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讲稿大全
  • 辩论技巧
  • 演讲口才
  • 口才技巧
  • 口才训练
  • 谈判技巧
  • 朗诵技巧
  • 练声方法
  • 当前位置: 工作范文网 > 口才 > 谈判技巧 > 正文

    鲁南高铁标测量实施方案 - 通过

    时间:2020-10-13 08:41:13 来源:工作范文网 本文已影响 工作范文网手机站

    鲁南高铁QHTJ-4标测量实施方案

    PAGE

    PAGE 1

    目录

    13112_WPSOffice_Level1 1 工程概况 1

    14035_WPSOffice_Level1 2 编制依据 1

    2799_WPSOffice_Level1 3 测量组织结构及人员配置 2

    5317_WPSOffice_Level1 4 测量仪器的配置及管理 2

    15343_WPSOffice_Level1 5 平面控制网的复测及加密 2

    13023_WPSOffice_Level2 5.1 平面控制网的复测 2

    6521_WPSOffice_Level2 5.2 平面控制网的加密要求 4

    4441_WPSOffice_Level1 6 高程控制测量 4

    15579_WPSOffice_Level2 6.1 水准点的复测 4

    32356_WPSOffice_Level2 6.2 水准网的加密要求 5

    13645_WPSOffice_Level1 7 重点工程的控制测量 6

    1780_WPSOffice_Level2 7.1 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变形 6

    13327_WPSOffice_Level2 7.2 桥涵沉降观测 8

    30456_WPSOffice_Level2 7.3 软土路基沉降观测 10

    32314_WPSOffice_Level1 8 日常施工测量 12

    11377_WPSOffice_Level2 8.1 桥梁工程施工测量 12

    31241_WPSOffice_Level2 8.2 路基工程施工测量 16

    23543_WPSOffice_Level1 9 内业资料 17

    7101_WPSOffice_Level2 9.1 内业资料管理的要求 18

    6830_WPSOffice_Level1 10 竣工测量 18

    22080_WPSOffice_Level2 10.1 梁部架设前竣工测量 18

    24775_WPSOffice_Level1 11 控制网维护及复测 19

    5679_WPSOffice_Level2 11.1周期性复测 19

    4334_WPSOffice_Level2 11.2不定期复测 19

    16892_WPSOffice_Level2 11.3 控制网维护措施 19

    13408_WPSOffice_Level1 12 测量作业安全措施 20

    20541_WPSOffice_Level2 12.1 具体措施 20

    20541_WPSOffice_Level2 12.2 邻近营业线及营业线测量安全措施 20

    2

    2

    PAGE 1

    新建鲁南高速铁路菏泽至曲阜段QHTJ-4标

    测量实施方案

    1 工程概况

    中铁十局承建鲁南高铁曲阜至菏泽段四标起讫里程DK373+518~DK419+050,正线长度44.21km,总造价为34.9亿元。工程位于山东省菏泽市范围内,线路通过郓城县、牡丹区、开发区、定陶区共三区一县。主要工程内容包括路基、桥涵、无碴轨道、站场设备及构筑物、小三改、三电迁改等。主要工程项目包括特大桥3座共计39.163km,框架桥10座,涵洞16座,正线路基7.107km(包含动走线和停车场2.06km),站场1座(菏泽东站),动车所1座。计划工期2018年12月初至2022年5月31日。

    2 编制依据

    (1)《铁路工程测量规范》(GB10101—2009);

    (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7—2006)

    (5)《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2009)

    (6)《精密工程测量规范》(GB/T15314—94)

    (7)《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工程施工精调作业指南》(铁建设函〔2009〕674号);

    (8)《铁路工程卫星定位测量规范》(TB10054—2010);

    (9)《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

    (10)《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技术规程》(Q/CR 9230-2016);

    (11)《高速铁路竣工验收办法》(铁建设〔2012〕107号)、《铁路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交接办法》(铁建设〔2008〕23号)。

