币的表面镀了黄铜,实际上里面是金币。

     

      《失控的玩具》读后感(七):人类、玩具到底谁不可控?

      我并不是一个资深的推理小说爱好者,仅从一个普通的阅读者的角度来看这部小说。

     

      作者的构思挺巧妙的,对于玩具的历史信手拈来,而且来源出处也比较清楚,不是含糊其辞的(如果不是作者自己杜撰的话);对于推理部分,我认为是挺精彩的,能抓住人心,有些地方可能是翻译的问题,有时候要多看几眼才明白,但是也无伤大雅,不妨碍这本书的魅力。

     

      书中的马割家有玩具发家致富到没落,几个死者的死亡也都和玩具有关,每一个章节篇名都是一种玩具的名称,可以看出作者对于小说的构思还是比较细心的。当情节慢慢展开的时候,仿佛每个玩具都是一个不可思议的存在,在带来欢乐的时候却又夺走了这么多人的生命,等读到了最后,发现了如果不是人的疯狂,玩具又怎么疯狂呢?到底玩具不过是人心里的一个工具罢了。文中对于玩具的描述挺多,有时候让人看起来有点烦,这可能是作者为了使故事更加真实或者其他用意吧。凶手的死法也是值得商榷的一个地方。

     

      对于一个普通的阅读者,我觉得这本书是值得一读的。

     

      《失控的玩具》读后感(八):自动杀人的发条已开启

      泡坂妻夫的作品是第一次接触,这本书的电子版本N早之前就下载好了,但直到吉林出版社出版实体书后才去看。

     

      看开头部分还以为这部小说的风格是蛮轻松的。每一章都以玩具来命名,虽然有些与案件并无关系,但是被普及了好多玩具的历史和知识。之前看介绍说泡坂妻夫非常喜欢魔术,作者在这方面的博学。

     

      故事一开始是敏夫去一家公司求职,十二家公司挤在一个办公楼,仅以办公桌代表公司,这给前来应聘的人和读者感觉明显就是一个坑子么。而所谓的经济研究会其实侦探事务所,于是敏夫就这样开始了第一天的工作。

     

      宇内接受马割朋浩的委托是跟踪一对男女,分别是他的堂兄马割宗儿和自己的妻子真棹。

     

      但是委托者朋浩在前往机场的路上突然发生了车祸,留下了奇怪的遗言和恐怖的玩具。其后家族人员相继死亡。

     

      舞子和敏夫在调查中了解了马割家的秘密,以及案件的真相。

     

      凶手精心布局,设置好各种足以致人死亡的玩具,又能将自己置身事外,只待杀人的发条开启,完成杀人计划

     

      其实凶手的计划真是挺完美的,各种玩具被当成了杀人器具,尤其是给堂妹的礼物,不过被陨石砸死这种情节还真是蛮刮三的,想到二阶堂黎人也写过这种桥段。机关算尽,却终难逃天网恢恢。

     

      当人们以为一场空的时候,结尾又来了一次转机,真是天意。

     

      说到人物角色上,同样是女性侦探,舞子姐姐可比二阶堂兰子有魅力多了。

     

      《失控的玩具》读后感(九):玩具的脑洞有多大 这本书告诉你终极可能

      18世纪的哈布斯堡王朝,在特蕾立亚女皇统治下,文学、科学、哲学、宗教等学科得到了蓬勃发展的机会。为了讨好这位权倾朝野的奥匈帝国女皇,发明家肯佩伦奉献了一场惊世骗局——他做了一个会下棋的玩偶。

     

      这只傀儡人偶大小如真人,在他身前是一个木柜,里面设计了复杂的机械装置,傀儡可依靠机械装置移动棋盘棋子,并与人交手。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土耳其行棋傀儡。

     

      土耳其行棋傀儡全球巡展期间,击败了拿破仑和富兰克林等名人,最终在1854年毁于大火。

     

      但最终证明,这只是魔术的障眼法,土耳其行棋傀儡的木柜中,其实藏着一名棋手。

     

      这是机械玩偶的黄金时代。

     

      其实,在18世纪初期,融合了艺术、科学、魔法、机关、诈骗的机械机关在全世界都流行。

     

