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讲稿大全
  • 辩论技巧
  • 演讲口才
  • 口才技巧
  • 口才训练
  • 谈判技巧
  • 朗诵技巧
  • 练声方法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口才 > 演讲稿大全 > 正文

    高师院校师范生(生物)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

    时间:2021-01-18 21:02:58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摘要:高师院校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是衡量师范生教育教学素质的重要标志。新课改背景下,更要注重教师的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从生物学科角度出发,总结当前我国教育实践能力的主要培养模式,分析新课改对师范生培养的要求,为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模式提出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教育实践能力;生物;探索;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223-02

    实践能力是在有目的地探究、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人所表现出来的能力。例如:科学实践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和教育实践能力等。高师院校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是师范生运用理论知识,从事培养人的教育实践活动时所具备的生理和心理特征。高师院校师范生是一线教师的主力军。在新课程改革推行的环境下,中学生物学科的教育目标不再局限于向学生灌输知识,还包括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对大自然热爱的培养。因此,高等师范院校在培养师范生(生物)教育实践能力时,既要考虑到培养师范生的教学素养,还要考虑到生物专业的学科特点。本文就高师院校师范生(生物)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进行了初步探索。

    一、教育实践能力的内涵

    1.教学能力。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基本素质,包括备课能力、讲课能力、课外作业布置与批改能力和学业评价能力等。并且随着科技进步,高师学生也应掌握多媒体等先进的教学技能。

    2.教育科研能力。在当今新一轮课程改革体制下,人们更加注重教师的科学探究能力。教师正渐渐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变为“研究型教师”,一个优秀的基础教育教师,应当具备一定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3.班级管理能力。班级管理能力是教师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采取一定措施,对班级中的教育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能力。因为教师的工作多数在班级中进行的,也就要求高师学生应当具备基本的班级管理能力。

    4.基于生物学科的实践能力。在生物课程设置上,除了理论教学部分,还有大量的实验教学。教师在对学生授课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热爱,还要具备熟练的实验技能并注重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二、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当前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主要模式

    1.课程理论教学。高师院校课程理论教学主要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和教育类课程。在通识教育课程中,外语、政治理论占最大比例;我国专业课程设置主要借鉴苏联的办学模式,将系科专业与中学课程设置对口,专业课程在总课程中占最大比例。在总体课程设置中,更侧重专业课程教学,对教育实践类课程设置较少。

    2.教学实践活动。教学实践活动主要有模拟教学、教育见习、教育调查、教育实习等内容。其中,模拟教学、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为重要组成部分。模拟教学一般安排在教法课上进行,每节课安排几名学生讲课,师范生截取中学课程某一片断进行教学,任课老师根据表现给予评价;教育见习安排在第六学期进行二周时间,主要内容是教学过程的观摩,根据师范生的见习汇报,指导教师给予评价;教育实习以在实习基地试讲为主,第七学期进行5——8周时间,导师安排多是双导师制,实习内容与学校教学进展相统一,师范生实习结束后上交教学日志、实习总结等,以便指导教师进行评定、总结。

    三、新课改对生物高师教育提出新挑战

    1.要求生物教师具备更广的知识背景。新课改提倡开设综合课程,如“综合理科”,涉及生物、化学、物理等多个学科。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不能仅局限于生物学科知识,还应博通各科,融会贯通。只有拥有全面知识结构的教师,才能承担起综合课程的教学,促进新课改的顺利实施。

    2.要求生物教师具备教育教学研究能力。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不再只局限于讲课,教师应成为一名研究者,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尤其生物学科,更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设计课程,大胆创新。

    3.要求生物教师具备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新课改要求,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应得到广泛应用,灵活呈现教学内容的形式。这就要求生物教师需要具备运用教学媒体与教学设备教学的能力;应用互联网资源平台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熟练制作课件、运用多媒体准确高效灵活的讲课的能力等。

    4.要求生物教师具备情感教学能力。新课改要求,教学过程应注重学生的情感培养。要求教师不仅要重视认知目标和能力目标的教学,还要关注情感目标的实施。通过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优秀品质,以实现开设生物课程的最终目标。

    四、师范生(生物)教育实践能力培养模式的改革建议

    1.建设新型的课程体系。①明确专业课程价值取向。新课标的实施,要求教师具有从事教育实践研究的能力,即研究型教师。在专业课中减少“填鸭式”理论教学,有意识的将教学目标转变为培养师范生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注重对生命珍惜和热爱的情感教育,并发展师范生的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②完善通识课程,提高教育实践能力,还需教师掌握多方面获取知识的能力、运用多媒体网络进行教学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通识课程方面进行改革。增加多媒体网络、相关学科专业等课程的比例,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步伐。③开设科学的教师教育专业课程。在由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生物教学论组成的“老三门”课程理论体系中,加入现代教育技术、书法艺术、教师演讲等课程,可以有效提升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

    2.探索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模式。①延长实践教学的时间。当前实践教学时间较短,很难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师范生的实践教学应是一种全程的教育活动。每个年级都应开设实践教学活动,一至三年级教育见习,第四年的实践倾向于教育实习,并且将实习延长至12周。保证每名学生都参与到实践教学中。②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增加实习基地数量,是为实践教学活动提供可靠的平台。应选择可以保证实践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学校,还应分别在大中小型城市和农村中选择不同类型的学校,以便让师范生了解不同层次的教学需要。③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指导教师队伍,是实践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和保证。指导教师不仅要选择有丰富教学经验的高校教师做第一导师,还要聘请熟悉中学生物教材、掌握课改趋势的中学教师做第二导师,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实践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问题。④建立新型、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一套规范、合理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是培养高技能师资的关键。指导教师在实践教学中应加强督导作用,采用多种形式如访谈、实地考察、抽查等,对实习报告进行评估、考核。通过这种严格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可以避免原先因监督不严导致实践能力得不到锻炼的现象。

    综上所述,高师院校师范生(生物)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改革意义重大,需要紧跟新课程标准步伐,从课内与课外、知识学习与实践训练等各个层面综合设计。并且,师范生从职初期教师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仅靠高校努力是不够的,还需要全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本文针对生物学科的特点,在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做出探索,希望能为高师院校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吴波.地方高校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教育探索,2012,(01).

    [2]程成,雷体南,周春阳.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培养与对策的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02).

    [3]张玲燕,李远蓉.教师教育的发展历程简述[J].教师发展,2013,(11).

    [4]兰英,郗海娇.师范生教育实践能力培养下的课程整合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10).

    [5]刘燚,阎恩让.高师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策略[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Z1).

    [6]叶叶.教育见习—研习—实习一体化——实践模式的问题与管理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

    [7]刘影.高师本科生物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

    [8]罗树华,李洪珍.教师能力学[M].哈尔滨: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1.

    [9]孟娟.高等师范院校生物科学课程设置的初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

    [10]贾晓秀.论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国高等师范教育课程结构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6.

    [11]高英慧.新课改背景下对生物师范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科学,2008,(16).

    [12]金凤,刘杰.高师化学教学中贯穿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探讨[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03).

    [13]郑玲,刘萍.新课程下高师生物类师范生教学素质的培养[J].高校讲坛,2010,(15).

    [14]冯利,于海波,唐恩辉.准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现状考查与提升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02).

    基金项目:吉林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JLSJYZ2012Z064);吉林师范大学高等教育教学研究课题(Jsgjy11A11)。

    作者简介:周晓馥(1964—),女,吉林四平,现为吉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生物学教学与研究。

    有关的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