    (12)高速铁路验收标准及设计文件。

    (13)鲁南高铁工程建设指挥部工程测量管理办法

    3 测量组织结构及人员配置

    针对本项目的特点及新建铁路的标准要求,要求各分部分别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组织纪律严明的管理队伍来进行全项目的测量管理工作。分部总工程师全面负责,由工程部下设的测量队长具体管理,测量队长和工程部长统一组织和协调测量工作,以及各分部结合自身的工作量配置相应的测量专员负责具体的测量工作。要求测量队长以及测量专员均应有资质证书且持证上岗,各分部建立各自独立的人员管理台账,及时更新及上报项目部工程部负责测量的工程师。

    测量队长负责本管段范围内的贯通测量、控制点加密和复测、测量方案设计、测量成果的整理以及放样资料的计算等工作。各分部上报各自独立的相关成果给各分部总工程师复核后,交由项目部工程部负责测量的工程师报监理单位测量工程师审核,须经监理单位审核后方可使用。

    4 测量仪器的配置及管理

    针对根据鲁南高铁工程的标准和要求,各分部结合自身的工作内容在施工中投入相对应的精度高,性能可靠的测量仪器,以保证测量的精度和要求,所使用仪器应在合格有效期内。要求各分部建立各自独立的测量仪器管理台账,将每台仪器的使用及保养工作责任明确到具体的测量人员,各个测量仪器在进行首次测量工作前应进行仪器鉴定,并将台账及所有鉴定证书复印一份集合交由项目部工程部负责测量的工程师存档。如监理单位要求上报,也应向监理单位上报一份。

    5 平面控制网的复测及加密

    5.1 平面控制网的复测

    设计院交桩后,由各分部精测队展开平面控制网的复测、加密工作。设计院控制点移交后,根据设计院的交桩资料采用双频静态接收机对所有控制点进行同精度(二等)复测,各种限差和精度要求满足以下要求:

    控制点复测坐标较差限差

    控制点类型

    复测坐标较差限差(mm)

    CPI

    20

    CPII

    15

    二等GPS测量控制网主要技术指标

    等级

    固定误差

    σ

    (mm)

    比例误差

    系数b

    (mm/km)

    基线方位角

    中误差(”)

    约束点间的

    边长相对中

    误差

    约束平差后

    最弱边边长中误差

    二等

    ≤5

    ≤1

    1.3

    1/250000

    1/180000

    5.1.1 CPI控制网复测

    CPI控制网沿线路呈带状布设,保证了CPI网的精度均匀及减少了尺度比的误差影响。全网采用边连接形式构网,由多个重叠大地四边形组成。相邻同步环之间由两个公共测站相连,每个同步环由4个测站组成,每时段至少观测90分钟,每个测站至少观测两个时段。

    5.1.2 CPII及加密控制网复测

    CPII及加密控制网沿线路呈带状布设,保证了CPII网的精度均匀及减少了尺度比的误差影响。全网采用边连接形式构网,由多个重叠大地四边形组成。相邻同步环之间由两个公共测站相连,每个同步环由4-5个测站组成,每时段至少观测60分钟。

    复测工作结束后立即对设计院所交的控制点踏勘一遍,对不稳定的桩或可能被破坏的桩进行加固。数据合格后,出具正式的书面复测报告报请监理单位批复并报送建设单位存档。

    若在复测过程中发现复测结果与设计单位提供的勘测成果不符时,应当重新测量。当确认设计单位勘测资料有误或者精度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当书面报告设计及监理单位,以寻求妥善的解决方法。

    5.2 平面控制网的加密要求

    (1)线路加密控制点的密度根据地形状况、已有控制点位置以及工程要求综合考虑。一般情况下,控制点宜选在距中线50~100m范围内不易破坏的地方,其间距应为600~800m。相邻控制点应互相通视。

    (2)控制点的埋设按照“新建铁路菏泽至曲阜铁路精密控制测量技术方案”标石埋设(P9页)的要求进行。

    (3)点周围视野开阔,对天空通视情况良好,不得埋在树下、高压线及水塘旁。

    (4)应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台(如电视塔、微波站等),其距离不宜小于200m。应远离高压输电线,其距离不宜小于50m。