      1730年的东方,正处于江户时代的日本问世了《玑训蒙鉴草》,记载了许多此类骗术。譬如,其中一种名为“天神记僧正车术”机关,就是在车台上暗藏一个孩子,操纵人偶驱车而行。

     

      但是,这一时期同样不乏纯粹的机关人偶

      譬如,18世纪的法国发明家雅克·德·沃康松制作了许多自动机械装置,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消化鸭”。这只鸭子能够在水中展翅游动、喝水,甚至排泄。

     

      瑞士钟表匠皮埃尔·雅克德罗一家则制作出了能写字、绘画和弹奏钢琴的机器人偶。

     

      17至19世纪的江户时代是机关人偶最盛行的时代。到了18世纪末期,在日本被誉为“机巧半藏”的细川半藏,出版了《机巧图汇》,其中同样记载了诸多人偶,但已然都是依赖内部的纯机械装置运行的了。

     

      这一时期,江户时期的田中久重,在二十岁便射出了江户人偶顶峰的弓曳童子,能够射箭击中目标。

     

      《机巧图汇》记载的端茶人偶,则有钟工匠竹田清房制作,譬如同样令人称奇。只要把茶杯放在端茶人偶手持盘子里,端茶人偶就会把茶自动端给客人,并在客户拿起茶杯饮用后,再把茶杯送回远处。

     

      这些脑洞大开的玩具,简直就是最早的“人工智能”啊。

     

      其实,早在春秋时期,中国的墨子便曾经在造出了能在天上飞三天三夜的木制飞鸢。宋人李昉的《太平广记》,还记载了隋炀帝令学士杜宝修的《水饰图经》里,有场景宏大、设计繁复的水上木偶戏,时人称之为“水饰”。《水饰图经》所记载的水饰有大禹治水、屈原沉汨罗等“七十二势”。但目前《水饰图经》已失传,难以重现当时盛况。

     

      中国的机械造具,在木牛流马、指南车、地动仪等之后,似乎已难与欧洲、日本匹敌。

     

      日本能够成为当今的机器人大国,其精神源头便可追溯至《机巧图汇》——日本人对包含机械人偶在内的各种人偶有着异乎寻常的喜爱。

     

      甚至于,人偶的逼真性让日本人相信,人偶可能拥有“灵魂”,或者被人的灵魂附体。乃至日本人也认为不适宜长期将人偶放在家中,而要烧掉或供奉在庙内。

     

      因此特质,人偶也成为恐怖电影或书籍中屡见不鲜的主角或道具。

     

      日本的推理小说中,也有优良的人偶传统。泡饭夫妻,哦不,泡坂妻夫的推理小说《失控的玩具》里,机械人偶终于具备了终极功能——

      杀人

      作为一名魔术师,泡坂妻夫的《失控的玩具》可以当成玩偶历史的普及读本。

     

      这本书中,每章以一个玩具为标题,介绍了等众多玩具,并讲述了迷宫营造的历史,描绘了一个光怪陆离的玩具世界。

     

      《失控的玩偶》中出现的玩具如下:

      咔哒鸟

      太空赛车

      飞轮

      八幡不倒翁

      倒立人偶

      万花筒

      沉水鸭

      ……

      本文前面所提及的诸多魔术或机械玩具,在这本书中均有提及。此外,作者还创造出《机巧图汇》中没有的人偶。

     

      譬如倒立人偶,倒立人偶即有水银,又有发条,可以在行走过程中空翻倒立,这个人偶与其他玩具一样,也成为了凶手杀人的道具之一。

     

      炫学,是日本推理小说的传统,作者在推理中融入历史、妖怪等稀奇古怪的知识系统,将故事的氛围营造的神秘而恐怖。芝士叔以为,《失控的玩具》的炫学本身是足够成功的,但作为推理小说是否成功,则属于见仁见智,需要读者自己品评了。

     

      玩具的脑洞有多大 这本书告诉你终极可能

      《失控的玩具》读后感(十):解说(by:中井英夫)

      1

      七七年十月末的一个星期天,在岛崎博的邀请下,我来到杉并公会堂,观看邪宗门俱乐部的魔术节——准确地说,是看压轴的厚川昌男与耀子夫妇。

     

