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录大全
  • 励志语录
  • 情感语录
  • 名人经典语录
  • 经典爱情语录
  • 网络经典语录
  • 经典台词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语录 > 语录大全 > 正文

    关中社火锣鼓的音乐形态探析

    时间:2021-01-12 18:01:00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 要:关中社火中的锣鼓音乐主要是伴奏锣鼓,通常以不同类别的乐器作纯音色对比性演奏,阵容庞大整齐,气势夺人更兼舞姿雄健,步伐豪迈,有激人勇往直前、奋发向上的鼓舞作用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俗话说“十里不同风 百里不同俗”,关中地区八百里秦川各地社火种类繁多、异彩纷呈,其锣鼓音乐亦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形式丰富多样,内容丰富多彩。同时,关中各地流传的民间锣鼓和各种社火节目,都具有古老传统文化的风采和汉唐宫廷乐舞的痕迹。社火锣鼓使用的锣鼓曲牌,既独立成章又联缀成套,起伏相间又张弛结合,需要细致深入的民间考察。

    关键词:关中;社火;锣鼓;音乐形态

    中图分类号:J61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9)02-0063-03

    关中社火锣鼓特指流传于陕西关中地区的民间社火的伴奏锣鼓音乐。社火锣鼓以社火表演为载体,却又是社火表演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社火表演的灵魂。社火从祭祀驱傩、祈福求佑逐渐演化为欢庆丰收、欢度佳节、颂扬时代的民间娱乐盛宴,锣鼓乐始终伴随其中,经过千余年的继承与流变,已形成形式多样、结构完整、曲目丰富的音乐形态。

    一、关中社火锣鼓的民间构成

    “关中”做为地理名称最早出现于秦代,历史上地域范围大小不一,当今所指为东起潼关、西至宝鸡、南接秦岭、北抵陕北高原的关中平原地区,号称“八百里秦川”。其包括宝鸡、咸阳、西安、铜川、渭南五个地市,是悠久璀璨的黄河麦粟文化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社火”一词最早始见于宋代,宋代诗人范成大在《石湖集》之《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的诗作自注中写到:“民间鼓乐,谓之社火。”《周礼》中称“二十五家为一社”,從宗法氏族的社会关系来看,“社”构成了最基层的社会组织。“社火”即是村与村,社与社之间借助民间鼓乐为祭祀、驱疫、社交而进行的民间风俗活动。例如,辖属渭南地区的韩城市,其西川地区原共有十八社,各社都有自己的祭庙敬神的仪式,有多社供一庙,也有一社供多庙,而“社”的重要组织纽带就是锣鼓。各社自有地盘,其锣鼓点也不尽相同,每逢宗庙祭祀,族人无论耄耋老人还是年轻后生都要美美的敲上一阵锣鼓,俗称“楞娃打家伙,瓜娃抬社火,二夷子拿棍攉”。以此迎神赛社,舞龙耍狮,两阵对垒,相互争胜,表达对神灵的敬畏与对祖先的崇敬。

    关中社火古雅大气、种类繁多、异彩纷呈。社火表演白天、夜晚各异,平原、山区不同,总体上讲,有高台社火与地社火两大门类。高台社火中有高跷、芯子、马(牛)社火、车社火、山社火、血社火等;地社火中有狮子、龙灯、竹马、旱船、地游子、背社火、走社火、大头娃娃、推车车、拉犟驴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融入地方宗法制度与道德礼教的主题社火,如西安市鄠邑区的宋村和蒋村的“耍歪官”、西安市长安区杨庄街办侯官寨村的“牛老爷”、西安市周至县楼观乡的“牛斗虎”、流行于关中西府的“耍懒婆娘”等等。社火本质是雕塑造形的哑剧艺术,因此离不开锣鼓,锣鼓是社火的先导,是社火的伴奏,是社火的精气神。

    二、关中社火锣鼓的演奏形式

    关中平原地理环境优沃,历史文化丰厚,西部是发源于宝鸡的周秦故地、中部是以西安为中心汉唐遗址、东部渭南潼关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因此,关中社火也大致分为东、中、西三路不同风格,其社火锣鼓也就因风循俗,呈现出非富多样的演奏形式。关中社火锣鼓乐所用乐器总体可以归入鼓、锣、铙钹三类之中。鼓类有大鼓、堂鼓、小堂鼓、板鼓等;锣类有大锣、马锣、小锣、双云锣、云锣;铙钹类有大饶、小饶、大钹、小钹等。