    (5)交通方便,应便于常规测量方法扩展与联测。易于寻找和到达;应便于安置接收设备和操作。

    6 高程控制测量

    6.1 水准点的复测

    根据设计院提交的水准测量资料,采用数字水准仪按二等水准测量的精度进行本段的水准复测,水准测量复测线路应与原先的设计水准路线一致。长度在300米以上桥梁,应加设水准点,加密的水准点单独设置,应按二等水准测量的要求施测。

    二等水准测量限差要求(mm)

    水准测量等级

    测段、路线的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

    测段、路线的左右路线高差不符值

    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

    检测已测测段高差之差

    平原

    山区

    平原

    山区

    二等

    ±4√K

    ±0.8√n

    ±4√L

    ±4√Ri

    二等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mm)

    等级

    水准仪

    最低

    型号

    水准尺

    类型

    视距

    前后视距差

    测段的前后视距累积差

    视线高度

    数字水准仪重复测量次数

    光学

    数字

    光学

    数字

    光学

    数字

    光学(下丝读数)

    数字

    二 等

    DS1

    因瓦

    ≤50

    ≥3

    且≤50

    ≤1.0

    ≤1.5

    ≤3.0

    ≤6.0

    ≥0.3

    ≤2.8且

    ≥0.55

    ≥2次

    当水准点复测限差满足要求时,应采用设计单位勘测成果并形成正式的复测报告报请监理单位批复和建设单位存档。当复测数据与设计单位的勘测成果的不符值超出限差要求时,应重新测量。当确认设计单位资料有误或精度不符合限差要求时应当以书面形式上报设计及监理单位,以寻求适当的解决方法。

    6.2 水准网的加密要求

    当水准点的密度不能满足施工需要时就需要加密水准点,加设的水准点一般距线路中线约100米~150米为宜,以避免施工干扰破坏,加密水准点应选在土质坚实、安全僻静、观测方便和利于长期保存的地方,标石埋设可采用混凝土先行预制、现场埋设或按标石埋设规格及用料数量进行现场浇灌埋设(参见《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7 重点工程的控制测量

    根据本标段的工程特点来看,需要重点监控的项目包括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变形、桥涵框构的沉降观测、软土路基沉降观测。参考相关设计图纸,各分部应该结合自身的工作内容建立相对应的专项监控量测方案并上报项目部主管测量的工程师及监理单位。所有的控制测量必须进行换手测量。对工程项目的关键测量科目必须实行彻底换手测量,一般测量科目应实行同级换手测量。彻底换手测量,须更换全部测量人员、仪器及计算资料;同级换手测量,须更换测量和计算人员。

    以下是有关要求和部分测量方法:

    7.1 无砟轨道预应力混凝土梁的徐变变形

    7.1.1 徐变观测的基本要求

    (1)每次观测前,对所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进行检验校正,并保留检验记录。

    (2)严格按水准测量规范的要求施测。首次观测每个往返测均进行两次读数。

    (3)参与观测的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才能上岗,并固定观测人员。

    (4)为了将观测中的系统误差减到最小,达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各次观测用同一台仪器和设备,前后视观测用同一水平尺,必须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进行,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闭合路线,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对应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

    (5)观测时要避免阳光直射,且在基本相同的环境和观测条件下工作。

    (6)成像清晰、稳定时再读数。

    (7)随时观测,随时检核计算,观测时要一次完成,中途不中断。

    7.1.2 观测方法

    (1)水准仪使用DINI0.3型电子仪器,仪器及配套水准尺均应在有效合格检定期内。水准仪与水准尺在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经常规检校合格,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轴的夹角均不超15″。仪器各种设置正确,其中有限差要求的项目按规范要求在仪器中进行设置,并在数据采集自动控制,不满足要求的在现场进行提示并进行重测。梁体徐变变形的观测精度为±1mm,读数取位至0.1mm。