      我非常喜欢魔术,但从未看过如此大规模的表演。毕竟松旭斋天胜在昭和九年隐退了,震撼整个东京的钻石假牙早已朦胧不清,打了一整版广告的日剧重播《魔术之秋》究竟是谁演的也记不清了。最多就是冲去东横剧场观看石田天海的引退表演吧。不过我还是有些难以忘怀的记忆的。一次是在小学时。不知是什么会,只记得教室里来了两位货真价实的女魔术师,她们穿着金线银线缝制而成的薄衣服,那丰盈的肉体在司空见惯的桌椅中穿梭,让我们都看傻了眼。细长的魔术棒里变出的金鱼和硬币倒没什么稀奇,更让我震撼的是,在煞风景的教室里居然能看见和天胜差不多的魔术,简直与白日撞鬼无异。

     

      还有一次,就是二十多年前经常在车站前表演的街头魔术师,我总会忍不住驻足观赏。二十六年前,我曾写过一篇题为“两个魔术”的文章。

     

      *

      年轻时大家都见过街头魔术师,可我至今对他们留有一丝畏惧。妖婆般的手指,谜样的微笑,时隐时现的铜板,又是香烟又是小旗,瘦得皮包骨头的手指头里还会变出美丽的花朵……表演完之后,他开始兜售魔术的秘密,一个五十或一百,于是观众们又四散而去——不,即便如此我也不会走,我特别喜欢看魔术师的假笑。刚才他还是这个世界的国王,用惊人的魔术博得人们的惊讶。然而现在他不过是个身着脏兮兮上衣的穷酸小男人。刚才那傲然得意的微笑,被悲哀的乞丐式自嘲取而代之。呜呼哀哉。这才是不可思议的第二个魔术……

      终于离开行道树下的我,只得回味看魔术师的激动,与看完魔术之后的奇妙感伤——

      摘自《黑衣的短歌史》

      *

      之所以引用那么长一段话,只是为了告诉大家,魔术乃至侦探小说的极致,就是这种奇妙的玩意儿。而白天的杉并公会堂也是如此。奇妙的白色光线,与光线下原形毕露的尘埃,还有孩子们的喧嚣——与魔术表演并不相符的氛围,反而会让我的心情更加雀跃。虽然是个业余的,但好歹也看了二十年、三十年的魔术了。会变色的围巾、气球破裂变各自、空桶里不断拿出的假花……在产生不可思议的感觉之前,反而会有种梦醒时分的悲凉。而曾荣获第二届石田天海奖的厚川昌夫夫妻也是如此。他们每年都是压轴。很有亲和力,令人心旷神怡的微笑。他们不断变出点着火的香烟,抽一口,丢掉,再从指间变出新的。看着他们精湛的指尖技艺,我忽然有了种淡淡烟味般的虚无感与焦躁感……

      2

      厚川昌男,玩了个文字游戏就变成了泡坂妻夫。他的第一篇原稿便是《DL2号机事件》。当我收到复印稿的时候,我发现他的简历中有三个赫然大字,魔术师。当然,他还干过“纹章画师”这种奇怪的职业,这已经足够让人产生好奇心了。直到他的作品作为佳作发表之后,我才知道他曾出过一本专业魔术书叫《四角包》。为什么岛崎总编没有在甄选前告诉我啊?我也不是完全不在意这一点,不过没能从作品里看出端倪,反而是我这个评委失职吧。第三届幻影城新人奖评选时我已经谈过这个问题了,这次就略过了。而这一回的新作《失控的玩具》我也不想多加赘述,只要各位读者好好享受故事便可。第一稿中的几个矛盾和问题点都改过来了,我也很期待阅读出版后的作品。唯一的不满,就是侦探又不是亚爱一郎吧。不过亚也的确不适合当长篇故事的主角。

     

      先给大家看看七七年十一月为止的泡坂妻夫的作品列表吧。自不用说,所有作品都是在《幻影城》上发表的。(《11张牌》是76年10月发行的)

      ⑴DL2号机事件 76年3月号

      ⑵右腕山上空 76年5月号

      ⑶弯曲的房间 76年7月号

      ⑷红色追忆 同上

      ⑸掌上的黄金假面 76年12月号

      ⑹G线上的黄鼠狼 77年1月号

      (我是亚,请多关照 第一话 以下为二到六话)