    关中东路社火锣鼓主要分布在渭南地区,包括合阳上锣鼓、韩城花杆鼓、韩城行鼓、韩城围鼓、富平老鼓、华阴素鼓等等。由于关中东部各地自古便是长安通往中原地区的交通要隘和咽喉,为京都长安的屏障,更是自汉代以来的国家粮仓,韩城曾是宋辽战争的前沿战场。因此,这一地区的社火锣鼓大都留存着古军乐战鼓的风格特征。表演时鼓手多为传统戏曲中的武将装扮,锣手、铙手均按古代军卒兵丁穿着,锣鼓乐中的女角亦是戏曲中刀马旦的装束。例如:流传于渭南地区富平县的“老庙老鼓”。“老”是关中人形容特别大的意思,“老鼓”即为特别大的鼓。相传“老鼓”流行的地区在楚汉相争时为练兵场,士卒操练时擂鼓助威,后传入民间。在社火中表演的“老鼓”又称“抬鼓”或“走鼓”,通常有两人用木杠抬着大鼓走在社火队首。当行进到开阔地时,可将大鼓摆置场地中间,铙钹手们围列两边敲击伴奏,而此时会有多组鼓手进行赛鼓,可单人独打也可多人对打,技巧高超、花样繁多、动作潇洒、情绪奔放者胜出。鼓手击鼓的动作技巧以“挥槌”“缠槌”“绕槌”为主,常见动作有“盘帽盖儿”“缠穗子”“连身转”“过桥”等十多种技巧,每种技巧称为“一盘鼓”,目前普遍流传的约为20盘鼓。这种表现出极强的对抗性风格的赛鼓,充分继承了古代战鼓军乐的精髓。

    关中中路社火锣鼓以古长安为中心的周边各地,历经十三朝建都,自然形成王者气韵。正如著名打击乐专家安志顺先生在评价户县留南村锣鼓表演时写道:“不慌不忙、不快不慢、不喊不叫、心平气和、一步一个脚印,非常稳健、非常自信……”这正是这一地区社火锣鼓主要特征的集中体现。关中中路社火锣鼓以行鼓最为出色,即在行进中表演,通常配有阵容庞大的旌旗仪仗,表演风格雍容典雅、气势雄壮、鼓调稳健、曲牌成套,具有明显的汉唐宫廷鼓乐的风韵遗存。例如:流行于咸阳、鄠邑一带的“牛拉鼓”。将直径约1.5米、高约1.2米的主鼓高高架放于两米以上的牛车架上,一男一女两名鼓手围鼓奋力击奏,气势威武。“牛拉鼓打得好与坏,全看鼓手表演得精彩不精彩。”鼓手的击鼓技巧花式繁复,复杂多变的鼓点需配上优美的造型、豪放的舞姿与炙热的情绪,常见鼓点约40余种,有“点击鼓”“滑击鼓”“单槌花”“滚槌”“背抛槌”“抡鼓”等。技艺高超的两名鼓手时常会将鼓槌高高的对抛,再转身接槌,具有强烈的惊险刺激性。牛车四周环绕随行着小锣、马号等,另有数十人甚至上百人的铙钹手们跟随大鼓的节奏上下翻飞拍击,其翻转手腕“亮铙”的姿态稳健潇洒,在数十彩旗仪仗的导引下缓缓前行,充分展示了当地社火锣鼓的“刚而不蛮、逸而不浮、稳而不沉、狂而不乱、刚中有柔、柔中带刚”的风格特点与汉唐气度。

    关中西路社火锣鼓包括岐山转鼓、乾州蛟龙转鼓、陈仓刁鼓、眉县威风战鼓、陇县雷鼓等。关中西部俗称“西府”,为周秦王朝发源之地,是我国最古老的礼乐制度的发祥地,是青铜文化的故里。相传周公旦所著《周礼》中载:“凡国祈年于田祖,吹豳雅、击土鼓,以乐田畯。国祭蜡则吹豳颂,击土鼓,以息老物。”从中可见,周时礼制中所涉及的祭祀、敬神、祈福、贺岁、庆丰等,皆与“鼓”密切相关。因此,这一地区的社火锣鼓一方面仍然保留着周秦古乐器的遗制,彪悍威武,豪迈粗犷,彰显着秦地秦人的犟、硬、冷、楞、悍、勇的品格;另一方面将古老的祭祀仪礼与现代民风民俗进行完美结合。例如:“岐山转鼓”。转鼓表演者通常身穿古装,无论队伍行进还是场地表演,锣铙手基本都围绕在主鼓周围,形成里外四层的大圆圈,各圈司乐职责相对固定。鼓手的击鼓动作有“双槌抡击”“双槌合击”“单槌挽花”“双槌挽花”“狗撵兔”“围鼓跑转”“原地跳击”等。而锣、镲队伍的表演更是主要看点,表演者时而胸前轻打,时而左右侧打,“翻铙”“亮铙”动作变化丰富,频频变换队形,整个表演呈现出一派欢腾、热烈、奔放、振奋的强烈气氛,逐渐从祭祀驱傩演变为民间喜庆的精神狂欢。

    三、关中社火锣鼓的曲式结构及代表曲目

    关中社火锣鼓凭借民间艺人世世代代口传心授,传承下来很多优秀的传统曲目。有颇具隋唐大曲遗风的《鸭子拌嘴》《老虎磨牙》《雁落平沙》等单曲体曲种,这些形象鲜明的锣鼓曲属于细锣鼓一支,往往表现出精巧的乐思、完整的音乐结构与生动的艺术形象,演奏中多用重复、变奏等技法。