    (2)观测时,一般按后-前-前-后的顺序进行。

    (3)观测前30min,将仪器置于露天阴影处,使仪器与外界气温趋于一致;对于数字式水准仪,进行不少于20次单次测量,达到仪器预热的目的。测量中避免望远镜直接对着太阳;避免视线被遮挡,遮挡不超过标尺在望远镜中截长的20%。观测时用测伞遮蔽阳光,对于电子水准仪,施测时均装遮光罩。

    (4)数据处理时,闭合差、中误差等均满足要求后进行平差计算。

    (5)徐变观测每30孔选择1孔进行;梁体变形观测点应设置在支点和跨中截面,每孔梁的测点数量为6个。观测标应按照附图所示标样制作和安装,并进行点号编排,观测标及其埋设位置见附图。

    (6)梁体徐变观测需在梁体施工完成后开始布置测点,并在张拉预应力前进行首次观测,一直观测到桥面附属设施开始安装。各阶段观测频次要满足下表要求。

    梁体徐变变形观测频次

    7.1.3 数据采集要求

    数据采集要求真实,杜绝弄虚作假;记录必须清晰,不得涂改;测试、记录人员必须签名;按照观测时间的要求,及时进行徐变观测,并注意每次进行观测的当日时间应尽可能相同。现场测量原始记录要建档保存,观测数据按照统一格式填写,每月将采集数据整理,以书面及Excel电子两种形式同时报送有关单位。

    7.1.3.1 数据汇总、管理

    对测量数据建立管理档案,由专人负责,统一管理。

    7.1.3.2 数据分析处理

    对采集数据及时整理,绘出变形观测曲线这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处理过程,通过绘制的变形曲线,可以直观地看出每个阶段的变形数值。

    7.1.3.4 计算变形与实际观测对照分析

    根据《铁路工程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技术规程》(Q/CR 9230-2016)中对预应力混凝土桥梁上部结构的变形的规定:“终张拉完成时,梁体跨中弹性变形不宜大于设计值的1.05倍;扣除各项弹性变形、终张拉60d后,L≤50m梁体跨中徐变上拱度实测值不应大于7mm;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根据梁体变形的实测结果,确定梁体的实际弹性变形及徐变系数,并估算无碴轨道的铺设时间。”

    7.2 桥涵沉降观测

    7.2.1 测量方法

    桥涵沉降观测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进行,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附和或闭合线路,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对应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观测标具体埋设如下:

    (1)每个桥墩均设置墩身观测标。

    (2)桥墩观测标预埋,当墩全高于14m时(指承台顶至墩台垫石顶),需要埋设两个观测标;当墩全高小于14m时,埋设一个桥墩观测标。桥墩观测标一般设置在墩底高出地面或常水位0.5m左右。

    (3)桥台观测标应设置在台顶,测点数量不少于4个,分别设置在台帽梁侧及背墙梁侧(横桥向)。

    (5)框构及涵洞边墙两侧设置沉降观测点,测点数量为6个。

    7.2.2 观测频次

    墩(台)沉降观测频次

    涵洞沉降变形观测可在涵顶路基填土开始后进行。观测频次如下表:

    7.3 软土路基沉降观测

    路基沉降观测断面根据不同的地基条件,不同的结构部位等具体情况设置。沉降观测断面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对于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高度小于5m的路堤或路堑可放宽到100m;对于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的地段应适当加密。路堤与不同结构物的连接处应设置沉降观测断面、每个路桥过渡段设置距离桥头1m-5m、10m-20m、30m-50m处分别设置一个沉降观测断面,每个横向结构物每侧各设置一个观测断面。观测内容同相邻路堤。

    7.3.1 测量方法

    7.3.1.1 位移观测边桩观测法

    位移观测边桩应根据需要埋设在路堤两侧趾部,同一观测断面的边桩应埋在同一横断面上。边桩采用φ100mm松圆木制作,长1.5m,桩顶中心埋设一小钢钉,埋置方法可采用打入或开挖埋设,要求桩周围回填密实,桩周上部50cm用混凝土浇筑固定,确定边桩埋置稳固。