      ⑺挖出的童话 77年3月号

      ⑻毁灭之神 77年5月号

      ⑼黑雾 77年7月号

      ⑽10稻草猫 77年9月号

      ⑾砂蛾家的消失 77年11月号

      76年12月号上还有一篇题为《我的王城》的散文,只有一页。在新年号与高中,还有有关《我是亚,请多关照》的“作者寄语”,当时第一话的标题是《黄鼠狼过路》。以上十一篇中,只有⑷以男女对话为主,让人联想到江户川乱步的《断崖》,是一篇非常出色的心理小说,亚爱一郎并未登场。

     

      如果将来出一本侦探词典,亚肯定是里面第一个名字(因为它是A开头的)——当然这只是玩笑话。其实作者的本名和笔名都是あ或A开头的,因为他很喜欢这个音。不过亚爱一郎的容貌与性格在前三作中并不鲜明。⑴中是这么写的:

      最后一个男人个字高高的,五官端正,年纪和其他两个人一样,都是三十五岁左右。他皮肤白皙,简直跟贵族秀才一样。眼睛则与学者一样充满知性,身体则像诗人一般充满罗曼蒂克的风情,而且嘴边又像运动员那般紧凑。

     

      贵族、学者、诗人……作者随意罗列出各种特征,但事后读者就发现他是个干什么都不行的窝囊废。被刑警一质问,就吓得浑身发抖,声音跟蚊子一样轻,可他却能用其他人想不到的思路直冲案件核心。他的本职工作是摄影师,可是尽拍些云啊,化石啊,埋葬虫之类的玩意儿。⑵中也是类似的表述。

     

      那个男人皮肤白皙,五官仿佛希腊雕刻般精致。黑色西装穿在他身上显得非常优雅,焦茶色的条纹领带也系得像模像样。

     

      可他第一次坐直升飞机,就吓得大喊大叫。

     

      男子轻轻点点头。那态度优雅得仿佛是在跳舞……脸色白皙,五官精致……服装的每个细节都很注意。

     

      这是他在⑶中的登场画面,可没过多久他就开始犯傻了。

     

      在⑶中很不鲜明的不仅是亚的性格,还有事件本身,内容非常杂,让读者摸不着头脑。并不是因为作者不擅长写作,他在魔术书《四角包》也曾强调,那是他“吊儿郎当”的产物。泡坂妻夫=厚川昌男的容貌虽然问候,可他真的非常“吊儿郎当”。他认可的作家只有切斯特顿 ,那是因为太过奇特的骗术,让所有其他东西做出了牺牲,作者心中席卷着黑色的笑意。这就是泡坂妻夫诞生的原动力。在不断地“吊儿郎当”,甚至有些玩笑开过头的意味之后,他终于开始正儿八经地创作侦探小说了。碰巧在同一时间问世的《11张牌》与短篇《掌上的黄金假面》的制作过程恐怕不尽相同,但他洗去了多余的毒素,从侦探小说爱好者摇身一变成为狂热的信徒。

     

      3

      战前的《新青年》上一有新人作家登场,都会让他先写半年的连载短篇。渡边启助、木木高太郎、大阪圭吉……都是在通过这个考试之后,正式在侦探文坛出道的。狮子文六的《浮世酒场》也是其中之一。新人的卷头一百页短篇很有魅力,可是小栗虫太郎的《完美犯罪》实在是太杰出了,以至于接下来的葛山二郎的《蚀春鬼》、桥本五郎的《花炸弹》等等都没有得到太高的评价。

     

      《掌上的黄金假面》总共七十页,七七年一月开始的《我是亚,请多关照》的短篇连载不禁让人联想起当年的出道仪式,不过泡坂妻夫毫不胆怯,勇于挑战,发挥出了毫不亚于《新青年》作家们的力量。亚爱一郎这一有趣可爱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尤其是《掌上的黄金假面》,作者的逆反爱好与骗术完美结合,效果极佳。连载第一话的⑹非常幽默,令人啧啧称奇。这层幽默并非⑴和⑵中令读者迷茫的恶搞,而是充满爽快与洗练的幽默,今后定将成为作者的一大武器。推理小说的通病,便是用随便想到的骗术欺瞒读者,还装出洋洋得意的模样,就向魔术师的鸽子从屁股口袋里探出头来了,他还在滔滔不绝地蒙骗观众一样,好在他不愧是魔术师出身,让我放下了心中的大石。侦探小说的特色,原本就是优雅的都市文学,可长久以来它却被蒙上了一层忤逆,而泡坂妻夫的登场却给侦探小说吹进了一股清新的风。要是他能继续磨练自己的长处,定能让风格变得更加透明,不过这也让人有些意犹未尽,于是⑺中出现了比较复杂的暗号解读,⑧的场景设定非常突然,这些缓急自如都是他计算好的,可见他的确不是个简单的作家。

