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历下载
  • 职场资讯
  • 求职攻略
  • 求职面试技巧
  • 面试题
  • 笔试题
  • 职业规划
  • 职场法则
  • 职场培训
  • 升迁之路
  • 劳动法规
  • 跳槽注意事项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职场 > 职场法则 > 正文

    微课发展辨析及设计开发

    时间:2020-12-04 12:02:52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 微课程是网络信息时代诞生的一种新兴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其以简短视频为基础,配以文字、声音、音乐或动画等,向学习者传递知识和道理。在总结微课程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特点,探索微课程的构建和实施,以期与微课程的研究者一起交流。

    关键词 微课程;高职;设计与开发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0-0060-03

    微课程是网络信息和数字媒体时代诞生的一种新兴学习方式,其以简短微视频为核心,利用媒体技术配以文字、声音、音乐及动画等,向学习者传递知识和道理。微课程与传统课程学习模式相比较,其在更短的时间内讲述知识精髓,如果配合适当的作业,可以和传统学习方式相媲美,因此更加符合现代快节奏、时间紧的“知识爆炸时代”。

    1 微课程起源与现状

    微课程最早起源于美国,其雏形为美国北爱荷华大学LeRoy A.McGrew教授所提出的60秒课程和英国纳皮尔大学T.P.Kee 提出的一分钟演讲。McGrew 教授希望在非化学专业学生和普通民众中普及化学常识,考虑到现有的化学教材篇幅长,不适合非专业者学习和掌握,在此背景下提出了60秒课程,为非专业民众普及化学常识。他将60秒课程分为三部分设计:概念导入——内容解释——列举生活案例,他还认为其他专业也可用类似方式的教育和学习。现今热议的微课程概念是2008年由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David Peose 提出。他认为微型知识脉冲配合一定的作业和讨论,能够与传统授课取得相同效果。该设计师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微课程建设五步骤,总结归纳为:1)罗列课堂教学中试图传递的核心概念;2)写出一份15~30秒总结;3)用麦克风或网络摄像头录制1~3分钟内容;4)设计能够指导学生阅读或探索的课后任务,帮助学生学习课程材料内容;5)将教学视频与课程任务上传到课程管理系统[1-2]。

    在国内,微课程概念最早出现于2008年,由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胡铁生先生提出。胡先生经过调研、统计分析发现现有教育信息资源利用率低,首次提出了以微视频为中心的新型教学资源—“微课”,后经过建设和发展,形成了以“佛山市中小学优秀微课作品展播平台”与“微课网”为代表的微课程研究平台[3]。近几年随着国内教育研究者和行政管理者对微课程优点的进一步了解,国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相关设计比赛和推广应用等,比如:2012年12月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全全国各高校发出了举办全国首届高校微课程教学比赛的通知,其成果案例和研究课题也日趋渐多。尽管微课程兴起蒸蒸日上,但总体上而言,国内关于微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研究仍集中在阐释理念和应用前景,深入分类研究和应用推广仍需更多的学者和行政管理者审视与总结,以获得为微课程理念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寻求启示。在对相关资料的查询和中国知网的收索中,很容易发现目前的微课程开发主要集中在中小学,针对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践案例和研究成果并不是很多,课题组在此背景下,提出了积极探索适合高职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特点的系列微课程建设方案和资源库。

    2 传统教学视频存在的问题及微课程建设的必要性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指出:教育信息化发展要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在种种合力的推动下,以微视频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引起了诸多教育研究者及一线教师的关注。随着近年来数字媒体和网络时代的到来,移动通讯技术、社交媒体,以及以开放、共享为理念的开放教育资源运动蓬勃发展,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传统型知识讲授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微”学习模式正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兴起[4-5]。

    近些年,随着信息化教学设施的健全,多媒体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日常专业教学中,几乎所有教师都有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视频的教学经历。但无论是精品课程视频(每节课40~45分钟),还是其他类型的教学视频,除上课教学外,很少有学生会在课后浏览学习,其利用率低。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三点:1)视频容量偏大,移动浏览、下载学习费用偏高;2)视频讲解时间较长,一般在40~45分钟,内容冗长,知识点多个,不利于短时间内全面掌握;3)目前高校学生更偏好使用移动终端获取信息、而对相对不够便捷的多媒体教学视频缺乏热情。

    微博客、微电影、微视频等微时代的到来,微课程作为“微”家族的一员顺应了技术革新和人们生活习惯改变的潮流,在一定程度上为微课程的推广和实施奠定了客观基础和外在条件。微视频相对传统教学视频,表现出了独特的特点:1)短小精悍,一般为几分钟到十余分钟;2)知识目标明确,有针对性,往往以一个知识点为单元进行内容设计,同时配有声音、音乐、图片、甚至动画等,具有更好的视觉和听觉效果;3)内容结构既松散又耦合,微课程以独立的知识点为单元,从课程整体上看,微课程彼此不孤立,一般成系列集,内容相互衔接具有连贯性;4)微课程参与者自主、互动、开放、共享,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求决定学习内容、进度、时间、地点,可以与老师或其它同学进行探讨合作,资源之间开放共享。

    在此背景下,微课程作为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新型补充教学方式,其发展和推广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也是诸多教学研究者和工作积极探索和研究的一个新型的教学模式。