    7.3.1.2 沉降板观测法

    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按测量精度要求和频次定期观测沉降板测杆顶面测点高程。沉降板观测时应在测杆头上套一个专用的测量帽。测量帽下部以刚好套入测杆为宜,测量帽上部以中心为一半球形的测点。在沉降板测杆高时应同时测量接高前后的测杆高程。

    7.3.1.3 路肩沉降观测桩观测法

    采用水准测量方法,按测量精度要求和频次定期观测路肩观测桩顶面测点高程。

    各观测标志在观测期中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或看管。杆标上加醒目的警示标志。测量标志一旦遭受破坏,应立即复位并复测。

    7.3.2 测量精度及频率

    7.3.2.1 观测精度

    路基沉降观测水准测量的精度为±1.0mm,读数取位至0.1mm。

    位移观测测距仪误差±5mm;方向观测水平角误差为±2.5。

    7.3.2.2 观测频次

    路基沉降观测频次表

    7.3.2.3 沉降观测断面元件布置示意图

    8 日常施工测量

    日常施工测量工作包括桥梁工程施工测量、路基施工测量。所有的施工放样测量必须进行换手测量。对工程项目的关键测量科目必须实行彻底换手测量,一般测量科目应实行同级换手测量。彻底换手测量,须更换全部测量人员、仪器及计算资料;同级换手测量,须更换测量和计算人员;换手测量要从测量记录上明确显示出来。测量工作必须做好原始记录,坚持复核签认制度,不得随意涂改和损坏。工程测量资料(施工控制测量资料、沉降变形观测与评估资料等)按《铁路建设项目资料管理规程》要求归档保管。

    8.1 桥梁工程施工测量

    8.1.1 钻孔桩施工测量

    首先复核桩位坐标,确认无误后将全站仪架在控制点上用极坐标法直接放出桩中心位置,并放出四个护桩,如图:1、2、3、4为护桩。

    图 钻孔桩

    (2)埋设护筒后,桩位中心平面位置允许偏差为20mm,并用DSZ2水准仪测定护筒顶高程。

    (3)灌注混凝土后应测定桩位中心坐标,并在桩侧按桩头设计高程测定高程线。

    8.1.2 承台施工测量

    (1)首先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出承台的四角,根据放样好的承台四角画出承台轮廓。在开挖过程中用DSZ2水准仪控制承台的基底标高。

    (2)在承台基础挖好之后再次放样出承台的四角,施工队绑扎钢筋,支模板。在浇注混凝土前要检定模板的平面位置及垂直度,并测好承台的顶面标高。

    8.1.3 墩身施工测量

    (1)检查承台的标高后进行墩柱的放样,用极坐标法放出桥墩轴线,根据轴线确定墩轮廓线,桥墩中心横向误差控制在±10mm,桥墩间距的误差控制在±10mm。

    (2)墩身施工中,应置镜于施工控制桩中上指导立模,墩身模板铅垂度的测量允许偏差为1﹪。

    8.1.4 垫石施工测量

    (1)必须对垫石施工控制平面位置和高程进行检测,其检测较差平面位置应<10mm,高程0,-5mm。

    (2)墩顶帽混凝土灌注到顶面时,应在墩帽的中线上埋设200mm×100mm×20mm钢板标志1~2个,并在墩顶两端线路方向的两侧各埋设1个水准点。在桥墩建成后,使用全站仪测量墩中心标志的里程、坐标及水准点高程。

    8.1.5 连续梁施工测量

    8.1.5.1 平面控制

    根据箱梁顶板和底板的各断面尺寸计算顶板和底板边缘点的坐标,用全站仪极坐标法放样点位。在块段立模后、混凝土灌注后及预应力张拉后、合拢段合拢前后均需对梁体轴线进行放样、复核,确保桥中线的偏差在规范允许范围内(≤10mm)。所有的坐标计算值须经第二人独立复核无误后方可用于放线。

    根据桥梁施工的实际情况,可以在每个T构的0#块浇筑后,在墩中心位置上埋设测量标志,待0#块张拉完毕后,将三维坐标投到该点上,作为本T构各块段的测量控制点。梁顶测量控制点应经常与测量控制点进行联测,保证施工测量的精度。