     

      在东京很少见到的街头表演在巴黎上村,每家咖啡厅都会有身着奇怪民族服装的艺人凑过来表演,牧夫塔尔大道的年轻乐团若是放在日本,定是备受追捧。一天夜里,我在蒙巴纳斯 的昏暗马路上看见了一位魔术师。观众里有位年轻士兵被戴上项圈,用短剑插进去。这算是比较大规模的魔术,不过我从一开始就被他那奇妙的执着吸引住了。在开始下一段魔术之前,他向路人要钱,那时也表现出了他的特质,即使路人丢了挺大面值的硬币,他也不依不饶。不过当我离开人群,朝酒店走的时候,我开始渐渐理解他为什么这么执着了。肉食人种的活力自然会沉淀在黑暗之中,这才是巴黎最吸引人的地方啊。

     

      我究竟想说什么呢?大概是这样吧:泡坂妻夫是个非常优秀的作家,他的作品总能领先别人一步,我也希望他能一直写出那么讨巧的作品,但这种风格应该持续不了很久。至少,他需要有一颗能够咬碎生肉的獠牙,血腥地让我惨不忍睹才行……

      换言之,我现在真的非常幸福,要是不早点告别,就会觉得忐忑不安。

     

      ……

      以上是我在初版幻影城小说版出版时些的解说,但这次既然要收录在创元推理文库,那我就再补充一点好了。

     

      *

      《失控的玩具》在出版次年荣获七八年的第三十一届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同时获奖的还有大冈升平的《事件》。他为悬疑界带来了新鲜的美丽。七九年,儿玉进导演将其改编成电影,松田优作、筱宽子、野际阳子、峰岸彻领衔主演,而作者本人也以“演员”身份参与了演出,令人会心一笑。令人遗憾的是,作者的娘家《幻影城》不幸停刊。竹本健治、连城三纪彦、栗本薰等新锐作家都是从《幻影城》出道了,真是令人扼腕叹息。对各位作结而言,它也是从悬疑的世界飞去其他舞台的机会,不过泡坂和竹本目前还是会在这本《专业侦探小说杂志》活跃一段时间。

     

      《失控的玩具》在七九年四月收录进角川文库,八八年二月进入双叶文库,成为现代悬疑界的一大收获,但泡坂妻夫并不拘泥于推理小说,他利用自己身为纹章画师的经验,凭借《阴桔梗》荣获第一百零三届直木奖。当我重新研读他的作品是,我发现《增山雁金》中有这样一段话:

      不知不觉中,我形成了这样一种习惯,上午做画师的工作,下午则把画笔换成铅笔,专心写稿。这个习惯已经跟随我十年了,我每天不会只做一种工作,两者相辅相成,搭配得很好。

     

      为了让这一理想的工作关系持续下去,我不能成为太卖座的作家。所以我的悬疑小说是面向小众读者的。思路比较独特,不流于世俗,要勇于放弃普通读者。或是像这片小说一样,围绕着陈旧的手艺人的世界,尽可能使用汉字,拒绝喜新厌旧的年轻人看。我还是花了点心思的。

     

      看到这儿,我就放心了。居然还有会花这种心思的悬疑作家呢。

     

      *

      泡坂妻夫曾在别册幻想文学《中井英夫特辑》中写过一篇名为《“虚无的供品”的世界》的文章。

     

      在《幻影城》总编的介绍下,我曾和中井老师见过很多次,还和他一起表演过魔术,可他的表情总是显得不那么开心。可能只有真正的魔女才能让他满意吧。

     

      不过,先一步收录进文库的《11张牌》、以及将要继续连载下去的“亚爱一郎”系列,还有《湖底祭典》等泡坂妻夫的“真正魔法”,我依旧会翘首以待。

     

      (93年7月7日)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