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简历下载
  • 职场资讯
  • 求职攻略
  • 求职面试技巧
  • 面试题
  • 笔试题
  • 职业规划
  • 职场法则
  • 职场培训
  • 升迁之路
  • 劳动法规
  • 跳槽注意事项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职场 > 职场法则 > 正文

    成语故事,因“补白”而精彩

    时间:2020-12-01 18:21:34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成语故事是一种通过简单故事揭示深刻道理的文学形式。它短小精悍,留有很多空白,而深刻的寓意往往就蕴藏在这些“空白点”中。教师应善于抓住这些启人深思、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空白点”,引导学生尽情发挥想象,进行适度补白,以期达到深刻理解寓意的目的。下面就以苏教版五年级上册《成语故事》为例,谈谈我是如何巧补空白,彰显寓意的。

    一、 补情节之白,自相更矛盾

    《自相矛盾》讲述了楚国人卖矛又卖盾的故事。课文在讲到“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后戛然而止,留给人很多想象的空间。我先让学生想象后续情节,然后再现情境,入情入境演一演,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实录如下:

    (生扮演的楚国人,左手持盾,右手举矛,上场。其余学生都是围观者)

    楚国人:(拿起盾)我的盾坚固得很,随你用什么矛都戳不穿它。

    (围观者点头赞许)

    楚国人:(举起矛)我的矛锐利得很,随你什么盾它都能戳穿。

    (围观者满脸疑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围观者1:喂,这位卖矛和盾的人,如果用你的矛来戳你的盾会怎么样呢?

    (楚国人张口结舌,说不出话了)

    围观者2:你们看那,他张大嘴巴,瞪着眼睛说不出话了。

    围观者3:喂,楚国人,你为什么不说话啊?刚才不是说得很溜吗?

    围观者4:快说啊,是你的矛锐利,还是盾坚固啊?哈哈哈!

    师:(对着楚国人)你告诉大家,你为什么说不出话了?

    楚国人:(难为情)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说。说我的盾好吧,那就是在批评我的矛质量不过关;说我的矛好吧,那就是指责我的盾有问题。我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不能自圆其说了。

    围观者5:你自己说话不想想,前后矛盾,现在没法圆场了吧?

    师:他的言行前后不一致,相互抵触,这就叫做——(生齐读)自相矛盾。

    围观者的七嘴八舌,楚国人的窘态,课文中没有。通过想象,续补这一情节,丰富了故事内容、丰满了人物形象。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表演中,不仅读懂了“自相矛盾”这个故事,还真正明白了这个成语中蕴含的道理。而这个道理的获得,就是通过续补情节这个“空白点”而获得的。

    二、 补想象之白,滥竽勿充数

    《滥竽充数》通过南郭先生滥竽充数的故事,讽刺了那些没有真正本领,混在行家里充数的人,告诉我们做人要实事求是,不能弄虚作假的道理。故事只有短短数行字,具体的人物语言、心理等都没有描写,这给我们创造了很多遐想的“空白点”。于是,我引导学生进入南郭先生的内心,猜测他的想法,来巧妙破解寓意。

    师:南郭先生,你鼓着腮帮、捂着竽眼,装腔作势混在齐宣王的吹竽队里,混过了一次又一次。请问,你此时怎么想?

    生:哈哈,那么多人一起吹,真是太好了!我不会吹,也可以装腔作势嘛!

    生:我真是太聪明啦,不会吹竽,却能蒙混过关,还得到这么高的俸禄!

    生:多好的差事啊,没有本事,靠耍小聪明,也能混饭吃。

    生:真希望齐宣王长命百岁,那我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天天过快乐日子。哈哈!

    ……

    师:南郭先生,这么急着跑出宫,干吗呢?

    生:哎,这齐湣王不要听齐奏,而要听独奏。这下,我不会吹竽的事就要败露了,赶快逃吧。

    生:啊,这下糟了,我不会吹竽的事要穿帮了,弄不好要杀头的,我得脚底抹油溜之大吉吧。

    生:我不会吹竽,现在要一个一个吹,看来再也不能滥竽充数了,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逃吧。

    ……

    师:南郭先生啊,南郭先生,现在你已顺利逃出宫廷了,在想什么呢?

    生: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哎,现在没有俸禄了,怎么办啊?

    生:此地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师追问,你还能干什么呢?还想滥竽充数啊?生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

    生:我没有真本领,却混在吹竽队伍里,早晚会有这么一天的。

    师:那你接下来想干什么呢?

    生:看来还是要学点本事,不能再这样混下去了。

    生:我得利用剩余的钱去学吹竽,好回来再给齐湣王吹竽,毕竟这俸禄很高的。

    ……

    “装腔作势时”“听到消息后”“逃跑后”,南郭先生都在想什么,这三个空白点给了学生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转换角色,一次次走进南郭先生的内心,设身处地进行推想,来追根究底明白南郭先生所作所为的缘由,最终知晓滥竽是不能充数的。

    三、 补赞叹之白,点睛真神奇

    《画龙点睛》通过梁代画家张僧繇作画的神妙,告诉我们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能使内容生动有力。课文最后一句是“游客们惊叹不已,无不佩服张僧繇神奇的点睛之笔”。既然游客们惊叹不已,那么他们会“叹”些什么呢?这一空白点无疑激起了学生说话的欲望。

    师:这位游客,你的表情这么惊讶,为什么呀?

    生:呀,没想到,这龙真的飞上天了。

    生:我还是第一次看到画的龙会腾空飞起,真是太神奇了!

    生:张僧繇太了不起了!没画眼睛时,这条龙就已经张牙舞爪,形象逼真了。一点上眼睛,居然能翻云作雨,飞上天,真奇!

    生:张僧繇的画技真是出神入化,登峰造极!

    生:张僧繇的点睛之笔太妙了!他真不愧是有名的画家,我要拜他为师!

    ……

    在由衷的赞叹声中,学生体会到了点睛的神奇,感受到张僧繇技艺高超,也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更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点睛之术”的欲望。这样的补白之术,何乐而不为呢!

    补白,让成语教学更加精彩!

    (作者单位:太仓市城厢镇南郊小学)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