    8.1.5.2 高程的控制

    连续梁施工中的线性控制关键在于施工挠度的计算和预留拱度值的控制,这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桥梁外观线性。在施工中应随时进行控制和调整,保证结构的各种控制变量的偏差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连续梁吊篮法施工应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控制测量,并制定线性控制实施方案。设计规定合拢两梁段的轴线水平偏差≤15mm,相对竖向标高±10mm,梁的上拱度偏差≤10mm。

    8.1.5.3 线路中线贯通测量

    线路中线贯通测量应以线路左线为基准进行测量并应满足下列条件:

    (1)线路中线贯通测量应满足轨道铺设条件的要求。中线应钉设公里桩、百米桩。直线上中桩间距不宜大于50m,曲线上中桩间距宜为20m。在曲线起终点、变坡点、竖曲线起点、终点、立交道中心、涵洞中心、桥梁墩台中心道岔中心、 支挡工程的起终点和中间变化点等处均应设置加桩。

    (2)线路中线桩测设,桩位限差应满足纵向S/20000+0.01(S为相邻中桩的间距,单位米)横向± 10mm的要求。线路中线桩的高程应利用线路水准基点测量,中桩高程限差为±10mm。

    8.1.5.3 无砟轨道测量

    (1)无砟轨道施工前必须完成CPIII测设,并经设计院完成评估,出具正式的评估报告。

    (2)根据CPIII测量成果报告完成底座板施工,铺设隔离层与弹性垫层,轨道板粗调。

    (3)轨道板精调前测量系统布置与安放

    首先在测段线路前后两侧各2对共8个CPⅢ点套管上插入配套的观测棱镜,将全站仪架设在测量前进方向的轨道板上,其中心尽量靠近轨道板中心线,使全站仪分别照准至少6个CPⅢ棱镜进行设站,建站精度为0.7mm。精调前利用标准标架对另外3个标架进行检校,满足1mm精度要求。

    CPⅢ观测棱镜 全站仪设站

    精调标架采用扣件的预埋套管定位结构形式,并采用与之配套的精调处理软件。精调前将1号、6号与2号、5号标架插脚放置到待调整轨道板板端向内数第2个承轨台的扣件预埋套管内,将3号、4号标架放置在前一块已调整到位的轨道板向内数第2个承轨台上。测量过程中,全站仪的位置与1号标架间距控制在6~40m范围,超过此范围时需重新设站。

    8.2 路基工程施工测量

    8.2.1 线路中边桩测量放样

    (1)路基施工前,需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表、施工工艺和有关规定钉出路基用地界桩、路堑开挖线、路堤坡脚、路堑堑顶、 边沟、取土坑、护坡道、弃土堆等的具体位置桩。在距路中心一定安全距离处设立控制桩,其间隔不宜大于50M。桩上标明桩号里程与路中心填挖高,用(+)表示填方,用(一)表示挖方。

    (2)在放完边桩后,需进行边坡放样,对深挖高填地段,勾机每换一个位置,当高度达到5米时都要放出该挖方的坡脚处,检查是否符合设计坡度并放样线桩开挖点,测定标高,并进行下一道坡度的开挖。

    (3)路基施工期间每季度至少应复测一次水准点,雨季要间隔一个月进行一次水准点复核,冬休后,复工前进行一次水准点复核。

    (4)机械施工中,应在边桩处设立明显的填挖标志,宜在不大于50M的段落内,距中心桩一定距离处埋设能控制标高的控制桩,进行施工控制。发现桩被碰倒或丢失时应及时补上。