    3 高职微课程开发与应用

    在微课程设计与开发一般要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微课设计初衷、教学目标分析、学习对象分析、教学内容分析、选择合适的教学情景、微视频的设计与开发等。目前国内常见的微课程设计开发流程如图1所示[6-8]。

    内容选题 微课建设核心环节是微课内容选择和视频及场景设计。其特点决定了授课者和设计者要结合专业特点和学习对象选取相对独立、实用性强、能促使学习者深度学习和思考的短小微问题。考虑到学习者往往出于兴趣爱好或业余短暂学习,因此选择好微问题作为核心内容外,还应该设计一个好的标题。

    微课程与传统课堂教学差异较大,缺乏相互学习和互动交流的环境,因此它常选取一个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的某核心部分内容呈现。学习者往往只是“自觉”的学习者时,在设计微课程开头,吸引这些“自觉者”显得尤为重要。对授课者而言:主题内容的选择、核心内容的提炼、教学过程的设计都是个考量。

    主题内容设计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考虑到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差异,微课程设计者要对内容和方法进行合理组织,针对性设计最佳教学方案,一般内容涵盖导语、主题、正文和结束语等,设计过程中需结合精彩的画面、图片甚至音乐等逐层深入,突出主题和重点。设计和制作过程中导语结合专业和主题学科等,通过经典历史、日常趣事等巧设悬疑,导入主题。主题过程设计中往往通过几分钟的讲析,逐步推进和深入,同时结合图片、音乐、动画等旁征博引,层层深入,学习者通过对微视频的学习和观看后,能够对所讲主题和核心内容有着清晰的理解。结语是对课程主题内容的总结和归纳以及后续内容的引领,因此往往通过归纳性总结和后续学习的引领作为结语,一方面全面了解本节维课内容,同时也引起学习者对后续内容的兴趣。

    微视频设计与开发 微课程的核心内容是教学微视频,微视频设计与制作效果直接关系到微课程的最终效果。目前常见的微视频制作方式有摄像机+ 白板、屏幕录制软件+PPT、屏幕录制软件+ 手写板+画图工具、甚或是手机+白纸等制作设计方式。微课程授课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硬件设施和便利条件自由选择,但是考虑到最终的学习效果和观看效果,尽量选择视觉效果较佳的设计制作方式进行制作。为了设计出较好的微视频,一般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较好设计制作工具和专业的制作团队。俗话说的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选用较好的设计制作工具是实现微视频的前提和关键要素之一。其次是熟练使用视频处理软件和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设计者,国内微课程研究专家胡铁生认为:课堂教学视频的拍摄与编辑技术是制约微课质量的主要因素。简单的微教学视频由课题组老师自己做,前提是设计者必须精通熟练使用视频处理软件和图形图像软件。复杂视频则需要由专业的摄制技术人员设计开发,这样教师只需要考虑上好课,不需要花心思考虑视频制作效果。

    2)授课者是否出现。有些微课程的授课者出现在微视频中,有些则没有,因此授课者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如果授课者需要出现在微视频中,着装要大方得体。

    3)设计与制作。为了提高微视频的欣赏效果,设计和制作微视频的过程中,往往将授课PPT、音频、视频、动画等媒体技术与课程主题内容相结合,突出主题和学习效果。因此制作过程中要尽量考虑整个视频画面协调性和布局合理性,PPT课件设计风格大体尽量一致,文字内容与背景颜色尽量反差大些以方便观看与拍摄。

    4)微课程容量。考虑到微课程往往通过媒体和网络学习,必须考虑微课程的容量大小和时间长短等,一般控制在3~10分钟,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就不是微学习了。

    微课程设计提升 目前普遍认为微课程作为常规教学的辅助补充课堂,设计开发者必须结合学科特点和学习对象的学情进行设计开发,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学习效果。随着微课程的优点逐渐显现,教育界诸多学者和教育行政部门也逐渐开始重点,相应的设计开发比赛也络绎不绝,更加促进了微课程的推行和深化。资料显示微课程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诸多的技术问题,相应的系列微课程也非常小,因此加强互动交流和学习,参与各级教育部门的维课程比赛和交流会议,深入探讨和分析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4 结束语

    微课程是“微家族”的一员,是数字媒体和网络时代诞生的新的学习模式,其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要想较好地实施和推广,需要更多的教育技术人员探索和努力。随着微时代到来和深入,有理由相信明天会有更多的学习者和研究者融入这个“微世界”。

    参考文献

    [1]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67-71.

    [2]叶冬连,焦建利.国外开放教育资源的比较及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0(10):71-75.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4]桑新民,李曙华,谢阳斌.21世纪:大学课堂向何处去:“太极学堂”的理念与实践探索[J].开放教育研究,2012(2):9-13.

    [5]范福兰,张屹,白清玉,等.基于交互式微视频教学资源教学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教育技术.2012(6):24-28.

    [6]寻素华.浅析微课程开发在校内外的应用研究[J].中央电化教育.2013(9):123-126.

    [7]郑军,王以宁,王凯玲,等.微型学习视频的设计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4):21-24.

    [8]关中客.微课程[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1(17):17.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