    而社火表演中的锣鼓乐更多呈现的是粗锣鼓,俗称“粗家什”,其主要代表有连套成曲的《击鼓刺秦》《凤凰三点头》《十样景》和《风搅雪》等。虽然关中地区地域较广,但各路社火锣鼓的原始鼓调传承是一致的,其中《凤凰三点头》与《十样景》流传最为广泛,后世各地在这些传统鼓调的基础上逐渐发展出独具一格的新鼓调。

    《凤凰三点头》鼓调历史悠久,相传起源于秦汉时期,是宫廷仪仗锣鼓的一部分。节拍为2/4拍,全曲共分四个段落,第一段为“丹凤朝阳”,第二段为“双凤展翅”,第三段为“群凤和鸣”,第四段为“凤凰三点头”。全曲结构严谨,前后贯通,环环紧扣,首尾呼应,在大气沉稳中以重复、变奏、对比、循环、再现等手法展现丰富的细节变化。鄠邑区留南村的《得胜秦鼓》即是在《凤凰三点头》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审美创新发展而来。全曲由三个段落构成,分别为:大鼓演奏的引子“秦鼓震天”、锣鼓齐鸣的中段“得胜凯旋”与鼓点如潮涌的尾声“勇往直前”,全曲在结尾时引向高潮。当地艺人在《凤凰三点头》的基础上巧妙地融入了《秦王破阵乐》的精华,给传统曲目注入了新时代的生机。

    《十样景》是形成于元明时期,并在民间广泛流传的传统套曲。其鼓调节奏明快而变化复杂,音乐结构严谨而曲式宏大,由十个锣鼓段落组成,依次为:“凤凰单展翅”“鹦哥上架”“狮子滚绣球”“黑狗跳墙”“黑驴滚蛇”“二龙戏珠”“喜鹊啄食”“孔雀开屏”“龙虎斗”“大圣翻跟头”,段落名称或拟声,或摹形,或表意,艺术形象呼之欲出,也充分展示出演奏者的形、神、气、韵。全曲由四个“鼓头”、四个“花样”和两个“主调”组成。由于各个段落的曲牌都具有相对的完整性、独立性和灵活性,表演时,鼓手可随机应变将“鼓头”“花样”“主调”任意组合、反复以及变化,给予鼓手巨大的表演空间,使得鼓手的表演发挥到淋漓尽致。《风搅雪》是《十样景》简化版,是添加新元素后形成的小型套曲。曲式结构更加紧凑,表演气势更加震撼人心,已成为关中民间代表性的锣鼓艺术。

    四、关中社火锣鼓的文化传承意义与发展前景

    《周易》中有:“鼓之舞之以尽神”,《易·系辞》中有:“鼓之以雷霆”。关中社火的锣鼓喧天,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关中社火的气势恢弘,是中华民族积极向上的精神;关中社火的丰富内容,是不断传承的华夏文明;关中社火的豪迈奔放,是这一地区高尚、大气、勇敢的民族性格体现。

    在关中社火中,锣鼓是指挥,是灵魂。当锣鼓响起时,舞奏者不是在表演锣鼓,而是人鼓合一的以鼓为令,是勇往直前。关中社火锣鼓沉淀了千百年的关中人的文化精髓,是继承和发扬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实现民族文化复兴的重要途径。研究关中社火,发掘民间社火中的锣鼓音乐,在继承中发扬,发挥陕西丰厚的文化底蕴,再现“丝绸之路”起点的引领作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与文化价值。

    民族音乐根植于民间,需要保护传承,更需要发展创新,要加入时代元素,适应现代审美意趣,结合多边产业,探寻多元化的发展路径。例如,澳大利亚的几位音乐学者访问成都时发现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早期的蓝调有相似之处,于是与四川音乐人合作,打造了一出《老成都》的音乐会。“老外”们用现代爵士乐与中国民间打击乐相结合,呈现出既古老又现代的风貌,从而将中国传统音乐也推向了世界性的舞台。

    随着国家经济的全面发展,随着国家对民俗文化复兴的重视与扶持,随着专业院校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与发掘,关中社火锣鼓必将探索出更优化的发展途径,实现民俗文化多样传承与创新发展并举的美好前景。

    参考文献:

    〔1〕谷玉梅,李开方,梁挺.关中锣鼓[M].陕西: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5.

    〔2〕李开方.陕西民间舞蹈概览[M].陕西:陕西旅游出版社,2003.

    〔3〕张建忠.陕西民俗采风(关中)[M].陜西:西安地图出版社,2000.

    〔4〕土杰文.民间社火[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6.

    〔5〕崔皓.长安社火艺术[M].陕西:陕西旅游出版社,1993.

    〔6〕陕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陕西省志·文化艺术志[M].陕西:陕西人民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 赛汉其其格)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