    (5)取土坑放样时,应在坑的边缘设立明显标志,注明土场供应里程桩号及挖掘深度;作为排水用的取土坑,当挖至距坑底0.2~0.3M时,应按设计修整坑底纵坡。

    (6) 边沟、截水沟和排水沟放样时,需先做成样板架检查,也可每隔10~20M在沟内外边缘钉木桩并注明里程及挖深。

    (7)施工过程中,应保护所有标志,特别是一些原始控制点。

    8.2.2 填方路段

    (1)清表后,根据坐标法和填挖宽度计算法,放样出路基填方的坡脚线,直线段每20米一个桩,曲线段视曲线半径分别为10米和5米一个桩,并标明填方高度。

    (2)施工过程中,每填筑五层,根据坐标法和填挖宽度计算法,放样出路基填方的实际需要宽度,并在桩上标明挖方深度。

    (3)每填筑到一定的高度,根据坐标法和填挖宽度计算法,放样出路基填方的实际需要宽度,根据此宽度在修整坡面。

    8.2.3 挖方路段

    (1)清表后,根据坐标法和填挖宽度计算坐标,放样出路基挖方的开口线。

    (2)施工过程中,当挖方段落开挖至第一级平台位置时,根据坐标法,放样出第一级平台内侧宽度,根据平台宽度再刷坡。其他平台依次采用同样的方法放样,直至到达路面结构层的设计标高。

    (3)高边坡的测量放样,根据施工段落桩号,直线段每隔10米(曲线段5米),放样出坡顶和坡脚。

    9 内业资料

    技术资料是设计、施工、科研等各项工作的劳动成果。完整、准确的技术资料是组织施工、指导施工,进行质量追溯,编制竣工文件和施工技术总结的重要依据。本工程的测量内业资料包括:基线桩交接记录、水准基点交接记录、贯通量测报告、专项测量方案、控制测量记录、施工放线记录、测量日志、测量技术交底、工序资料内含的测量资料等。技术资料的日常管理按照《科学技术档案管理办法》执行。

    9.1 内业资料管理的要求

    9.1.1 测量内业资料的及时性

    测量内业资料要保证及时性,现场的施工测量资料要随着工程的进展同步进行,不得后补。

    9.1.2 测量内业资料的真实性

    测量内业资料要确保数据真实性,形成与现场测量记录、技术交底等内容闭合,不得弄虚作假。

    9.1.3 测量内业资料的专业性

    测量内业资料由于其专业性较强,应由各分部专业测量人员填写或测量人员将原始数据交予各分部专设的资料员誊写,填写完整的测量内业资料可交予各分部专设的资料员保管以及建立相对应的测量内业资料台账以备随时查阅和上级领导的检查。

    10 竣工测量

    10.1 梁部架设前竣工测量

    梁部架设前,由项目部测量工程师组织牵头,分部精测队立即展开竣工测量,竣工测量工作应满足《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各项数据合格时形成正式的竣工测量文件报请监理单位审核并归档保存。

    10.1.1 梁部架设前竣工测量项目

    梁部架设前要对全线桥梁墩台的纵、横向中心线、支承垫石顶高程、跨度进行贯通测量,并标出各墩台纵、横向中心线、支座中心线、梁端线及锚栓孔十字线,完成后将测量结果交付架梁作业队。

    10.1.2 桥梁墩台允许偏差

    梁部架设完成后对全桥中线贯通测量并在梁面上标出桥梁工作线位置。检查桥面平整度、相邻梁端的高差、桥梁长度和梁缝宽度,其位置偏差满足下表要求。

    桥梁墩台允许偏差

    项目

    偏差(mm)

    墩台纵、横向中心线距设计中线心的距离

    ±20

    梁一端两支承垫石顶面高程差

    4

    支承垫石顶面高程

    0、-5

    11 控制网维护及复测

    控制网的建设是一项系统性、持续性强的工作,控制网维护需要施工单位的密切配合,控制网需要在施工期间进行定期维护、复测。复测时采用的方法、使用的仪器和精度应按建网时相应等级的规定进行。

    11.1周期性复测

    CPI、CPII及水准控制网复测周期建议为每半年一次,直至工程施工完成交付运营为止。

    11.2不定期复测

    在控制桩交付施工单位后,施工单位接管控制桩后应进行复测。CPII1控制网建网前,应对全线控制网进行复测。工程完工后交付运营前应进行控制网竣工验收复测。

    由于点位均在施工沿线,必须考虑丢桩、桩位移动等情况,根据施工过程情况不定期复测。

    周期性复测与不定期复测之间的关系是可替代、不重复。

    11.3 控制网维护措施

    (1)控制点周围用预制的混凝土槽维护,上面盖混凝土盖板,控制点附近,禁止堆放材料,并派专人定期对控制点完好情况及维护情况进行检查。?

    (2)加密控制点必须用混凝土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围护,并用红油漆作好测量标记。

    (3)严禁在控制点附近加工、倒运钢筋及进行其他施工活动,防止磕碰、刮、擦破坏控制点。?

    (4)控制点附近设醒目的警示标志防止遭施工机械等损坏,测量标志一旦遭受碰损,应立即复位并复测。

    (5)对施工人员进行控制点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增强施工人员保护控制点的意识。

    12 测量作业安全措施

    测量工作具有工作环境多样性、多变性。从事作业的辅助人员必须经入场安全教育培训合格方可上岗,保证作业人员有必要的安全意识和素养。

    12.1 具体措施

    (1)水准路线位于道路、既有线附近作业时,仪器与水准尺应安置在路边人行道部分,测量人员必须穿反光背心,提醒车辆注意安全。

    (2)当测量路线必须通过路口或繁忙路段时必须设专人防护,确保测量作业安全。

    (3)当测量作业处于正在施工区域时,测量人员需佩戴安全帽,并服从现场管理人员或安全员的安排。

    (4)当测量作业处于高空作业时,测量人员需佩戴安全帽,配置安全带,并听从安全员的指挥与安排。

    12.2 邻近营业线及营业线测量安全措施

    (1)持证上岗

    邻近新兖铁路测量前,所有测量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项目相关施工管理人员、安全员、防护员及驻站联络员等同时必须经过济南铁路局培训,经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未经培训或培训不合格的人员担任上述工作。

    (2)驻站联络员联系管理措施

    1)防护员、驻站联络员应由指定的、经过路局培训考试合格的人员担任。

    2)驻站防护员必须按规定身着防护服装,携带经施工监控配合单位签认的施工配合通知单、无线电、笔、记录纸,提前60分钟到站段行车室办理登销记手续。施工中坚守岗位、精力集中、注意瞭望,持证按章防护。

    3)驻站联络员在作业前必须参加工区的安全预想会,掌握现场防护员所处的位置、作业内容、作业区段等情况,与现场防护员和施工负责人统一无线电频道,试验无线电性能良好。

    4)防护期间随时与车务应急值守人员(车站值班员)联系,确认显示器列车运行动态,严格执行“三确认”制度:确认现场防护员姓名、确认现场防护员听清、确认现场作业人员及机具下道。必须做到“五勤”:勤看控制台(或显示屏)显示,勤于值班员联系,看不清、听不清要勤问,勤向现场防护员传达列车运行情况,勤与现场防护员复诵、核对通话内容。

    5)防护期间随时掌握列车运行动态,及时准确地通知现场防护员和现场负责人停止作业。

    6)驻站联络员要随时与现场防护员保持联系,如联系中断时,应立即采取站场广播、手机等方式通知现场防护员通知施工负责人停止作业。每3分钟与现场防护员进行一次联络,现场不应答视为联络中断。

    7)驻站联络员要实时掌握现场作业动态,现场多个作业点作业时,需记录现场防护员移动作业地点、时间等的反馈信息。

    8)驻站联络员应熟知并遵守车站各项管理制度,工作期间服从车站管理和调度指挥,严禁违章违纪。

    (3)测量安全措施

    1)测量人员服从现场防护人员的指挥,不得超出防护范围测量。

    2)防护人员做好瞭望工作,并保持与驻站人员的信息沟通,了解最新信息,及时通知测量人员。

    3)当测量作业邻近既有线作业或在既有线内时,因铟瓦尺是铝合金质地,要特别注意不要靠近接触网回流线,避免电击事故,如测量工作靠近接触网回流线时应提前停电,确认后再进行现场测量。

    有关的专题